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3年6月15日13时30分,中国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刷新了中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完成下面小题。
1. 居住在洛杉矶(西八区)的华人李明观看了此次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升空的直播过程。火箭点升空时,李明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
A. 14日3时30分 B. 14日21时30分 C. 15日21时30分 D. 15日23时30分
2. 夜晚在太原观看北极星,其高度角( )
A. 30° B. 38° C. 50° D. 52°
2023年5月11日,深圳某高中研学小组在深圳湾(114°E,22°N)日出剧场观看日出,并拍照记录。图是该研学小组拍摄的日出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 图拍摄的方向是( )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
4. 拍摄当日,与深圳大致在同一时刻日出的地点是( )
A. 哈尔滨(126°E,45°N) B. 西安(109°E,34°N)
C. 武汉(114°E,30°N) D. 三亚(109°E,18°N)
下图为下面的地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生物遗体或化石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 ①②③④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④①
2023年5月下旬,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由于正值夏粮抢收时节,此次降水天气被称为“烂场雨”。为保障夏粮收获顺利进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指导农民抢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受“烂场雨”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
A. 棉花 B. 油菜 C. 春小麦 D. 冬小麦
8. 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天气中最适合夏粮抢收的是(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制作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A. 东南风、西北风 B. 东南风、西南风
C. 东北风、西南风 D. 东北风、西北风
10.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图示季节( )
A.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 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 信阳昼短夜长 D. 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北疆地区的山麓及河谷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当地的日均气温稳定在0~1℃时,土壤水热条件可满足春小麦播种、萌芽的需求。如图示意某年北疆春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完成下面小题。
12. 北疆小麦分布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大西洋、北冰洋 B. 大西洋、印度洋 C. 北冰洋、太平洋 D. 太平洋、印度洋
13. 北疆地区春小麦播种、萌芽期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 )
A. 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河流水
北海道位于日本北部,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岛上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下图示意北海道主要河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北海道河流的水系特点是( )
A. 河道蜿蜒曲折,河曲发育 B. 呈放射状分流,河流短促
C 穿山越岭,水流湍急 D. 河道狭长,山高谷深
15. 北海道大部分河流( )
A. 春季出现凌汛 B. 夏季洪水泛滥 C. 秋季断流时间长 D. 冬季有结冰现象
北极熊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的浮冰海域,常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海冰消融的夏季也会在陆地上寻找食物。位于加拿大哈得孙湾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生存现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图为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及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同纬度其他海域相比,哈得孙湾适宜大量北极熊生存的优势条件是( )
A. 海水结冰期长 B. 海域面积广 C. 温度相对较高 D. 降水相对较多
17.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生存范围( )
①南界线南移 ②南界线北移 ③北界线南移 ④北界线北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是东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物种。图示意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重心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茎柔鱼渔场重心( )
A. 1~5月向西南方向移动 B. 8~12月向东北方向移动
C. 1~5月移动的经纬度距离均小于5~8月 D. 8~12月南北移动距离大于东西移动距离
19.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年茎柔鱼个体较小,主要是由于( )
①海水温度升高 ②海水温度降低 ③栖息范围增大 ④营养盐类减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下图为某要素在森林中不同高度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箭头代表的要素是( )
A. 大气 B. 光照 C. 热量 D. 水分
