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第四章 自然地理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课程标准 运用体验、观察、观测、实验、野外考察等方式开展地理实践活动
学习目标 1. 学会野外实习的方法
2. 能够野外辨别方向
3. 学会野外观察的基本方法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壹
一、①搜集或查阅与实习区域或地点的历史和现状文献资料或图片
地质
地貌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资料准备
一
②准备一套比较完整的实习底图
注意:实习底图的比例尺依据实习区域范围大小、自然环境的复杂程度选择
资料准备
一
1.资料准备
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必要的仪器设备
望远镜
罗盘仪
地质锤
气压计
放大镜
照相机
样本袋
装备准备
二
二、土壤野外实习装备
土壤剖面观察
我们需要准备指南针、铁锹、地质锤、电工刀、研磨钵、10%稀盐酸溶液、
蒸馏水、PH混合指示剂、照相机、铅笔、深度标尺。
生活装备
帽子
防晒霜
雨衣
装备准备
二
三、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1)观察点的选择:
尽量选取能观察到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自然地理现象,或能反映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关系的地点
三、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2)观察线路选择的基本原则:
①全—能穿过实习区所有的自然地理单元
②多—能观察到尽量多的自然地理要素
③典—能穿过典型的地质剖面、植被类型等
④意—能到达实习区中自然地理结构最有意义的地点,如山顶、谷底等
⑤注—注意沿地貌走向进行观察线路的选择
⑥不—进行观察线路调查,尽可能不走重复路
⑦安—野外情况复杂,选择观察线路要注意安全
地貌观察的顺序﹣﹣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
(1)选择视野广阔的高地作为观察点:
①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
②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
(2)也可以利用地形图、遥感影像或无人机等辅助观察。
野外实习的方法
贰
是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所学知识和科学工具,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现象进行考察的研究方法
概念
要求
腿勤
眼勤
手勤
脑勤
口勤
实地观察
一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具有综合性特点,应注意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并进行记录,及时归纳总结
地貌
气候
水文
土壤
生物(动物)
生物(植物)
综合分析
二
1. 利用罗盘仪定方向
第一步:持平—打开罗盘仪盒盖,使磁针自由摆动,然后水平放置
第二步:校准—转动刻度盘,使磁针黑色一端与“北”字中心重合
第三步:读数—中心点与目标物的连线同黑色磁针的夹角,便是目标物所在的方位角
野外方向的识别
三
1.某同学在青岛野外实习时,使用罗盘仪对目标物做了如图所示的测量。
(1)图中甲是罗盘仪构成中的磁针,其功能是指示________方向,其中黑色的一端指示________方。
(2)乙是罗盘仪中的刻度盘,上面标识的度数是________,该度数是从“________方”为起点,按________方向排列。
(3)按照图中的测量结果可知,该同学野外实习的时间是一天中的( )
A.早晨 B.中午 C.下午 D.夜间
(4)该同学发现附近有一棵大树,其方向是在该同学的(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答案:(1)南北 北
(2)方位角 北 顺时针
(3)A
(4)B
野外实习时,某同学使用罗盘仪测量了远处的一个山体位置,罗盘仪指针如图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罗盘仪盘面上的数字刻度说法正确的是( )
A.方位角从正北方向开始计量
B.方位角是从0°按逆时针方向排列的
C.90°的方位角表示正西方
D.360°的方位角表示正南方
2.该同学位于图中山体的方位是( )
A.东 B.西
C.南 D.北
2. 利用太阳定方向
①一年中日出、日落时的太阳方位(北半球):
②正午太阳的方位: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总是在正南方天空。
此时面对太阳,左东右西,背后是北,或阳光下影子的方向是北
白天其他时间可根据太阳和手表来定方向
方法二:
第一步:在手表表面中心立一根细针
第二步:转动手表,用太阳光线照射细针所形成的针影来平分时针与表面数字“12” 之间的夹角
第三步:表面数字“12”正对的方向就是北方
③白天其他时间可根据太阳和手表来定方向
方法一:
第一步:将手表表面放平
第二步:使时针正对太阳
第三步:时针(时针所示方向为当地地方时)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的平分线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3. 利用北极星定方向
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向
6.下图是40°N地区二分二至日太阳的运动路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 12 22 昼短夜长 东南 西南 正南
40°N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
(1)A、B、C三弧分别表示二分二至日时的太阳运行路径,其中白昼最长的是__________。
(2)A路径代表________月________日前后,此时北半球昼夜状况为________,太阳自________方升起,________方落下,正午时太阳在________方。
(3)该地正午时地物的影子朝向什么方向?
