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内容
学科 音乐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级 一年级下册
单元主题 手拉手
单元内容分析 友情与合作,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单元以“手拉手”为主题,通过多首歌曲表达了友情与合作的重要性。《让我们手拉手》的温馨、《鸭子拌嘴》的幽默、《雁群飞》的壮观以及《数鸭子》的童趣,都让学生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和合作的力量。同时,发声练习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音准和发声技巧。这一单元旨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让他们学会珍惜身边的友谊。
单元对应学段目标 感受与欣赏:学生能够感受《让我们手拉手》等歌曲中传递的友情与合作精神,体会音乐中的和谐与美好。 表现:通过演唱和表演,学生能够用歌声和动作展现出与朋友手拉手的快乐与团结。 创造:鼓励学生围绕“手拉手”主题,创作简单的旋律或歌词,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音乐与相关文化:了解不同文化中关于友情与合作的音乐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单元大概念 通过音乐传递友情与合作精神,感受团结与快乐的力量。。
学情分析 学生对友情与合作主题有着深刻的理解,能够感受到歌曲中传递的和谐与美好。在表现上,他们乐于与同伴一起演唱和表演,展现出团结和快乐。但在创造方面,学生对旋律和歌词的创作还需进一步引导和鼓励,以更好地表达对友情的珍视。
单元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歌曲中传递的友情与合作精神,体会音乐中的和谐与美好,形成对手拉手音乐的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通过演唱和表演,学生能够用歌声和动作展现与朋友手拉手的快乐与团结,提升艺术表现力。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围绕“手拉手”主题创作简单的旋律或歌词,表达对友情的珍视,培养创意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了解不同文化中关于友情与合作的音乐表达方式及其文化内涵,增进对跨文化音乐的理解。
单元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歌曲中传递的友情与合作精神,准确演唱并表现手拉手的快乐与团结。 学习难点:在演唱和表演中,保持声音的和谐与统一,同时展现出歌曲的情感深度。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单元结构梳理 (空 集体备课完成)
课题: 《让我们手拉手》《雁群飞》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让我们手拉手》与《雁群飞》两首歌曲所传递的友情与团队合作的情感,体验音乐中的和谐与美。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演唱两首歌曲的旋律,并通过歌声和简单的身体动作表达歌曲的情感和主题。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歌曲内容,创作简单的舞蹈或律动,以增强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在传递友情、团结等社会价值观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团队精神的共同追求。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并表现两首歌曲中的友情与团队合作的情感。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两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特别是在演唱中的音准和表现力。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任务一 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一、律动: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 二、聆听《让我们手拉手》教学基本要求 1.完整地聆听全曲。 任务1、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 任务2、听了歌曲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2.复听歌曲,随着歌曲的自编动作表演。 同学们表现真不错,为你们点赞。下面大家的闯关任务继续,接下来我们看一组图片,举手告诉老师,你看到了什么? 任务二 演唱《雁群飞》 雁群飞歌曲学习 一、导入 (一) 1、播放一组关于“天空”的视频,观看视频、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蓝蓝的天空中有成群结队飞翔的大雁) 师:这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大晴天,视频中包括了蔚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还有飞翔的雁群。他们也有一个温暖的家,每当天气变凉的时候大雁们就一家人整齐的排成一字或人字飞到南方过冬,一路上相亲相爱、互相帮助不分离。 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大雁的歌曲《雁群飞》 二、新课教学 播放歌曲旋律:聆听音乐,感受到歌曲旋律的优美。 师:歌曲的情绪和速度优美抒情稍慢 用a、e、o,练声(在一年级学生音域内) 3、试着用“lu"模唱旋律 简单介绍大雁:大雁春天北去、秋.天南往,从不失信,在迁徙时总是几十只、数百只上千只汇集在一起,它们让幼小体弱的雁排在队伍中间,有劲的大雁的翅膀尖有一股气流把小雁托起来,它们发出的嘎嘎、伊啊起到呼唤、照顾、起”飞、停歇、觅食的作用,一次迁徙要经过一-两个月的时间。 学唱歌曲《雁群飞》并出示歌曲简谱图片 跟随教师一起演唱一遍歌曲 师:用钢琴弹奏乐谱,让学生跟唱老师唱简谱三遍,让学生找出音高和乐句相同的乐句。 师:看谁的耳朵最灵、最爱动脑筋 谁发现了歌曲哪些地方相同 和学生一起把六个乐句的歌词按节奏轻声读一遍,第一拍拍手,第二三拍拍肩 看或者听辩乐曲音的高低,最高音手举高、最低音手往下方画旋律线 5、按节奏读一遍歌词,指导学生读 准字音。“ 好像我、哥哥弟弟,相亲相爱不.分离”要读准确。 6、讲解歌词的意思,表明大雁在迁徙的时候成群结队,很团结,我们人类更要学习大雁的这种团结合作的品质。 7、和学生一起演唱两遍歌曲后让学生齐唱一遍,发现唱得不准确的地方再重点教学 。 