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比较法
2.(2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中所描述的生物“老树”、“昏鸦”、“瘦马”( )
A.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3.(2分)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选用的生物材料是10只鼠妇
B.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后要静置2分钟
C.实验小组的同学重复完成了5次实验
D.本实验证明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4.(2分)春天连翘和紫荆竞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5.(2分)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6.(2分)若淡水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戊是消费者
B.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戊的体内含量最多
C.丙被丁捕食后,只有丙中的物质流入丁体内
D.该食物链中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7.(2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8×物镜,第二次使用20×目镜、45×物镜,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A.细胞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变小,视野变暗
C.细胞变大,视野变亮 D.细胞变小,视野变亮
8.(2分)下列对生物实验的操作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草履虫运动时可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中放几条棉花纤维
B.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用稀释的碘液染色有利于看清细胞的结构
9.(2分)如图是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④内含有遗传物质
C.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⑤为液泡,其内有细胞液
10.(2分)完整的苹果果实可保存很长时间,而表皮破损的苹果果实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所属的组织和作用分别是( )
A.营养组织;贮藏 B.机械组织;支持
C.分生组织;分裂 D.保护组织;保护
11.(2分)比较是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关于杜鹃鸟和杜鹃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杜鹃鸟具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C.杜鹃花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
D.杜鹃鸟比杜鹃花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12.(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有分裂和分化现象
B.衣藻和酵母菌的结构很简单,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因此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癌细胞的分裂速度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
D.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13.(2分)海带、葫芦藓、铁线蕨等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茎、叶 B.都有输导组织
C.都有根 D.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14.(2分)下列古诗词中,描述了裸子植物的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D.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15.(2分)如图是玉米粒的纵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果皮和种皮
B.在剖面上滴碘液,⑤会变蓝
C.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②③④⑥组成
D.⑥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16.(2分)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17.(2分)小王想无土栽培小青菜,可她不会配培养液,下列4种液体中( )
A.自来水 B.纯净水
C.土壤浸出液 D.矿泉水
18.(2分)为推进乡村振兴,某地大力种植桃树发展经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等纷纷凋落
D.桃树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19.(2分)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
C.把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D.该实验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20.(2分)甲图为某同学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图,乙图为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光线不足时要换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B.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通过甲图4中的导管运输至果实储存
C.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除了3以外,还有保卫细胞
D.气孔由张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但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21.(2分)在一次生物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讨论中,阳阳同学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 )
①长有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22.(2分)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叶肉细胞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结构。下列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B.细胞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A结构能将太阳能转为化学能
D.字母A代表是线粒体
23.(2分)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24.(2分)在绿色植物各项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是所有动植物的共同特征
C.光合作用在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25.(2分)下列关于植物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D.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划“×”)
26.(1分)“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判断对错)
27.(1分)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判断对错)
28.(1分)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判断对错)
29.(1分)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判断对错)
30.(1分)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判断对错)
31.(1分)种庄稼需要松土、储藏甘薯的窖需留有通风孔是呼吸作用知识在生产中运用。 (判断对错)
32.(1分)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判断对错)
33.(1分)苔藓植物通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判断对错)
34.(1分)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判断对错)。
35.(1分)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判断对错)
三、识图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36.(10分)图中,图甲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细胞最外层的[ ]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 ] 和含有细胞液的[ ] 。
(2)此食物网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
(3)图丙中,a、b、c、d构成了图乙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则a对应的生物是 。
37.(10分)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公认的黄金食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如图为玉米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示意图
(1)图1中的A是由图3中的[ ] 发育成的。
(2)农业生产上,常选用子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种子 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图1中的A→B过程,农民伯伯播种前常将A适当浸泡,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玉米常在4月至5月份播种而不是在冬天播种,这说明玉米种子萌发需要 。
(4)图2示玉米的生理活动,若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生理活动是 。
38.(10分)近年来,某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代表 。
(2)图中涉及到的能量转换器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是 ;生理活动[ ] 主要在该能量转换器中进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图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主要是通过茎中导管运输的,其动力主要来自于生理过程[ ] 。
(4)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中的 (填代号甲、乙、丙)。
39.(10分)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5组实验,将100 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光照 有光 有光 有光 有光 黑暗
温度 25℃ 25℃ 0℃ 25℃ 25℃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水淹没种子 潮湿
种子发芽数 19粒 0粒 0粒 0粒 18粒
(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组和 组进行对照实验.
