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内容
学科 音乐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级 二年级下册
单元主题 新疆好
单元内容分析 《新疆好》这一单元以新疆地区的民族音乐和文化为主题,通过四首充满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歌曲或乐曲,带领学生领略新疆的独特魅力和多元文化。从《新疆好》的热情歌唱到《新疆舞曲第一号》的欢快旋律,再到《新疆是个好地方》和《我爱雪莲花》的深情表达,每一首曲目都展现了新疆音乐的独特风格和文化底蕴。通过学习这一单元,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感受新疆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并学会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单元对应学段目标 1. 感知与体验:通过《新疆好》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感知新疆音乐的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体验音乐作品中的民族情感和文化韵味。 2. 表现与创造:学生能够模仿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用简单的乐器或身体发出与新疆音乐相关的声音,创造一段表现新疆风情的音乐或舞蹈。 3. 文化与理解:了解新疆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及新疆音乐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理解音乐如何描绘和传达新疆的美好和独特魅力。
单元大概念 新疆音乐独具特色,通过学唱与舞蹈,感受新疆文化的风情与音乐的魅力。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对新疆的地理和文化有一定了解但不够深入。《新疆好》单元通过歌曲让学生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教学中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引导他们通过音乐感受新疆的美好和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多元文化意识。
单元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美。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歌声和舞蹈表现新疆音乐的魅力和文化氛围。 创意实践:学生结合新疆的元素创作一段音乐或舞蹈,展现新疆的风情和魅力。 文化理解:学生了解新疆的地理、历史和文化背景,认识到新疆音乐在多元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单元学习重难点 单元学习重点: 1. 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风格和地域特色美。 2. 用歌声和舞蹈表现新疆音乐的魅力和文化氛围。 单元学习难点: 1. 准确掌握新疆音乐的节奏和旋律特点,尤其是特殊的音乐元素。 2. 结合新疆元素创作音乐或舞蹈,展现新疆的风情和魅力。
单元课时安排 4
单元结构梳理 (空 集体备课完成)
课题: 《新疆是个好地方》《新疆好》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感受新疆音乐独特的节奏、旋律与音色,体验新疆音乐的欢快与热烈,认识到新疆音乐的多样性。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演唱两首歌曲的旋律,并尝试模仿新疆舞蹈的基本动作,表现出新疆音乐的韵律感。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新疆音乐的元素,创作简单的打击乐伴奏或小型舞蹈表演,培养创新思维与表现能力。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疆音乐的文化背景,认识到音乐在传承新疆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增进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与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掌握新疆音乐中的复杂节奏型与舞蹈动作的协调。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疆 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伴奏 二、新课教学,走入新疆 1、学唱第一段 ① 出示新疆的小导游。提问: 来听一听, 我们的第一站导游会 带我们去哪些地方呢?(播放歌曲第一段) ② 师:多美的风景啊, 你们的爸爸妈妈没和你们一起来真是可 惜了,我们把我们看到的用歌声唱给你的父母听吧。 ③ 听教师范唱,感受情绪,并默唱。 ④ 跟琴唱,找出难点句,进行解决。 ⑤ 完成演唱第一段。 2、学唱第二段 ① 听范唱,提问:新疆不仅风景优美,而且还有许多香甜可口 的水果,小导游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水果呢? ② 教师范唱,关注与第一段不一样的地方。 ③ 引导一、二、三节奏的变化,并加以指导演唱。 ④ 完场演唱第二段 3、学唱第三段 ① 新疆不仅风景有优美, 物产丰富, 刚才我们品尝到了香甜的水果,下面我们来看看,新疆还有什么物产。 (出示图片阿勒泰的金 子和和田玉石) ② 生自主学唱,发现难点进行解决。 ③ 完整演唱第三段 给歌曲取名(师:我们游览了这么多地方,现在能不能把他们 连起来唱一唱呢?唱之前能否给它取个名字) 演唱全曲,提示情绪的演绎。 为歌曲伴舞,一组唱,一组演,教师进行评价。 三、巩固拓展,再现新疆 1、师:新疆好吗?新疆可真是个好地方啊!新疆还有许多好听 的曲子,优美的舞蹈,神奇的乐器那!我们一起来听听。 (欣赏《新疆好》) 2、新疆真是个好地方,他们那么热情好客,我们下次还来吗?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疆 播放《新疆是个好地方》伴奏,同时展示新疆的美景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新疆的魅力,为引入新课做好铺垫。 