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厦门五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23 马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1.理解短文阐明的深刻道理,了解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压抑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重点)2.了解托物寓意,以事喻理的议论方法。(难点)3.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时代的一匹“千里马”。 【课时安排】 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 唐 代著名文学家,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世称韩昌黎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他的作品集叫做《 昌黎先生集 》。 (2)写作背景:《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至十六年(795-800)间。其时,他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提拔,均未被采纳。他在京城应试觅官,一共呆了10年之久,最后无限怨郁,离开长安。坎坷遭遇正是他写这篇《马说》的思想基础,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3)简介文体:《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属论说文体。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跟“杂文”大体相似。 “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祇(zhǐ) 奴隶(nú ) 骈 ( http: / / www.21cnjy.com )死(pián ) 槽枥(cáo)(lì) 一食( shí) 粟( sù) 一石(dàn ) 食马者(sì ) 食不饱(shí) 才美不外见(xiàn ) 其真无马邪(yé) (2)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只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辱没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两马并驾 )(喂牲口用的食器) 不以千里称也 (凭,凭借)(著称) 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一顿)(吃尽) 才美不外见(才能,美好的素质)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普通的 )(等同,一样) 或尽粟一石 (有时) 策之不以其道 (用鞭子打 )(方法,正确的方法。) 食之不能尽其材(竭尽)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通晓)执策而临之(拿着马鞭子 )(面对 ) 其真无马邪 (难道) 其真不知马也(大概)(识别,了解) (3)找出通假字并释义。 ①食马者(“食”通“饲”,喂 ) ②才美不外见( “见”通“现” 表现 ) ③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 ④其真无马邪( “邪”能“耶” 吗 )3.整体感知: (1)在文中标注出千里马遭遇的句子,并摘录在下面横线上。祗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文中哪些句子描写了食马者的表现?请在文中标注出来,并摘录在下面横线上。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21世纪教育网【课堂探究】 1.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段意:第一层(第1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层(第2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21世纪教育网第三层(第3段)总结全文。表现作者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愤慨之情。 2.讨论一下,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马,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以喻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甚至摧残、压抑人才,也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之情。 3.揭示全文立意的句子是: 世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文中的“伯乐”、“千里马”和“食马者”各比喻怎样的人。 文章以千里马比喻有才能的人,以伯乐比喻那些能识别人才、赏识人才和重用人才的人,以食马者比喻不识人才、摧残人才的昏庸统治者。 【随堂检测】翻译下列句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来源:21世纪教育网]这样的马,虽有日行千里的能耐,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 2.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拓展延伸】当今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怎样才能做到多出人才、人尽其才?这些话题是常谈常新的。请你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答案略【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校本作业。2.预习第24课。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