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溯源羊肉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通过扫描羊肉包装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查看这包羊肉的溯源信息,包括养殖户、重量、生长周期、放牧距离、防疫标志、屠宰加工环节等。某企业和牧民签订协议,建立一整套溯源监管体系,从羔羊的养殖防疫、屠宰加工到羊肉的存储配送、终端消费建立起数据库,实现对羊肉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溯源羊肉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 原料数量 B. 消费市场 C. 交通条件 D. 饮食习惯
2. 牧民家庭加入溯源监管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牧场面积 B. 降低饲养成本 C. 增加产品种类 D. 增加销售收入
3. 溯源监管体系中羊肉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有助于( )
①实现羔羊精准饲养②提高物流时效③降低羊肉价格④保护草场资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金属镍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氧化、延展性好等优良性能,是制备不锈钢、高温合金、动力电池等的重要原材料,属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和不锈钢生产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镍资源,但国内镍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3%左右。下图示意世界四大镍矿产品进口国进口结构(圆圈大小表示贸易规模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国家中,在国际镍矿产品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 )
A. 印度尼西亚 B. 瑞士 C. 芬兰 D. 英国
5. 为提高镍资源供应安全度,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国内资源开采力度 B. 投资入股海外镍矿 C. 缩小相关产业规模 D. 提高采购价格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表示人粮关系,以数值0.875、1为界分为粮食盈余、人粮平衡、人口超载三种类型。其中,粮食盈余类型又以0.5、0.75为界分为富富有余、富裕、盈余三个级别,人口超载类型也以1.125、1.25、1.5为界分为临界超载、超载、过载、严重超载四个级别。下图示意河南省耕地面积、总人口和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1999—2003年河南省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
A. 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链延长 B. 促使经济作物占比上升
C. 会降低粮食安全水平 D. 吸引省外人口大量迁入
7. 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特点的成因可能是( )
A. 耕地面积锐减 B. 气象灾害 C. 粮食价格上涨 D. 劳动力短缺
8. 2028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的类型最可能是( )
A. 人口超载 B. 人粮平衡 C. 富富有余 D. 富裕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9日16时40分,山东济南的李老师在下班回家路上,发现太阳正好位于身后道路上方,于是随手拍下照片(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此时李老师前进的方向可能是( )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10. 此时与李老师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 7/48 B. 13/48 C. 23/48 D. 41/48
位于北美洲西部奥肯那根山谷的奥索尤斯是加拿大唯一的沙漠地区。斑点湖位于奥索尤斯西北部,每到旅游旺季,湖面上会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白色镶边的彩色斑点圆圈,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下左图示意斑点湖的位置,下右图示意斑点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斑点湖( )
A. 湖水浅,盐度高 B. 湖水浅,盐度低 C. 湖水深,盐度高 D. 湖水深,盐度低
12. 该山谷形成沙漠的主导因素是( )
A. 沿岸洋流 B. 山体坡度 C. 海陆分布 D. 局地环流
13. 奥肯那根山谷斑点湖的旅游旺季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进而使山地自然景观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东、西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①自然带最可能( )
A. 灌丛带 B. 草甸带 C. 针叶林带 D. 荒漠带
15. 该山地为( )
A. 贺兰山 B. 太行山 C. 大巴山 D. 南岭
