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2022版课标】
【2022】版课标·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歌谣巧记】
核弹研究谋主动,古老中国新崛起;“两弹一星”获成功,鼓舞国人长志气。国家强大记功臣,名垂青史激后人;农业科学袁隆平,杂交水稻第一人;医学诺贝屠呦呦,文学诺贝是莫言。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两弹一星”
1.成就:① 1964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 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 爆炸成功。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 五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原因: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
3.意义: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 核垄断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国际地位 。
知识点二、航天领域的成就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 航天员② 杨利伟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知识点三、农业成就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知识点四、医学成就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③ 屠呦呦 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青蒿素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获得2015 年 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识点五、文化事业
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成就 长篇小说 红岩 青春之歌 、话剧 茶馆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电影 英雄儿女 林则徐 等
2012年,中国作家 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易错易混】
1、“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这里的“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和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均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而不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历史解释】
1.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4)实施“863”计划等。
2.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1)古代: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隋唐时期,科举制创立并进一步完善。
(2)近代:教育近代化源于洋务运动,1862 年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它是北京大学的前身;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发展,1986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 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1)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3)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4.我国航天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3)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刻苦钻研。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5)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时空观念】
1.我国国防科技成就
2.我国航天科技成就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2022年湖南湘西)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
A.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2.(2022年山东菏泽)下表中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开国大典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土地私有制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两弹一星的成功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A B.B C.C D.D
3.(2022年山东枣庄)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乘坐的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神舟五号飞船
C.神舟六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
4.(2022年广西贵港)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 B.
C. D.
5.(2022年山东济南)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三名航天员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创造了新的航天壮举。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6.(2022年山东潍坊)20世纪,中国涌现出许多以下图为代表的优秀作品。它们强大的生命力在于( )
A.符合大众审美 B.顺应时代潮流 C.创作技法高超 D.表现形式多样
7.(2022年湖南益阳)2022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上下求索家国情”为主题报道了邓稼先,肯定了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领作用。邓稼先的优秀事迹体现了
A.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改革先锋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8.(2022年湖南湘西)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次导弹发射实验成功
C.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9.(2022年江苏宿迁)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甩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体面生活,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
A.艰苦创业精神 B.自力更生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10.(2022年四川成都)20世纪70年代,体现出中国科研人员传承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 D.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青蒿素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日本官员承认,进入核俱乐部使中国“获得亚洲第一大国的称号”。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英国媒体评论说,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中国进安理会。据此可知
A.核试验的成功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安理会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新中国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普遍承认
2.(2021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太空中送出了它对祖国最独特的祝福——一张超级自拍。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五号”
3.(2021年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在万千中国人忍饥挨饿的困难时期,他选择了射耕稻田;在被问及中国是否可能再次面临粮食危机时,他果断回答:“不可能了!”下列选项中对“他"及其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他是王进喜,以铁人志制服大庆井喷 B.他是焦裕禄,靠赤子心改变兰考旧貌
C.他是邓稼先,用原子弹保卫国家安全 D.他是袁隆平,凭杂交稻端稳中国饭碗
4.(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民以食为天”,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中食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钱学森
5.(2021年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6.(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A.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B.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
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7.(2021年海南中考真题)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成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A.经济建设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文旅开发
8.(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D.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2020年湖北荆州)1970年4月下旬,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这表明我国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2.(2020年山东烟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B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林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
A.东方红1号 B.神舟1号 C.神舟5号 D.神舟6号