(2)乙组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
(3)分析甲、戊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
(4)甲、戊两组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
2023-2024学年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分)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分早、中、晚三次,分别测量篮球场,并记录数据,他们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
A.实验法 B.调查法 C.观察法 D.比较法
【答案】A
【解答】解:A、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使得生物学进入实证科学的行列;
B、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C、观察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考察和描述。C错误;
D、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D错误;
故选:A。
2.(2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诗中所描述的生物“老树”、“昏鸦”、“瘦马”( )
A.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能自由运动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答案】A
【解答】解:A、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鸦、马等生物的共同特征;
B、鸦、马能运动,错误。
C、树通过光合作用;鸦、马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遗传和变异是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鸦、马”都能遗传,错误。
故选:A。
3.(2分)为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了如下实验。相关描述中错误的是( )
A.本实验中选用的生物材料是10只鼠妇
B.将鼠妇放入实验装置后要静置2分钟
C.实验小组的同学重复完成了5次实验
D.本实验证明鼠妇喜欢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答案】D
【解答】解:A、实验装置的中央放入10只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分别统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量。AB正确。
C、实验步骤中重复操作5次,使实验结果更准确。
D、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由数据统计说明: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
故选:D。
4.(2分)春天连翘和紫荆竞相斗艳,而秋天又是菊花绽放的季节,造成这种现象的非生物因素是( )
A.光照 B.温度 C.水分 D.空气
【答案】A
【解答】解: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土壤等,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影响生物的生长周期。春天和秋天主要的差别是光照强度不同,菊花在秋季开花。
故选:A。
5.(2分)沙蒿在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能固沙,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答案】D
【解答】解: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沙蒿在西北干旱的土壤中生长,且能固沙。
故选:D。
6.(2分)若淡水生态系统中存在一条食物链:甲→乙→丙→丁→戊。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丙、丁、戊是消费者
B.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在戊的体内含量最多
C.丙被丁捕食后,只有丙中的物质流入丁体内
D.该食物链中的生物不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答案】C
【解答】解:A、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根据题干中的食物链可知:甲是生产者,乙、丙、丁,A正确;
B、在生态系统中,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在“甲→乙→丙→丁→戊”食物链中,有毒物质含量最少,含有毒物质最多;
C、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会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物质和能量会流入丁体内;
D、一个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消费者和分解者,消费者,D正确。
故选:C。
7.(2分)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第一次使用5×目镜、8×物镜,第二次使用20×目镜、45×物镜,第二次观察到的情况与第一次相比( )
A.细胞变大,视野变暗 B.细胞变小,视野变暗
C.细胞变大,视野变亮 D.细胞变小,视野变亮
【答案】A
【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第一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8=40倍,在使用中由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故选:A。
8.(2分)下列对生物实验的操作中,叙述错误的是( )
A.观察草履虫运动时可在载玻片的培养液中放几条棉花纤维
B.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C.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直接转动转换器,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临时装片时,用稀释的碘液染色有利于看清细胞的结构
【答案】B
【解答】解:A、在“观察草履虫”实验时,在载玻片液滴中放几丝棉花纤维。
B、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目的是保持细胞正常的形态。
C、将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时,使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D、细胞核容易被碱性染色染成深色,需要用碘液处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正确。
故选:B。
9.(2分)如图是植物和动物细胞的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②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
B.④内含有遗传物质
C.③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⑤为液泡,其内有细胞液
【答案】C
【解答】解:A、②是细胞膜,使有用的物质不能轻易地渗出细胞,正确。
B、④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正确。
C、⑥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⑤为液泡,溶解着多种物质。
故选:C。
10.(2分)完整的苹果果实可保存很长时间,而表皮破损的苹果果实会很快腐烂,这说明表皮所属的组织和作用分别是( )
A.营养组织;贮藏 B.机械组织;支持
C.分生组织;分裂 D.保护组织;保护
【答案】D
【解答】解:保护组织一般由植物根、茎、叶表面的表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内部柔嫩部分的功能,而破损的苹果会很快腐烂,属于保护组织。
故选:D。