16. 造成该山地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差异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 B. 土壤 C. 季风 D. 坡度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应村位于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西侧的河谷中,村里原来只有4户人家,环境纯净古朴,且没有通讯网络,四周群山环绕,抬头就能看见梅里索山被为真正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近几年,甲应村被越来越多喜欢探险、自驾和徒步的游客所青睐。察瓦龙乡政府近几年为村子修了公路,公路为非铺装道路,始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察瓦龙乡,沿着悬崖大致呈Z形或S形,一直蜿蜒爬升到海拔4700多米高的山巅,再下行到海拔3600多米的甲应村。甲应村也依托旅游陆续开了几家客栈,并由村委统一经营。下左图为甲应村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甲应村景观图。
(1)简述甲应村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地理背景。
(2)说明甲应村进村公路没有采用铺装、桥隧结合的顺直公路,而是采用Z形或S形铺装道路的原因。
(3)指出甲应村旅游业发展可能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可溶性岩层以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岩层为主。该区域目前依然处于抬升状态,著名的郯庐断裂穿过其东南方,区域内断裂线纵横交错。鲁中南是我国桌山地貌(山东称之为“崮”)最为普遍的区域,且广布岩溶泉景观。鲁中南桌山除了具有顶部平坦、周边陡峭的桌山地貌共同特征外,桌山下边还独具一个剖面呈梯形或阶梯状的台子。在这些台子周边,环绕着一条条如同等高线般的环形石坎梯田,人们在其上耕耘、播种、收获……下图示意鲁中南桌山地貌景观。
(1)描述志留纪以来鲁中南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
(2)简析鲁中南发展大规模梯田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推测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岩溶泉形成原因。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挝是中南半岛内陆国家,湄公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国,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有“中南半岛屋脊”“东南亚蓄电池”之称。结合流域自然环境基础,同时考虑到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习惯、国家的发展愿景,老挝实施梯级开发水能的方案,所获电力国内使用约30%,出口泰国等周边国家约70%。下表示意2012-2018年老挝电力出口量组成的变化。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EDL/106kWh 320.4 690.8 445.2 655.4 1 633.3 1 8374 2 139.9
IPP/106kWh 10 042.7 11 830.2 11 491.0 10 187.0 18 017.1 23 064.2 24 568.4
EDL占比/% 3.09 5.52 373 6.04 8.31 7.38 8.01
注:EDL为老挝电力公司,其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IPP为1993年老挝政府向外商开放电力行业后发展起来的外资公司。
(1)指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老挝有“东南亚蓄电池”之称的自然环境基础。
(2)简述老挝选择梯级开发水能的社会经济原因。
(3)说出老挝电力公司(EDL)电力出口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年来,溯源羊肉逐渐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通过扫描羊肉包装上的二维码,消费者就可以查看这包羊肉的溯源信息,包括养殖户、重量、生长周期、放牧距离、防疫标志、屠宰加工环节等。某企业和牧民签订协议,建立一整套溯源监管体系,从羔羊的养殖防疫、屠宰加工到羊肉的存储配送、终端消费建立起数据库,实现对羊肉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溯源羊肉出现的主导因素是( )
A. 原料数量 B. 消费市场 C. 交通条件 D. 饮食习惯
2. 牧民家庭加入溯源监管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
A. 扩大牧场面积 B. 降低饲养成本 C. 增加产品种类 D. 增加销售收入
3. 溯源监管体系中羊肉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有助于( )