二、新课教学,深入新疆 学唱第一段: 通过小导游的角色,带领学生游览新疆的美景,并播放歌曲第一段,让学生在听赏中熟悉旋律和歌词。 教师范唱,引导学生感受歌曲情绪,并尝试默唱,加深印象。 学生跟琴唱,找出难点句进行针对性解决,确保准确演唱。 学唱第二段: 引导学生听范唱,关注与第一段不同的地方,感受歌曲的变化。 教师范唱,特别强调一、二、三节奏的变化,指导学生准确演唱。 学生完成第二段演唱,注意节奏和旋律的准确性。 学唱第三段: 展示新疆的物产图片,如阿勒泰的金子和和田玉石,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自主学唱第三段,发现难点并尝试解决,教师给予指导。 学生完整演唱第三段,注意情绪的演绎和旋律的连贯性。 给歌曲取名并演唱全曲,提示学生注意情绪的演绎和歌曲的整体表现。三、巩固拓展,留恋新疆 播放新疆的音乐作品《新疆好》,让学生欣赏并感受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
作业设计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唱的新疆歌曲,并尝试为家人表演歌曲伴舞。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新疆的资料,如风景、物产、文化等,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和引入新疆元素,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能够准确掌握旋律和节奏,并较好地演绎歌曲情绪。同时,通过欣赏和拓展活动,学生对新疆的音乐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然而,在歌曲伴舞环节,部分学生的动作还不够协调和优美,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舞蹈基础的训练和指导。此外,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中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表演活动。
课题: 《新疆好》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聆听《新疆好》这首歌曲,感受其独特的旋律美、节奏美以及歌曲中所蕴含的欢快、热烈的情感。 引导学生体会新疆音乐中常用的音乐元素,如切分音、附点节奏等,以及它们对歌曲风格形成的作用。 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新疆好》的旋律,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准。 通过模仿和学习,学生能够初步表现出新疆歌曲特有的演唱风格,如声音的弹性、咬字的清晰等。 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结合《新疆好》的音乐元素,尝试创作简单的打击乐伴奏或舞蹈律动,以增强对歌曲的表现力。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自主编排与歌曲内容相关的表演节目,如小合唱、歌舞表演等。 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新疆好》这首歌曲,学生能够了解新疆地区的音乐文化特色,认识到音乐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引导学生探究新疆音乐与当地民俗、历史背景的联系,加深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新疆好》的旋律,掌握歌曲的基本节奏和音准。 感受并表现新疆音乐独特的节奏特点和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并表现出新疆歌曲特有的演唱风格,如声音的弹性、咬字的清晰等。 在创意实践中,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有效融合,创作出具有新疆音乐风格的表演作品。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一、新课导入 介绍新疆 师:欣赏完这段迷人的风光,同学们就来说说都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给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生答,老师随即补充介绍) 二、歌曲中的新疆 1、聆听曲目 师:大家看的都很认真, 说的也非常精彩。 新疆的确是个好地方, 它闻名全国的除了优美的风景,还有热烈奔放的少数民族的歌舞呢,接下来老师将为大家带来一首美妙的新疆歌曲《新疆好》。 2、歌曲介绍 师:《新疆好》是刘炽编曲的一首新疆民歌,歌曲以富有新疆民歌音调特色的七声音阶及节奏编写而成 ,抒发了新疆人民热爱和赞美自己家乡的真挚情感。 3、新疆歌曲串烧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首非常好听的新疆歌曲,会唱的小朋友可以跟着一起唱 (《达坂城的姑娘》、《娃哈哈》、《小巴郎童年的太阳》 、 《掀起你的盖头来》、《新疆是个好地方》) 三、舞蹈中的新疆 1、舞蹈欣赏 师:新疆是一个快乐的民族,自古以来就能歌善舞,就连刚刚学会走路的小朋友都能跟随快乐的节奏舞上一段呢。 2、学跳新疆舞师:在表演的时候通常都有哪些常用的动作呢?比如:移颈、翻 腕、托帽。 师:下面,我想教大家学跳新疆舞步伐。 3、舞蹈表演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伴着这首美妙的歌曲《新疆好》舞动起来 吧! 4、打击乐器伴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乐器是什么吗?(铃鼓)铃鼓就是新 疆歌舞中的一种打击乐器,同学跟老师一起打节奏。 总结: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们表现的真棒! 今天我们领略到了 (板书:新疆有美丽的风光、香甜的瓜果、欢快的歌舞)有机会啊,同学们一定要亲自去感受一下这个美丽的民族, 希望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 课的学习, 能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更深的认识, 让我们一起在轻快地歌声中结束这节课吧! 