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15课《喂—出来》(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第五中学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15课《喂—出来》(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8-08 06:16: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厦门五中2014~2015学年下学期语文学科教学案
课题: 15 喂——出来 21世纪教育网【学习目标与重难点】1.了解小说的情节,理解作品的主旨。(重点)2.了解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揣摩作者的想象活动,学习作者的想象思维。(难点)3.正确认识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 【课时安排】1课时【预习导学】知识储备: (1)作者简介:星新一,1926年生于日本东京。被尊为“日本微型小说的鼻祖”。在科幻方面,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有撒旦的天国》、《最后的地球人》、《未来伊索寓言》等。 (2)文体介绍:科学幻想小说,简称“科幻小说”,小说类别之一。用幻想的形式,表现人类在未来世界的物质精神文化生活和科学技术远景,其内容交织着科学事实和预见、想象。通常将“科学”“幻想”和“小说”视为其三要素。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1)给加点字注音 [来源:21世纪教育网]哂( shěn )笑 牟( móu )取 众目睽睽 ( kuí ) 棘( jí )手 履( lǚ )行 铆( mǎo )钉 (2)按照意思写出词语 ①讥笑。( 哂笑 ) ②不容许有什么怀疑,指真实可信。( 不容置疑 ) ③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 棘手 ) ④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众目睽睽) ⑤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莫衷一是 ) ⑥谋取名利。( 牟取 ) ⑦指犯了法的人没有受到法律制裁,仍旧自由自在。 ( 逍遥法外 ) ⑧春天下雨后竹笋长得很多很快。比喻新事物大量而不断出现。( 雨后春笋 ) ⑨画竹子时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 胸有成竹 )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试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提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情节概括(每空填一字): 现 洞(开端)— 探 洞(发展)—填 洞(高潮)—满 洞(结局)【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小组评分( )【课堂探究】 1.“这是一个 的洞”。请同学们在句子横线上填上一个词,并在文中划出能支持你的观点的句子,与同学交流分享。 提示:“神奇”、“深不可测”、“来者不拒”、“任劳任怨”、“慷慨大方”等。 2. 人们倒进洞里的东西一个个全都跑出来,人类的悲剧就要降临了。大家说说这是谁的过错?各色人物都被推上法庭,如果你们都是法官,请仔细钻研课文,有理有据地讨论问题:谁应成为被告? 参考:(1)村里人:村民为一点私利就把洞卖给了商人,村长开始不想卖,但是后来没有坚持原则动摇了;(2)新闻记者:他们没有及时向大家传播正确信息;(3)政府:有关政府部门在不清楚情况之下就发营业许可证,不考虑后果不负责任;(4)城市居民:大家都往里丢东西,大家都有罪;(5)投机商人,利欲熏心,只顾眼前利益,开办填洞公司。(重点分析投机商人和学者) 3. 这篇小说写得通俗但内涵深刻。有关它的主题,以下几种意见,你同意哪一种?说说理由。21世纪教育网 (1)提出了人类与自身生存环境的问题。 (2)揭示了人性的多面性和复杂性。 (3)阐释了人对大自然的破坏总要遭到大自然的惩罚这一道理。 同意第(3)种看法,文章以科幻小说的形式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比如,我们总觉得海洋和大气层是一个可以自我净化的无底洞,所以当我们把废水排向大海,把废气排到大气中时毫无顾忌,虽然在短期内获得了一些效益,但从长远看最终受害的还是我们人类自己。【随堂检测】 本文中包含大量成语,请找出来并工整地抄写在下面横线上,比一比谁写得又多又好。 颤颤巍巍 深不可测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争先恐后 闻风而来 无所不知 镇定自若 陆陆续续 反反复复 寸步不离 小心翼翼 一声不响 众目睽睽 震耳欲聋 源源不断 经久不息 胸有成竹 不容置疑 扫兴而归 满头大汗 异口同声 源源不断 心安理得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万无一失 逍遥法外 慷慨大方 一视同仁 任劳任怨 雨后春笋 接连不断 得意洋洋 微不足道【拓展延伸】 在你眼中,现实生活中有没有类似于课文中的“洞”?面对这些“洞”,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布置作业】21世纪教育网完成第15课校本作业。 2. 预习第16课。21世纪教育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