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 14 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人体内葡萄糖、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主要分布在内环境
C. 人刚刚进入高原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导致乳酸产生增多
D. 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是恒定不变
2. 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为组织液,其含量约占体液总量的2/3
B. 系统A、系统B分别表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C.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D. 葡萄糖依次经过消化系统→A→③进入组织细胞
3.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 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C.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自主神经系统完全不受意识支配,它对机体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
4.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的电位为动作电位,此时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 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主要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5. 刚孵化出来的小天鹅会学着认识并跟随着它们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这一物体通常是它们的母亲,也可以是人或其他行动目标,这是动物印随行为,印随行为也是动物的学习、记忆和模仿行为,下列关于动物的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 注意听老师讲话的听觉刺激,主要是将短时记忆转入永久记忆
C.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 人的短时记忆与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6. 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
B. PKA促进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AQP2数量增加
C. ADH与受体结合促进ATP水解为PKA供能
D. 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
7. 下列与激素分泌、运输、作用等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可以催化生化反应
B. 胰岛素是人们发现第一种动物激素
C. 相比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范围小,作用时间短
D. 激素对机体起调节作用,会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8. 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B. 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免疫自稳、监视功能只依靠第一、二道防线,不涉及第三道防线
9. 感染HIV会引起艾滋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B. 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会感染HIV
C. 人体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
D. HIV疫苗难以研制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为RNA病毒,极易变异
1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索2,4-D促进扦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不需要做预实验来验证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
B.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激素的含量一定相同,作用一定不同
C. 脱落酸功能障碍植物突变体的种子会在果实未采收时提前发芽
D. 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具有抑制果实生长、种子萌发、叶片衰老的作用
11.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调查某河边50公里范围内芦苇的种群密度时要最好用等距取样法
B. 调查蚜虫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样方法
C.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12. 如图是某处裸岩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阶段Ⅰ与Ⅱ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B. 阶段Ⅰ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 以演替的起始条件作为依据判断上述是次生演替
D. 演替能否形成森林与环境有关,与演替类型无关
13.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的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
B.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 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14. 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类型的不同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稳定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有的稳定性所需时间的图像。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强,因为甲的y值比乙的大
B. 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强,因为乙的x值比甲的大
C. 在同等外来干扰强度下,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D. 若甲为温带阔叶林生态系统,则乙可能是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 如图1是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B. 若图1中各突触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C. 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NaCl溶液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将上移
D. 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下一个神经元一定产生兴奋
16.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谚语,意思是春天气温刚上升时不要急于脱了棉衣,秋天气温稍降时不要增添过多衣物,适当多穿或少穿有益于身体健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春捂”会影响机体向外散热,从而使体温明显升高
B. 低温环境中下丘脑产生冷觉,机体产热量增加
C.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等,可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17. 茯苓多糖能调控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功能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其影响机体免疫的部分信号通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茯苓多糖能作用于巨噬细胞质膜上的受体,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B. 图中的细胞甲、乙、丙分别表示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
