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动物儿歌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1 21:5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动物儿歌》教学设计含反思
教材分析
《动物儿歌》是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的一首儿歌。课文介绍了六种小动物的生活习性,教材还配有生动有趣的彩图,展现了小动物日常活动时美好快乐的画面。
这里的小动物一半是昆虫,本课要求认识的生字中有六个是虫字旁的字,而且是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应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特点,有效识记生字。作为识字儿歌,教学时还应在学生熟读儿歌的基础上,联系教材中的彩图和学生生活经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儿歌的特点是有节奏,有韵律,本课儿歌每一句都是以“谁在哪里干什么”的结构组成的,因此应引导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受儿歌的节奏和韵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目标:
1.通过形声字、图文结合、组词、做动作等方法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生字“网”。
2.通过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初步学会猜读形声字字音。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重点:
1.通过形声字、图文结合、组词、做动作等方法认识“蜻、蜓”等12个生字,会写生字“网”。
2.通过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初步学会猜读形声字字音。
教学难点:
通过继续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初步学会猜读形声字字音。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谜语,随机出示谜底。
一架小飞机,飞东又飞西,来去三五里,捉虫它最行。
身小力不小,团结又勤劳,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
吐出银丝线,织成天罗网,摆下八卦阵,专捉飞来将。
小结:大自然中还有很多动物朋友,有的天上飞,有的地上爬,有的水里游,各有各的本领,让我们一起走进动物王国看一看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猜谜方式导入本课,学生猜中谜底,成就感油然而生,同时对本课的学习内容充满期待。)
二、初读课文
1.认真听范读,注意不认识的字。
2.学生根据要求读课文。
课件出示要求:
(1)自由读儿歌,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完后圈出动物的名称。
3.认读小动物名称。
指名学生回答圈出的词语,随机出示词语: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三、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1.仔细观察动物名字,你发现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都是左右结构,都有虫字旁。
2.变一变,找规律。
把虫字旁去掉读一读,再把虫字旁加上读一读,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左边的偏旁和整个字的意思有关,就叫形旁;右边的字和整个字的读音相似,叫声旁。这样的字叫形声字。
3.字词拓展,规律运用。
根据形声字特点,猜读这些小动物的名字。
蜈蚣 蛐蛐 蝈蝈 蜜蜂
你还认识哪些带有虫字旁的字或词?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带有虫字旁的动物词语的识记,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初步了解识记形声字的方法,提高识字效率。)
四、再读儿歌,随文识字
1.你们认识了这些小动物的名字,它们可高兴了,着急给大家表演本领呢!它们的本领都藏在这首儿歌里了,再来读一读吧。
2.学生齐读。
3.师生合作说本领。老师说前半句,学生说本领。
4.随文识字。
师:你最喜欢这些小动物中谁的本领?为什么?
(生交流,相机学习相应语句中的生字。)
(1)蜻蜓半空展翅飞。
学生做展翅飞的动作。
(2)蝴蝶花间捉迷藏(学习词语“迷、藏”)。
①出示“捉迷藏”,学生认读。
②借助图片识记“藏”。
提问:小蝴蝶要玩捉迷藏,会藏在哪里?
出示草丛图片。
怪不得藏是草字头呢。
(3)蚯蚓土里造宫殿。
出示“造宫殿”,学生认读。
(4)蚂蚁地上运食粮。
①出示“运食粮”,学生认读。
②理解“食粮”。
播放蚂蚁搬家视频。
师:你们觉得小蚂蚁会运些什么回家呢?
预设:面包,小米,虫子等
师:这些都是蚂蚁的食物,食粮就是食物的意思,所以“粮”字是米字旁。那“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学生交流:加一加,换一换等方法。
④学习“运、造”两个字。
师:从视频中,我们看到蚂蚁在运食粮的时候一直在走来走去,所以“运”是走之旁,课文中还有一个字也是走之旁,你们能找到吗?为什么造也是走之旁呢?
预设:蚯蚓在土里钻来钻去。
(5)蝌蚪池中游得欢。
师:小蝌蚪游得欢,这里的“欢”是指——
预设:欢乐
(6)蜘蛛房前结网忙。
①出示“结网忙”,学生认读。
②借助图片识记“网”字。
师:蜘蛛结的网叫蜘蛛网,咱们班有小画家吗?谁能在黑板上简单地为我们画一张蜘蛛网?(一名学生上台画,其他学生评议)
师总结:“网”字外面的框就像是蜘蛛网的边缘,里面的小叉就像是一根根丝线,我们可以用这样的方法记住“网”字。认识了这个字,我们再来写一写吧。就像蜘蛛结网一样,我们先拉好边框,左吐一根丝,右拉一根线,再吐一根丝,再拉一根线。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设计意图:借助视频、表演、图片和做动作等方式,引导学生分散识记“藏、网、造、粮”等字,使识字课堂更有趣,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
五、作业布置,复习巩固
1.复习本课字词。
2.课下查阅资料,找一找其他动物的本领。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对课堂内容的巩固与内化,查阅动物的本领,也为下节课的仿写练习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
一年级学生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善于表达。一开始以猜谜游戏导入,识字环节教师结合汉字的特点,进行归类学习。首先是利用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虫字旁的生字,巧妙地引导学生利用规律进行学习,提高识字效率。在随文识字的过程中,借助字理、想象、图片等把汉字的特点与儿歌情境进行融合,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整节课下来比较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学生能始终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