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地球上的大气——2024届地理二轮复习自然地理模块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福建省晋江市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海陆风环流显著。随着城市的发展,该市城市热岛效应显著,据研究,海陆风环流在午后对该市的城市热岛效应影响较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晋江市盛行海风时,气压分布正确的是( )
A.
B.
C.
D.
4.海陆风盛行时晋江市午后的城市热岛强度较小,主要原因是( )
A.受冷湿的陆风影响 B.受冷湿的海风影响
C.受冷干的陆风影响 D.受冷干的海风影响
读我国部分区域等压线分布形势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四个城市,风力最大的是( )
A.拉萨 B.西宁 C.北京 D.成都
6.此时,四个城市的风向表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偏南风 B.西宁偏北风 C.拉萨偏东风 D.成都偏西风
2023年3月中旬以来,我国北方多地沙尘天气“刷屏”,让人感觉沙尘“持续在线”。3月15日至16日,近十年来影响我国北方最强的一次沙尘天气来袭,多地出现沙尘暴、扬沙或浮尘天气,影响面积达到46.6万平方千米。此次沙尘的主要来源是蒙古国沙漠和戈壁。下图为2023年3月15日20时气压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导致今年我国北方沙尘天气多次“刷屏”、“持续在线”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低层大气稳定
②距离沙源地近
③春季气温回暖较早
④蒙古草原火灾频发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8.3月15~16日沙尘影响甲地,期间甲地经历的天气变化是( )
A.阴雨绵绵 B.气温升高 C.气压升高 D.温差变大
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下图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随着江淮气旋的移动,黄海海域的主要风向变化为( )
A.西北风→西风→西南风 B.东南风→南风→西南风
C.东北风→东风→东南风 D.东北风→北风→西北风
10.图示时间,甲、乙、丙、丁四地受渤海风暴潮影响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气候分布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甲为( )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12.乙和丙气候的共同特点是( )
A.夏季高温多雨 B.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 D.冬季温和多雨
孟加拉湾位于赤道以北,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之间,是印度洋北部的一个海湾。下图示意孟加拉湾3~11月多年平均经、纬向风的变化。经向风速大于0代表南风,小于0代表北风;纬向风速大于0代表西风,小于0代表东风。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孟加拉湾经、纬向风的变化特征是( )
A.纬向风比经向风平均风速小 B.西风和南风持续的时间较长
C.纬向风比经向风风速变化小 D.东风转西风同时南风转北风
14.10月~次年3月孟加拉湾经、纬向风的形成原因是( )
A.亚洲高压减弱 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印度低压增强 D.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
下图是2023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图中色调由浅到深依次是云层、被卷到空中的沙尘和陆地表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16.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湖陆风是一种在沿湖地区夜间风从大陆吹向湖区,昼间风从湖面吹向陆地而形成的一种地方性大气热力环流现象。下图为某年8月某日我国鄱阳湖湖口站南北方向风速与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曲线图(距平是某一系列数值中的某一个数值与平均值的差,分正距平和负距平)。
(1)据图判断该日湖口站湖陆风的转换时间,并说明理由。
(2)指出鄱阳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试分析其原因。
(3)近年来,鄱阳湖沿岸退耕还林还湿政策得到切实落实,分析退耕还林还湿对鄱阳湖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其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每年我国东部雨带有规律地南北移动,雨带一般4月在华南登陆,随夏季风增强逐级北移(图1),9月迅速南撤,10月退出大陆。图2为北京市气候资料图。
(1)我国东部雨带受锋面影响显著,指出影响雨带北进和南撤的主要锋面系统。影响北进的锋面系统:________,影响南撤的锋面系统:________。