C. 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甲、细胞丙均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D. 茯苓多糖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辅助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能力
18. 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 图乙中t 时的种群很可能属于图甲所示的这种年龄结构
C. 若该种群为某鲢鱼种群,图乙中t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选择t 时左右进行捕捞最合适
D. 图乙所示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
19. 下图为某山区推行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农作物可以直接利用营养物质中的有机物
B. 该生态农业模式利用了循环的生态学基本原理
C. 该农业模式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是单向流动的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共 57 分。
20. 如图为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反射弧较为简单的是_____________(填“缩手反射”或“膝跳反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图甲所示反射的效应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刺激图中⑥处也能引起缩手反应,该过程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________的控制。
(3)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可存在于图乙[ ]________中,通过______方式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进一步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____(填“Na+”或“Cl-”)内流,随后神经递质会被迅速________________。
21.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量也相应增加(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注: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据图1分析在调节肝脏分泌SHBG的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_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图1中器官甲、器官乙分别是____________。
(2)据图1分析,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_____(填“增强”或“减弱”)。胰岛素受体位于肝脏细胞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
(3)据图2分析,葡萄糖通过GLUT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当血糖浓度上升时,细胞内葡萄糖增多,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的ATP,导致ATP敏感钾通道_____,进而使得L型钙通道开放,分泌的胰岛素增多。组织细胞膜上蛋白M被胰岛素激活后会发生磷酸化,使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磷酸化,进而促进_____向细胞膜转移以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
2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TNF-α等细胞因子有甲、乙两大类,与免疫炎症有关,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________________(填“自身免疫”或“免疫缺陷”)病。其中甲类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通过实验结果图1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2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退”),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_____激素,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图2过程反应了(GC)分泌的调节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通过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完成大鼠RA病动物模型构建,然后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分组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RA病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组注射适量①_____________溶液,对照组注射②_____________
饲喂 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给以同样的饲料进行喂养15天
检测 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 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实验组④_________对照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23.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 16 20 38 51 42 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在_____________mg·L-1之间。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赤霉素”或“脱落酸” )。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BR可以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_(填“尖端向中部”或“中部向尖端”) 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 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 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24. 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如图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是否构成一个群落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体现群落___________结构。根据图中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浮游动物与鲫鱼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3)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导致鱼虾类大量死亡,并且由于____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作用极有可能使该生态系统逐渐远离稳态。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_。
(4)研究者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治理后的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1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个/ml。
(5)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能量X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则表中生物类群V和能量Y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生物类群 Ⅰ Ⅱ Ⅲ Ⅳ Ⅴ
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211.85×103
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
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建湖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生物试题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部分包括 14 题,每题 2 分,共 28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 人体内葡萄糖、血红蛋白、呼吸酶等主要分布在内环境