一、新课导入:魅力新疆初探 通过播放新疆的迷人风光视频,激发学生对新疆的好奇与向往。提问引导学生分享所见所想,教师补充介绍新疆的特色,为进入歌曲学习做铺垫。 二、歌曲中的新疆:聆听与感受 播放《新疆好》歌曲,让学生感受新疆民歌的独特韵味。 介绍歌曲背景及其在新疆文化中的地位,加深学生对歌曲的理解。 安排新疆歌曲串烧环节,让学生在歌声中进一步感受新疆的魅力,鼓励会唱的学生领唱,增强课堂互动。 三、舞蹈中的新疆:动感体验 展示新疆舞蹈视频片段,让学生欣赏新疆舞蹈的活力与美感。 教授新疆舞的基本步伐和动作,如移颈、翻腕、托帽等,让学生在动作中感受新疆文化的韵律。 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伴随着《新疆好》的旋律舞动,体验新疆歌舞的乐趣。 引入新疆打击乐器——铃鼓,教学生如何使用它为舞蹈伴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作业设计
请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新疆歌曲和舞蹈,尝试为家人表演一段新疆舞。 让学生收集更多关于新疆的资料,如特色美食、传统节日等,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歌曲和舞蹈两个方面让学生深入感受了新疆的魅力。学生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互动积极。但在舞蹈教学环节,部分学生的动作还不够规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和练习。同时,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中更主动地参与学习和表演活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新疆的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感受,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课题: 《新疆舞曲》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聆听新疆舞曲,感受其独特的节奏感和欢快的音乐氛围,体验舞曲的动感与活力。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尝试用打击乐器或身体律动模仿新疆舞曲的节奏,表现出舞曲的韵律与风格。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新疆舞曲的元素,创作简单的舞蹈或律动表演,培养创新思维与舞蹈表现能力。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新疆舞曲的文化背景与舞蹈风格,认识到音乐与舞蹈在传承新疆文化中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并表现新疆舞曲的节奏特点与舞蹈风格。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新疆舞曲中的音乐与舞蹈元素的融合,并在表演中准确传达其韵律与动感。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一、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 ( 第一号 ) 1. 导入: 我国新疆地区物产丰富, 风景优美, 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 你们还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 2. 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 为什么 3. 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 4. 再欣赏一遍。 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 5. 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 二、分段欣赏 (1)欣赏第一乐段。 第一段由新疆打击乐器铃鼓节奏的引子, 导入了欢乐的舞曲, 抒发了人民翻身当家作主的愉快心情。 (2)欣赏第二乐段。 艺人弹着冬布拉,吟唱着古老而忧郁的民歌,以悲痛的心情控诉着万恶的旧社会。 (3)欣赏第三乐段。 师:我们再来听最后一段。 师: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 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 绘了什么场面? 第三段再现了第一段音乐,但更为热烈、奔放,抚今追昔,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充分表达了人民心底的欢乐。 师:这部分音乐重复了第几部分的音乐? 生:第一段 师:这部分音乐再次出现,让你有何感受? 生:欢乐; (4)完整欣赏整首乐曲。 师:好,同学们,让我们再重新完整的听一遍,大家认真去感受。 教师不做任何要求,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带着自己的见解去欣 赏乐曲。 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同学们认真聆听和体会吧。 一、聆听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一号) 导入:简短介绍新疆的丰富物产、美丽风景及能歌善舞的民族特色,为乐曲的聆听做文化背景铺垫。 初次聆听:引导学生注意乐曲的风格,讨论并确认为新疆少数民族风格音乐,基于伴奏音型的独特新疆节奏。 再次欣赏: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感受乐曲中模仿的新疆民族乐器——手鼓,并带领学生轻轻模仿其节奏。 二、分段欣赏与深入解析 第一乐段:引导学生感受铃鼓节奏引出的欢乐舞曲氛围,体会翻身当家作主的愉快心情。 第二乐段:描述艺人弹唱古老民歌的场景,感受音乐中表达的悲痛与对旧社会的控诉。 第三乐段:通过对比第一段,引导学生注意速度、节拍的变化,感受音乐更为热烈、奔放的情绪,以及抚今追昔的幸福感。
作业设计
