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2022版课标】
【2022】版课标·知道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通过新时代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特别是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坚持小康社会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1.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深刻阐述: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3.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奋斗目标
(1)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1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人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点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2.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依法治国)
(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
(5)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评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违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知识点三.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1.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2.五大发展理念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3.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4.评价: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知识点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 增长,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科学判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的新常态。
3.应对举措
(1)对内改革:“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 新发展 理念,着力推进 高质量 发展,推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2)对外开放:加快构建 开放型经济 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 自由贸易试验区 建设,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 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4.影响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 国际盛会、应对 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 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知识点五 开启新征程
1.开启新征程
(1)背景: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1)召开时间: 2021 年11月。
(2)内容
①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 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②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 行动指南。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团结奋斗!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认识
【易错易混】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历史解释】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标语口号体现时代特色
【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1)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4)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2022年吉林长春)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局势的渐趋平稳 B.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美国战略部署的需求
2.(2022年山东威海)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3.(2022年山东枣庄)在庆祝中国共产主文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在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奥合时,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进发,“现阶段青年的奋斗目标是( )
A.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设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文现代化事业
C.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4.(2022年山东日照)《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发展”“中华民族”“奋斗”“梦”“复兴"“担当"等主题词出现频率最高的阶段应该是( )
A.1979-1988年 B.1989-1998年 C.1999-2008年 D.2009-2020年
5.(2022年山东菏泽)下图是某同学梳理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示意图,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在( )
A.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时 B.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6.(2022年甘肃天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
A. 独立自主 B. 改革开放 C. 自由平等 D. 民族复兴
7.(2022年四川广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材料可知,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A.国家富强 B.国强必霸 C.人民幸福 D.民族振兴
8.(2022年浙江舟山)某书按不同历史时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篇章的是
A.特区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2022年贵族黔东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10.(2022年广东广州)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那时候,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气象。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期间,共与列强签订了243个不平等条约。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候,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1950年,在列入统计的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中国。
——摘编自《求是》杂志评论员《在历史纵深处看全面小康伟大成就》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1978年,中国的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深度融入世界经济。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安康的生活。
——摘编自《求是》杂志评论员《在历史纵深处看全面小康伟大成就》
材料三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1978年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
(3)根据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你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做的努力。(要求:观点正确)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2021年江西中考历史)下图反映了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2.(2021年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3.(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图7所示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
A.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通车 B.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
C.分期建成,促进了边疆地区发展 D.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
4.(2021年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5.(2021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1年)还有
A.14年 B.22年 C.28年 D.30年
6.(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7.(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红船精神”,请说出“红船精神”的内涵,
(2)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得出了怎样深刻的认识?
材料二
(3)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漫漫长路,终于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
(4)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图2反映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创新举措?
材料三 新华社南宁4月27日电 4月2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特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他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据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选自《四川日报》
(5)“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什么地方的农民事先大胆探索。用智慧和汗水过上了他们的好日子?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什么?习主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你为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
(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请简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7)以史为鉴、学史明理。通过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2020年山东枣庄)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完成“一带一路”建设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2.(2020年山东滨州)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3.(2020年四川内江)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B.加快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C.发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2020年四川乐山)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5.(2020年江苏扬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6.(2020年四川凉山)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A.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
7.(2020年四川广元)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以上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全面从严治党 B.不断为民造福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8.(2020年山东临沂)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会”是
A.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9.(2020年湖北孝感)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第11课 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新课标背记要点与三年真题)
【2022版课标】
【2022】版课标·知道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通过新时代中国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取得的成就,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的史事,特别是取得脱贫攻坚的伟大胜利、全面坚持小康社会的史事,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及对世界的贡献;认识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和历史经验。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知识点一、中国梦宏伟蓝图
1.提出: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深刻阐述:2013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3.内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3.奋斗目标
(1)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2021年)时,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人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2049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知识点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1.内容:(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全面深化改革(3)全面依法治国 (4)全面从严治党
2.提出过程
(1)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
(3)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依法治国)
(4)2014年12月,习近平在江苏调研时强调,从严治党是全党的共同任务,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全面从严治党)
(5)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3.评价:“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违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知识点三.新发展理念(五大发展理念)
1.提出: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新发展理念。
2.五大发展理念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3.目标: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形成平衡发展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合作共赢,增进人民福祉。
4.评价:新发展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知识点四.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1.重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 增长,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科学判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 的新常态。
3.应对举措
(1)对内改革:“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 新发展 理念,着力推进 高质量 发展,推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到114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位。谷物总产量、制造业规模、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
(2)对外开放:加快构建 开放型经济 新体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加快 自由贸易试验区 建设,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 进程。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
4.影响
综合国力的持续增强,使我国在实现国家重大战略发展目标、主办 国际盛会、应对 突发事件、战胜重大自然灾害等方面具备了雄厚的 物质基础和精神力量。
知识点五 开启新征程
1.开启新征程
(1)背景: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2.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
(1)召开时间: 2021 年11月。
(2)内容
①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全面总结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重点总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 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和积累的新鲜经验。
②全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 行动指南。大会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坚定信心、同心同德,埋头苦干、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而团结奋斗!