21. 图中不同高度的植被具有明显的( )
A. 稳定性 B. 重复性 C. 唯一性 D. 分层性
如图为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北坡形成云杉林带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23 南坡温暖带荒漠带体现了(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高黎贡山地处横断山区,孕育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的美称。丰富的鸟类是高黎贡山地区极高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下图为高黎贡山中段鸟类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高黎贡山中段鸟类最丰富的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A. 湿性常绿阔叶林 B. 河谷稀树灌木草丛
C. 寒温带针叶林 D. 高山草甸
25. 高黎贡山1800米以下鸟类的物种数相对较少的原因可能有( )
①降水丰富,湿度过大②人类活动干预多③气候干燥,植被稀疏④众多食鸟性动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材料三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作为主着陆场承担了神舟一号至十一号飞船着陆任务。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自2021年以来,相继完成了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飞船返回舱着陆搜救任务。图丙为东风着陆场和四王子旗着陆场分布图。
(1)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地球运行于材料二图甲中____之间。
(2)3名宇航员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北半球昼长变化是____。
(3)神舟十五号载人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最接近北半球的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材料二图乙中____点附近;该日,东风着陆场的昼夜长短是____。
(4)东风着陆场和四王子旗着陆场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温度带)。依据图丙,分析载人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原因____。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面左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右图为“魔鬼塔”实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
(3)“魔鬼塔”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有人认为“魔鬼塔”最终会消失,也有人认为“魔鬼塔”会慢慢长高。请对这两种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类似,热带印度洋中也存在气候异常的现象,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简称IOD)。它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变化(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上空的大气环流。
(1)说出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部水温的差异,并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
(2)当IOD指数为正数时,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解释其合理性。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同时也是印度洋的天然水气通道,它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它的存在塑造了藏东南区城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图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的原因。
(3)从气候、水文、生物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天然水气通道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涟源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北京时间2023年6月15日13时30分,中国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6A星等41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刷新了中国一箭多星最高纪录。完成下面小题。
1. 居住在洛杉矶(西八区)的华人李明观看了此次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升空的直播过程。火箭点升空时,李明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
A. 14日3时30分 B. 14日21时30分 C. 15日21时30分 D. 15日23时30分
2. 夜晚在太原观看北极星,其高度角是( )
A. 30° B. 38° C. 50° D. 52°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西八区位于东八区以西16个时区,区时晚16个小时。箭点火升空时,北京时间为15日13时30分,所以西八区的区时=15日13时30分一16小时=14日21时30分,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北极星的高度角与观看者所处纬度数相同,根据材料可知太原处于38°N,因此观看北极星的高度角为38°,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北极星是天空北部的一颗亮星,离北天极很近,几乎正对着地轴,从地球北半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由于地球的自转,而北极星正好处在天球转动的轴上,所以相对其他恒星静止不动。
2023年5月11日,深圳某高中研学小组在深圳湾(114°E,22°N)日出剧场观看日出,并拍照记录。图是该研学小组拍摄的日出照片。完成下面小题。
3. 图拍摄的方向是( )
A. 东北 B. 西南 C. 东南 D. 西北
4. 拍摄当日,与深圳大致在同一时刻日出的地点是( )