8、完整演唱歌曲。 三、引导学生用打击乐和手势为歌曲打节奏,引导学生一边欣赏一边做律动来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规律(强弱弱)感受三拍子摇晃动荡感。 1、在班上选五六名学生到台.上示范,其余的学生在下面用手势打节奏,并鼓励座位上表现最好的学生再到讲台.上用打击乐伴奏 2、引导学生用亲切优美有感情地演唱,注意声音轻高位置演唱歌曲 3、让全体学生按要求齐唱一遍。 四、拓展 让学生欣赏藏族歌曲《大雁飞在蓝天里》 五、创编展示活动 1、(启发不同飞的动作,在活动中轻声播放歌曲)师示范:双臂向两侧上举,可以适当动手腕,表现地尽量柔软一些。 师:大雁是怎样飞翔的 鼓励学生自由创作,用自己的动作随音乐律动,启发学生,表演不同飞舞的动作,在每个乐句结束后做停顿(在活动中播放歌曲视频) 2、展示、在组长的带领下选择两组(九个同学一-组扮演大雁一-家人,让领头的大雁带上头饰,创设情景随音乐表演大雁合作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同学们有一个班级和学校,大家也要互相帮助,让班级集体成为一个温暖的家。 ” 3、其余的学生在下面一边唱一边拍节奏,同学们观看表演后集体评议。 六、课堂小结 大家合作得真好,在愉快的活动中,这节课要完成了,大雁快乐地翱翔,无论是晴天还是下雨,它们互相团结一起”飞翔,它们飞过绿油油的田野、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溪流...终于飞回了温暖的家园。请孩子们随着音乐一起想象大雁回家时的情形,聆听着歌曲《雁群飞》的旋律,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本课。 任务一:聆听《让我们手拉手》 一、教学准备:确保音乐设备良好,准备好《让我们手拉手》的音乐材料。 二、教学步骤: 律动导入:引导学生模仿老师的动作,感受音乐的节拍和情绪,为后续的聆听活动做好铺垫。 完整聆听:让学生完整地聆听全曲,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和氛围。 歌曲内容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唱出的内容,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心情分享:让学生分享听了歌曲后的心情,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达能力。 复听表演:再次播放歌曲,鼓励学生随着音乐自编动作表演,进一步感受音乐的魅力。 任务二:演唱《雁群飞》 一、教学准备:准备好《雁群飞》的音乐材料、打击乐器和头饰等道具。 二、教学步骤: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关于“天空”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所看到的内容,引出歌曲《雁群飞》的学习。 新课教学: a. 播放歌曲旋律,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优美。 b. 进行简单的练声和模唱旋律练习,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 c. 介绍大雁的相关知识,增加学生对歌曲背景的了解。 d. 出示歌曲简谱图片,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找出音高和乐句相同的乐句。 e. 按节奏读歌词,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理解歌词意思。 f. 完整演唱歌曲,注意声音轻高位置演唱歌曲。 拓展欣赏:让学生欣赏藏族歌曲《大雁飞在蓝天里》,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表现。 创编展示活动:引导学生自由创作大雁飞舞的动作,进行展示和评议。通过角色扮演和合作表演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想象大雁回家时的情形,在优美的旋律中结束本课。
作业设计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雁群飞》,并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培养学生的表演自信和展示能力。 让学生收集关于大雁或其他鸟类的资料,了解它们的迁徙习性和生活环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科学素养。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聆听和演唱两首与“飞翔”主题相关的歌曲,让学生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和合作表演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讨论、表演等方式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达能力。在拓展欣赏和创编展示环节,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也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课题: 《鸭子拌嘴》《数鸭子》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鸭子拌嘴》与《数鸭子》两首歌曲所展现的鸭子的可爱形象和生动的音乐描绘,体验音乐中的趣味与幽默。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两首歌曲,并通过模仿鸭子的动作和表情增强表演效果。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根据歌曲内容创作简单的律动或小游戏,以加深对歌曲情感和主题的理解。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音乐在描绘动物形象和传递生活乐趣中的作用,以及不同文化中对动物的喜爱和表现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两首歌曲,并表现出鸭子的可爱形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鸭子拌嘴》中的节奏变化和《数鸭子》中的数数部分,确保演唱的流畅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任务三 聆听《鸭子拌嘴》 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二、聆听《鸭子拌嘴》教学基本要求 1.聆听《鸭子拌嘴》,重点是让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鸭子的生动形象,感受乐曲强弱所带来的变化。