3.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和认识
【易错易混】
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历史解释】
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标语口号体现时代特色
【家国情怀】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你能为中国梦的实现作出哪些努力?
(1)树立远大理想,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路线。
(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3)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制观念,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4)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三年真题】
(一)、2022年中考真题
1.(2022年吉林长春)下图所示趋势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国际局势的渐趋平稳 B.社会主义阵营的壮大
C.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D.美国战略部署的需求
【答案】C
【详解】根据“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可知,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根本原因是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C项正确;国际局势的渐趋平稳有利于我国与其他各国建交,排除A项;1991年苏联解体,社会主义阵营遭到严重打击,排除B项;美国战略部署的需求不是我国与他国建交数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故选D项。
2.(2022年山东威海)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说:“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这个梦想”是( )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D.经济总量世界第一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12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因此,“这个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项正确;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是实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部分,排除B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一“百年”目标,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经济总量世界第一,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3.(2022年山东枣庄)在庆祝中国共产主文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到:“在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当青春同党和人民事业高度奥合时,青春的能量才能充分进发,“现阶段青年的奋斗目标是( )
A.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建设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文现代化事业
C.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答案】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20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之际,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因此现阶段青年的奋斗目标是开启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C项正确;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完成,排除A项;建设经济特区,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排除C项;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是在1953——1957年,排除D项。故选C项。
4.(2022年山东日照)《人民日报)元旦献词中,“发展”“中华民族”“奋斗”“梦”“复兴"“担当"等主题词出现频率最高的阶段应该是( )
A.1979-1988年 B.1989-1998年 C.1999-2008年 D.2009-2020年
【答案】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12年,习近平同志提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此后,党和国家不断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因此“发展”“中华民族”“奋斗”“梦”“复兴"“担当"等主题词出现频率最高的阶段应该是在2012年之后,D项正确;ABC不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5.(2022年山东菏泽)下图是某同学梳理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的示意图,其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是在( )
A.中国共产党十八大召开时 B.中国共产党十九大召开时
C.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C项正确;中共十八大在2012年召开,中共十九大在2017年召开,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排除D项。故选C项。
6.(2022年甘肃天水)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阐释了“中国梦”的概念。提出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就是
A. 独立自主 B. 改革开放 C. 自由平等 D. 民族复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习总书记把“中国梦”定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D项正确;独立自主是我们要坚持的原则,改革开放是实现梦想的手段,自由平等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均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
7.(2022年四川广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把国家、民族和个人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每个人的具体利益紧紧联系在一起。由材料可知,下列不属于中国梦内涵的是
A.国家富强 B.国强必霸 C.人民幸福 D.民族振兴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B项错误,符合题意;AC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
8.(2022年浙江舟山)某书按不同历史时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名言名句。下列名言名句,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篇章的是
A.特区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B.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C.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答案】B
【解析】党的十八大(2012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的显著特征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篇章的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B项正确‘A属于改革开放初期;C属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D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
9.(2022年贵族黔东南)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建设不断取得丰硕成果,天宫遨游、蛟龙探海、天眼探空、悟空探秘、墨子传信、大飞机一飞冲天、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A.创新 B.开放 C.协调 D.共享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了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A。
10.(2022年广东广州)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那时候,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气象。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期间,共与列强签订了243个不平等条约。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候,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1950年,在列入统计的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中国。