A. 哈尔滨(126°E,45°N) B. 西安(109°E,34°N)
C. 武汉(114°E,30°N) D. 三亚(109°E,18°N)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5月1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深圳湾(114°E,22°N)应东北方位日出,图片正对日出方位拍摄,因此图拍摄的方向是东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4题详解】
5月11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晨线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同在晨线上的各地同一时刻日出,哈尔滨(126°E,45°N)与深圳(114°E,22°N)连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此日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排除A;西安(109°E,34°N)与深圳(114°E,22°N)连线呈西北—东南走向,与此日晨线走向相似,此日两地可能同一时刻日出,B符合题意;武汉(114°E,30°N)与深圳(114°E,22°N)连线呈南北走向,此日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排除C;三亚(109°E,18°N)与深圳(114°E,22°N)连线呈东北—西南走向,此日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排除D。故选B。
【点睛】太阳方位规律: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北升西北落,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有太阳升落现象的各地东南升西南落;直射点以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方向,直射点以南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下图为下面的地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岩层①、②、③、④中可能含有生物遗体或化石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6. ①②③④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②① C. ②①③④ D. ②③④①
【答案】5. A 6. C
【解析】
【5题详解】
沉积岩可能含有化石的,图示中①砂岩、②石灰岩是沉积岩,①②才可能含有生物遗体或化石,A正确;③为侵入型岩浆岩、④为变质岩,③④中不可能含有生物遗体或化石,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根据图分析,沉积岩形成越早,越在底层,②形成最早,①形成较晚;③为侵入型岩浆岩,在其他岩层形成后在能侵入,③岩层应在①②岩层形成后才能入侵;④为变质岩,应在岩浆入侵后导致周围的围岩变质形成的,应在②①③形成之后,因此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③④,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沉积岩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上,即越接近地表;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切断的岩层;岩浆岩的形成晚于其切穿的岩层。变质岩是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
2023年5月下旬,河南、山东、陕西等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由于正值夏粮抢收时节,此次降水天气被称为“烂场雨”。为保障夏粮收获顺利进行,相关部门第一时间组织人员指导农民抢收。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此次受“烂场雨”影响最大的粮食作物是( )
A. 棉花 B. 油菜 C. 春小麦 D. 冬小麦
8. 受下列天气系统控制的天气中最适合夏粮抢收的是(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烂场雨”主要影响河南、山东、陕西等地区,时间发生在夏粮抢收时段,结合所学知识此时收获的农作物为冬小麦,D正确;棉花收获期主要处在秋季、油菜、春小麦在河南、山东等地区种植较少,ABC错误。故选D。
【8题详解】
夏粮抢收时节天气适宜晴朗天气,受高压控制,多晴朗天气,B正确;气旋、冷锋、暖锋会带来降水,不适宜农作物收获,ACD错误。故选B。
【点睛】天气系统是指对天气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流场、气压场、温度场和湿度场上的特定系统,或特定天气现象。在流场上有波、气旋、反气旋、切变线、辐合带、台风、急流、飑线、龙卷等;在气压场上有低压、高压、低压槽、高压脊等;在温度场上有气团、锋等;在湿度场上有干区、湿舌、露点锋等;诸气象要素场相结合的有冷高压、热低压、冷槽、暖脊、能量锋等;特定天气现象的天气系统有雷暴、雹暴、云团等。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制作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A. 东南风、西北风 B. 东南风、西南风
C. 东北风、西南风 D. 东北风、西北风
10.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1. 图示季节( )
A.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 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C. 信阳昼短夜长 D. 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答案】9. C 10. C 11. B
【解析】
【9题详解】
甲风带位于0°~30° N 之间,为东北信风带;乙风带位于30° N ~60° N 之间,为中纬西风带(西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 C 。
【10题详解】
图中①位于低纬环流,赤道气温较高,气流膨胀上升,①正确;图中乙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③的流向错误。④位于高纬环流,在极地近地面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高空与地面方向相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④正确;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形成了锋面,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②正确。根据题意,错误的是③,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 C 。
