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初三年级质量检测
历史(2月)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为1-15题,共30分,第Ⅱ卷为16-17题,共40分。全卷共计70分。考试时间历史+道法(合卷) 共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学校、姓名、班级、考场和座位号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将条形码贴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 2B 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非选择题,答题不能超出题目指定区域。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 (本卷共计30 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30分)
1.某校准备编写《万紫千红总是春——文明的起源》的校本教材,书稿目录如下。请你在第一章第二节填上恰当的标题( )
A. 德谟克利特与“原子论” B. 解密苏格拉底之死
C. 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典 D. 希腊化时代的开启
2.香蕉叶饭(图1)是一种典型的印度菜。印度贵族婚礼宴席上招待客人时,仍把香蕉叶当餐盘。据说是因为居上位者很忌讳接触较低阶级碰过的晷皿,所以用后即丢的香蕉叶自然成了最佳选择。这个习俗适合用来印证印度( )
A. 封建思想根深蒂固 B. 环保意识的增强
C. 种姓制度影响深远 D. 文化具有多样性
3.《精巧机械装置的知识之书》中记载着阿拉伯的一种水力自动计时的时钟(图2),该时钟造型的龙代表中国,大象让人想到印度和非洲,不死鸟让人想到埃及,水利装置则不禁让人想到古希腊。这反映了阿拉伯( )
A. 文化具有包容性 B. 帝国疆域范围辽阔
C. 商路繁荣辐射远 D. 科学技术成就领先
4.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关于下表表述中推论合理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十二翎表法》是罗马平民与贵族斗争的产物 平民的利益有所保护
B 大化改新后私民转为公民,公民分到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 促进封建庄园制度的形成
C 西欧中世纪庄园中设有教堂、法庭 庄园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
D 中世纪大学初创时一般都拥有教皇和君主颁发的特许状 最初的高等教育机构是为政治服务的
5.某校9年级历史学习小组在开展中世纪西欧城市探究性学习时,收集到以下两位学者发表的看法:
学者 看法
学者1 城市作为共同体,培养了人们共同承担责任的兴趣, 激发了作为公民的自豪感。
学者2 城市不仅是商业中心, 也是知识生活的中心, 各种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
据此可知,他们讨论的是西欧城市( )
A. 兴盛的原因 B. 自治的手段 C. 复兴的影响 D. 复兴的目的
6.“企鹅”原是欧洲人最早对北大西洋地区一种海雀的称谓,后欧洲人在南半球海域发现了与“企鹅”体态样貌非常相似的鸟,也将其命名为“企鹅”。18世纪时,欧洲学术界决定把北半球的“企鹅”改名为“大海雀”,“企鹅”遂成为南半球此种海鸟的专属称谓。“企鹅”称谓的演变深刻反映了( )
A. 洲际物种交流兴起 B. 地理大发现的深入
C.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D. 进化论思想的传播
7.中世纪后期,欧洲就已开始从中国进口瓷器。16世纪后期,葡萄牙人以澳门为中心,通过数条国际航线将中国瓷器转运至欧亚各地,中国瓷器对外贸易形成了以澳门为中心向全球扩散的国际贸易循环网。中国作坊也开始仿效欧洲陶瓷的装饰风格和形状,专门为欧洲市场生产瓷器。这可以用来说明( )
A. 欧洲封建贵族生活腐朽 B. 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瓦解崩溃
C. 世界经济联系得到加强 D. 瓷器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商品
8.下图(图3) 是第一国际的支部分布图(部分),据图可知,这些支部的建立( )
A.促进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B.反映出当时欧洲普遍发生了革命
C.直接推动了巴黎公社的建立 D.表明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9.某历史小组在开展项目式学习时,收集到以下信息,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政治 废藩置县; 颁布《宅 地法》
经 济 推行殖 产 兴业; 废除 农 奴制
思想 文化 文明开化
军事 实行征兵制, 建立新式军队
A.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转变 D.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10.下图(图4) 是创作于1935年的一幅美国漫画《人民的声音》。作者借用“特洛伊木马”的故事, 意在( )
A.肯定罗斯福新政的成效 B.揭露罗斯福新政的真实目的
D.讽刺了美国民众的无知 D.警示需防范行政权力的膨胀
11.1932年1月,苏联最高国民经济委员会被新建的重工业、森林工业和轻工业人民委员部所取代。后来人民委员部的数量继续增加,到卫国战争开始时,苏联有 21个工业人民委员部。这种变化( )
A.出于增强国防力量的需要 B.源自于指令性计划体制
