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我国南水北调为例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近年来,为了更好地利用丹江口水库丰富优质的水资源,出现了一种新的调水方式——丹江口水库的水源搭上“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等沿线缺水城市。2023年12月5日,“丹水北运”列车首发,满载着100个集装箱共2150吨丹江水,驶向内蒙古鄂尔多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丹水北运”选择铁路运输的主要原因是( )
A.充分利用铁路运力 B.运量大且成本低
C.能够保障水质安全 D.方便为沿线供水
2.“丹水北运”利于沿线缺水城市( )
A.缓解河湖水污染 B.减轻土壤盐碱化
C.提供生活饮用水 D.发展水产养殖业
秘鲁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经济发达,但干旱缺水。为此,秘鲁政府实施多个东水西调工程。马赫斯调水工程由上游水库、输水河道、调水隧道和下游河流组成。该工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已建成的海拔最高的调水工程,仅“调水隧道”就有100千米——在靠山的渠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将明渠变为暗渠隧道。下图为马赫斯调水工程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马赫斯调水工程建调水隧道的主要原因是( )
A.山高谷深,缩短渠道施工长度 B.气候干旱,减少水分蒸发
C.防止崩塌、滑坡对渠道的破坏 D.方便沿线地区取水用水
4.马赫斯调水工程对区域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
A.人口分布趋于均衡 B.改善区域局部气候
C.完善水运交通网络 D.促进灌区农业发展
甘肃中南部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气候干旱,地表储水条件差,水资源极度贫乏。为了缓解区域缺水问题,在黄河支流——洮河上兴建水利枢纽工程(见下图),实施跨区域调水。该工程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等方式输水,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气候原因主要是( )
A.降水稀少 B.光照强烈 C.蒸发旺盛 D.年温差大
6.图中水利枢纽下游洮河的大致流向是( )
A.自东南向西北 B.自西北向东南 C.自北向南 D.自西南向东北
7.该输水工程多采用隧洞、暗渠和渡槽可以( )
①降低工程投资 ②减少途中水体损耗 ③缩短建设周期 ④减少沿线植被破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利比亚是北非重要的产油国,全境90%以上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图示意利比亚相关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推测该调水工程的调水水源是( )
A.雨水 B.高山冰雪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9.该调水工程带来的影响是( )
A.南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 B.沿海地区降水量显著增加
C.加剧沿海地区海水入侵 D.加剧沿线所有地区盐碱化
被称作陕西省内“小南水北调”工程的引汉济渭项目,从陕西南部的汉江取水,经秦岭隧道向北调入渭河,工程全面完工后年调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读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引汉济渭工程的劣势是( )
A.水源地可调水量不足 B.调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大
C.需修筑的隧道长 D.水源地污染严重
11.引汉济渭工程的影响是( )
A.增加渭河平原地区的降水 B.防治渭河平原地区水土流失
C.渭河武功段径流量增多 D.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落实“西电东送”国家战略的重点工程,送端连接世界第二大水电站——白鹤滩水电站,受端位于杭州市,全长2140.2公里。2023年4月,浙北换流站的8回500千伏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全部建成,为2023年夏季用电高峰时该工程实现全容量投产提高电力保供。图为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完成下面小题。
12.该特高压输电工程的优势在于( )
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②减少基础设施建设③减轻交通运输压力④改善大气环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该工程设置换流站和8回500千伏清洁能源输送通道的原因是( )
A.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工程的服务规模 B.输送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使用
C.保障电力安全转换和提高电能质量 D.增加电力资源输入,提高总输电量
1950年,台湾岛架设最早的电力调配工程——“东电西送”,将中央山脉东侧的水电通过高压线翻越古道输送到西部。1998年,台湾岛建成另一条翻越中央山脉的“西电东送”线路。21世纪又建成自高雄到台北的“南电北送”线路。下图示意台湾岛“东电西送”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与西侧的河流相比,中央山脉东侧河流开发水电的优势在于( )
①水量充沛②流速更快③邻近市场④设施完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台湾岛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主要是( )
①地处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②地处板块内部,地壳活跃
③东部山区地势陡峭,岩石破碎④西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发洪涝灾害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从“东电西送”到多方向输电,主要是为了( )
A.增大发电产能 B.保障电网稳定 C.推动基建进程 D.调整能源结构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城市群的先天竞争力主要与其地理位置、腹地状况及劳动力状况等密切相关。下图为长江经济带示意图,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为长江沿岸三大城市群中先天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
材料二我国实施的西气东输工程在资源与市场之间、西部与东部地区之间架起一座联系的桥梁,实现了“东西部双赢”。