【11题详解】
从图中气压带的位置可知,此时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的夏季,此时副热带高压带被切断,在亚欧大陆形成低压, A 错误。此时,亚洲东部海陆热力差异显著,盛行东南风, B 正确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C 错误。非洲南部此时正值干季, D 错误。故选 B 。
【点睛】由于赤道地区气温高,气流膨胀上升,高空气压较高,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又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气流运动至北纬30度时便堆积下沉,使该地区地表气压较高,又因为该地区位于副热带,故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地区地表气压较低,于是形成赤道低气压带。在地表,气流从高压流向低压,形成低纬环流。在地表,副热带高压地区的气压较高,因此气流向极地方向流动。在极地地区,由于气温低,气流收缩下沉,气压高,气流向赤道方向流动。来自极地的气流和来自副热带的气流在60度附近相遇,此地区气流被迫抬升,因此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气流抬升后,在高空分流,向副热带以及极地流动,形成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
北疆地区的山麓及河谷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当地的日均气温稳定在0~1℃时,土壤水热条件可满足春小麦播种、萌芽的需求。如图示意某年北疆春小麦的适宜播种期。完成下面小题。
12. 北疆小麦分布区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大西洋、北冰洋 B. 大西洋、印度洋 C. 北冰洋、太平洋 D. 太平洋、印度洋
13. 北疆地区春小麦播种、萌芽期的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 )
A. 大气降水 B. 积雪融水 C. 冰川融水 D. 河流水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北疆离太平洋遥远,且东部有多条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很难到达北疆地区,北疆与印度洋之间是“世界屋脊”,印度洋气流很难越过青藏高原输送水汽,因此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不是印度洋,来自北冰洋的水汽与大西洋的西风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形阻挡,因此北疆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大西洋与北冰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北疆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冬季降水以降雪为主,积雪较多,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故春小麦播种,萌芽期在春季,土壤水分主要来自于春季的积雪融水,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降水多是受风向和地形的共同作用。新疆以西一直到大西洋,海拔都很低,而这一地区处在西风带,常年盛行西风。西风将大西洋的水汽直接吹到了新疆西部和北部,而这两个地区都有高大的山脉(天山、阿尔泰山),受地形抬升影响,水汽凝结成降水。
北海道位于日本北部,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岛上河流众多,水网密布。下图示意北海道主要河流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北海道河流的水系特点是( )
A 河道蜿蜒曲折,河曲发育 B. 呈放射状分流,河流短促
C. 穿山越岭,水流湍急 D. 河道狭长,山高谷深
15. 北海道大部分河流( )
A. 春季出现凌汛 B. 夏季洪水泛滥 C. 秋季断流时间长 D. 冬季有结冰现象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北海道的河流由中部向四周呈放射状分流,由于岛屿面积小,河流长度较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北海道由较低纬度流向较高纬度的河流短小,春季难以出现凌汛现象,A错误;北海道森林茂密,涵养水源功能显著,对河流的调节作用较强,夏季进入雨季,洪涝灾害不多,B错误;秋季东南部受到台风影响,河流不可能断流,C错误;1月平均气温低于0℃,冬季河流有结冰期,D正确。故选D。
【点睛】日本四主岛中最北的岛屿。日本第二大岛。位于日本列岛最北部,西临日本海,南濒太平洋,东北滨鄂霍次克海;西南以津轻海峡与本州毗邻,北隔拉彼鲁兹海峡(宗谷海峡)同俄国库页岛(萨哈林岛)相望,为扼控两峡的战略要地,日本北部边防前哨,有“日本北门锁钥”之称。
北极熊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的浮冰海域,常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海冰消融的夏季也会在陆地上寻找食物。位于加拿大哈得孙湾的丘吉尔港被誉为“北极熊之都”,每年都有千余只北极熊在此聚集,等待哈得孙湾结冰后向北迁徙。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熊生存现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下图为丘吉尔港气候资料统计图及北极熊生存范围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同纬度其他海域相比,哈得孙湾适宜大量北极熊生存的优势条件是( )
A. 海水结冰期长 B. 海域面积广 C. 温度相对较高 D. 降水相对较多
17. 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北极熊生存范围( )
①南界线南移 ②南界线北移 ③北界线南移 ④北界线北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6. A 17. D
【解析】
【16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北极熊主要活动于北冰洋附近浮冰海域,常以海冰为平台捕食海豹,同纬度的其他海域受北大西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的影响,结冰期较短,因此哈得孙湾适宜大量北极熊生存的优势条件是海水结冰期长,A正确;同纬度欧洲西北部海域,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气候比哈得孙湾温暖湿润,CD错误;同纬度其他海域海域面积也较广,B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全球气候变暖,北冰洋地区的浮冰面积会缩小,北极熊生存的南界和北界都会北移,故选:D。