11.(2分)比较是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下列关于杜鹃鸟和杜鹃花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杜鹃鸟具有保护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C.杜鹃花由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构成
D.杜鹃鸟比杜鹃花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答案】B
【解答】解:A、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正确;
B、杜鹃花属于植物、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杜鹃鸟属于动物、结缔组织、神经组织;
C、杜鹃花是绿色开花植物、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大器官构成;
D、杜鹃属于动物,植物体主要有六大器官构成,正确。
故选:B。
12.(2分)下列关于单细胞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肠杆菌有分裂和分化现象
B.衣藻和酵母菌的结构很简单,仅由一个细胞构成,因此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C.癌细胞的分裂速度非常快,并且可以不断分裂
D.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C
【解答】解:A、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靠分裂生殖;
B、衣藻和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但也能完成营养、排泄、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C、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癌细胞分裂非常快,C正确;
D、草履虫是一种动物,趋向有利刺激,叫生物的应激性。
故选:C。
13.(2分)海带、葫芦藓、铁线蕨等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有茎、叶 B.都有输导组织
C.都有根 D.都用孢子繁殖后代
【答案】D
【解答】解:A、苔藓植物,藻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B、蕨类植物进化出了输导组织,B不符合题意;
C、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C不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属于孢子植物;
故选:D。
14.(2分)下列古诗词中,描述了裸子植物的是(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B.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C.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D.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答案】D
【解答】解:AB、菊、梅具有根、茎、叶、花、种子六大器官,错误;
C、苔属于苔藓植物,错误;
D、松的种子裸露,属于裸子植物;
故选:D。
15.(2分)如图是玉米粒的纵切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是果皮和种皮
B.在剖面上滴碘液,⑤会变蓝
C.胚是新植物的幼体,由②③④⑥组成
D.⑥能为种子萌发提供营养
【答案】D
【解答】解:A、图中①是种皮和果皮。
B、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变蓝的结构是⑤胚乳,B正确。
C、新植物的幼体是胚、③胚轴、⑥子叶组成。
D、玉米种子的营养物质贮存在⑤胚乳里,D错误。
故选:D。
16.(2分)扭叶松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树皮薄,茎、叶中含有机物﹣﹣松脂,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火灾过后,松果崩裂开来( )
A.松脂通过木质部中的导管运输
B.种子外部起保护作用的是果皮
C.对种子的保护是对环境的适应
D.火灾后的草木灰为种子萌发提供有机物
【答案】C
【解答】解:A、茎中韧皮部的筛管将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运输给根。松脂属于叶光合作用的有机物,错误;
B、扭叶松是裸子植物,外面没有果皮包被;
C、坚固而紧闭的松果将种子保护起来。正确。
D、火灾后的草木灰(无机盐)为种子萌发提供无机物。
故选:C。
17.(2分)小王想无土栽培小青菜,可她不会配培养液,下列4种液体中( )
A.自来水 B.纯净水
C.土壤浸出液 D.矿泉水
【答案】C
【解答】解:由于根所吸收的水分和无机盐来自于土壤,而土壤颗粒只是对植物起着固定作用。上述题干中不论自来水;而土壤浸出液有植物生活所需无机盐。
故选:C。
18.(2分)为推进乡村振兴,某地大力种植桃树发展经济。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桃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
B.受精完成后胚珠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种子
C.受精完成后,花瓣、雄蕊、柱头和花柱等纷纷凋落
D.桃树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磷、钾的无机盐
【答案】B
【解答】解:A、桃花属于两性花;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的关系,A正确。
B、经过传粉受精过程后,最终发育成果实,受精卵发育成胚。
C、受精完成后、雄蕊,只有子房才继续发育。
D、植物的生长需要多种无机盐、磷、钾的无机盐。
故选:B。
19.(2分)下列关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面遮盖
C.把叶片放入盛有清水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
D.该实验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答案】A
【解答】解:A、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夜,A正确。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上,作对照实验(遮光处没有光合作用,B错误。
C、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使叶片含有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至叶片变成黄白色,脱色后便于观察,不易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现象。
D、该实验证明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不能证明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故选:A。
20.(2分)甲图为某同学在“观察叶片的结构”实验中观察到的菠菜叶横切面图,乙图为蚕豆叶下表皮气孔张开和闭合的电镜扫描照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光线不足时要换用大光圈和平面镜
B.光合作用生成的有机物可通过甲图4中的导管运输至果实储存
C.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除了3以外,还有保卫细胞
D.气孔由张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会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但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C
【解答】解:A、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叶片,使视野变亮。
B、筛管运输有机物。B错误。
C、叶片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除了3叶肉以外。C正确。
D、进出气孔的气体有氧气,气孔由张开状态转为闭合状态,也会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故选:C。