北京市气象台:2023年7月29日20时至31日13时,全市平均降雨量176.9毫米,其中房山区平均346.8毫米,门头沟平均322.1毫米。至2023年8月1日,北京暴雨已持续了约60个小时。图1为2023年8月1日14时我国海平面等压线形势图(单位:hPa),图2为北京周边地形图。
(2)从大气环流、天气系统、地形角度分析房山、门头沟一带成为降水中心的主要原因。
(3)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在此次抗御暴雨洪涝斗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列举抗御洪涝中运用的两种现代地理信息技术及其主要功能。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影响风的力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图示意当地时间10月23日4时澳大利亚海平面等压线的分布。
(1)说出甲地的风向,并说明判断理由。
(2)比较甲、乙两地风速的大小,并解释其原因。
(3)列举在丙地可能见到的海浪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每种类型至少2个)。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大气层Ⅰ、Ⅱ、Ⅲ层分别对应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对流层由于热量来源于地面,温度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平流层温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底部温度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中部由于有电离层,对紫外线有吸收作用,因此气温又要上升。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电离层主要位于高层大气的中部,以氧原子形式存在,D正确,ABC错误。故选D。
3.答案:C
解析: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压吹向低压,晋江市盛行海风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近地面晋江为低压,海洋为高压,因此近地面晋江等压面下凹,海洋等压面上凸;近地面气压状况与高空正好相反,因此高空晋江等压面上凸,海洋等压面下凹。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答案:B
解析:午后陆地温度高于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压,海洋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吹海风。由于海洋水汽多,空气湿润,因此海陆风盛行时晋江市午后的城市热岛强度较小,主要原因是受冷湿的海风影响,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由图中的等压线分布可知,拉萨的等压线分布最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最大,风力最大,A正确,BCD错。故选A。
6.答案:B
解析:由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可知,北京吹偏北风,A错误;西宁吹偏北风,B正确;拉萨吹偏南风,C错误;成都吹偏东风,D错误。故选B。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我国北方多地沙尘天气刷屏,让人感觉沙尘持续在线,原因在于我国北方距离沙源地较近,春季时气温回暖较早,风力作用较强,使得北方沙尘天气多发,②③正确;低层大气稳定,风力较弱,沙尘天气较少,排除①;蒙古草原火灾与沙尘天气关联性较小,排除④。故选B。
8.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地附近经过了冷锋过境,冷锋过境时带来阴雨大风等天气,气温降低,气压升高,C正确,排除B;该地沙尘经过多大风,降水偏少,排除A;温差变化不确定,排除D。故选C。
9.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等压线判断,此时黄海位于低压中心北侧,主要风向应为东北风,随着气旋移动路径向东持续移动,低压中心由黄海南侧移动到东南侧,风向逐渐由东北风转为偏北风以及西北风。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甲、乙、丙、丁四地中丁地等压线更密集,风力更大,且风向为偏北风,大量海水涌入丁附近海湾内侧,导致海水上涨迅速,形成风暴潮,D项正确;甲丙等压线稀疏,风力较弱,A、C项错误;乙地风向朝海湾外侧吹,难以形成风暴潮,B项错误。故选D。
11.答案:C
解析:读图可知,甲处于20°~30°纬度地带大陆中西部,应处于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交替控制地带,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较多,信风控制时,由于当地信风由大陆吹向海洋,水汽少,降水较少,一年中干湿季明显,因纬度较低,全年高温,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符合题意;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与图中甲的分布位置不同,排除ABD。故选C。
12.答案:A
解析:读图可知,乙和丙均位于大陆东岸,受季风环流影响明显,乙地纬度较低,形成亚热带季风气候,丙地纬度较高,形成温带季风气候,两地夏季受夏季风影响,且获得太阳辐射差异小,两地均形成高温多雨的特征,A符合题意,排除B;冬季,乙和丙两地受冬季风影响,降水较少,但由于纬度和受冬季风影响程度的差异导致冬季气温差异大,乙地表现为低温少雨,丙地表现为寒冷干燥,排除CD。故选A。
