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阿房宫赋》《六国论》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6课《阿房宫赋》《六国论》同步练习(含答案)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2 07:14: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6课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苏洵《六国论》)
材料二:
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①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以二国委秦,而四国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若此可以应夫无穷,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②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使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苏辙《六国论》)
材料三:
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夫智、勇、辩、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也。先王分天下之富贵,与此四者共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始皇初欲逐客,用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③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叹息以俟时也?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此之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
(苏轼《六国论》)
材料四:
古风 其三
李白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铭功会稽岭,骋望琅邪台。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
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连弩射海鱼,长鲸正崔嵬。
额鼻象五岳,扬波喷云雷。鬐鬣蔽青天,何由睹蓬莱?
徐氏载秦女,楼船几时回?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注]①摈:隔开。②疆埸:边界。③槁项黄馘:瘦长的脖子,饥黄的面孔。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B.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C.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D.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不可胜数/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是古代分封制中各方君主的统称,周代分公、侯、伯、子、男五等,汉朝分王、侯二等。
B.豪杰,亦作“豪桀”,豪迈杰出,指才能、才智出众的人,后引申为社会上有地位有势力的人。
C.布褐,即粗麻等编织的粗布褐衣,长度一般不超过膝盖,多为王公贵族所穿,文中指贵族身份。
D.蓬莱,又称蓬壶,神话中渤海里仙人居住的神山,与方丈、瀛洲并称为“三山”(三座神山)。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洵文在严谨的议论中插入了“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等生动描述,并引用“抱薪救火”的形象比喻,增添了鲜明的情感色彩。
B.苏辙文明确指出了六国的决策者只想自我保全而“背盟败约”,以至于“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的状况,最终相继灭亡。
C.苏轼文连用三个问句,强调了秦始皇若能善待“智、勇、辩、力”等“民之秀异者”“使不失职”,秦的覆灭可能就不会如此的迅速。
D.相比苏洵和苏轼,苏洵的《六国论》最为有名,可见不论是文章的立意、语言风格,还是论辩气势,其受李白《古风》的影响最大。
4.下列对材料四《古风》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四句极力渲染始皇灭六国平天下的威风,“扫”字张扬赫赫声威,“虎视”更显咄咄逼人,天下混乱如“浮云”,一人“决”,诸侯“尽”归。
B.始皇大命天与,宏图“大略”驾驭群雄,“收兵”铸金人,刻石颂功德,“骋望”彰显志盈意满,歌颂至此臻极,然物极必反,为后面转折蓄势。
C.“刑徒七十万”修建阿房宫和骊山墓,挥霍恣肆,穷极民力,“茫然使心哀”则表现了始皇期望长生派人寻求不死药的欲令智昏的内心世界。
D.长鲸鬐鬣张开遮蔽青天,浪漫想象与高度夸张,将海猎写得惊心动魄,临了笔力陡转,不见“楼船几时回”却是“金棺葬寒灰”,令人狂喜不已。
5.请概括材料一、材料二以及材料三论述的观点有什么不同?