3.(2020年湖南衡阳)《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4.(2020年湖南永州)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
袁隆平 B.钱学森 C.屠呦呦 D.邓稼先
5.(2020年贵州遵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贾平凹 B.莫言 C.屠呦呦 D.路遥
6.(2020年湖南湘潭)1970年4月新华社电: “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金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又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文发表的背景是我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 D.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7.(2020年广东)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8.(2020年甘肃威武)有一位科学家、物理学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妻子说:“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位科学家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钱学森 D.黄继光
第18课 科技文化成就
(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2022版课标】
【2022】版课标·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
【歌谣巧记】
核弹研究谋主动,古老中国新崛起;“两弹一星”获成功,鼓舞国人长志气。国家强大记功臣,名垂青史激后人;农业科学袁隆平,杂交水稻第一人;医学诺贝屠呦呦,文学诺贝是莫言。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两弹一星”
1.成就:① 1964 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 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 年,我国第一颗 氢弹 爆炸成功。 1970 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 五 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原因:在党和国家领导下,以钱学森、邓稼先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科学家自力更生,克服重重困难。
3.意义: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 核垄断 ,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 国际地位 。
知识点二、航天领域的成就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 神舟一号无人飞船成功完成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一次飞行试验,开启了我国的飞天之旅
2003年10月 航天员② 杨利伟 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 三 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8年9月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航天员 翟志刚 成功完成出舱任务,实现了太空行走
知识点三、农业成就
20世纪70年代,农业科学家 袁隆平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知识点四、医学成就
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药学家③ 屠呦呦 领导科研团队,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 青蒿素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屠呦呦获得2015 年 诺贝尔 生理学或医学奖。
知识点五、文化事业
方针 1956年,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方针
成就 长篇小说 红岩 青春之歌 、话剧 茶馆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 东方红 、电影 英雄儿女 林则徐 等
2012年,中国作家 莫言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易错易混】
1、“两弹一星”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邓稼先被誉为“两弹元勋”,这里的“两弹”指原子弹和氢弹。
2、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1970年),屠呦呦团队发现青蒿素(20世纪70年代初)和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1973年),均是在“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年),而不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历史解释】
1.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1)党和政府对科技的重视;(2)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4)实施“863”计划等。
2.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
(1)古代:春秋时期大教育家孔子兴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隋唐时期,科举制创立并进一步完善。
(2)近代:教育近代化源于洋务运动,1862 年洋务派创办了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戊戌变法期间,创办京师大学堂,它是北京大学的前身;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制。
(3)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教育发展,1986 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 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了“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
3.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意义。
(1)加强了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为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2)推动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3)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4)增强了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信心。
4.我国航天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1)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取得的成就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党中央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
(3)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刻苦钻研。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5)相对稳定的国内、国际环境。
【时空观念】
1.我国国防科技成就
2.我国航天科技成就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2022年湖南湘西)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
A.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 B.生命至上、救死扶伤的精神
C.舍生忘死、不怕牺牲的精神 D.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袁隆平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想,他一辈子没离开稻田,体现他敬业奉献、国际主义的精神,A项正确;BCD与题意无关,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2.(2022年山东菏泽)下表中的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历史史实 历史解释
A 开国大典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B 建国后的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土地私有制
C 一五计划的完成 实现了社会主义的工业化
D 两弹一星的成功 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据所学可知,“两弹一星”的成功,打破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攻占南京,蒋介石败退台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排除A项;1950--1952年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排除B项;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奠定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排除C项。故选D项。
3.(2022年山东枣庄)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56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中国航天员首次在轨飞行并成功返回地面乘坐的飞船是( )
A.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 B.神舟五号飞船
C.神舟六号飞船 D.神舟七号飞船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03年10月,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杨利伟是中国首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B项正确;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没有载人,排除A项;CD项不是首次进入太空的载人飞船,排除。故选B项。
4.(2022年广西贵港)我国的航天技术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的。上个世纪70年代我国在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图A是是2003年服役的歼10战斗机,图C是我国1970年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人造地球卫星,图D是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排除AD,C项正确;图B是1964年成功爆炸的的原子弹,属于国防科技成就,排除B项。故选C项。
