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部分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大联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1 22:11:58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及解析
生物学
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
生物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可能缺少,所以有21种可能性,D正确。
1.C【解析】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方式为协5.A【解析】脊髓性肌菱缩症(SMA)是一种单基因遗
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A错误:Na进入神经细胞
传病,一对正常的夫妇生出患病孩子,根据“无中生有
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抗体由浆细
为隐性”判断出该病为隐性遗传病,在不考虑XY同
胞合成和分泌,其分泌方式为胞吐,体现了膜的流动
源区段情况下,电泳结果显示丈夫含有两个相关基
性,C正确: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可以为自由扩散,
因,说明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A正确;电泳结果显示
也可以为协助扩散,协助扩散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
条带位置不同,说明SMN1基因和突变基因大小不
D错误。
同,可能是SMN1基因中碱基对的缺失或者增添引
2.D【解析】HO2在不同温度下分解速率不同,为保
起的基因突变,B错误:患病男孩的染色体组成是
证无关变量相同,实验应在相同且适宜的温度下进
XXY,有可能是父亲减数分裂I后期XY同源染色体
行,A正确;溶液混合后HO2在不同的条件下开始
未分离或者母亲减数分裂I后期XX染色体未分离
分解,因此应该混合后计时,随着实验的进行,O生
或者母亲减数分裂Ⅱ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
成量逐渐增加,压强逐渐增大,B正确:I组和Ⅱ组证
色体XX未分离导致的,C错误:由于SMA在胎儿发
明菌与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高效性,C正确;I组
育期常常不表现出结构畸形,需要进行基因检测进行
和Ⅱ组加速化学反应速率的原因均为降低了化学反
顶防,D错误。
应的活化能,D错误。
6.A【解析】HI段代表受精作用,说明该动物为雌性,
3.B【解析】细胞调亡是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
图1细胞处于减数分裂Ⅱ后期,细胞质均等分裂,所
结束生命的过程,受严格的遗传机制调控,A正确;由
以图1表示极体,出现在EF段,A正确:图1表示某
图可知,抑制TRPM 基因的表达可以促进细胞调
二倍体动物体内某一细胞分裂图像,该动物正常体细
亡,B错误:由图可知,降低TRPM7基因表达后,Bax
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在卵巢内,卵原细胞进行有丝
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增加,Bl-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降
分裂和减数分裂,所以可以观察到染色体组数为1
低,C正确:特异性抑制癌细胞TRPM7基因表达,可
2、4的不同细胞分裂图像,B错误;若该动物的基因型
促进癌细胞调亡,D正确。
为Ddee,体细胞中D、d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经过减数
4,D【解析】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产生的配子中各含
分裂I后分别进入次级卵母细胞和极体。若第一极
1个染色体组,由于一粒小麦和斯氏麦草是两个物
体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的子染色体上存在等位基因
种,他们的染色体不具有同源性,所以杂种一不能进
可能是因为减数分裂I前期发生互换或者减数分裂
行减数分裂产生正常的配子,表现不育,A错误:培有
前的间期发生基因突变,由于该细胞中的D、d所在
普通小麦的过程涉及配子的产生和染色体组加倍,所
的染色体颜色一样,所以D、d基因来源是基因突变
以培育普通小麦的原理是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单
的结果,C错误:等位基因D、d存在于同源染色体上
体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比正常普通小麦诚少一条,因
也可能存在于姐妹染色单体上,所以这两个等位基因
此普通小麦培育单体小麦利用染色体数目变异,B错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分裂I后期和诚数分裂Ⅱ后期,分
误:杂种二的染色体组为ABD,其不产生种子,秋水
别对应AB和EF段,D错误.