(1)分析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先天竞争力强的原因。
(2)分析西气东输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产生的环境效益。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
“引汉济渭”工程(左图)是将汉江水引入渭河以补充西安等城市的给水量。4月29日,引汉济渭秦岭输水隧洞主体工程完成,6月份向西安供水。引汉济渭工程打造了世界埋深最深的山底隧洞,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底部横穿秦岭。秦岭底部是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秦岭隧洞全长81公里,隧洞最大埋深达到2012米(右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从地形、地质、水文特征等角度分析图中渭河干流段不宜修建水电站的原因。
(3)简析建设山底隧道输水的优点。
(4)简述该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5)“引汉济渭”工程能缓解渭河平原的缺水问题,概述该地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其他措施。
1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俄东线天然气管北起俄罗斯的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终点是上海,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届时,从俄罗斯到我国日输气量将超过5000万立方米。
材料二中国海关总署公告,从2023年6月1日开始,东北可以把海参崴出海口当内贸港口使用,以后运输大宗物资不用再绕行。从海参崴运出的货物,中俄都不收关税。图1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线路示意图,图2为海参崴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从自然因素角度说明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分析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后,对改善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保障能源安全的积极作用。
(3)从海运的角度,简述海参崴作为东北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的意义。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A 2.C
【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之所以选择铁路运输,主要是借助北煤南运列车的返程空车,可以充分利用铁路的运力,A正确。选择铁路运输,其运量和成本不是主要的考虑因素,B错。用铁路运输水运量小,若仅为了保障水质,可采用管道运输、隧洞输水等,不需要采取铁路运输输水,结合材料可排除C。借助铁路运输,为沿线供水相对不便,D错。故选A。
2.运输的水源主要运至陕西、山西、内蒙古的沿线缺水城市,随着水资源的调入,有利于保障沿线缺水城市生活饮用水的供给,C正确。其运水量有限,并不能缓解河湖水污染,A错。主要用于生活用水,而不是为了减轻土地盐碱化,且水资源输入也不能降低地下水位,不能直接减轻盐碱化,B错。北方缺水城市并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业,D错。故选C。
【点睛】对于资源的跨区域调配问题,其分析思路一般是:调配的原因和背景(一般是该资源分布和消费的空间分布不均)、调配线路的选择以及线路建设面临的困难(要抓住沿线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调配后对该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产生的有利和不利影响(一般从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进行分析)。
3.C 4.D
【解析】3.据图可知,调水隧道并未穿越山体,线路没有拉直,而是用盖板将靠山的渠道变为暗渠,A错误;调水隧道段两侧多雪山,海拔较高,崩塌、滑坡灾害多发,封闭渠道能防止落石阻塞水道,C正确,B错误;在靠山的渠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将明渠变为暗渠隧道,不利于沿线地区取水用水,D错误。故选C。
4.据图文材料可知,马赫斯调水工程主要是满足灌区农业用水需要,D正确;它不能让人口分布趋于均衡,A错误;也不是用来作水运的,C错误;对局地气候改善也很有限,B错误。故选D。
【点睛】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原因:自然原因:区域分布不均匀;自然资源一般不具流动性。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经济原因: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区域资源供求不匹配。
5.C 6.A 7.D
【解析】5.地表储水条件差意味着地表水易流失,流失的途径包括蒸发、下渗等,所以该区域地表储水条件差的气候原因主要是蒸发量大,与降水稀少、光照强烈、年温差大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结合材料和图可知,图中水源地(水库)应位于水利枢纽的上游,所以水利枢纽下游洮河的流向大致为自东南向西北,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隧洞、暗渠和渡槽技术难度大,可能延长工期,增加建设成本,①③错误;隧洞、暗渠均能减少水分蒸发,减轻水体污染,从而减少水体损耗,②正确;隧洞、暗渠位于地下,线路坡度小,且多呈直线布局,线路长度较短,可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水循环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水循环通过三个阶段(蒸发、降水和径流)、五个环节(水分蒸发、水气输送、凝结降水、水分下渗和径流),使天上与地下、地表与地下、陆地与海洋间的水体进行着相互交换,使水圈的水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水循环永久处于不间断的运动中,它可以使各种水体之间相互转化,使水资源不断更新。
8.C 9.A
【解析】8.该地位于北非,气候干旱,降水少,A错误。该地海拔较低,纬度也低,不可能有高山冰雪融水和季节性积雪融水,BD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地无常年性河流和湖泊,说明该调水工程的调水水源是地下水,C正确。故选C。
9.利比亚从南部抽取地下水向北部地中海沿岸输水,会使南部地下水位明显下降,A正确。利比亚调水工程对沿海地区降水量没有明显影响,B错误。调水可以减少北部沿海地区对地下水的开采,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进而缓解沿海地区的海水入侵,C错误。调水工程会加剧沿线部分地势较低地区的盐碱化,但不是所有地区,D错误。故选A。
