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声音是什么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哪一个因素会影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声源种类 B.响度大小 C.音调高低 D.空气温度高低
2.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相同
3.(2015 呼和浩特)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4.(2015 遵义)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5.(2015 遂宁)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6.(2015 广东)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7.(2015 厦门)关于超声波和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C.传播都需要介质 D.都能传递信息
8.(2015 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9.(2015 铜仁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10.(2015 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5 葫芦岛)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观众欣赏到的央视节目是卫星利用 将信号传到地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12.(2015 丹东)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 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13.(2015 邵阳)2015年6月1日 ( http: / / www.21cnjy.com ),“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 也能够传声.
14.(2015 临沂)如 ( http: / / www.21cnjy.com )图所示,李红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
( http: / / www.21cnjy.com )
15.(2015 江西校级模拟)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m/s;家用电器消耗1度电相当于消耗 J的电能.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6.小明用吉他奏出美妙的音乐,吉他弦 ( http: / / www.21cnjy.com ) 发出声音;小明戴上近视镜后看清了乐谱,近视镜片是 透镜;外面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 的实像.
1.1 声音是什么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哪一个因素会影响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
A.声源种类 B.响度大小 C.音调高低 D.空气温度高低
考点: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除与介质种类有关外,还与介质的密度、温度有关.
解答: 解: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除与介质密度有关外,还与温度有关.
故选D.
点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所以介质种类、温度、密度对声音的传播速度都有影响.
2.(2011秋 哈密市校级期中)关于声音的传播,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
B.声音在真空中以很小的速度传播
C.声音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
D.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的不同而相同
考点: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温度的关系.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
(2)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种类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介质不同,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解答: 解:A、声音借助介质以波动形式传播,正确;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一般来说,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C错误;
D、一般来说,声音的传播速度随着介质种类的不同而不同.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的关系,属于识记性内容,比较简单.
3.(2015 呼和浩特)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D.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传播的速度与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真空不能传声;
③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与振幅有关;
解答: 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故A叙述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叙述正确;
C、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叙述正确;
D、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D叙述错误.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响度与音调的区别等知识,是一道声学知识的综合题.
4.(2015 遵义)广场舞(俗称坝坝舞)风靡各地,在广场上,跳舞的人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对此,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音乐声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
C.音乐声对某些人来说可能是噪声
D.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音调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噪声及来源.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声;
(3)在日常生活中,凡是影响人们工作、生活、休息及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
(4)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和听者与声源的距离决定.
解答: 解: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音乐声是由音箱中发声体振动产生的.此选项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箱中传出的音乐声通过空气传递到人耳中.此选项正确;
C、音乐声是优美动听的,但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一种噪声.此选项正确;
D、响度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将音量调大是提高声音的响度.此选项错误.
故选D.
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噪声以及响度与音调的区别,属于声现象基本规律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
5.(2015 遂宁)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回声可以测地球到月球间的距离
B.人们小声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一定低
C.在市区高架桥两侧修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超声“碎石”是利用声音能传递信息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声与能量.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21世纪教育网
(2)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3)减弱噪声的途径:①在声源处减弱﹣﹣消声;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吸声;③在耳朵处减弱﹣﹣隔声.
(4)声音既能够传递信息,又能够传递能量.
解答: 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利用回声探测地球到月球的距离,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人们小声说话,声带的振幅小,响度小,与音调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该选项说法正确;
D、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音色、回声、真空不能传声以及声与能量的相关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
6.(2015 广东)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强弱由声源振动的频率决定
B.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40m/s
C.人耳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Hz
D.深夜跳广场舞时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考点: 声速;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及听到声音的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音调指声音的高低,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②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③人的正常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
④防治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 解:
A、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此选项错误;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此选项错误;
C、人的正常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此选项错误;
D、深夜跳广场舞时的音乐对需要休息的人来说是噪音.将音量调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相关知识,内容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7.(2015 厦门)关于超声波和电磁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能在真空中传播 B.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C.传播都需要介质 D.都能传递信息
考点: 声速;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声现象;信息的传递.
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解答: 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在15℃下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
D、声音和电磁波都能够传递信息,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和声速,属于基础题.
8.(2015 武汉)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
C.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
考点: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声音的综合利用.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1)声速大小跟介质种类和温度有关.
(2)根据超声波和次声波的概念分析;
(3)响度指声音的大小,跟物体的振幅、距声源的距离、分散程度有关.
(4)声具有能量,声能传递信息.
解答: 解:A、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也跟温度有关,故A错误;
B、超声波和次声波是指人耳听不到声音;不能说统称声音,故B错误;
C、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故C错误;
D、声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声的产生、传播、声速影响因素、声的应用、声音的三个特征跟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等.这些都属于比较简单的知识点.