5.(2022年山东济南)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三名航天员结束了长达半年的太空之旅,创造了新的航天壮举。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 )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D.第一艘载人飞船试验成功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2022年4月16日,神舟13号飞船成功返回地球”可知表述的是航空航天技术,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始于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C项正确;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属于核领域的成就,与材料信息不符合,排除A、B两项;1999年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试验成功,不属于“开始”,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年山东潍坊)20世纪,中国涌现出许多以下图为代表的优秀作品。它们强大的生命力在于( )
A.符合大众审美 B.顺应时代潮流 C.创作技法高超 D.表现形式多样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狂人日记》、《愚公移山》、《黄河大合唱》”并结合所学可知,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化运动期间的著作,揭示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创作之时,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黄河大合唱》是抗日战争期间,以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为背景,热情地讴歌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保卫祖国的必胜信念,这些作品都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B项正确;ACD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排除。故选B项。
7.(2022年湖南益阳)2022年6月3日,中央电视台《朝闻天下》栏目以“上下求索家国情”为主题报道了邓稼先,肯定了其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引领作用。邓稼先的优秀事迹体现了
A.红船精神 B.井冈山精神 C.改革先锋精神 D.“两弹一星”精神
【答案】D
【解析】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是名副其实的“两弹元勋”,邓稼先的优秀事迹体现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D项正确;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改革先锋精神与题干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
8.(2022年湖南湘西)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
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次导弹发射实验成功
C.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 D.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项正确;第一次导弹发射实验成功是在1966年,排除B项;神州五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是在2003年,排除C项;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是在1970年,排除D项。故选A项。
9.(2022年江苏宿迁)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甩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体面生活,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
A.艰苦创业精神 B.自力更生精神
C.团结协作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甩掉中国“贫油国”的帽子,“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两弹一星”功臣钱学森放弃在美国的体面生活,克服重重阻挠回到祖国怀抱”可知,这些事迹共同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D项正确;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体现艰苦创业精神,排除A项;在地冻天寒的白山黑水间,面对着日寇的疯狂“围剿”,杨靖宇孤身战斗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没有体现自力更生精神,排除B项;材料中的事迹重点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不是团结协作精神,排除C项。故选D项。
10.(2022年四川成都)20世纪70年代,体现出中国科研人员传承创新、团结协作、艰苦奋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风貌,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 B.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C.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 D.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青蒿素
【答案】D
【解析】屠呦呦领导团队发现青蒿素,有效治疗疟疾,为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突出贡献,D项正确;钱学森组织研制人造卫星不属于人类健康方面的,排除A项;袁隆平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有利于解决温饱问题,排除B项;焦裕禄治理河南省兰考县有利于促进兰考县的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2021年安徽中考真题)日本官员承认,进入核俱乐部使中国“获得亚洲第一大国的称号”。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后,英国媒体评论说,如果“四大国”继续假装中国弱,这是在发疯,赶紧让中国进安理会。据此可知
A.核试验的成功提高了我国国际地位 B.安理会担负着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C.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新中国得到了西方各国的普遍承认
【答案】A
【详解】据题意可知,中国拥有核武器是英国媒体认为应该赶快让中国进入联合国安理会,说明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选A;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CD都与这一主旨不符,排除。
2.(2021年甘肃天水中考真题)2020年10月1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在距离地球1.9亿千米的太空中送出了它对祖国最独特的祝福——一张超级自拍。回望历史,我国太空探索开端于
A.“长征一号” B.“东方红一号” C.“神舟五号” D.“嫦娥五号”
【答案】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属于我国太空探索的开端,B正确;“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排除A;“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并成功返回地面,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不是太空探索开端,排除C;2020年中国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将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 ,不属于太空探索开端,排除D。故选B。
3.(2021年湖北随州中考真题)在万千中国人忍饥挨饿的困难时期,他选择了射耕稻田;在被问及中国是否可能再次面临粮食危机时,他果断回答:“不可能了!”下列选项中对“他"及其贡献表述正确的是
A.他是王进喜,以铁人志制服大庆井喷 B.他是焦裕禄,靠赤子心改变兰考旧貌
C.他是邓稼先,用原子弹保卫国家安全 D.他是袁隆平,凭杂交稻端稳中国饭碗
【答案】D
【详解】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 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D符合题意;王进喜是石油工人,排除A;焦裕禄是党的好干部,排除B;邓稼先是“两弹一星”的元勋,排除C。故选D。
4.(2021年湖南怀化中考真题)国家统计局5月11日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民以食为天”,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中食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屠呦呦 D.钱学森
【答案】B
【详解】袁隆平是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第一人,获得我国首届最高科学技术奖,同时他也是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故B符合题意;邓稼先和钱学森属于原子弹方面的专家,排除A和D项;屠呦呦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排除C;故选B。
5.(2021年四川广安中考真题)“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我们很多东西是靠自己搞出来的……这样,就可以振奋起整个国家奋发图强的精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科技成就中,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A.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爆炸成功 B.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C.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成功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时期,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故选D;第一颗原子弹1964年爆炸成功,1967年氢弹爆炸成功,1973年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1965年首次完成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都是在改革开放之前,排除ABC。
6.(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2012年增长90.9%,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比2012年提高0.21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
A.建成独立自主工业体系 B.脱贫攻坚战略取得突破
C.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 D.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答案】C