①实现羔羊精准饲养②提高物流时效③降低羊肉价格④保护草场资源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题详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对食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而溯源羊肉能保证产品质量,满足市场需求,故溯源羊肉出现的主导因素是消费市场,B正确;而原料数量、交通条件和饮食习惯都不是影响溯源羊肉出现的主导因素,A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加入溯源监管体系后,牧民家庭的羊肉销售渠道稳定、销量增加,销售收入会明显增加,D正确;而牧民家庭加入溯源监管体系不会直接扩大牧场面积,A错误;加入该体系会规范、提高牧民的养殖标准,其养殖成本可能增加,B错误;该体系主要是针对于羊肉,故牧民家庭加入该体系不会增加其生产的产品种类,C错误。故选D。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溯源监管体系中羊肉全产业链的无缝监管,能够帮助牧民控制养殖规模,实现精准饲养,同时有助于保护草场资源,以提高羊肉产品的质量和持续稳定供应,①④正确;为了保障羊肉的新鲜度和市场供应,物流配送效率也会提高,②正确;羊肉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市场供需关系,故该全产业链无缝监管不能直接降低羊肉价格,③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农业区位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因素,社会条件主要是市场需求、交通运输、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因素。
金属镍具有耐腐蚀、耐高温、抗氧化、延展性好等优良性能,是制备不锈钢、高温合金、动力电池等的重要原材料,属于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支撑材料。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电池和不锈钢生产国,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镍资源,但国内镍资源储量仅占世界的3%左右。下图示意世界四大镍矿产品进口国进口结构(圆圈大小表示贸易规模大小),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国家中,在国际镍矿产品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的是( )
A. 印度尼西亚 B. 瑞士 C. 芬兰 D. 英国
5. 为提高镍资源供应安全度,我国可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大国内资源开采力度 B. 投资入股海外镍矿 C. 缩小相关产业规模 D. 提高采购价格
【答案】4. A 5. B
【解析】
【4题详解】
根据图片分析可知,印度尼西亚与中国、韩国镍矿产品贸易规模较大,且箭头指向中国、韩国,说明印度尼西亚是中韩两国镍矿产品的重要供应国,说明其在国际镍矿产品出口中具有重要地位,A正确;瑞士在图片中镍矿贸易额规模很小,且并没有箭头指向其他国家,故其不是主要的镍矿产品出口国,B错误;根据图片可知,有多个国家指向芬兰和英国,说明这两国是镍矿产品的主要进口国,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我国镍矿储量有限,加大国内资源的开采力度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A错误;通过投资入股海外镍矿、购买采矿权的方式,可提高与进口来源国家镍资源贸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可行的措施,B正确;缩小相关产业规模,不利于我国产业的发展,C错误;提高采购价格依然无法摆脱镍矿供应“受制于人”的局面,且提高采购价格会增加镍矿产品的生产成本,不利于产业发展,D错误。故选B。
【点睛】战略性关键矿产是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战略新兴产业不可或缺,同时又被打上地缘政治烙印的一类矿产资源。战略性关键矿产的种类因国家经济发展阶段、经济结构和全球化产业分工不同而呈现某些时空演变规律。
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表示人粮关系,以数值0.875、1为界分为粮食盈余、人粮平衡、人口超载三种类型。其中,粮食盈余类型又以0.5、0.75为界分为富富有余、富裕、盈余三个级别,人口超载类型也以1.125、1.25、1.5为界分为临界超载、超载、过载、严重超载四个级别。下图示意河南省耕地面积、总人口和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1999—2003年河南省的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状况( )
A. 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链延长 B. 促使经济作物占比上升
C. 会降低粮食安全水平 D. 吸引省外人口大量迁入
7. 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特点的成因可能是( )
A. 耕地面积锐减 B. 气象灾害 C. 粮食价格上涨 D. 劳动力短缺
8. 2028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的类型最可能是( )
A. 人口超载 B. 人粮平衡 C. 富富有余 D. 富裕
【答案】6. C 7. B 8. D
【解析】
【分析】本题以“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为情景设置问题,涉及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6题详解】
根据图文材料可知,1999-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且总体呈上升趋势,约位于1.1-1.2之间,属于人口超载。在这一阶段河南省的粮食生产难以满足人口需求,不有利于粮食加工产业链的延长,A错;促使经济作物占比上升,应当在粮食盈余的状况下进行,在这一阶段,为满足粮食需求也不会提升经济作物种植比例,B错;人口超载时,粮食难以满足需求,这种情况下会降低粮食安全水平,C对;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河南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是人口净迁出大省,且粮食短缺也增加了人口迁入阻力,D错。故选C。