9.(2015 铜仁市)下列有关声现象的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有的超声波人耳也能听到
C.振幅越大,音调越高
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考点: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频率及音调的关系;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②人的听觉范围在20Hz~20000Hz之间;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
③声音的高低叫音调,决定于发声体的偏离;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决定于发声体的振幅;
④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
解答: 解:
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此选项错误;
B、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超出了人的听觉上限,人不能直接听到.此选项错误;
C、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受频率的影响.此选项错误;
D、在高速公路旁修建隔音墙,是阻断声音传播途径,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此选项正确.
故选D.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声现象有关规律的掌握和应用,明确每个选项中生活现象对应的知识点,是正确解答的第一步.
10.(2015 衡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A B C D
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
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
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超声波与次声波;防治噪声的途径.
专题: 应用题.
分析: (1)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4)超声波是频率高于20000H ( http: / / www.21cnjy.com )z的声波,它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可用于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杀菌消毒等.
解答: 解:A、因为月球上是没有空气的,需要靠无线电来对话交谈,说明真空中不能传播,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音调的高低与发声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琴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绷紧的音调高,松弛的音调低,不断用手指改变对小提琴琴弦的控制,是用手指改变琴弦的松紧,从而可以控制琴弦的音调,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道路两旁建隔音墙是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B超是利用超声来工作的,选项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声音传播、声音的特征及应用的掌握情况,需要联系实例来解释其中的原理.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1.(2015 葫芦岛)如图所示是央视“是真的吗”某期节目画面:把塑料桶底钻一个圆孔,用厚塑料膜蒙住桶口,圆孔正对几米远处叠放的纸杯,拍打塑料膜,在听到拍打声的同时,会看到纸杯纷纷落下.听到的声音是物体 振动 产生的.纸杯被击落的现象说明声可以传递 能量 .观众欣赏到的央视节目是卫星利用 电磁波 将信号传到地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声音的产生;声与能量;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 应用题;声现象;信息的传递.
分析: (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3)卫星通信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
解答: 解: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纸杯被击落,是声波对纸杯做了功,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通信卫星是利用电磁波中的无线电波传递信号的.
故答案为:振动;能量;电磁波.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声音的产生、运用和卫星通信的简单认识和了解,基础性题目.
12.(2015 丹东)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美洲热带雨林中有一种鸟能抓住一根木棍打击树干发出有节奏的声音,可谓是鸟界的“打击乐高手”.这声音是由树干的 振动 产生的,人们能区分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音色 不同.
考点:21世纪教育网 声音的产生;音色.
专题: 声现象.
分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不同发声体,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21世纪教育网
解答: 解:(1)鸟抓住木棍击打树干发出有节奏的乐音,这乐音是由树干的振动产生的.
(2)不同的发生体,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区分出鸟叫声和树干发出的声音就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答案为:振动;音色.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声音的特性,属于基础性的题目,比较简单.
13.(2015 邵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旅游船在长江不幸翻沉.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 固体 也能够传声.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救援人员将耳朵贴在船底上,听到船内有呼救声,及时救出了呼救人员.这说明不仅气体、液体能够传声,固体也能够传声.
故答案为:固体.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传播的介质,还要明确:真空不能传声.
14.(2015 临沂)如图所示,李红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艺术节上用古筝弹奏优美的乐曲,乐曲的声音是通过 空气 传入人耳的;李红用力拨动古筝弦可以提高声音的 响度 .
( http: / / www.21cnjy.com )
考点: 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专题: 声现象.
分析: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空气、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②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 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乐曲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中的;
用力拨动古筝弦,弦的振幅增大,而响度随振幅的增大而增大,所以可以提高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空气;响度.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声音传播条件和响度影响因素的掌握,属于基本规律的考查,是一道基础题.
15.(2015 江西校级模拟)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 340 m/s;家用电器消耗1度电相当于消耗 3.6×106 J的电能.
考点: 声速;电功.
专题: 声现象;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 (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2)KW h是生活中电能的单位,1度=1kwh;J是各种形式能的单位,1KW h=3.6×106J.
解答: 解: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1度电就是1KW h的电能,相当于3.6×106J的电能.
故答案为:340;3.6×10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速度、电能单位之间的换算,是基础性题目21世纪教育网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6.小明用吉他奏出美妙的音乐,吉他弦 ( http: / / www.21cnjy.com ) 振动 发出声音;小明戴上近视镜后看清了乐谱,近视镜片是 凹 透镜;外面的景物在视网膜上成 倒立缩小 的实像.
考点: 声音的产生;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专题: 声与光.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近视眼是由于人眼晶状体变凸,焦距变短,会聚能力增强造成的;
(3)人眼相当于一部微型照相机,视网膜上所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解答: 解:(1)吉他奏出美妙的音乐,这是由于吉他弦的振动产生的;
(2)近视眼是由于人眼的晶状体变凸,会聚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故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发散,即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
(3)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中的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故答案为:振动;凹;倒立缩小.
点评: 此题考查的是声音产生的条件、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方法以及眼睛的成像特点,要善于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