【详解】2018年,我国研究与实践发展经费支出比2012年较大增长,说明我国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故选C;A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材料信息与脱贫攻坚战略无关,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区域协调发展的信息,排除D。
7.(2021年海南中考真题)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成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材料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的
A.经济建设 B.文化传承 C.科技发展 D.文旅开发
【答案】B
【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2006年,成族史诗《格萨尔王传》,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被列入第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家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献的整理工作取得大批成果,表明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所以B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未反映经济建设方面,所以A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未涉及科技发展,所以C不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主要反映的是对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未涉及文旅开发,所以D不符合题意。
8.(2021年辽宁大连中考真题)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下列选项与上述成就属于同一领域的是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入太空 D.2012年“辽宁舰”交接入列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2021年4月29日,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中华民族的问天长歌又奏响了新的乐章”可知反映了我国在空间技术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而在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载入太空就为空间站的建立打下基础,故选C;AB都是核技术领域,排除;“辽宁舰”是航空母舰,属于军事领域,排除D。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2020年湖北荆州)1970年4月下旬,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这表明我国
A.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B.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1970年4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送人太空,从天空传出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宇宙。它标志着中国人民成功掌握了人造卫星的空间技术。从此,中国在空间技术跻身于世界先进国家的行列,D正确;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排除A;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排除B;1964年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排除C。故选D。
2.(2020年山东烟台)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BS)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林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下列科技成就开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的是
A.东方红1号 B.神舟1号 C.神舟5号 D.神舟6号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组建卫星设计院,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体方案展开论证,确定在保证可靠性基础上,卫星的各项指标要比各国的第一颗卫星先进一步,即发射一个连续信号,1967年初,确定要播送《东方红》乐曲。让全世界人民能听到中国卫星的声音。12月,这颗卫星被正式命名为“东方红一号”,1970年4月24日点,“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送入大空,发射成功,东方1号开创了我国卫星成功发射先河,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内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2020年湖南衡阳)《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一书中写道:“他在农业科学上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领导着人们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文中的“他”是指
A.焦裕禄 B.邓稼先 C.袁隆平 D.钱学森
【答案】C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A项焦裕禄曾任河南兰考的书记,为治理风沙做出了巨大贡献;B项邓稼先为我国研发原子弹和氢弹做出了巨大贡献;C项袁隆平研发出了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题,符合题意;D项钱学森为两弹一星的研发做出了巨大贡献。故选C项。
4.(2020年湖南永州)2020年新冠肺炎席卷全球,钟南山、李兰娟等一大批医学科学家在这场抗疫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下列科学家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
袁隆平 B.钱学森 C.屠呦呦 D.邓稼先
【答案】C
【解析】钟南山、李兰娟都属于著名医学家,所以与他们属于同个领域的是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故选C;袁隆平发明了杂交水稻,是农业学家,排除A;钱学森和邓稼先都是核物理学家,排除BD。故选C。
5.(2020年贵州遵义)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是
A.贾平凹 B.莫言 C.屠呦呦 D.路遥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故B符合题意;贾平凹获矛盾文学奖,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路遥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故A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B。
6.(2020年湖南湘潭)1970年4月新华社电: “这次……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是毛主席无产阶级革金路线的伟大胜利,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丰硕成果……给反革命的美帝国主又和社会帝国主义以沉重的打击,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该电文发表的背景是我国
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第一颗氢弹研制成功 D.成为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答案】B
【解析】考查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解题思路:依据题干“1970年4月、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粉碎了他们垄断空间技术的迷梦。”从而得出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结合所学知识,1970年4月25日,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B符合题意;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A不符合题意;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不符合题意;2003年10月,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D不符合题意;故选B。
7.(2020年广东)1964年10月17日《光明日报》社论指出:“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该社论评述的是中国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 D.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
【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的“中国发展核武器,不是由于中国相信核武器的万能,要使用核武器。恰恰相反,中国发展核武器,正是为了打破核大国的核垄断,要消灭核武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加强了我国的国防力量,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对于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大大增强了中国人民的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故A符合题意;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是在1967年,神舟一号无人飞船升空是在改革开放以后,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是在1970年,故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
8.(2020年甘肃威武)有一位科学家、物理学家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对妻子说:“我不爱武器,我爱和平,但为了和平,我们需要武器。假如生命终结后可以再生,那么,我仍选择中国,选择核事业。”这位科学家是
A.焦裕禄 B.邓稼先 C.钱学森 D.黄继光
【答案】B
【解析】依据题干“科学家、物理学家”“选择核事业”等信息和所学知识,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制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领导者,为我国的原子弹、氢弹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他也因此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B正确;焦裕禄是原兰考县委书记,领导人民与自然灾害进行了艰苦的斗争,被誉为党的好干部,A排除;钱学森也是我国著名科学家,但主要成就在火箭与航天领域,C排除;黄继光是抗美援朝时期的志愿军英雄战士,D排除。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