【点睛】跨流域调水有利有弊,应全面看待跨流域调水工程:有利的一面:扩大农业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提供水电;促进航运;改善受水地区的水质;改善受水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的调水工程或修筑的大坝(水库)还成为当地的旅游区,并且有防洪的作用。不利的一面:淹没土地;大量移民;下游地区因来水减少,引起下游河水水质变差;河口地区咸水渗入;河岸动力失衡,海岸遭受侵蚀;下游沿岸环境质量下降。可能因调水引发疾病,如疟疾、脑炎、血吸虫病等,影响人的健康。因用水过多,或不当,可能造成受水地区耕地盐碱化。浮游生物入海量减少,使河口地区捕鱼量减少。
10.C 11.D
【解析】10.水源地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可调水量充足,A错误。调水线路主要在秦岭南侧,气候湿润,而且使用的是隧洞引水,过程中水资源的蒸发损耗量小,B错误。汉江水源地为山区,人烟稀少,工业较少,无污染,D错误;汉江和渭河的分水岭为秦岭,引汉济渭工程需凿通秦岭,工程量大,C正确。故选C。
11.引汉济渭工程只能缓解渭河平原水资源紧张状况,不能增加渭河平原地区的降水。A错误。引汉济渭工程缓解水资源不足,可能促进农业发展,加剧渭河平原地区水土流失,B错误。武功段在渭河的上游河段,引汉济渭工程对武功段的径流没有影响,C错误。引汉济渭工程,能缓解渭河流域的水资源不足现象,促进渭河平原地区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故选D。
【点睛】南水北调的影响:1、积极意义:缓解北方水资源紧缺问题;促进供水区的经济发展;改善供水区的生存环境。2、环境影响:长江径流量减少,影响下游水质;影响长江航运;受水区土壤盐碱化。
12.B 13.C
【解析】12.该特高压工程,需要配套建设换流站等基础设施,增加基础设置建设,②错误。可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改善大气环境,输电可以缓解交通运输压力,①③④正确,B正确,故选B。
13.配套换流站和8回500千伏能源输送通道,使特高压电流与地区电网有效转换,保障电力供应的安全,提高用电质量,C正确。换流主要针对于用电的稳定,与服务规模无关,A错误。减少化石能源使用也不是换流站的目的,B错误。总输电量与电能输送量有关,换流站不能提高总输电量,D错误。综上所述,C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
【点睛】资源跨区域调配是指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规划,通过政府引导、市场机制等手段,将资源从富余地区向短缺地区进行有序流动和配置,以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发展的过程。
14.A 15.A 16.B
【解析】14.由图可见,分水岭东侧距海更近,可知东侧河流流程更短,河流流经地区地势起伏大,落差大,流速更快,该地受东南季风影响大,东侧属于季风迎风坡降水多,河流水量充沛,①②正确;由图可见,西侧城市多,经济发达,更邻近市场,设施更完善③④错误。故选A。
15.台湾到地处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活跃,①对,②错;结合上题分析,台湾岛东部地势相对更陡峭,加之岩石破碎,容易引发地质灾害,③对;洪涝灾害属于气象灾害,不是地质灾害,西部平原区发生的洪涝很难引起地质灾害,④错。综上可知,正确的为①③,A对,BCD错。故选A。
16.该地处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东部水电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从“东电西送”到多方向输电,“西电东送”、“南电北送”等线路,电力来源呈现多向性,电力来源更稳定,主要是为了保障电网稳定,提供充足的电力,增大发电产能,推动基建进程不是主要目的,AC错,B正确,多方向输电不是为了故AC错误;多方向输电在于发电线路多,缓解电力分布不均的问题,调整能源结构不是主要目的,D错误,故选B。
【点睛】西气东输、南水北调、西电东送是我国21世纪三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工程实施的原因是一致的,即自然资源区域分布的不平衡性和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使各地区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与该区所赋存的自然资源不匹配。
17.(1)(地理位置:)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长江入海口;水陆交通便捷。(腹地状况:)地势平坦开阔;腹地宽广;腹地内经济发展水平高。(劳动力状况:)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质高;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2)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或答“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或答“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燃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分析】本大题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西气东输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城市的区位因素、西气东输的影响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中点位置,长江入海口,我国主要的交通枢纽,水陆交通便捷;位于三角洲平原上,地势平坦开阔;受长江影响,腹地宽广且腹地内经济发展水平高。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发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附近高校数量多,劳动力素质高;位于我国沿海地区,城市群对外开放程度高,能吸纳大量国内人口和海外移民。
(2)结合所学知识,天然气可以部分替代煤炭,降低煤炭的比重;减少煤炭的使用,能够有效改善大气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燃煤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18.(1)冬季泾河流域内降水少,对黄土高原坡面侵蚀搬运能力弱;冬季河流径流量小,且河床为石质基岩,沙源物质少,河流含沙量小。
(2)渭河流经渭河平原,落差较小,水力资源较贫乏;渭河平原为断裂下陷地带,地质条件不稳定;渭河径流量较小,含沙量大,修建水库后容易造成泥沙淤积。
(3)克服地形屏障,实现自流输水,降低供水成本;输水工程在地下,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水损耗和水污染。
(4)施工破坏原始地貌景观;引起山体结构不稳定;植被破坏,加剧岩石风化和水土流失;自然保护区的动物栖息地被干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施工产生废渣、污水等,污染河流和地下水等。