【7题详解】
根据图示可得,2003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在1.3左右,属于人口超载类型。由图可知,2003年耕地面积变化不大,A错;该指数突然大幅度增大,说明粮食产量急剧减少,最可能是气象灾害导致的粮食大幅度减产,B对;粮食价格上涨会导致人口购买粮食的能力下降,增加人口对粮食的需求,从而导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下降,然而,这种影响通常不是长期的,因为政府会采取措施稳定粮食价格,C错;劳动力短缺会影响粮食生产,降低粮食产量,使得河南省的粮食生产难以满足人口需求,导致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下降,然而,在河南省这样的农业大省,劳动力短缺的情况通常不会太严重,D错。故选B。
【8题详解】
依据图示可得,2003—2020年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整体呈下降态势,2020年已降至0.84左右,已经达到了盈余级;按2010—2020年的演变趋势,至2028年时,河南省耕地资源人口承载力指数最可能下降到0.5-0.75之间,即可进入富裕级,D项较为符合,ABC三项不符合。故选D。
【点睛】2003年夏季6月20-7月21日,淮河流域在多种天气系统的综合作用下,出现大面积、高强度、长历时的大暴雨,引发了流域性大洪水。
北京时间2023年12月9日16时40分,山东济南的李老师在下班回家路上,发现太阳正好位于身后道路上方,于是随手拍下照片(见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此时李老师前进的方向可能是( )
A. 西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东南方向
10. 此时与李老师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全球的( )
A. 7/48 B. 13/48 C. 23/48 D. 41/48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12月9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山东济南应日出东南、日落西南,中午太阳位于正南,山东济南地方时与北京时间差别不大,北京时间16时40分为当地下午,太阳应西南方向,材料信息表明,李老师在下班回家路上,发现太阳正好位于身后道路上方,表明此时李老师前进的方向应该是东北方向,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
此时为北京时间9日16:40,北京时间采用东八区区时,经计算此时西八区为9日0:40,从西八区向东至东十二区均为9日,与李老师处于同一天,占时区20.5个,约占全球的20.5/24,即41/48,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地球上有两条日期变更线:一条是日界线,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基础,另一条是0时所在经线(现实背景下,应是区时为0时所在时区的西边界经线),0时经线(0时时区西边界)以东至180°经线为新的一天的范围,0时经线(0时时区西边界)以西至180°经线为旧的一天的范围。
位于北美洲西部奥肯那根山谷的奥索尤斯是加拿大唯一的沙漠地区。斑点湖位于奥索尤斯西北部,每到旅游旺季,湖面上会形成一个个大小不一、白色镶边的彩色斑点圆圈,是著名的旅游景点。下左图示意斑点湖的位置,下右图示意斑点湖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 斑点湖( )
A. 湖水浅,盐度高 B. 湖水浅,盐度低 C. 湖水深,盐度高 D. 湖水深,盐度低
12. 该山谷形成沙漠的主导因素是( )
A. 沿岸洋流 B. 山体坡度 C. 海陆分布 D. 局地环流
13. 奥肯那根山谷斑点湖的旅游旺季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1. A 12. D 13. B
【解析】
【11题详解】
由图文资料可知,斑点湖地处北美洲西部奥肯那根山谷的沙漠地区,气候干旱少雨,是一个内陆湖,且湖水没有外泄通道,盐度较高;每到旅游旺季,湖面大小不一、白色镶边的彩色斑点圆圈是湖水水量减少,水位下降而形成的小水坑(深度较浅),白色镶边是湖水盐度高,水分蒸发,盐分积累,盐类物质结晶形成的。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由图文资料可知,沿岸洋流受山地阻挡,无法影响内陆山谷,选项A错误;山体坡度不影响山谷形成沙漠,选项B错误;该山谷位于北美洲西部奥肯那根,离西部太平洋不远,海陆分布因素影响较小,选项C错误;该山谷位于盛行西风的背风坡,由于焚风效应形成沙漠,属于局地环流影响,D正确;故选D。
【13题详解】
材料显示,每年旅游旺季,湖面便形成诸多白色镶边、颜色多样的小水坑,这些小水坑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白、绿、蓝等颜色,状如一个个斑点。夏季,奥索尤斯气候炎热干燥,湖水大量蒸发,部分湖区露出湖底,湖水蒸发作用旺盛,盐分物质析出,形成白色镶边,形成一个个小池;由于小池中的水量不同,矿物质类型和含量不同,富含矿物质的池水呈现各种颜色,易出现斑点湖的特征。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1、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2、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3、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5、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山地地形影响气候,进而使山地自然景观随海拔升高而发生变化。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东、西坡垂直自然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中①自然带最可能为( )