【点睛】治理全球气候变暖措施:①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使用;②提高科技水平,减少CO2排放;③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减少关停高耗能产业;④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⑤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提高废弃回收利用率;⑥加强管理,提高节约意识。
茎柔鱼亦称“美洲大鱿鱼”,分布范围广,资源量丰富,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是东太平洋重要的经济物种。图示意赤道附近东太平洋茎柔鱼渔场重心随时间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茎柔鱼渔场重心( )
A. 1~5月向西南方向移动 B. 8~12月向东北方向移动
C. 1~5月移动的经纬度距离均小于5~8月 D. 8~12月南北移动距离大于东西移动距离
19. 研究发现厄尔尼诺年茎柔鱼个体较小,主要是由于( )
①海水温度升高 ②海水温度降低 ③栖息范围增大 ④营养盐类减少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8. C 19. C
【解析】
【18题详解】
由图可知,茎柔鱼渔场重心1-5月向东北方向移动,A错误;8-12月向西北方向移动,B错误;由图可知,1-5月的移动范围小于5-8月,C正确;8-12月南北方向移动距离小于东西方向移动距离,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厄尔尼诺现象会导致上升补偿流减弱,营养盐类减少,海水温度升高,适合茎柔鱼生活的范围减小,茎柔鱼个体较小。①④正确;厄尔尼诺年时海水温度上升,②错误;对海水温度敏感而易发生迁徙,厄尔尼诺年海水温度升高,营养盐类减少,栖息范围可能减少,故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厄尔尼诺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引起了暴雨,暴风雪,飓风,洪水,干旱, 高温,酷暑,虫灾,低温,寒冬及泥石流等多种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滞后,对人类的社会生活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下图为某要素在森林中不同高度的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图中箭头代表的要素是( )
A. 大气 B. 光照 C. 热量 D. 水分
21. 图中不同高度的植被具有明显的( )
A. 稳定性 B. 重复性 C. 唯一性 D. 分层性
【答案】20. B 21. D
【解析】
【20题详解】
图中箭头在森林上空为100%,越往下,由于林冠层的遮挡,百分比逐渐变小,所以图中箭头表示的要素为光照,B正确。大气、热量、水分的百分比均不会呈现图示所示的变化特征。故选B。
【21题详解】
自森林顶端至地面,光照越来越弱。适应一定光照强度的植物,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在森林中形成若干层,使得图中不同高度的植被具有明显的分层性,D正确。与稳定性、重复性、唯一性等无关。故选D。
【点睛】在稳定植被中,不同种类的植物群体,通过争夺阳光的生存竞争,占据一定的垂直空间,从而形成分层明显的垂直结构。一般而言,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多的地方,植被高度越大,植物种的数量越多,垂直结构越丰富。
如图为天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北坡形成云杉林带的主要因素是( )
A. 热量 B. 降水 C. 光照 D. 土壤
23. 南坡温暖带荒漠带体现了( )
A. 垂直分异规律 B. 地方性分异规律 C. 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D. 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结合已学知识,天山北坡为阴坡,与南坡比,阴坡光照少,受太阳辐射影响小,热量较差,A错误;天山北坡为阴坡,与南坡比,阴坡光照少,受太阳辐射影响小,土壤蒸发较小,但森林生长需要较多的降水,土壤蒸发弱无法提供更多的水分,结合所学知识,北坡形成云杉林带的主要因素是天山阴坡处在西风带、来自极地地区的湿润空气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满足森林生长条件,B正确,C错误;读图,南北坡坡度差异小,土壤厚度差异小,且土层深厚不是森林生长的主要影响条件,D错误。故选B。
【2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南坡暖温带荒漠带天山托木尔峰南坡的基带﹐山地基带与当地水平自然带一致,天山托木尔峰地处我国西北,水平自然带为温带荒漠,故结合已学知识,南坡暖温带荒漠带体现了干湿度地带性分异规律,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程度的因素:1、 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复杂;2、 山体海拔---纬度相同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3、 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复杂。
高黎贡山地处横断山区,孕育了极高的生物多样性,素有“世界物种基因库”的美称。丰富的鸟类是高黎贡山地区极高生物多样性的典型代表。下图为高黎贡山中段鸟类垂直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高黎贡山中段鸟类最丰富的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
A. 湿性常绿阔叶林 B. 河谷稀树灌木草丛
C. 寒温带针叶林 D. 高山草甸
25. 高黎贡山1800米以下鸟类的物种数相对较少的原因可能有( )
①降水丰富,湿度过大②人类活动干预多③气候干燥,植被稀疏④众多食鸟性动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24. A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高黎贡山中段鸟类最丰富的地区在海拔2300-2800m左右,此处位于横断山区,本身属于云贵高原,当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降水丰富,并且受到地形抬升,地形雨较多,适合湿性常绿阔叶林的生长,A正确。河谷稀树灌木草丛分布在降水较少的干热河谷,B错误。高黎贡山中段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难以形成寒温带,C错误。高山草甸分布在海拔更高的地区,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由于海拔较低,人类活动较多,栖息地受到影响,并且河谷地区受下沉气流影响,气候干燥,植被较少,难以给鸟类提供生存空间和食物,②③正确,①错误。众多食鸟性动物不是主要原因,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搭载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11月30日7时33分,神舟十五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首次实现“太空会师”。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材料二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