C 人刚刚进入高原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导致乳酸产生增多
D. 稳态是指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和化学成分是恒定不变的
【答案】A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由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组成,其中组织液是组织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血浆是血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淋巴液是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
【详解】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A正确;
B、血红蛋白、呼吸酶都属于细胞内的物质,都不属于内环境成分,B错误;
C、人刚刚进入高原时,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无氧呼吸增加导致乳酸产生增多,但无论是氧气充足条件还是高原缺氧条件下,人体细胞都以有氧呼吸为主,C错误;
D、稳态是指机体通过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而非恒定不变,D错误。
故选A。
2. 如图表示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为组织液,其含量约占体液总量的2/3
B. 系统A、系统B分别表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C. 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液和组织液
D. 葡萄糖依次经过消化系统→A→③进入组织细胞
【答案】B
【解析】
【分析】内环境是指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组织细胞和内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题图分析:①与②相互渗透,且②可以形成③,因此①表示血浆,②表示组织液,③表示淋巴液,A表示循环系统,B表示泌尿系统。
【详解】A、①为血浆,细胞内液的含量约占体液总量的2/3,A错误;
B、图中A、B分别表示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它们和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直接参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B正确;
C、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C错误;
D、葡萄糖依次经过消化系统→A循环系统→①血浆→②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D错误。
故选B。
3.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以及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
B. 大脑、小脑和脑干组成中枢神经系统,脊髓和脊神经组成外周神经系统
C. 大脑皮层是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
D. 自主神经系统完全不受意识支配,它对机体的调节与大脑皮层无关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详解】AB、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包括大脑、小脑、脑干和下丘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AB错误;
C、大脑皮层是调节躯体运动或者说控制躯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C正确;
D、自主神经系统受大脑皮层等高级中枢的控制,D错误。
故选C。
4. 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处给予适宜刺激,测得电位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处受到刺激时,电表测得的电位为动作电位,此时电表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 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b→a
C. 图乙中的t3时刻,对应图甲中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此时该处膜外的电位变化为正电位变为负电位
D. t1~t2,t3~t4电位的变化都主要是Na+内流和K+外流造成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形式是电信号,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
【详解】A、X受刺激时,a点b点都会产生兴奋,故电流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但电表测的不是动作电位, A错误;
B、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所以兴奋传导过程中,a、b间膜内电流的方向为a→b,B错误;
C、静息电位是外正内负,动作电位是外负内正,电流表会有不同方向的偏转。在图乙中的t3时刻,兴奋传导至b电极处,并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
D、t1~t2,t3~t4电位的前半段变化主要是Na+内流,后半段变化主要是K+外流造成的,D错误。
故选C。
5. 刚孵化出来的小天鹅会学着认识并跟随着它们所见到的第一个移动的物体,这一物体通常是它们的母亲,也可以是人或其他行动目标,这是动物印随行为,印随行为也是动物的学习、记忆和模仿行为,下列关于动物的学习和记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学习和记忆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
B. 注意听老师讲话的听觉刺激,主要是将短时记忆转入永久记忆
C. 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D. 人短时记忆与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答案】B
【解析】
【分析】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都属于脑的高级功能,学习是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短期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详解】A、学习和记忆也是脑的高级功能,是指神经系统不断地接受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A正确;
B、注意听老师讲话的听觉刺激,主要是将第一级记忆转入短期记忆,B错误;
C、记忆是将已获信息进行贮存和再现的过程,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
D、人的记忆分感觉性记忆、第一级记忆、第二级记忆、第三级记忆,其中第一级记忆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第二级记忆即长时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D正确。
故选B。
6. 饮水不足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增加,调节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对水分的重吸收,机理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DH由垂体合成并释放到血液定向运输至靶细胞
B. PKA促进管腔膜上水通道蛋白AQP2数量增加
C. ADH与受体结合促进ATP水解PKA供能
D. ADH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
【详解】A、抗利尿激素(ADH)是由下丘脑分泌、垂体释放的,A错误;
B、据图分析,PKA能促进储存水通道蛋白的囊泡与膜融合的过程,故能增加膜上水通道蛋白的数量,B正确;
C、由题图分析可知,ADH与受体结合促进ATP水解并形成cAMP,是给PKA传递信号而非供能,C错误;
D、肾小管和集合管吸水,水是借助水通道蛋白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
故选B。
7. 下列与激素分泌、运输、作用等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可以催化生化反应
B. 胰岛素是人们发现第一种动物激素
C. 相比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范围小,作用时间短
D. 激素对机体起调节作用,会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答案】D
【解析】