C.为了保障民众的日常生活 D.旨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12.发表于1941年12月29日的漫画《活力少年》(图5),描绘的是面对即将到来的新年,罗斯福和丘吉尔各手持一根魔术棒,庆祝即将诞生的“联合”新生儿。 墙上画像中的斯大林和蒋介石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漫画的“新生儿”指的是( )
A.美国签署对日作战书 B.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
C.英美结盟以遏制苏联 D.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13.观察以下两幅非洲地图,从图六到图七的变化反映了( )
A.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B.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D.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
14.《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评论道,他曾以为欧洲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级大国,但现在忽然发现了这一战略的巨大缺陷——欧洲负担不了如此舒适的“退休生活”。该评论( )
A.指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性 B.看到两极格局加剧国家的负担
C.肯定马歇尔计划对欧洲的帮助 D.揭示了高福利政策存在的弊端
15.20世纪70年代,不结盟运动将重点议题从政治上争取和维护各国的民族独立、反对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转移到经济上追求经济解放。下图(图8) 为1961—1979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据此可知,70年代( )
1961—1979年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中经济相关宣言、决议与纲领的数量变化图
A.传统的殖民体系已经瓦解 B.不结盟运动与美苏关系缓和
C.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D.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实力增强
第Ⅱ卷 (本卷共计 40 分)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2题,共4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在漫长历史过程中,民主政治建设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民主政治制度建设项目式学习,一起探究吧。(20分)
请回答:
(1)阅读项目一相关信息,写出雅典在地图上的位置(填写字母),并结合所学,简述你对“雅典民主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但又是伟大的创举”的理解。(6分)
(2) 依据项目二并结合所学,概括《独立宣言》内容,并分析美国《独立宜言》在印度和法国受欢迎的不同原因。(8分)
(3) 依据项目三并结合所学,如何理解“它似乎没什么新意 却是政体制度上一次真正的革命 ” (4分)
(4)综合所有项目探究,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认识。(2分)
17.世界博览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所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已举办的一些世界博览会举办时间、名称、国家及其主题或内容(节选)
年份 博览会名称 国家 主题或内容
1851 伦敦万国博览会 英国 1851年英国首创万国博览会,展出纺纱机、蒸汽机、汽轮船、汽压机、起重机、抽水机等产品,展馆“水晶宫”获得特别奖。
1876 费城独立百年博览会 英国 英国立国百年:新风格住宅、电话、打字机、缝纫机
1878 第三届巴黎世界博览会 法国 展出汽车、白炽电灯、爱迪生发明的留声机等新产品
1933 芝加哥万国博览会 英国 进步的世纪
1935 比鲁塞尔世界博览会 比利时 通过竞争获得和平
1964 纽约世界博览会 英国 通过理解走向和平
1967 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 加拿大 人类与世界
1970 大阪万国博览会 日本 人类的进步与和谐
1984 新奥尔良世界博览会 美国 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
1985 筑波世界博览会 日本 居住与环境——人类家居科技
2010 上海世博会 中圆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请回答:
(1) 请选出1851年伦敦博览会上最具代表性的展品,并结合所学阐明理由。(6分)
(2)在许多人看来,从没有哪一届世博会像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那样,如此迫切地反映了一个时代的需要,它被认为是世界发展史上具有特殊意义的一次盛会。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35年世博会把“通过竞争获得和平”确定为主题的原因及其意图。(6分)
(3)从装格中提取信息, 自选一个角度或多角度,拟定一个观点并展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