——摘编自《求是》杂志评论员《在历史纵深处看全面小康伟大成就》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经过近30年的建设,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1978年,中国的发展到了新的历史转折点,我们党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深度融入世界经济。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17%。2021年,我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人民过上了前所未有的幸福安康的生活。
——摘编自《求是》杂志评论员《在历史纵深处看全面小康伟大成就》
材料三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21年至1949年中国共产党面临的困境。
(2)根据材料二、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自1978年以来采取的重大举措。
(3)根据材料并联系实际,谈谈你能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所做的努力。(要求:观点正确)
【答案】(1)帝国主义国家各种不平等条约、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国民党的围剿等。
(2)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
(3)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敢于挑战自我,实现自己梦想等。(言之有理即可)
【详解】(1)根据材料一“北洋军阀政府统治期间,共与列强签订了243个不平等条约。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那时候,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国民党留下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1950年,在列入统计的141个国家中,只有10个国家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面临帝国主义国家各种不平等条约、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国民党的围剿等。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以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实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为实行第一个百年目标奠定了基础。
(3)本题属于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实践能力;敢于挑战自我,实现自己梦想等。
(二)、2021年中考真题
1.(2021年江西中考历史)下图反映了
A.人们出行方式的多样化 B.居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C.我国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 D.居民收入的大幅度增长
【答案】C
【详解】依据图中信息,城市间铁路提速前后列车运行时间的缩短,显示了我国科技进步,经济建设的重大成就,故C正确;出行方式、居民文化生活、居民收入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ABD错误。综上故C正确。
2.(2021年云南昆明中考真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
A.四项基本原则 B.科学发展观
C.“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新发展理念
【答案】C
【详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中国共 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故C符合题意;四项基本原则是1987年中国共产党十三大提出,排除A项;科学发展观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观点,排除B项;新发展理念是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排除D项。故选C。
3.(2021年山东临沂中考真题)图7所示铁路分两期建成,一期工程于1958年开工建设,1984年5月通车;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这条铁路
A.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通车 B.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前
C.分期建成,促进了边疆地区发展 D.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成果之一
【答案】C
【详解】据材料“二期工程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2006年7月1日全线通车”及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提到的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标志性工程。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对西藏发展的支持力度,推动了西藏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C符合题意;一五计划是在1953-1957年进行,A排除;青藏铁路建成于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之后,B排除;青藏铁路 是“一带一路”提出之前通车,D排除。故选择C。
4.(2021年江苏镇江中考真题)阅读《2020年脱贫攻坚成果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布局中,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
农村脱贫人口 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收入实际增长 与全国居民相比的增速
551万 12588元 5.6% 3.5%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答案】A
【详解】依据题干表格可知,2020年脱贫攻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农村脱贫人口、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显著增长,与表格内容有直接对应关系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农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A正确;全面深化改革是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表格内容没有直接对应关系,B排除;全面依法治国是指加强法制建设,与表格内容没有直接对应关系,C排除;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与表格内容没有直接对应关系,D排除。故选A。
5.(2021年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1年)还有
A.14年 B.22年 C.28年 D.30年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实现其中的“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距今年(2021年)还有28年,C正确,ABD排除。故选C。
6.(2021年广东中考真题)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这表明
A.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成效显著
C.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实现
【答案】A
【详解】根据题干“1990年中国只有1家国有企业上榜;到2018年达120家,其中国有企业有83家,约占70%。”可知,我国国有资本从1990年的1家增加到2018年的83家,因此,材料表明中国国有资本的迅速壮大,故A项正确;从题干“国有企业”可知,材料没有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排除BC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A项。
7.(2021年四川达州中考真题)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100周年,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而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期间,因受到法租界巡捕的干扰,遂转移到浙江省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以游客泛舟为掩护,继续进行,最终完成会议议程。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选自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据材料一,这艘“红船”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组织基础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始终坚持“红船精神”,请说出“红船精神”的内涵,
(2)中共一大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推向高潮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该事件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得出了怎样深刻的认识?
材料二
(3)根据图1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漫漫长路,终于完成了什么革命任务”?