【分析】激素调节是指由内分泌器官 (或细胞) 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不同激素的化学本质组成不同,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激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
【详解】A、素只能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不参与生命活动,激素不可以催化生化反应,A错误;
B、人们发现第一种动物激素是促胰液素,B错误;
C、相比于神经调节,激素调节作用范围广,作用时间长,C错误;
D、激素是信息分子,具有调节作用,激素会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D正确。
故选D。
8. 下列关于人体的免疫的说法正确的有( )
A. 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而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
B. 免疫系统只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两部分
C. 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 免疫自稳、监视功能只依靠第一、二道防线,不涉及第三道防线
【答案】A
【解析】
【分析】1、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
2、人体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
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第三道防线是机体在个体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详解】A、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和B细胞,其中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 B细胞是在骨髓中成熟的,A正确;
B、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B错误;
C、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错误;
D、三道防线是统一整体,它们共同实现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的三大基本功能,D错误。
故选A。
9. 感染HIV会引起艾滋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
B. HIV在内环境中大量增殖,与HIV感染者握手、拥抱会感染HIV
C. 人体辅助性T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
D. HIV疫苗难以研制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其为RNA病毒,极易变异
【答案】B
【解析】
【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病。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
【详解】A、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免疫系统功能正常,通过特异性免疫可以消灭大多数病毒,由于HIV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A正确;
B、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增殖,故HIV在内环境中不能增殖,B错误;
C、HIV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人体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面存在HIV受体,HIV与之结合后进入细胞,C正确;
D、由于HIV为RNA病毒,RNA为单链结构,极易发生变异,因此HIV疫苗难以研制,D正确。
故选B。
10.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探索2,4-D促进扦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不需要做预实验来验证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
B. 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激素的含量一定相同,作用一定不同
C. 脱落酸功能障碍的植物突变体的种子会在果实未采收时提前发芽
D. 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具有抑制果实生长、种子萌发、叶片衰老的作用
【答案】C
【解析】
【分析】1、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2、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3、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详解】A、预实验是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出较为可靠的探究范围,以避免由于设计不当,盲目开展实验,故探索2,4-D促进扦插条生根最适浓度时需要做预实验来验证实验的科学性、可行性,A错误;
B、植物在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不同的激素含量和作用均不相同,B错误;
C、脱落酸具有抑制发芽的作用,脱落酸功能障碍的植物突变体的种子可能会在果实未采收时提前发芽,C正确;
D、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果实生长、种子萌发,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D错误。
故选C。
11. 下列有关探究活动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调查某河边50公里范围内芦苇的种群密度时要最好用等距取样法
B. 调查蚜虫等活动范围不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样方法
C. 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要先用滴管吸取培养液滴于血细胞计数板上,再盖上盖玻片观察
D. 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利用了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对一支试管中的培养液中的酵母菌逐个计数是非常困难的,可以采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多余的培养液用滤纸吸去;稍待片刻,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的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
【详解】A、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调查锦江50公里范围内芦苇的种群密度时,因为调查的地形偏狭长,最好采用等距取样法,A 正确;
B、样方法常用来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蚜虫的活动范围小,调查其种群密度时可以用样方法,B正确;
C、在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再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C错误;
D、调查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时,可以利用土壤小动物趋湿、趋暗、避高温的特点,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D正确。
故选C。
12. 如图是某处裸岩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阶段Ⅰ与Ⅱ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
B. 阶段Ⅰ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
C. 以演替的起始条件作为依据判断上述是次生演替
D. 演替能否形成森林与环境有关,与演替类型无关
【答案】D
【解析】
【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的演替,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演替可以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详解】A、阶段I与Ⅱ是不同的群落,生长的植物种类不完全相同,A错误;
B、阶段I草本植物占优势,此时群落结构简单,但仍有垂直结构,B错误;
C、该演替的起点是裸岩,所以属于初生演替,C错误;
D、群落演替的结果往往是由环境和群落内的生物共同作用而决定的,演替能否形成森林与当地的环境有关,与演替类型无关,D正确。
故选D。
13. 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下列与之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质循环往复意味着任何生态系统的物质上都是自给自足
