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内容
学科 音乐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级 一年级下册
单元主题 春天
单元内容分析 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这一单元以“春天”为主题,通过多首歌曲和欣赏曲目,带领学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从《杜鹃圆舞曲》的轻快旋律,到《春晓》的诗意表达,再到《布谷》和《小雨沙沙》的生动描绘,每一首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此外,通过使用三角铁这一打击乐器,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体验音乐的魅力。发声练习则帮助学生正确发声,为后续的演唱打下基础。整体来看,这一单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感受力,还激发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单元对应学段目标 感受与欣赏:学生能够感受并描述《杜鹃圆舞曲》等作品中的春天元素,如旋律的轻快、音色的明亮等,表现出对春天音乐作品的喜爱。 表现:通过演唱《春晓》、《布谷》等歌曲,学生能够用自然的嗓音、准确的节奏和适当的表情来表现春天的美好。 创造:鼓励学生结合春天的主题,使用三角铁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春天音乐节奏。 音乐与相关文化:了解春天在音乐作品中的常见表现手法,如鸟鸣声、流水声等音效的模拟,培养学生对自然与音乐的关联感知。
单元大概念 感受春天音乐作品的生机与活力,表现春天的美好。
学情分析 学生对春天充满喜爱,对春天的音乐和歌曲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感受与欣赏方面,他们能够捕捉到春天的元素,但对音乐细节的理解还有待提高。在表现上,学生演唱时能够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但部分学生在节奏和音准上需要加强。创造方面,学生乐于尝试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但创造力和想象力还需进一步引导。
单元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春天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音色,体会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形成对春天音乐的初步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通过演唱春天主题的歌曲,学生能够运用自然的嗓音和恰当的表情,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愉悦,提升艺术表现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春天的元素,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或创作简单的春天旋律,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了解春天在音乐作品中的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与文化的关联,增进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单元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并表现春天音乐作品的旋律美和节奏特点,体会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学习难点:准确演唱春天主题的歌曲,同时表现出春天的情感和氛围。
单元课时安排 2
单元结构梳理
课题:《布谷》《杜鹃圆舞曲》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布谷》与《杜鹃圆舞曲》两首作品所描绘的春天景象,体会音乐中鸟鸣的清脆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模唱两首作品的旋律,表现出布谷鸟与杜鹃鸟不同的音乐形象,以及圆舞曲的轻盈与优雅。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春天的理解,创作简单的打击乐伴奏或律动,为两首作品增添个性化的表现。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布谷鸟与杜鹃鸟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认识到音乐如何与自然界相连,并传递春天的喜悦和希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并表现两首作品中鸟鸣的音乐形象,体会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杜鹃圆舞曲》的旋律特点,并表现出圆舞曲的轻盈与流畅。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学习任务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个新朋友,看看他是谁?(播放布谷叫声视频)学生回答师:是布谷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歌曲的名字就叫《布谷》。(板书课题)学习新歌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有关布谷的小知识。(播放布谷知识课件) 教学活动 欣赏歌曲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歌曲。真是一首优美的曲子。 我们再来听一遍,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是几拍子的?有几段?歌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 (3)再次聆听歌曲范唱,回答老师的问题。生回答:……师:这是一首四三拍的曲子,歌曲有两段,他描述了布谷鸟在森林中自由欢快 (4)学唱歌曲: 教师出示柯尔文音乐手势,并教会学生用柯尔文手势演唱音阶,辅助学生常准音。 教师范唱歌曲,边唱边指投影歌片,引导学生视谱. b. 学生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指谱,要有明显的高低、长短的动作表示;)
