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观测云和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观测云和雨 同步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97.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鄂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2 11:4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1.3观测云和雨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曾都地区降水的主要形式是( )。
A.下雨 B.下雪 C.霜冻
2.降雨量通常用雨量器来测定,以( )为单位。
A.分米 B.厘米 C.毫米
3.根据( )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天、少云、多云和阴。
A.云量 B.雨量 C.风力
4.天空中的云是由( )聚集而成的。
A.水蒸气 B.水蒸气和空气 C.小水滴和小冰晶
5.漏斗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 )的基本仪器。
A.温度 B.风向 C.降雨量
6.下雨时,雨水往往聚集在( )的地方。
A.地势低 B.地势高 C.平坦
二、填空题
7.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 。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 .
8.一定 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 ,称为降雨量。通常用 测定,以 为单位。
9. 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10.根据 的多少,可以把天气分为 、 、 和 。
11. 和 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2.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 ,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 ,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 .
三、判断题
13.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可以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
14.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的雨水深度,称为降水量。 ( )
15.通常用仪器测量降雨量,以厘米为单位。( )
16.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天气变化是没有规律的。( )
17.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等级。( )
四、简答题
18.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
19.时不时的雨总会从天而至,那天上的水有没有降完的时候,为什么?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
1.A
【详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都是降水的不同形式。曾都地区降水的主要形式是下雨。
2.C
【详解】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3.A
【详解】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A符合题意。
4.C
【详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结成许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在天空中,浮在空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非常轻,当它们大量聚集在一起时,就形成了云。
5.C
【详解】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雨量器是气象观测站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6.A
【详解】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即地球吸引物体的力。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不会改变,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下雨时,由于地球重力的缘故,雨水往往聚集在地势低的地方。
7.装置 雨水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
8. 时间 深度 雨量器 毫米
【详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记录时是以24小时的时间来确定降雨等级的,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9. 云量 云量
【详解】云量是指云块占据天空的多少。
10.晴天 少云 多云 阴天
【详解】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二成的时候,天气是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成的时候,天气是少云;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八成的时候,天气为多云;当天空中的云量超过八成的时候,天气是阴天。
11. 云 雨
【详解】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云和雨是常见的天气现象。
12. 晴天 多云 阴天
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
【详解】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的依据是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4.√
【详解】一定时间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称为降水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15.×
【详解】雨量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通常用仪器测量降雨量,以毫米为单位,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16.×
【详解】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
【详解】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降水的形式有很多,如有雨、雪、冰雹等。降水量是在24小时内降落在水平地面上的水,在未经蒸发、渗漏、流失的情况下所积的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气象学家根据降雨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等级。
18.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详解】天空中漂浮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把云分为三类:积云、层云、卷云。层云是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的云,它通常是灰色的。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的天气有关。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云的生成,外形特征,量的多少,分布及其演变,不仅反映了当时大气的运动、稳定程度和水汽状况,而且也是预示未来天气变化的重要征兆之一。
【点睛】本题考查云的观测,要求学生掌握云的观测的意义。
19.没有;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地循环。自然界中的水都在不停的循环当中,降水仅仅是整个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天上的水是降不完的。
【详解】江河湖海、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热,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气中,水蒸气在空中受冷变成云,云变成雨、雪等落到地面;地面上的雨水和融化了的雪水有的渗入地下,地下水又会汇集流出地面形成泉水流入江、河、湖、海,于是,水在海洋、天空、陆地之间永不停息地循环。自然界中的水都在不停的循环当中,降水仅仅是整个水循环中的一个环节,因此天上的水是降不完的。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