B. 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的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C. 只有生物才会对信息有反应,因此信息传递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内部
D.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进行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特点:①单向流动;②逐级递减。
【详解】A、自然生态系统的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间不断循环确保了其在物质上的自给自足,但是农业生态系统中农作物不断的输出,需要不断的补充矿质元素,如由于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该生态系统,因此还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A错误;
B、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主要沿着食物链传递)、转化和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过程,B正确;
C、信息传递还可以发生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C错误;
D、信息传递可以是双向的,不一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D错误。
故选B。
14. 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类型的不同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稳定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有的稳定性所需时间的图像。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强,因为甲的y值比乙的大
B. 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强,因为乙的x值比甲的大
C. 在同等外来干扰强度下,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D. 若甲为温带阔叶林生态系统,则乙可能是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持自身结构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恢复自身结构的能力叫做恢复力稳定性。当生物多样性程度高,即生态系统中物种数大时,生态系统的结构更为复杂,干扰对其产生的影响就越小,所以抵抗力稳定性高。但也因为结构复杂,生态系统被破坏后,恢复比较困难,所以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生态系统的成分较少、营养结构简单,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差。
【详解】ABC、对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之间往往呈现负相关,据此分析坐标图,可找出随时间(横轴)推移,甲、乙两条曲线的变化情况,甲的y值比乙的大,表明抵抗力稳定性弱,乙的x值比甲的大,表明恢复力稳定性弱,而甲的恢复力稳定性较强,AB错误,C正确;
D、甲的y值比乙的大,表明甲的抵抗力稳定性弱,温带阔叶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应强于北极苔原生态系统,D错误。
故选C。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 如图1是神经元之间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在图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C点膜内外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图3为两个神经元的局部放大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B. 若图1中各突触性质一致,则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长
C. 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NaCl溶液中重复实验,图2中B点将上移
D. 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下一个神经元一定产生兴奋
【答案】BC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1是神经元之间形成的一种环状连接方式;图2是在图1所示位置给予一定强度的刺激后,测得膜内外电位随时间变化图,分析可知B点表示产生的动作电位最大值;图3为突触结构的亚显微模式图。
【详解】A、反射活动要依靠反射弧完成,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即人体在完成反射活动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单向的,A错误;
B、图1中共有3个完整突触,由于神经元之间形成了环状结构,因此若图1中各突触性质一致,兴奋经该结构传导后持续时间将延长,B正确;
C、将离体神经纤维放于较高浓度的NaCl溶液中,会导致产生动作电位时Na+内流增多,从而使图2中B点纵坐标数值(动作电位峰值)变大,即图2中B点将上移,C正确;
D、在图3中,当神经元上Y点受到刺激时,由于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是兴奋性或抑制性的,因此将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错误。
故选BC。
16. “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一条谚语,意思是春天气温刚上升时不要急于脱了棉衣,秋天气温稍降时不要增添过多衣物,适当多穿或少穿有益于身体健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春捂”会影响机体向外散热,从而使体温明显升高
B. 低温环境中下丘脑产生冷觉,机体产热量增加
C.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D. 人体产热的主要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等,可通过汗液蒸发散热
【答案】ABC
【解析】
【分析】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是咱们老祖宗们总结下来的一句养生谚语。其意思是劝人们春天不要急于脱掉棉衣,秋天也不要刚到冷的时候就穿得太多,适当地捂一点或冻一点,对于身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道理与人体体温调节密切相关,如果体温太高或太低,都会使人体生理功能受到损害。
【详解】A、正常人的体温基本保持不变,处于动态平衡中,“春捂“不会使人体体温升高,A错误;
B、低温环境中产生甲状腺激素增多,机体产热量增加,在大脑皮层中产生冷觉,B错误;
C、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C错误;
D、产热的器官主要是骨骼肌和肝脏,散热主要通过皮肤汗腺分泌汗液的方式进行,D正确。
故选ABC。
17. 茯苓多糖能调控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的功能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其影响机体免疫的部分信号通路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茯苓多糖能作用于巨噬细胞质膜上的受体,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B. 图中的细胞甲、乙、丙分别表示辅助性T细胞、B淋巴细胞、浆细胞
C. 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甲、细胞丙均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D. 茯苓多糖能增强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辅助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的能力
【答案】ABC
【解析】
【分析】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免疫防御是机体排除外来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免疫防护作用。免疫自稳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功能。免疫监视是指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发生的功能。
【详解】A、根据图片信息,茯苓多糖能作用于巨噬细胞膜上的受体调节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A正确;
B、细胞丙分泌抗体是浆细胞,细胞乙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是B细胞,细胞甲分泌细胞因子刺激B细胞的增殖分化是辅助性T细胞,B正确;