请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手鼓或其他打击乐器模仿《新疆舞曲》中的节奏,并录制视频分享到班级群。 让学生收集关于新疆的其他音乐作品或舞蹈视频,下节课进行分享与交流。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聆听《新疆舞曲》,学生较好地感受了新疆音乐的独特魅力,对乐曲的结构和情绪有了初步的理解。在分段欣赏中,学生通过讨论和模仿,进一步加深了对乐曲风格的认识。但在引导学生深入感受音乐情感方面,还需加强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乐曲的内涵。同时,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创造性发挥,让音乐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课题: 《我爱雪莲花》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聆听《我爱雪莲花》歌曲,感受其优美的旋律与深情的歌词,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对雪莲花的热爱与赞美。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与歌词,表现出歌曲的情感与风格,尝试用轻柔的声音与表情来诠释歌曲。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结合歌曲的主题与元素,创作简单的绘画或诗歌来表达对雪莲花的喜爱与敬意,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艺术表现能力。 文化理解: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了解雪莲花作为新疆地区的象征之一的文化意义,认识到音乐在传承与弘扬地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感受并表现歌曲的优美旋律与深情歌词,准确传达歌曲的情感与风格。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并表现出歌曲中对雪莲花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以及歌曲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教学准备 钢琴、PPT、多媒体、板书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一、创设情境 欣赏歌曲《我爱雪莲花》,揭开疑问回答——手捧雪莲花,献给边防军 师:天山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天气非常寒冷。边防军叔叔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坚守哨所, 保卫祖国的安宁。 所以希望同学们一定要学习边防军叔叔那种甘于奉献的精神。 新疆小姑娘萨依拉能把那神奇的雪莲花采摘来送给了边防军叔叔, 所以我建议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她表示感谢。 二、学唱歌曲 1、a、教师念一句,学生念一句 b、介绍“冬不拉” 师:小朋友们,你们还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吗?——冬不拉 师:“冬不拉”是新疆的一种常见乐器。还有一种乐器叫手鼓。 他们都是新疆人民勤劳、智慧的杰作。 c、学生齐读儿歌,教师用铃鼓为学生伴奏 就让我们共同来聆听这首动听的歌曲《我爱雪莲花》。 2、a、学生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的节奏。 b、学生小声跟唱歌 曲 c、全体齐唱。 3、审美提高 a、分析歌曲情绪 b、最后一句的演唱 c、完整演唱歌曲 (跟伴奏唱 1~2 遍) 三、创编表现 a、随音乐舞蹈 b、学生表演动作 c、分组创编,表现歌曲四、教师总结 通过《我爱雪莲花》这首动听的歌,我们在边唱边学边练边演的 过程体会到了“天山的青松根连根,军民团结一家亲”。 同学们你们也要象小吐依拉一样,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好好学 习,将来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贡献力量!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一、创设情境与引入 通过播放歌曲《我爱雪莲花》,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理解歌曲背景,即边防军在天山恶劣环境下的坚守,以及新疆小姑娘萨依拉献雪莲花的深意。强调学习边防军叔叔的奉献精神,并向萨依拉表示感谢。 二、学唱歌曲与感受 教学生念歌词,介绍新疆乐器“冬不拉”和手鼓,加深文化了解。 学生齐读歌词,教师用铃鼓伴奏,增强节奏感。 听录音范唱,感受歌曲节奏,随后小声跟唱,最后全体齐唱。 分析歌曲情绪,指导最后一句的演唱技巧,完整演唱歌曲。 三、创编表现与体验 鼓励学生随音乐自由舞蹈,表达歌曲情感。 学生表演自编动作,展示个性。 分组创编,结合歌曲进行表现,培养合作精神。 四、教师总结与升华 通过《我爱雪莲花》的学习,学生体会到了军民团结的深厚情感。鼓励学生以解放军叔叔为榜样,好好学习,为将来保卫祖国、建设祖国贡献力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信心。
作业设计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歌曲《我爱雪莲花》,并尝试教家人唱这首歌。 用自己的话写一篇短文,表达你对边防军叔叔的敬佩之情,以及你如何向他们学习。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学唱歌曲、创编表现等环节,成功引导学生感受了《我爱雪莲花》这首歌曲所蕴含的深厚情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对边防军的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但在歌曲演唱技巧的指导上还需加强,以确保学生能更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同时,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