(4)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在图2反映的活动中,中国共产党有着怎样的创新举措?
材料三 新华社南宁4月27日电 4月27日电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广西考察。他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立足特色资源,坚特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他指出,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期,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希望你们依据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选自《四川日报》
(5)“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20世纪70年代,什么地方的农民事先大胆探索。用智慧和汗水过上了他们的好日子?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20世纪90年代,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是什么?习主席强调,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请你为乡村振兴提出一点宝贵的建议。
(6)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齐心协力完成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请简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内容。
(7)以史为鉴、学史明理。通过上述三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答案】(1)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敌人。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实行赎买政策
(5)安徽凤阳小岗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①大力向村庄投资,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等。
(6)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7)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要具有创新精神等。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阶级基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2)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设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到1923年,出现了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但被吴佩孚镇压。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失败使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敌人。
(3)根据《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的举行标志着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4)根据“公私合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2反映的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中,实行赎买政策,是社会主义改造中的创举。
(5)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率先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改革的成功,加快了城市改革的步伐,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最后一小问是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①大力向村庄投资,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②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③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等。
(6)第一个一百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二个一百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改革能促进社会发展;要具有创新精神等。
(三)、2020年中考真题
1.(2020年山东枣庄)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即“中国梦”,中国梦就是
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B.完成“一带一路”建设
C.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D.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答案】C
【解析】2012 年,习近平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故C符合题意;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不属于中国梦的内涵,排除A;“一带一路”建设属于21世纪中国重大外交活动,排除B;新中国的成立已经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排除D。故选C。
2.(2020年山东滨州)下面的历史年代尺展示了党带领中国人民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与1978年,2017年相对应的方框内应该分别填写
伟大转折、打开国门 B.高举旗帜、决胜小康
C.打开国门、高举旗帜 D.伟大转折、决胜小康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改革开放,打开了国门;2017年,十九大召开,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
3.(2020年四川内江)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主要内容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决策 B.加快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
C.发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 D.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答案】D
【解析】考查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解题思路: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议中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的五大体制改革要点,其中社会体制方面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D项符合题意。A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决策是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作出的,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加快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决定是在1984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是发挥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是在1992年中共十四大会议上作出的,排除;故本题答案为D。
4.(2020年四川乐山)如图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部分重大科技成果,这一系列重大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
绿色 B.创新 C.协调 D.开放
【答案】B
【解析】新发展理念指的是绿色、创新、协调、开放、共享。依据图片信息“国产大型客机C919”“中国‘天眼’”“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可知,题干的重大科技成果主要体现了新发展理念中的创新理念,故B符合题意,ACD与图片主旨不符,排除。故选B。
5.(2020年江苏扬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
A.国家富强 B.民族振兴C.人民幸福 D.世界和平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所以不属于“中国梦”基本内涵的是世界和平,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6.(2020年四川凉山)下列不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容的是
A.全面建成和谐社会 B.全面依法治国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深化改革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四个全面”指的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故A项符合题意,故选A;BCD项均是“四个全面”的内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A。
7.(2020年四川广元)今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自2012年就任总书记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以上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
A.全面从严治党 B.不断为民造福C.全面深化改革 D.全面依法治国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归根结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因此据题干“习近平同志高度关注和重视脱贫攻坚工作,多次国内考察,把扶贫开发作为重要内容”可知,实现中国梦必须不断为民造福,B项符合题意;而ACD三项属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排除。故选B。
8.(2020年山东临沂)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这次“全会”是
A.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 B.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
【答案】D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2015年10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发展,故D符合题意;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故A不符合题意;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全面深化改革,故B不符合题意;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故C不符合题意。故选D。
9.(2020年湖北孝感)疫情暴发后,中国众志成城,科学防控,基本控制了疫情的扩散。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这体现了中国
A.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坚持“一带一路”战略
C.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答案】A
【解析】根据所学和材料“……中国积极参加全球疫情防控,截至4月12日,中国已向140多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抗疫援助”可知,这体现了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故A符合题意;坚持“一带一路”战略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个具体表现,故B不符合题意;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这使中国成为维护和平与发展的坚定力量,故C不符合题意;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使中国的国际影响急剧扩大,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