C、据图可知,图中的巨噬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甲)、浆细胞(细胞丙)均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C正确;
D、杀伤靶细胞的是细胞毒性T细胞,D错误。
故选ABC。
18. 某种群的年龄结构如图甲所示,增长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下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数量
B. 图乙中t 时的种群很可能属于图甲所示的这种年龄结构
C. 若该种群为某鲢鱼种群,图乙中t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选择t 时左右进行捕捞最合适
D. 图乙所示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属于数学模型
【答案】AC
【解析】
【分析】种群的数量特征:
(1)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3)年龄组成在一定程度上能预测种群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结构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增长型:出生率>死亡率,稳定型:出生率-死亡率,衰退型:出生率<死亡率。
(4)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详解】A、K值(环境容纳量)是指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A错误;
B、图甲幼年个体数量多于老年个体数量,属于增长型,图乙t1中种群数量在上升,很可能属于图甲所示的这种年龄结构,B正确;
C、若该种群为某鲢鱼种群,乙中t1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为了不破坏鲢鱼种群的发展,并且持续的获得日捕捞量,应该捕捞后让其种群维持在K/2,选择 t 之后捕捞,C错误;
D、题图乙所示曲线为“S”形曲线,属于数学模型,D正确。
故选AC。
19. 下图为某山区推行的“猪—沼—果”生态农业模式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图中农作物可以直接利用营养物质中的有机物
B. 该生态农业模式利用了循环的生态学基本原理
C. 该农业模式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是单向流动的
【答案】ACD
【解析】
【分析】1、生态农业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2、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A、农作物是植物可以吸收无机无,不能直接利用有机物,A错误;
B、该生态农业模式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的生态学原理,B正确;
C、能量传递效率不能够提高,在10%-20%之间,C错误;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都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D错误。
故选ACD。
三、非选择题:本部分包括 5 题,共 57 分。
20. 如图为人体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反射弧较为简单的是_____________(填“缩手反射”或“膝跳反射”),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以____________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图甲所示反射的效应器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刺激图中⑥处也能引起缩手反应,该过程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图示缩手反射中,手被钉刺后立即缩回,并不是在感觉到痛后才缩回,这个事实说明调节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________。在检查膝跳反射时,如果测试者事先告诉受试者,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可见膝跳反射受_________的控制。
(3)如果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破伤风毒素可阻止神经末梢释放甘氨酸,从而引起肌肉痉挛(收缩),由此可见甘氨酸属于________(填“兴奋”或“抑制”)性神经递质。甘氨酸可存在于图乙[ ]________中,通过______方式释放后进入突触间隙,进一步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____(填“Na+”或“Cl-”)内流,随后神经递质会被迅速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膝跳反射 ②. 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 ③. 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 ④. 不属于
(2) ①. 脊髓 ②. 大脑皮层(或高级中枢)
(3) ①. 抑制 ②. ①突触小泡 ③. 胞吐 ④. Cl- ⑤. 降解或回收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受体,④是突触后膜,⑤是突出间隙。
【小问1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人体的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结构最简单,仅由两个神经元组成;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以电信号(神经冲动、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经过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图甲所示反射的效应器是指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人体的缩手反应的反射弧结构复杂,仅刺激⑥处科员产生缩手反应,但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小问2详解】
缩手反应的神经中枢是脊髓;人脑中的高级中枢对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有调控作用,因此受试者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抵制或加强这一反射,这说明膝跳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
【小问3详解】
无甘氨酸肌肉会发生痉挛(收缩),有甘氨酸肌肉就会舒张,所以甘氨酸属于抑制性神经递质,由图可知,①是突触小泡,②是突触前膜,③是受体,④是突触后膜,⑤是突出间隙,神经递质都在于①突触小泡中,通过胞吐方式释放进入⑤突出间隙,进一步作用于突触后膜与③受体特异性结合,因此氯离子内流,使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随后神经递质会被迅速降解或回收。
21.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亲和胎儿的巨大危害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其预防、诊断及治疗已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请分析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胰岛素抵抗是指胰岛素含量正常而靶器官对其敏感性低于正常的一种状态,这是妊娠期一种正常的生理性抵抗。此现象随孕周增加而加重,为代偿下降的胰岛素敏感性,胰岛素分泌量也相应增加(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尽管所有孕妇在妊娠期都有上述调节过程,但少数人却发生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衰竭而使血糖升高,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发生。
(注:SHBG是由肝脏合成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并转运性激素)
材料二:胰岛素是维持血糖平衡的重要激素。如图表示胰岛素分泌的调节及胰岛素作用机理。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________。据图1分析在调节肝脏分泌SHBG的过程中,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_____________(填“拮抗”或“协同”)作用。图1中器官甲、器官乙分别是____________。
(2)据图1分析,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表现为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_____(填“增强”或“减弱”)。胰岛素受体位于肝脏细胞_______(填“细胞膜上”或“细胞内”)。