材料三四子王旗航天着陆场位于内蒙古中部阿木古郎大草原,作为主着陆场承担了神舟一号至十一号飞船着陆任务。东风着陆场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境内,自2021年以来,相继完成了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十五号飞船返回舱着陆搜救任务。图丙为东风着陆场和四王子旗着陆场分布图。
(1)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半球,地球运行于材料二图甲中____之间。
(2)3名宇航员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北半球昼长变化是____。
(3)神舟十五号载人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时,最接近北半球的____(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材料二图乙中____点附近;该日,东风着陆场的昼夜长短是____。
(4)东风着陆场和四王子旗着陆场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温度带)。依据图丙,分析载人返回舱选择东风着陆场着陆的原因____。
【答案】(1) ①. 南 ②. DA
(2)先变短后变长 (3) ①. 夏至日 ②. b ③. 昼长夜短
(4) ①. 北温带 ②. 可从航天发射场距离、着陆场面积、聚落密度等方面分析,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着陆为背景材料,涉及到二分二至日的判断、昼夜长短的变化、航天器的着陆地的区位选址等知识点,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11月29日23时08分发射,此时太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向南移动,位于秋分到冬至期间,图甲中B为春分,C为夏至,D为秋分,A为冬至,因此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时太阳直射点位于DA之间。
【小问2详解】
由材料可知,3名宇航员在空间站执行任务期间为2022年11月29日至2023年6月4日,期间直射点先向南移动后向北移动,所以北半球昼长先变短后变长。
【小问3详解】
2023年6月4日6时33分,神舟十五号载人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最接近北半球夏至日,图乙中ae为春分,b为夏至,c为秋分,d为冬至,因此对应图乙中的b位置附近,着陆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东风着陆场昼长夜短。
【小问4详解】
东风着陆场和四王子旗着陆场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可从航天发射场距离、着陆场面积、聚落密度等方面分析,由图可知东风着陆场相比四王子旗着陆场距离发射基地近,利于回收;着陆场面积大,便于着陆;周边的聚落较少,比较安全。
2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塔身几乎直立,塔基部坡度较缓。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而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研究表明,5000万年前,怀俄明州还位于海平面下,岩浆活动形成火山颈,岩浆冷却结晶过程中收缩、断裂,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过一系列内外力共同作用,形成如今的模样。下面左图为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右图为“魔鬼塔”实景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文信息,说明“魔鬼塔”形成的地质作用过程。
(2)分析“魔鬼塔”身部陡峭,塔基坡度和缓的原因。
(3)“魔鬼塔”塔身及顶部少有植被生长,塔基及周边地区草木繁茂。推测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
(4)有人认为“魔鬼塔”最终会消失,也有人认为“魔鬼塔”会慢慢长高。请对这两种观点做出合理解释。
【答案】(1)5000万年前由于岩浆活动侵入海底岩层形成火山颈;后经过地壳运动抬升,海洋变为陆地;后经外力不断的风化、侵蚀,火山颈周边沉积岩被侵蚀,而较为坚硬的火山颈岩浆岩存留下来,形成如今的“魔鬼塔”。(言之有理即可)
(2)火山颈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垂直节理),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外力不断风化、侵蚀,外围小柱体破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脱落,魔鬼塔形成陡峭塔身;风化崩塌碎屑物在塔底部堆积,形成缓坡。(言之有理即可)
(3)塔身及顶部土壤发育较差,水分条件较差,不利于植被生长发育;而塔底周围土壤发育较好,土层深厚,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植被生长。(言之有理即可)
(4)消失:“魔鬼塔”岩石虽然坚硬,但外力风化,外力侵蚀作用下会逐渐变矮直至消失。
长高:地壳不断抬升,而“魔鬼塔”岩石坚硬,不易风化侵蚀,相对高度就会变高。(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题以美国“魔鬼塔”为材料,涉及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质过程、自然环境的差异性相关内容,考查学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小问1详解】
5000万年前由于岩浆活动,自下而上侵入海底岩层,侵入型岩浆岩形成火山颈;后经过地壳运动抬升,海洋变为陆地;后经外力不断的风化、侵蚀,地平面不断下降,火山颈周边沉积岩被侵蚀,而较为坚硬的火山颈岩浆岩存留下来,耸立在地表之上,形成如今的“魔鬼塔”。
【小问2详解】
火山颈岩浆岩形成过程中产生大量垂直裂隙,冷却过程中形成多边形小柱体;后经外力不断风化、侵蚀,沿裂隙节理发育,外围小柱体破碎,在重力作用下崩塌脱落,魔鬼塔上部形成陡峭塔身;风化崩塌碎屑物在塔底部形成堆积体塔基,重力作用下形成缓坡。