13.答案: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是经向风还是纬向风,其风速数值大部分时候都大于0,故表明西风和南风的持续时间较长,B正确;纬向风的风速和变化频率显然大于经向风,A、C错误;在0风速处作一条水平线,会发现其与经向风和纬向风曲线的交点并不重合,故东风转西风和南风转北风的时间存在差异,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从图中看出,10月到次年3月孟加拉湾的经纬向风为东北风,属于南亚季风中的东北季风,其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正确;10月到次年3月亚洲较为寒冷,亚洲高压增强,印度低压减弱,A、C错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是南亚夏季西南季风的主要成因,而不是冬季东北季风的主要成因,故B错。故选D。
15.答案:B
解析:我国沙尘暴多发区常见于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即位于我国35°N以北,因此为西风带。故选B。
16.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的影像可以看出来,是一个逆时针旋转有上升影像,可以判断是气旋活动,加上沙尘暴是冷锋活动的结果。所以C正确。故选C。
17.答案:(1)转换时间:7时和18时。理由:上午7时左右,湖口站距平风速由负值转为正值,此时由陆风(北风)转换为湖风(南风),18时左右,湖口站距平风速由正值转为负值,此时湖风(南风)减弱,转换为陆风(北风)。
(2)季节:冬季。原因:冬季是鄱阳湖的枯水季节,湖泊面积较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湖陆风弱;我国冬季风强劲,鄱阳湖受冬季风影响大,湖陆风不易形成。
(3)影响:湖陆风减弱。理由:鄱阳湖沿岸林地和湿地面积增大,减小了湖泊和沿岸陆地的热力差异,导致湖陆风强度减弱。
解析:(1)读图可知,陆风转湖风是时间是7时;湖风转陆风的时间是18时。
理由:读图可知,上午7时左右,湖口站距平风速由负值转为正值,此时风向发生变化,由陆风(北风)转换为湖风(南风);18时左右,湖口站距平风速由正值转为负值,风向再次发生变化,此时由湖风(南风)转换为陆风(北风)。
(2)鄱阳湖冬季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湖陆风最弱。原因是:鄱阳湖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季降水量少,湖泊为枯水季节,面积较小,湖陆的热力性质差异小,湖陆风弱;鄱阳湖属于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冬季风)比较强劲,鄱阳湖受冬季风影响大,湖陆风不易形成。
(3)近年来,鄱阳湖沿岸退耕还林还湿政策得到切实落实,鄱阳湖的湖陆风减弱。理由是:鄱阳湖沿岸林地和湿地面积增大,导致湖泊和沿岸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减小,进而使湖陆风强度减弱。
18.答案:(1)暖锋 冷锋
(2)副热带高气压带位置偏北,推动暖湿的东南气流西进;台风北上,带来丰富的降水和水汽;房山、门头沟一带山地的抬升作用,使得降水更多。
(3)遥感(无人机侦察)——获取图像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处理数据。
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北进的主导气团为来自低纬度海洋的暖湿气流,因此为暖锋;南撤是由于来自高纬度的大陆冷气团势力强盛,因此为冷锋。
(2)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次北京暴雨期间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到达渤海海域,纬度位置偏北,推动暖湿的东南气流西进北上,导致北京地区的水汽含量增加;根据图示信息可知,台风北上的过程中,带来大量水汽,形成降水;门头沟、房山位于燕山山脉的南坡,地形对水汽的阻拦作用较强,使得水汽抬升,水汽抬升过程中降温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较多。
(3)可以利用无人飞机、气象卫星等遥感设备获取数据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19.答案:(1)东南风。理由:气压南高北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吹东南风。
(2)乙地大于甲地。乙地气压梯度更大;乙地位于海洋,摩擦力更小。
(3)海浪侵蚀地貌:海蚀崖,海蚀柱;海岸堆积地貌:沙滩,水下沙坝等。
解析:(1)结合图中气压分布可知,甲地气压南高北低,水平气压梯度力指向偏北方,该地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的地转偏向力以及摩擦力的作用,近地面风向相对于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向左偏转一定角度,吹东南风。
(2)读图,甲、乙两地相比,乙地等压线更为密集,气压梯度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且乙地位于海洋,摩擦力相对更小,所以乙地的风速更大。
(3)常见的海浪侵蚀地貌如有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平台等,受海浪的堆积作用,多形成沙滩,水下沙坝等海蚀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