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讲述教材分析中提供的小故事。 2.初听乐曲,提示哪里表现出小鸭叫,哪里表现出老鸭叫。 3.想像音乐描绘的情景,分小组讨论每一个情景是怎样用打击乐配合的。 4.分小组编制、表演。再一组组表演给大家看。 任务四 演唱《数鸭子》 一、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好,欢迎来到美妙的音乐课堂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师:喜欢哪些小动物呢 (请 三位同学回答喜欢的动物名字,叫.上他们的动作和叫声)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快乐农场里玩耍,你们愿意吗 师:看一看第一个遇到的小动物是谁呢 师:对,是小鸡,看它多可爱呢,快和它打个招呼吧。小鸡见到你们特别的开心,想邀请你们和它一起做律动,可以吗 师:准备好了吗 老师也想加入到你们当中,跟着音乐动起来吧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是太好了。小鸡都不舍得让你们离开了,和小鸡说再见,赶紧跟_上老师出发吧。 师:接下来会遇到谁呢 对,是小狗,小狗说给小朋友们准备了一个谜语,大家来猜猜看。 扁扁嘴巴大大的脚,身披一身金衣裳,走起路来两边摇。 师:对,小鸭子。不过今天来的可不是一只小鸭子而是一群,那么有几只呢 想不想听听其他小朋友数鸭子 二、学唱歌曲 初听。 师:听听歌曲中的小朋友是怎样数的。 师:真棒,二四六七八。 复听 师:小朋友们,这首歌曲和之前我们学的歌曲有一点不一样,刚刚听出来了吗 对,有念白的部分,那么念白的地方出现了几次呢 分别出现在歌曲的什么地方呢 让我们带着问题听一听。 师:很好,出现了两次,回答的非常正确。谁听出来它们出现的位置呢 师:歌曲的开头和结尾。 教师范唱. 师:下面听老师来表演《数鸭子》(师边做动作边唱歌) 4、解决难点 师:细心的小朋友们会发现歌曲当中有一个圆圆的小脑袋,在哪呢 对,就是它,数字0。 师:你们知道它在音乐中代表什么吗 它呀,是音乐中的红灯,遇到它咱们就要停下来,下面咱们来试一试。 X X X X X | X X X X X 0 嘎 嘎 嘎嘎 嘎 嘎嘎 嘎嘎 嘎 X X X X X X X | X X X X X 0 嘎嘎 嘎嘎 嘎嘎 嘎 嘎嘎 嘎嘎 嘎 师:小鸭子听见你们的声音特别的开心,它们说能不能边模仿它们的动作边唱歌呢 师:跟着老师的琴声,注意前奏和间奏哦,同学们可以加入自己喜欢的动作,进行完整演唱。 三、创编 做游戏 《小鸭子回家》 请十个同学上台前,学小鸭子走路回家,要求和别人的姿态动作不一样,其他同学监督,如果表演的好,我们就掌声鼓励,如果和别人的动作重复了,重复的同学就唱歌,而且还要再重新想一个动作。 角色扮演《数鸭子》 请八个小朋友扮演小鸭子,一-位小朋友扮演赶鸭的老爷爷,再请三位同学扮演上学路上数鸭子的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要知道你们分别扮演的角色是谁,歌曲唱到哪里,你们就要做出相应的动作并唱出来。准备好了吗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棒。你们还喜欢什么动物,我带大家再去农场看看,你能不 能像数鸭子那样唱- - -唱 3、分组创编,根据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讨论如何唱。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在农场中见到了许多的小动物,和它们过了一节愉快的音乐课,小动物要老师告诉大家,你们都是聪明可爱的孩子。不仅完整的学会了歌曲,还能把小动物请到我们的歌曲中来,和它们成为好朋友,你们可真能干。最后,让我们唱着这首歌曲,跳舞出教室。 任务一:聆听《鸭子拌嘴》 一、教学准备 确保音响设备良好,准备好《鸭子拌嘴》的音乐材料。 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或视频,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学步骤 组织课堂,师生问好。 导入:通过讲述与燕子相关的小故事或描述燕子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聆听乐曲:引导学生安静聆听《鸭子拌嘴》,注意乐曲中表现燕子叫声的部分。 讨论与感受:分小组讨论音乐描绘的情景,特别是强弱变化所带来的不同感受。 打击乐配合:引导学生想象如何用打击乐配合表现音乐中的不同情景,并进行尝试。 小组表演:每个小组进行表演,展示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和创意。 互相评价:观看其他小组的表演,并进行互相评价和学习。 任务四:演唱《数鸭子》 一、教学准备 准备好《数鸭子》的音乐材料和歌词。 准备相关的动物图片或视频,以便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准备足够的打击乐器,供学生在创编环节使用。 二、教学步骤 组织课堂,师生问好。通过提问和动物模仿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导入新歌:通过谜语引出歌曲《数鸭子》,并初步感受歌曲旋律。 学唱歌曲:先听范唱,再分句学唱,注意解决难点部分。 完整演唱:引导学生加入动作和表情,完整演唱歌曲。 创编活动:进行游戏《小鸭子回家》和角色扮演《数鸭子》,让学生发挥创意进行表演。 分组创编:根据喜欢的动物自由组合讨论如何唱,并进行展示。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表扬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继续发现和感受音乐的美。
作业设计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演唱《数鸭子》,并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让学生收集关于燕子的资料或观察燕子的生活习性,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聆听和演唱与动物相关的歌曲,让学生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和合作表演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讨论、表演等方式来感受和理解音乐,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演唱技巧和表达能力。在创编环节,我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整体而言,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良好,但在未来的教学中,我还需进一步探索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音乐的魅力。同时,我也需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