(3)据图2分析,葡萄糖通过GLUT2进入细胞的方式是________。当血糖浓度上升时,细胞内葡萄糖增多,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的ATP,导致ATP敏感钾通道_____,进而使得L型钙通道开放,分泌的胰岛素增多。组织细胞膜上蛋白M被胰岛素激活后会发生磷酸化,使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磷酸化,进而促进_____向细胞膜转移以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降低血糖。
【答案】(1) ①. 下丘脑 ②. 拮抗 ③. 下丘脑、卵巢(性腺)
(2) ①. 减少 ②. 减弱 ③. 细胞膜上
(3) ①. 协助扩散 ②. 关闭 ③. GLUT4 ④. 摄取、利用和储存
【解析】
【分析】性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性腺→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小问1详解】
血糖平衡的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分析题图,根据性激素的分级调节过程可以推知,器官甲是下丘脑,器官乙是卵巢;由图可知,SHBG的分泌过程中,雌激素促进肝脏分泌SHBG,而胰岛素抑制肝脏分泌SHBG,故雌激素与胰岛素表现为拮抗作用。
【小问2详解】
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抑制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雌激素水平升高使胰岛素靶器官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组织细胞吸收利用葡萄糖的量减少,对肝脏中糖原分解为葡萄糖的抑制减弱,胰岛素为大分子,胰岛素受体位于肝脏细胞细胞膜上。
【小问3详解】
据图2分析,葡萄糖通过GLUT2进入细胞为顺浓度梯度,为协助扩散的方式,当血糖浓度上升时,细胞内葡萄糖增多,氧化分解产生更多的ATP,导致ATP敏感钾通道关闭,Ca2+内流,促进胰岛素释放。组织细胞膜上蛋白M被胰岛素激活后会发生磷酸化,使胰岛素信号通路的关键蛋白磷酸化,进而促进GLUT4(葡萄糖转运蛋白)向细胞膜转移以运输葡萄糖进入细胞,同时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降低血糖。
22.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因免疫炎症反应引起的关节受损而引起的一种疾病。TNF-α等细胞因子有甲、乙两大类,与免疫炎症有关,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研究人员为研究RA的发生与上述两类细胞因子的关系,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请回答:
(1)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________________(填“自身免疫”或“免疫缺陷”)病。其中甲类细胞因子促进细胞增殖分化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通过实验结果图1分析,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____。
(2)糖皮质激素(GC)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正常机体通过下图2所示的途径调节GC的分泌。GC具有免疫抑制作用,是治疗RA的药物之一。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___________(填“增强”“不变”或“减退”),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_____________激素,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图2过程反应了(GC)分泌的调节机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为探索中药姜黄提取物姜黄素对RA的干预作用做了如下研究:通过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完成大鼠RA病动物模型构建,然后进行下表所示的实验。请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实验操作
分组 将生理状态相同的RA病动物模型大鼠随机分成两组。
实验处理 实验组注射适量①_____________溶液,对照组注射②_____________
饲喂 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给以同样的饲料进行喂养15天
检测 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分析 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实验组④_________对照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答案】22. ①. 自身免疫 ②. TNF-α和IL-6
23. ①. 减退 ②.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③. 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24. ①. 姜黄素 ②. 等量的生理盐水 ③. 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 ④. 低于
【解析】
【分析】1、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2、在设计实验时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
【小问1详解】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TNF-α等细胞因子作为细胞间信号分子,与淋巴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调节免疫应答。根据题意可知,甲类细胞因子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可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应答的稳态。柱形图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RA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其中健康人的TNF-α和IL-6含量较低,IL-4和IL-10的含量较高,而RA患者刚好相反,说明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TNF-α和IL-6。
【小问2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RA患者长期大剂量使用GC,GC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作用,会导致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减退,因此最好在治疗过程中间断补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以防止肾上腺皮质萎缩,引起严重后果。该过程反应了(GC)分泌调节具有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的特点。
【小问3详解】
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和对照性原则。实验组注射姜黄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然后进行喂养,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给以同样的饲料进行喂养15天。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甲、乙两类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分析:若结果为甲类细胞因子水平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乙类细胞因子结果与之相反,表明姜黄素具有一定的抗RA作用。
23.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激素。为探究油菜素内酯的生理作用,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表中所示是相关研究的实验结果,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编号 1 2 3 4 5 6
油菜素内酯浓度 /(mg·L-1) 0 0.10 0.20 0.30 0.40 0.50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 /cm 16 20 38 51 42 20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浓度在_____________mg·L-1之间。
(2)在芹菜幼苗生长的过程中,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____________(填“赤霉素”或“脱落酸” )。