(5)修建农田水利设施(或水库),提高抗旱防涝能力;种植耐旱作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治土地盐碱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严控农业污染;注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
【分析】本题以秦岭和泾河、渭河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河流水文特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跨区域调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清”和“浊”指的是河流的含沙量状况,应从泥沙的来源、河流流量以及河流的侵蚀、搬运能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冬季泾河流域降水量少,河流流量小,侵蚀、搬运能力弱;由材料二可知,泾河沿途流经山区,河床为石质基岩,比较坚硬;冬季气温低,地面大量冻结,水土流失少,沙源物质少等。
(2)读图可知,渭河流经渭河平原,河流落差较小;流域降水量较小,河流径流量小,水力资源较贫乏;渭河平原为地壳断裂下陷地带,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宜建大坝;渭河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修建水库后容易造成泥沙淤积,水库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等。
(3)山底隧道经过山区,地形起伏大,建设山底隧道输水可以克服地形屏障,实现自流输水,降低供水成本,减少运营成本;输水工程在地下,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的破坏,减少植被破坏,利于维护生态环境稳定;输水工程在地下,可以减少水损耗和水污染。
(4)引汉济渭"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关注可能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要从工程对地形、生物多样性、水文等方面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进行分析。施工破坏原始地貌景观;引起山体结构不稳定;植被破坏,加剧岩石风化和水土流失;自然保护区的动物栖息地被干扰和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施工产生废渣、污水等,污染河流和地下水等。
(5)渭河平原地区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其他措施要结合该地农业发展中水资源短缺及发展农业生产产生的环境问题角度进行分析。针对农业生产缺水问题,应当修建衣田水利设施(或水库),提高抗旱防涝能力;种植耐旱作物,调整农业生产结构;采用滴灌和喷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针对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来看,应当合理灌溉,防治土地盐碱化;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严控农业污染;注意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等具体措施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9.(1)气候寒冷;地表崎岖,地质条件复杂;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2)可以增加天然气的进口量,增加我国天然气的消费比重,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拓展了我国天然气进口的通道,有利于实现天然气资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的稳定性,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保障能源安全。
(3)便于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大宗货物出口;拓宽了两省的经济腹地;不收取关税,节约了运输的成本;缩短了运输的距离,加快货物运输效率。
【分析】本题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交通运输布局的区位因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培养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详解】(1)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管道线路北段途经我国东北和俄罗斯的部分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天气寒冷,施工条件差,一年之中施工时间短。管道线路在我国东北途经小兴安岭,俄罗斯境内部分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施工难度大。线路北段俄罗斯部分冻土广布,管道铺设困难。沿途生态环境脆弱,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
(2)根据材料“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北起俄罗斯的恰扬金气田和科维克金气田,终点是我国上海”,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将可以将俄罗斯丰富的天然气资源进口到我国沿线地区,对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和能源安全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预计2025年全线贯通,届时,从俄罗斯到我国日输气量将超过5000万m3”,可知增加了我国天然气资源的进口量,从而可以增加我国天然气的消费比重,改善由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环境污染。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也拓展了我国天然气进口的通道,实现天然气资源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求稳定,缓解我国能源供需矛盾,保障能源安全。
(3)结合所学知识,海参崴作为内贸货物跨境运输中转口岸,可以缓解我国东北地区货运运力紧张的状况,便于东北吉林、黑龙江两省大宗货物出口,拓宽了两省的经济腹地,且中俄都不收取关税,降低了成本;海参崴距离我国黑龙江和吉林两省较近,陆上运距短,黑龙江和吉林的货物通过海参崴外运更便捷,可以提高运输效率,有利于提高东北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海运运输量大,运费低,因而可降低运输成本。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