6.这首《古风》有借古讽今之意,请概括李白对唐玄宗的规讽主要有哪些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1]
谏太宗十思疏(节选)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忱,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材料2]
六国论(节选)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1)虽董之以严刑( ) (2)暴霜露,斩荆棘( )
8.下列各组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 奉之弥繁
B.源不深而望流之远 而秦兵又至矣
C.斯亦伐根以求木茂 举以予人
D.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9.把画线句译成现代汉语。
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10.材料1与材料2在论证上有什么异同?请结合材料内容分析。
二、文言小题
11.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至丹以荆卿为计 洎牧以谗诛
B.赵尝五战于秦 其势弱于秦
C.斯用兵之效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12.“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粗暴的秦国的要求没有满足。
B.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是没有满足的。
C.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
D.虽然如此,但是诸侯的土地有限,暴躁的秦国的要求是没有满足的。
1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身量苗条,体格风骚 B.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C.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D.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接近) 固不在战矣(所以)
B.秦人不暇自哀(空闲)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断定)
C.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如果) 破灭之道也(规律)
D.斯用兵之效也(效仿)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亲附,亲近)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相继
B.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从:跟随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判断
D.终继五国迁灭 灭:灭亡
三、语言文字运用
16.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得下咽(yàn) 奉之弥繁(mí) 洎牧以谗诛(jì)
B.弊在赂秦(lù) 率赂秦耶(lǜ) 弃之如草芥(jiè)
C.暴霜露(bào) 小则获邑(yì) 革灭殆尽之际(dài)
D.胜负之数(shǔ) 岁不我与(yǔ) 思厥先祖父(jué)
17.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缦(màn)立 逦迤(yǐ) 蜀山兀(wù) 辇(niǎn)车
B.妃嫔(pín) 鼎铛(dàng) 囷囷(jūn) 剽(piāo)
C.鬟(huán) 呕哑(yā) 锱(zī)铢 在庾(yù)
D.椽(chuán)头 不霁(qí) 珠砾(lì) 横槛(jiàn)
18.识记字音
椒兰( ) 辘辘( ) 杳( )
妍( ) 剽掠( ) 鼎铛玉石( )
19.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阿房宫( ) 骊山( ) 缦回( ) 囷困焉( )
矗立( ) 不霁何虹( ) 妃嫔( )
媵嫱( )( ) 辇来于秦( ) 梳晓鬟( )
杳( ) 尽态极妍( ) 剽掠( ) 鼎铛( )
逦迤( )( ) 锱铢( )( ) 架梁之椽( )
在庾之粟粒( ) 呕哑( )( )
20.用现代汉语,依照下列句式描写一个景物片段。要求:①造六个句子,围绕一个中心;②体现出比喻、排比和前后判断解释的特点。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
21.根据结构图提示梳理文本内容,在空白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参考答案:
1.A 2.C 3.D 4.D 5.材料一阐述的观点是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材料二阐述的观点是六国团结一致就能不至于覆灭;材料三阐述的观点是为国者要重视养士和用士。 6.①不要大兴土木致使百姓苦不堪言;②不要迷信方士妄求长生;③不要骄侈无度,要励精图治。
7. 督责 冒着 8.B 9.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 10.相同点:都运用比喻、对比论证。
不同点:材料1运用类比手法,从流水、树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入手说理,突出要“国安”必须“德厚”的观点;材料2论证语言生动,在论证中穿插“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述,引古人之言来形象地说明道理。
11.D
12.C
13.C
14.B
15.C
16.A
17.A
18. jiāo lù yǎo yán piāo chēng
19. ē Lí màn qūn chù jì pín yìng qiáng niǎn huán yǎo yán piāo chēng lǐ yǐ zī zhū chuán) yǔ ōu yā
20.示例1:河曲夏夜图:天上擎起神奇的宝镜,那是诗国的月宫;地上飘着点点的灯盏,那是赴会的飞萤;河曲舞着袅娜的倩影,那是婆娑的杨柳;草窠传来精彩的合奏,那是蟋蟀的管弦。少女似的,夏夜如此动人;清水似的,夏夜如此明澈。
示例2:雷电豪雨图:墨黑的帷幕张开了,那是密布的乌云;银白的光剑劈下了,那是耀眼的闪电;愤怒的战鼓擂响了,那是炸裂的惊雷;哀痛的泪水滂沱了,那是无边的暴雨;嘈嘈的大弦渐轻了,那是瓦檐的残滴;七色的拱桥架起了,那是云端的彩虹。
示例3:白雪松梅图:像雄狮,吼醒黎明,那是西风的颂歌;像明镜,晶莹璀璨,那是冰凌的盛典;像精灵,若即若离,那是飞雪的欢舞;像梨花,千树万树,那是落雪的严妆;像鹤顶,高洁超卓,那是红梅的芳姿;像战士,威武庄严,那是青松的身形。
21.①宏伟瑰丽 ②珍宝之富 ③戒奢爱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