实验二:用放射性碳标记的IAA处理主根,检测油菜素内酯对生长素运输的影响。实验方法及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3)图示表明标记的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__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BR可以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生长素的运输,且对__________(填“尖端向中部”或“中部向尖端”) 的作用更显著。
实验三: PIN蛋白与生长素的运输有关。研究人员检测BR处理的根部组织中PIN蛋白基因表达的相关指标,结果如下表所示。
测定指标组别 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相对值)
对照组 7.3
一定浓度 BR处理组 16.7
(4)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影响根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_____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5)与植物激素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
【答案】23. ①. 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 ②. 0.2-0.4
24. 赤霉素 25. ①. 双向 ②. 促进 ③. 尖端向中部
26. ①. (油菜素内酯)受体 ②. PIN蛋白基因的表达 ③. 运输
27. 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效果稳定
【解析】
【分析】分析上表格: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0.3mg L-1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升高;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3-0.5mg L-1范围内,随着油菜素内酯浓度的升高,植株的平均株高逐渐降低,但仍然是促进生长。
【小问1详解】
分析表格内容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BR,因变量是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所选择的芹菜幼苗的生长状况、培养幼苗的各种条件等都属于无关变量。由于在最适浓度两侧,总有两个不同浓度的BR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相等,由表中数据可知,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BR浓度一定在0.2~0.4mg L-1之间。
【小问2详解】
分析表格数据可知,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溶液对芹菜幼苗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赤霉素的主要是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生长,所以与BR作用类似的激素可能是赤霉素。
【小问3详解】
从图中看出,两种实验情况下,都检测到了放射性碳标记的IAA,故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方向为“双向”,而加了BR的两个实验组检测到的IAA(放射性)都多于各自的对照组(空白),可以看出BR促进了生长素的运输。但是乙组中,IAA相对含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故BR对尖端向中部的运输过程促进作用更强。
【小问4详解】
根据表格可以看出BR处理组的PIN蛋白基因表达水平更高,因此上述两个实验表明,油菜素内酯作为一种信息分子,会与相应的受体(油菜素内酯受体)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息传递过程,从而促进根细胞中PIN蛋白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生长素在根部的运输和分布,进而影响了生长素的生理作用。
【小问5详解】
与植物激素相比,人工合成的激素类似物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和效果稳定等优点,还能节省生产成本等。
24. 太湖流域每年都会因N、P排放超标,出现严重的富营养化现象,对周围居民的生活和饮水安全造成影响。如图为科研人员通过对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调查,绘制的部分食物网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所示的食物网中所有生物是否构成一个群落______(填“是”或“否”),理由是______。
(2)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体现群落___________结构。根据图中太湖某区域的生物组成及其食物关系,浮游动物与鲫鱼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
(3)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导致鱼虾类大量死亡,并且由于____________(填“负反馈”或“正反馈”)调节作用极有可能使该生态系统逐渐远离稳态。通过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分析其原因是____。
(4)研究者用血球计数板(1mm×1mm×0.1mm)对治理后的某单细胞藻进行计数。在相同样点取多个湖水样品混合后,稀释100倍进行计数,结果如图。治理后该藻种群密度为___________个/ml。
(5)下表为太湖某区域生态系统的能量分析数据(单位:KJ·m-2·a-1),其中Ⅰ—Ⅳ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能量X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则表中生物类群V和能量Y分别表示的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最高营养级及其上一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生物类群 Ⅰ Ⅱ Ⅲ Ⅳ Ⅴ
同化能量 871.27×105 141.1×105 15.91×105 0.88×105 211.85×103
能量X 369.69×105 61.77×105 2.81×105 0.34×105 19.26×105
能量Y 501.58×105 79.33×105 13.1×105 0.54×105 192.59×105
【答案】(1) ①. 否 ②. 食物网只涉及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包括分解者
(2) ①. 垂直 ②. 捕食和竞争
(3) ①. 正反馈 ②. 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
(4)1.92×108
(5) ①. 分解者 ②.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③. 5.53%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小问1详解】
生物群落包括生态系统中全部的生物,该食物网中只含有部分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不能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小问2详解】
太湖中的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层和中下层,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在垂直方向的分层现象,体现群落垂直结构。浮游动物与鲫鱼都以浮游植物为食,鲫鱼也可以捕食浮游动物,因此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小问3详解】
当湖水出现富营养化时,某些藻类种群大暴发,导致鱼虾类大量死亡,并且由于正反馈调节作用极有可能使该生态系统逐渐远离稳态。生态浮床和芦苇等挺水植物遮挡阳光抑制藻类生长,同时吸收水中的N、P等无机盐抑制藻类生长,因此投入生态浮床和种植挺水植物,能够一定程度抑制藻类等浮游植物生长。
【小问4详解】
据题意可知,该血球计数板的规格为l mm×1 mm×0.1 mm,16×25,即一个大方格含有16个中方格,据图可知,一个中方格有12个某单细胞藻,因此一个大方格酵母菌数量为12×16=192个,一个大方格内的细胞悬液体积是0.1微升,1微升=0.001毫升,培养液稀释倍数为100倍,因此培养液中某单细胞藻的密度为192×104×102=1.92×108个/ml。
【小问5详解】
表中I—IV表示食物链中不同的营养级,所以Ⅴ不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分解者;能量X+能量Y=同化的能量,而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是通过呼吸作用消耗,所以Y表示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根据同化的能量的数据,最高营养级是Ⅳ,上一营养级Ⅲ,二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0.88×10 )÷(15.91×10 )=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