仙素的作用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纺锤体的形成发生:7.D【解析】血浆中含有级冲物质会使其pH维持在
于前期,所以秋水仙素在有丝分裂前期发挥作用,C
一定范围,不会持续下降,A错误,排汗既有水分的排
错误:缺体小麦体细胞中染色体比普通小麦体细胞中
出,也有无机盐的排出,只补充水会使细胞外液渗透
的染色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若将普通小麦视为二倍
压下降,B错误;抗利尿撒素由下丘脑合成,垂体释
体,则普通小麦含有21对同源染色体,每对染色体均
放,C错误;体液中CO:浓度变化会刺激相关感受
1
SD21.(10分)
(1)
N元素是合成光合作用酶、叶绿素和NADPH等物质的原料(1分)
N元素是原料,物质填对一个即可得分
渗透(1分)
唯一答案,填对给分
(2)
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相较于白光,植物对红光和蓝光的利用率更高,能使生菜的净光合速率增加(2分)
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给1分;净光合速率增加给1分
该光质配比下,氮含量、叶绿素的含量以及干重含量均最高(2分)
N含量、叶绿素含量、干重含量答出两点给1分、答出最高给1分
(3)暗反应有关的酶达到饱和、CO2浓度有限、C5供应不足(2分,合理即可)
1点一分,答出两点给2分,其他答案合理也可得分
短时间内光能的吸收速率继续增加,使水的光解速率继续增加(2分)
分点给分:短时间内光能的吸收速率继续增加(1分)使水的光解速率继续增加(1分)
22.(16分)
(1)去雄(1分)
唯一答案
(2)MMNN、mmNN(2分)
唯一答案,顺序不可颠倒
含m的花粉育性下降50%(2分)
唯一答案,但表述不设限制
(3)1/6或1/3(2分)
唯一答案
1/24或0(2分)
唯一答案
(4)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
唯一答案
2分,1图1分,位置正确,顺序不限制
(5)实验思路1:选纯合蓝玫瑰抗病植株与纯合红玫瑰进行杂交得到F1,F1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F2植株的表型及比例(2分)
预期结果1:若F2红玫瑰不抗病:红玫瑰抗病:蓝玫瑰抗病=2:3:1,证明蓝玫瑰的H基因与m、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若F2红玫瑰抗病:红玫瑰不抗病:蓝玫瑰抗病:蓝玫瑰不抗病=15:5:3:1,证明蓝玫瑰的H基因与m、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
实验思路2:选纯合蓝玫瑰抗病植株与纯合紫玫瑰植株进行杂交得到F1,F1进行自交,观察并统计F2植株的表型及比例(2分)
预期结果2:若F,紫玫瑰不抗病:紫玫瑰抗病:蓝玫瑰抗病=2:3:1或紫玫瑰不抗病:紫玫瑰抗病:蓝玫瑰抗病=1:2:1,证明蓝玫瑰的H基因与m、n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若F,紫玫瑰抗病:紫玫瑰不抗病:蓝玫瑰抗病:蓝玫瑰不抗病=15:5:3:1或9:3:3:1,证明蓝玫瑰的H基因与m、n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分)
实验思路任选其一,选对实验植株给1分,F1自交给1分;实验结果分步给分
23.(11分)
(1)皮质(1分)
唯一
通过负反馈调节使激素释放减少;激素起作用后被灭活(2分)
一点一分
(2)垂体(1分)
唯一
利于(1分)
唯一
GC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促进淋巴细胞凋亡,降低免疫排斥反应(1分)
合理即可得分
(3)GC含量上升促进细胞膜上5-HT转运体数量增多,5-HT转运体增多使5-HT回收增多,导致突触间隙的5-HT浓度降低,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从而使患者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的症状(2分)
转运体增多,5-HT浓度降低
(4)等量的GC溶液、NK溶液、GC与NK混合溶液、生理盐水(顺序可颠倒)(1分)
顺序可颠倒
平滑肌收缩(1分)
唯一答案
GC溶液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处理组平滑肌不收缩;NK溶液处理组平滑肌收缩;GC与NK混合溶液处理组平滑肌出现大幅度收缩(1分)
24.(8分)
(1)水平(1分)
唯一
间接和直接(1分)
唯一
(2)自生、整体(1分)
答案不唯一,答出任意原理即可得分
维持或恢复自身结构与功能(1分)
唯一答案
(3)①15.6%(1分)
唯一答案
②行为(1分)
唯一
帮助植物传粉和种子传播,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分)
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25.(10分)
(1)5′-CTTGGATGAT-3'和5'-TCTGTTGAAT-3'(答全得1分,答不全不得分)
答全给分
30(1分)
唯一
(2)
潮霉素(1分)
唯一
由图可知潮霉素抗性基因在T-DNA片段中,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不在T-DNA片段中,所以潮霉素抗性基因可随T-DNA转移到被侵染的细胞,并且随其整合到该细胞的染色体DNA上,从而使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有抗潮霉素的抗性,所以能在含潮霉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甘蓝植株
按照要点给分:
“潮霉素抗性基因在T-DNA上,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不在T-DNA上”1分,“T-DNA可转移并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1分
(3)蛋白质(1分)
唯一
唯一抗原—抗体杂交(1分)
(4)①T-DNA两端序列未知,无法设计引物(1分)
意思相近即可
②可以(1分)
唯一
PCR测序与反向PCR扩增的片段相同,可选用相同的一对引物(1分)
意思相近即可2024届高三年级2月份大联考
C.I组和Ⅱ组相比,证明酶具有高效性
生物学试题
D.与Ⅲ组相比,I组和Ⅱ组均可加速化学反应速率,但其加速原理不同
3.基因Bx和Bcl-2分别促进和抑制细胞凋亡。研究人员利用siRNA干扰技术降低TR
PM7基因表达,研究其对细胞调亡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本试卷共12页,25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4
注意事项:
3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空白对照组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2[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Bcl-2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A.细胞调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严格的遗传机制调控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B.TRPM7基因的表达对细胞调亡起促进作用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C.降低TRPM7基因的表达,可促进Bax蛋白的合成而抑制Bcl-2蛋白的合成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D.可利用特异性抑制癌细胞TRPM7基因表达的药物治疗癌症
要求的。
4.如图为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其中A、B、D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一个染色体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每个染色体组均含?条染色体。利用普通小麦可培育单体小麦和缺体小麦(缺体小麦
A.人体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成熟红细胞所需的能量均由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提供
体细胞中染色体比普通小麦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作为小麦育种和遗
B.Na+进入神经细胞时需要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并消耗ATP
传分析的基础材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抗体由浆细胞合成和分泌,其分泌过程体现了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D.水分子进出细胞既不需要转运蛋白的协助,也不需要提供能量
枕老×
(BB)
2.为探究酶的催化效率,某同学采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分组、处理及结果如下
杂种一
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拟一粒小麦×滔氏凌节
(AABB)(DD)
杂那二
誓通小专
(AABBDD)
Y型试管
A.杂种一的正常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推测杂种一可育
B.培育普通小麦和单体小麦的原理分别是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甲中溶液
乙中溶液
不同时间测定的相对压强(kPa)
组别
(0.2mL)
(2mL》
C.杂种二普通小麦的过程通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并在有丝分裂后
0s
50s
100s150s200s
250s
期发挥作用
肝脏提取液
H2O2溶液
0
9.0
9.6
9.8
10.0
10.0
D.若将普通小麦视为二倍体,利用普通小麦可获得21种缺体小麦
FeCl,
H2O2溶液
0
0
0.1
0.3
0.5
0.9
5.脊髓性肌萎缩症(SMA)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主要由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1(SMN1)突
蒸馏水
HO2溶液
0
0
0
0
0.1
0.1
变引起,SMA在胎儿发育期常常不表现出结构畸形,出生后表现为肌无力和肌萎缩,具
有严重的致死性。现有一对正常夫妻,生出一个SMA男孩(染色体组成为XXY)后他
A.该实验应在适宜温度下进行,且各组实验温度相同
B.将甲乙中溶液混合后开始计时,实验中压强的改变是由于H2O2分解生成了O2
们进行了基因检测,电泳结果如图(正常基因一条带,致病基因为另一不同的条带,不考
虑XY同源区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生物学试题第1页(共12页)
生物学试题第2页(共12页)
SD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