c. 通过分句唱熟练歌曲的演唱。(也可用变队走的形式熟练歌曲) d.指导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完整演唱歌曲。(纠正学生演唱不准确、不好的地方) e.播放伴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并让学生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唱。 学习任务二:聆听《杜鹃圆舞曲》 1.初听,(完整听全曲)。 2.谈谈感受,同时与《布谷》比较旋律相同的地方。
3. 复听:自由活动:随《杜鹃圆舞曲》自由地进行选择活动,(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都可。教师加以指点。 4.再次采用对比聆听法,让学生说说口哨吹奏的《杜鹃圆舞曲》和管弦乐《杜鹃圆舞曲》有什么不同。复听时,可以尝试用口哨随乐曲的节奏,模仿杜鹃叫。也可随舞曲的韵律做动作,感受舞曲的特点。 三.小结 鼓励与表扬,情感提升。 师:同学们,布谷鸟和杜鹃的声音多么的动听呀,他们都是大自然中的歌唱家!所以我们要保护环境,让鸟儿们在森林中快乐的歌唱!并让学生在演唱歌曲《布谷》中,结束本课的学习。 一、导入 通过播放布谷鸟的叫声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新歌《布谷》的学习。在介绍歌曲之前,先让学生了解有关布谷鸟的小知识,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二、教学活动 欣赏歌曲 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和节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基础。 思考歌曲结构 在第二次聆听歌曲时,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的结构,如拍子、段数以及表现的内容。通过学生的回答,明确歌曲为四三拍,有两段,并描述了布谷鸟在森林中自由欢快的情景。 学唱歌曲 采用柯尔文音乐手势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准确演唱音阶。通过教师范唱、学生模唱、分句唱等方式,逐步熟练掌握歌曲的演唱。最后,指导学生跟着琴声完整演唱歌曲,并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表演唱。 聆听《杜鹃圆舞曲》 通过对比聆听法,让学生感受《杜鹃圆舞曲》与《布谷》在旋律上的相似之处。在复听时,鼓励学生自由活动,如画图、动作、用节奏乐器伴奏等,以加深对乐曲的理解和感受。同时,尝试用口哨随乐曲的节奏模仿杜鹃叫,体验乐曲的特点。 三、小结与情感提升 通过鼓励与表扬,肯定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同时,引导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让鸟儿们在森林中快乐歌唱。最后,让学生在演唱歌曲《布谷》中结束本课的学习,留下美好的音乐回忆。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在本次音乐课教学中,我通过播放布谷鸟叫声视频和展示布谷知识课件,成功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我注重引导学生思考歌曲结构,通过多次聆听和模唱,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同时,我也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鼓励他们自由活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理解。在小结环节,我强调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将音乐教育与情感教育相结合。总体而言,本次教学达到了预期目标,但仍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题: 《小雨沙沙》《春晓》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小雨沙沙》与古诗歌曲《春晓》所营造的春雨与清晨的氛围,体会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意境美。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轻柔、连贯的声音演唱《小雨沙沙》,表现出春雨的细腻与温柔;同时,能够有表情地朗诵并尝试演唱《春晓》,传达出古诗的韵味与情感。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春雨和清晨的理解,创作简单的图画或律动,表现两首作品的意境。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春雨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认识到音乐与诗歌是表达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感的重要艺术形式。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并表现《小雨沙沙》与《春晓》所营造的春雨与清晨的氛围,体会音乐与诗歌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春晓》的古诗韵味,并在演唱中传达出古诗的情感与意境。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学习任务一: 学唱《小雨沙沙》。 一.导入。 师:春雨贵如油,谁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播放影片(雨)。 师:对粒种子来说,春天的雨水很珍贵,春雨可以把沉睡冬的大地变得花红柳绿,那你们说 说春雨可爱吗 二.教学 1.学习歌曲。 (1)节奏模仿,谁听过春雨的声音,老师拿喷水壶将水喷在纸上,声音的节奏是学生模仿沙沙沙的声音。 x – | x – | 沙 沙 X X | x x | 沙 沙 沙 沙 X X X | X X X| 沙沙 沙 沙沙 沙 2.听范唱,学生用手指表示雨滴,手掌表示大地,雨落在地上即是划拍动作,老师问:“种子说什么话了 ”师:种子说 学生按节奏回答。 