(4)利用太阳的方位,你还可以想出什么方法来定向?
C
(3)正北。
答案:(1)C
(2) 12 22 昼短夜长 东南 西南 正南
(3)正北。
(4)在手表表面中心立一根细针,转动手表,用太阳光线照射细针所形成的针影来平分时针与表面数字“12”之间的夹角,那么表面数字“12”正对的方向就是北方。
4. 利用自然特征定方向(以北半球为例)
(1)根据地物特征
积雪:朝北一面的积雪融化的速度一般比朝南一面慢
房屋:一般门口南开,尤其是庙宇群中的主体建筑
蚂蚁洞口:一般朝南,因为南侧较北侧干燥,便于蚂蚁出洞
(2)根据植物生长特征
①一般阴坡,即北坡,低矮的蕨类和藤本植物比阳坡更加发育
②单个植物的向阳面南面枝叶茂盛,向北的阴面树干则可能生长苔藓
③我国北方的许多树木树干的断面可见清晰的年轮,向南一侧的年轮较为稀疏,
向北一侧较为密集。
④我国南方竹茎朝南的一侧颜色较绿;朝北一侧颜色较黄.
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叁
1.野外工作笔记
(1)记录的内容:包括沿途观察和观察点观察,主要包括观察时间、观察点编号、位置、天气状况、观察点描述、剖面描述和剖面图绘制等
(2)记录要求:反映客观实际,力求全面、详细、重点突出,整齐、清晰和图文并茂
2.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1)绘制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图名、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2)常见地图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自然地理要素分布图和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3)野外地图填图:在地理底图上填绘专题内容
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肆
野外实习报告
名称:......
类型:......
目的:......
仪器:......
观察线路和观察点:........
实习内容:.......
方法和手段:......
实习成果:......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方法
野外实习的前期准备
野外实习的方法
野外实习数据的收集记录手段
课堂小结
资料准备
装备准备
实地观察
野外方向的识别
观察点和观察线路的选择
综合分析
野外地图的绘制和填图
野外实习报告的撰写
野外工作笔记
随 堂
检 测
一、判断题
1.了解该地自然环境的基本情况是准备资料的目的之一。( )
2.资料准备的越充分,野外实习时观察越有针对性。( )
3.观察点可以根据交通条件随意挑选。( )
4.为实习安全,返回时尽量原路返回。( )
5.野外实习需要手、脚、眼、口、脑并用。( )
6.利用太阳可以全天候判断方位。( )
7.用手表法只能确定南北方向。( )
8.记录的内容只需关注观察点的各个要素。( )
9.记录内容时,视野外的要素可以根据可视部分进行推测。( )
10.野外实习时用铅笔记录的目的是节约资源。( )
11.专题地图是可以在野外进行绘制的。( )
12.单一自然地理要素的野外实习,可以不写实习报告。( )
13.野外实习携带的仪器、资料需要写进实习报告。( )
14.观察法也是野外实习常用的方法。( )
15.实习报告必须要有图表呈现。( )
下图是我国华北某地区的村村通公路,两边安装有太阳能电池供电的路灯设施。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范围内的村村通公路走向大致是( )
A.南北走向 B.东西走向
C.东北—西南走 D.西北—东南走向
2.拍摄照片的时间大约是( )
A.6:00 B.12:00 C.14:00 D.18:00
解析:第1题,图中的太阳能面板朝向正南方,所以可以推测公路的走向是南北方向,选A。
第2题,根据路灯上的太阳能面板朝向南方,可以判断照片是面向北方拍摄的,路灯影子朝向是偏东北方向,太阳应位于西南方向,并结合影长判断太阳高度,应是午后不久,又不到日落时间,选C。
下图是某野外实习队员搜集到的观察点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队员获取的这幅地形图属于( )
A.实习装备 B.实习资料 C.实习成果 D.实习报告
4.野外实习活动中利用这幅地形图可以( )
A.确定观察点的土壤性质 B.规划野外实习路线
C.替代绘制土地利用剖面图 D.区分不同观察点的植被类型
祝同学们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