【小问3详解】
塔身及顶部以岩浆岩为主,风化形成土壤发育较差,无法留存水分,不利于植被生长发育;而塔底岩石破碎,易风化侵蚀,周围土壤发育较好,土层相对深厚,留存水分条件较好,利于植被生长。
【小问4详解】
消失:“魔鬼塔”岩石虽然坚硬,但在外力风化,外力侵蚀作用下,只降低不升高,会逐渐变矮直至消失。
或长高:地壳不断抬升,而“魔鬼塔”岩石坚硬,不易风化侵蚀,侵蚀速度比地壳整体抬升速度慢,相对高度就会变高。
2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类似,热带印度洋中也存在气候异常的现象,被称为印度洋偶极子(简称IOD)。它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变化(海温距平即某区海温与多年平均海温的差值)。下图示意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上空的大气环流。
(1)说出正常年份北半球夏季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部水温的差异,并从海—气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原因。
(2)当IOD指数为正数时,印度尼西亚可能出现森林大火。解释其合理性。
【答案】(1)热带印度洋海域东部水温高于西部。北印度洋夏季盛行西南风,受其影响,印度洋上赤道暖流减弱,输往印度洋西部的暖海水较少,水温低;同时受索马里寒流(或沿岸上升流)影响,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低。印度洋东部受来自太平洋的赤道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2)当IOD指数为正数时,即印度洋西部海温高于东部海温。此时印度尼西亚温度低,气流下沉,降水少;持续干旱少雨,可燃物蒸发变干,易出现森林火灾。
【解析】
【分析】本题组以印度洋偶极子为背景材料,考查海-气相互作用下的水热平衡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地理素养。
【小问1详解】
海-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印度洋东西部海域传输,根据图示大气环流信息,可知热带印度洋海域东部水温高于西部。结合所学知识,北半球夏季受西南风影响,印度洋上赤道暖流减弱,输往印度洋西部的暖海水较少,同时在索马里寒流(或沿岸上升流)影响,印度洋西部海域水温较低。印度洋东部受来自太平洋的赤道暖流影响,水温较高。
【小问2详解】
IOD是指赤道印度洋西部海温距平与东部海温距平的差值变化。当IOD指数为正数时,即印度洋西部海温高于东部海温。此时印度尼西亚气候出现异常,温度较西部海域低,气流下沉,降水减少;长时间的干旱少雨,导致可燃物蒸发变干,易出现森林火灾。
2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全长504.6千米,最深处6009米,平均深度2268米,是地球上最大、最深的峡谷,同时也是印度洋的天然水气通道,它使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青藏高原东南地区形成世界第一大降水带。考察证实,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它的存在塑造了藏东南区城与青藏高原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图为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的形成条件。
(2)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地带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山地的原因。
(3)从气候、水文、生物三个角度中,任选两个角度,描述雅鲁藏布大峡谷天然水气通道对藏东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导致岩层破碎,易被侵蚀;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相对高度大;流域内冰雪融水和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受地形和水文影响,河流下蚀作用强烈,河水不断侵蚀下切,形成大峡谷。
(2)该峡谷地带纬度较低,热量丰富;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该峡谷相对高度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人口、经济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
(3)气候:大峡谷的形成有利于西南季风携带印度洋的水汽和热量深入,使藏东南地区降水丰富,也使该地热带气候向北推移;
水文:使大峡谷积蓄了巨大的水能资源;使大峡谷两侧发育了巨大的冰川;
生物:促进了该地区山脉南北两侧的动植物的交流与混合,并形成了明显的垂直植被带,丰富了生物种类。
【解析】
【分析】本题目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背景材料,考查地貌成因、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及综合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从内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板块挤压导致岩层破碎,易被侵蚀;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高大的喜马拉雅山,山体相对高度大;流域内冰雪融水和降水多,河流水量大,侵蚀较强;地势落差大,降水丰富,山体受地形和水文影响,河流下蚀作用强烈,河水不断侵蚀下切,形成大峡谷。
【小问2详解】
高温多雨,水热条件优越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气候复杂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水域环境复杂,水生生物丰富;地形复杂,起伏大的地区,生物种类丰富。该峡谷地带位于28°N附近,纬度较低,热量丰富;位于西南季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导致降水丰富;该峡谷地势相对高度大,水热变化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人口、经济密度小,人类对环境干扰小,生物栖息环境保存完好。
【小问3详解】
从气候角度分析:雅鲁藏布大峡谷走向和西南风基本一致,其形成有利于西南季风携带印度洋的水汽和热量深入,在地形抬升下,使藏东南地区降水丰富,也使该地热带气候向北推移;从水文角度分析:地势落差大,水量丰富,使大峡谷积蓄了巨大的水能资源;海拔高处气温低,使大峡谷两侧发育了巨大的冰川;从生物角度分析:天然水气通道促进了该地区山脉南北两侧的动植物的交流与混合,并形成了明显的垂直植被带,丰富了生物种类,使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