3.听唱旋律。教师唱前2句,学生唱后2句,然后交换。 4.再次听范唱(课件),学生跟唱。 5.节奏创编。 指导学生模仿小雨和雨滴的节奏。 6.声势活动与演唱。 一部分同学演唱歌曲,另一部分同学用人声模仿大雨、小雨和雨滴的节奏。 7.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进行动作表演。 学习任务二:聆听、演唱《春晓》 导入 1、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会背诵很多古诗,其中有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说说看,是哪什么题目 --《春晓》。 2、学生填词:让我们跟着诗人孟浩然来到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的早晨。春天天气非常暖和,他睡得可香了,连天亮了都不知道呢!于是他写道:(春眠不觉晓)朦朦胧胧中,他听见到处都是欢乐的鸟鸣,他欣喜地吟诵道:(处处闻啼鸟)当看到满地的花瓣,他不由地感叹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有节奏的朗诵《春晓》。 4、小朋友非常喜欢这首古诗,很多音乐家、作曲家也喜欢这首古诗,他们给这首古诗编创了很优美动听的旋律,使古诗变成了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听以歌曲形式出现的《春晓》,给这个冬天带来一点春天的气息。 二.教学 1、初听歌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样的 情绪是怎么样的 (歌声充满热情、活泼流畅) 2、复听歌曲 歌曲中除了古诗的演唱还有“啦”,让我们跟着歌曲来进行表演。古诗演唱的地方请你轻轻地跟着音乐哼唱,“啦”的地方请你跟着音乐来拍一拍手。 三、学唱《春晓》(齐唱版) 1、导入: 刚才我们听的《春晓》是很活泼欢快的,现在请你再来听听这首《春晓》,它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2、初听歌曲 《春晓》快速度唱起来和慢速度唱起来有什么不一样 (速度平稳,抒情优美) (1)学唱第一、二乐句 我们一起来唱唱歌曲,你来唱第一、二句,我来唱第三、四句。 (2)学唱第三、四乐句 我们换一换,我来唱第一、二句,你来唱第三、四句。注意“来”,它特别长。 3、复听歌曲 让我们再来听听歌曲,你觉得要怎么演唱歌曲更好听呢 4、演唱歌曲 (1)模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歌曲。 (3)注意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要大声喊唱,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 学习任务三: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1、认识三角铁的声音特点 2、探究学习三角铁的演奏方法 3、用三角铁为《春晓》伴奏(在歌曲的长音处伴奏效果好、有美感)。 四、完整演唱歌曲(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师:音乐是一首诗,音乐是一幅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音乐中又有着诗情画意。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此刻没有诗也没有画,但是我希望你们用歌声唱出你们心中的画卷,唱出你们心中的诗篇,我就是你们的知音,让大家都能感受到你们歌声中的诗情画意! 五、课堂小结: 每一句诗就是一幅画,每一串音符又是一首诗,诗人用优美的文字,画家用神奇的画笔,音乐家用一串串音符带我们走入了美妙的世界。感谢同学们,你们的歌声又一次让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让我们在美妙的歌声中结束这节音乐课吧! 学习任务一:学唱《小雨沙沙》 一、导入 通过“春雨贵如油”的谚语和影片播放,引导学生感受春雨的珍贵与可爱,为学唱歌曲《小雨沙沙》做情感铺垫。 二、教学 节奏模仿:用喷水壶模拟春雨声,引导学生模仿“沙沙沙”的节奏,感受春雨的韵律。 听范唱:学生用手指和手掌模拟雨滴和大地,通过划拍动作参与歌曲的节奏感知。 听唱旋律:采用师生接龙的方式,分别演唱歌曲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加深学生对旋律的印象。 节奏创编与声势活动:指导学生模仿小雨和雨滴的节奏,通过人声模拟大雨、小雨和雨滴的声音,为歌曲演唱增加趣味性。 完整演唱与表演:跟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引导学生进行动作表演,充分展现歌曲的意境和情感。 学习任务二:聆听、演唱《春晓》 一、导入 通过背诵古诗《春晓》引入歌曲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古诗与音乐的结合之美。 二、教学 初听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绪,为后续的演唱打下基础。 复听歌曲: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进行表演,感受歌曲的韵律和美感。 学唱歌曲:采用分句教学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完整演唱:注意控制声音,用轻柔、优美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展现春天的美好。 学习任务三: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 引导学生认识三角铁的声音特点,探究其演奏方法,并用三角铁为《春晓》伴奏,增加歌曲的艺术表现力。
作业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唱《小雨沙沙》和《春晓》两首歌曲,以及用三角铁为歌曲伴奏的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了春天的美好和音乐与古诗的结合之美。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节奏模仿、听唱旋律、节奏创编等方式感受音乐的韵律和美感,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有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