21.(2分)在一次生物兴趣小组的合作学习讨论中,阳阳同学说,不是每一朵花都能结出果实( )
①长有雄蕊
②长有雌蕊
③经历了自花传粉
④经历了传粉
⑤经历了受精。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答案】B
【解答】解:雄蕊的花药中含有许多花粉粒,雌蕊的子房中含有胚珠,是花的主要结构,雌蕊的子房继续发育,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
故选:B。
22.(2分)如图为叶肉细胞内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示意图,其叶肉细胞中①②为相关气体,A为细胞内相关细胞结构。下列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①代表氧气②代表二氧化碳
B.细胞进行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A结构能将太阳能转为化学能
D.字母A代表是线粒体
【答案】C
【解答】解:A、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可见;场所是叶绿体;产物是:淀粉和氧,①代表氧气。A正确;
B、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
C、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A线粒体能将化学能转变成各种形式的能量;
D、细胞利用氧,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实质是分解有机物,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A]代表线粒体,②代表二氧化碳。
故选:C。
23.(2分)温室大棚栽培蔬菜时,夜间常常适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其最主要的目的是( )
A.降低温度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B.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有机物消耗减少
C.温度降低,蒸腾作用减弱,减少水分的散失
D.温度降低,光合作用增强,有机物积累量多
【答案】B
【解答】解:温度能影响呼吸作用,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蔬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菜农常会适当降低蔬菜大棚内的温度,以减少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
故选:B。
24.(2分)在绿色植物各项生理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植物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B.呼吸作用是所有动植物的共同特征
C.光合作用在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全部用于生命活动
【答案】D
【解答】解:A、植物吸收的水分95%以上主要用于蒸腾作用;
B、生物时时刻刻都在呼吸,B正确;
C、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对于维持碳﹣﹣氧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D、呼吸作用释放出的能量,还有一部分作为热能散失。
故选:D。
25.(2分)下列关于植物的生态价值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引起地球温室效应
B.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C.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保持水土
D.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答案】A
【解答】解:A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出人类维持生命的氧,降低温室效应,A错误。
C、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增加大气的湿度,保持水土。
D、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D正确。
故选:A。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划“×”)
26.(1分)“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一猪生九崽,连母十个样”体现了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个体之间性状上的差异性,连母十个样”这句话描述了生物的变异现象。所以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27.(1分)胃腺细胞和胃壁肌肉细胞在同一器官内,却属于不同的组织。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胃腺细胞是由具有分泌作用的上皮细胞组成的上皮组织,胃壁肌肉细胞属于肌肉组织。可见题中的叙述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28.(1分)要想观察血液中的红细胞,可以将实验材料制成切片进行观察。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根据制作玻片标本的材料不同,把玻片标本分为三种切片、装片,如椴树茎横切片、细菌涂片、刮取或挑取的材料制作而成的如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将人血经涂抹制成标本。
故答案为:×。
29.(1分)湿地具有净化水质、蓄洪抗旱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动物的种类也很多、蓄洪抗旱的作用,具有极其特殊的生态功能。湿地在抵御洪水、控制污染、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
故答案为:√
30.(1分)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字母“P”.
故答案为:×
31.(1分)种庄稼需要松土、储藏甘薯的窖需留有通风孔是呼吸作用知识在生产中运用。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促进根的生长,土壤中的空气减少,也抑制了根的生长,主要是影响呼吸酶的活性,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根据温度对呼吸强度的影响原理,储存蔬菜的窖留有通风口,使蔬菜,减少了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故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2.(1分)草履虫具有比较复杂的结构,这是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由如下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可知,
草履虫结构简单,是由一个细胞组成的单细胞动物。
故答案为:×
33.(1分)苔藓植物通过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导管把根部吸收的水和无机盐由下而上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细胞,筛管把有机养料自上而下输送到植株身体各处的细胞。
故答案为:√。
34.(1分)裸子植物的种子比被子植物的种子能得到更好的保护。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裸子植物有种子,适于在干旱的陆地上生活,种子外面无果皮包被着,不能形成果实。
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被子植物在繁殖的过程中能受到更好的保护,适于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
故答案为:×
35.(1分)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释放氧气,把有机物里的能量全部释放出来。 × (判断对错)
【答案】×
【解答】解: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物质转化是指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
三、识图简答题(每空2分,共40分)
36.(10分)图中,图甲是某些生物结构或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细胞最外层的[ ① ] 细胞壁 、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 ⑥ ] 叶绿体 和含有细胞液的[ ⑤ ] 液泡 。
(2)此食物网中,鹰与蛇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3)图丙中,a、b、c、d构成了图乙中含鼠的一条食物链,则a对应的生物是 蛇 。
【答案】(1)①细胞壁;⑥叶绿体;⑤液泡
(2)捕食和竞争
(3)蛇
【解答】解:(1)动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膜、细胞质、液泡。因此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包括细胞最外层的①细胞壁。
(2)由乙图可知,蛇是鹰的食物,蛇和鹰有共同的食物鼠,因此此食物网中。
(3)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数量越少,因此图丙中的食物链是c→d→a→b,因此a对应的生物是蛇。
故答案为:(1)①细胞壁;⑥叶绿体
(2)捕食和竞争
(3)蛇
37.(10分)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是公认的黄金食品。世界卫生组织(WHO)将玉米称为人类膳食结构的平衡大使。如图为玉米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部分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示意图
(1)图1中的A是由图3中的[ ⑤ ] 子房 发育成的。
(2)农业生产上,常选用子粒饱满的玉米种子播种,是因为种子 胚乳 内贮存的营养物质,能保证种子正常萌发所需。
(3)图1中的A→B过程,农民伯伯播种前常将A适当浸泡,这说明种子萌发需要 一定的水分 ,玉米常在4月至5月份播种而不是在冬天播种,这说明玉米种子萌发需要 适宜的温度 。
(4)图2示玉米的生理活动,若气体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则该生理活动是 光合作用 。
【答案】(1)⑤子房。
(2)胚乳。
(3)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4)光合作用。
【解答】解:(1)传粉和受精完成后,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变化、花萼、柱头和花柱等都凋落,里面的胚珠发育成种子,是由图3中的⑤子房发育来的。
(2)玉米种子实际上是果实,它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农业生产上,是因为种子胚乳内贮存的营养物质。
(3)种子萌发的外界环境条件是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水分,这说明玉米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这说明玉米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
(4)氧气能够助燃。图2示玉米的生理活动,说明气体是氧气。
故答案为:(1)⑤子房。
(2)胚乳。
(3)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
(4)光合作用。
38.(10分)近年来,某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大量植树造林,使得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同时也因地制宜成功建成了很多水果、蔬菜采摘园,①、②、③表示相关物质。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③代表 二氧化碳 。
(2)图中涉及到的能量转换器在动植物细胞中都有的是 线粒体 ;生理活动[ 乙 ] 呼吸作用 主要在该能量转换器中进行,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图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主要是通过茎中导管运输的,其动力主要来自于生理过程[ 丙 ] 蒸腾作用 。
(4)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中的 乙、丙 (填代号甲、乙、丙)。
【答案】(1)二氧化碳。
(2)线粒体;乙呼吸作用。
(3)丙蒸腾作用。
(4)乙、丙。
【解答】解:(1)甲利用③和②能合成有机物,释放①到大气中。光合作用公式:二氧化碳+水,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是通过气孔进入植物体的,其中有机物是通过筛管运出的。所以③代表二氧化碳。
(2)乙利用①消耗有机物,产生②和③同时释放能量。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储存着能量)+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主要在该能量转换器中进行。(3)图中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②主要是通过茎中导管运输的。
(4)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中的乙呼吸作用、丙蒸腾作用。
(5)该植物体夜晚进行的生理活动是图中的乙呼吸作用、丙蒸腾作用。
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
(2)线粒体;乙呼吸作用。
(3)丙蒸腾作用。
(4)乙、丙。
39.(10分)种子的萌发受多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下表是利用菜豆种子进行的5组实验,将100 粒饱满而完整的菜豆种子随机分成5等份,分别放在底部铺有棉花的5个培养皿中,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请回答:
组别 甲 乙 丙 丁 戊
光照 有光 有光 有光 有光 黑暗
温度 25℃ 25℃ 0℃ 25℃ 25℃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水淹没种子 潮湿
种子发芽数 19粒 0粒 0粒 0粒 18粒
(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应选用 甲 组和 丙 组进行对照实验.
(2)乙组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 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 .
(3)分析甲、戊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 菜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 .
(4)甲、戊两组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最可能的原因是 种子(的胚)已死亡(或者种子的结构破坏、种子失去活性等)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解答】解:(1)“探究温度对菜豆种子萌发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温度,应选用甲组和丙组进行对照实验.
(2)乙组中种子不能萌发的原因是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
(3)甲、戊两组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光,戊组黑暗.因此、戊两组实验”.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具备了,没有萌发的原因应该是自身的条件不具备、胚不是活的等、戊两组中均有1~2粒种子没有萌发”、种子失去活性等).
故答案为:
(1)甲;丙
(2)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水分
(3)菜豆种子的萌发与光照无关(或有光、无光菜豆种子的萌发都可以进行)
(4)种子(的胚)已死亡(或者种子的结构破坏、种子失去活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