A. 灌丛带 B. 草甸带 C. 针叶林带 D. 荒漠带
15. 该山地为( )
A. 贺兰山 B. 太行山 C. 大巴山 D. 南岭
16. 造成该山地东、西坡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 B. 土壤 C. 季风 D. 坡度
【答案】14. D 15. A 16. C
【解析】
【14题详解】
从②自然带到⑤自然带,随着海拔升高自然带由草原带演变为森林带,说明随着海拔升高水分条件得到改善;②为草原带,西坡的①自然带位于②之下,说明①的水分条件比②更差,最可能发育的自然带是荒漠带,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根据上题可知,该山西坡基带为荒漠,东坡基带为草原,说明该山地处我国西部气候较为干旱的地区,且海拔3500米以上符合贺兰山的特征,A正确;太行山位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基带应为落叶阔叶林,B错误;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外围,位于秦岭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基带应发育常绿阔叶林,C错误;南岭位于广东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基带应为常绿阔叶林,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贺兰山东坡基带为草原,而西坡基带为荒漠,且东坡森林植被种类多于西坡,主要是由于东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量较大,能够满足更多种类植被的生长,而西坡为夏季风的背风坡,降水较少,使其自然带分布与东坡存在差异,故影响因素是季风,C正确;该山为南北走向,东西坡的光照条件差异不大,A错误;该山东西坡有部分自然带相同,说明土壤和坡度不是影响其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导因素,B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复杂程度的因素:1、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越复杂,2、山体海拔---纬度相同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越复杂;3、山顶、山麓之间的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越复杂。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甲应村位于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西侧的河谷中,村里原来只有4户人家,环境纯净古朴,且没有通讯网络,四周群山环绕,抬头就能看见梅里索山被为真正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近几年,甲应村被越来越多喜欢探险、自驾和徒步的游客所青睐。察瓦龙乡政府近几年为村子修了公路,公路为非铺装道路,始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察瓦龙乡,沿着悬崖大致呈Z形或S形,一直蜿蜒爬升到海拔4700多米高的山巅,再下行到海拔3600多米的甲应村。甲应村也依托旅游陆续开了几家客栈,并由村委统一经营。下左图为甲应村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甲应村景观图。
(1)简述甲应村被誉为世外桃源的地理背景。
(2)说明甲应村进村公路没有采用铺装、桥隧结合顺直公路,而是采用Z形或S形铺装道路的原因。
(3)指出甲应村旅游业发展可能对当地产生的影响。
【答案】17. 地处河谷地区,群山环绕,环境优美,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18. 当地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采用Z形或S形铺装道路可以降低坡度;与桥隧结合的顺直公路相比Z形或S形铺装道路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带动沿线村庄的发展;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19. 有利:增加当地收入,提供就业岗位,不断完善基础设施。不利:大量游客涌入可能会出现环境污染,造成生态破坏。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西侧河谷中的甲村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自然地理环境、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旅游业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能力,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甲应村位于梅里雪山卡瓦格博峰西侧的河谷中,环境纯净古朴,四周群山环绕,”可知甲村地处河谷地区,群山环绕,环境优美,据材料“村里原来只有4户人家,环境纯净古朴,且没有通讯网”可知甲村受人类活动影响小,故被誉为世外桃源。
【小问2详解】
据材料“察瓦龙乡政府近几年为村子修了公路,公路为非铺装道路,始于海拔1900米左右的察瓦龙乡,沿着悬崖大致呈Z形或S形,一直蜿蜒爬升到海拔4700多米高的山巅,再下行到海拔3600多米的甲应村。”可知当地海拔高,地势起伏大采用Z形或S形铺装道路可以降低坡度;结合所学知识,桥隧结合的顺直公路工程量大,成本高,Z形或S形铺装道路工程量较小,成本较低;Z形或S形铺装道路能够经过更多的村庄、居民点,可以带动沿线村庄的发展;据材料“近几年,甲应村被越来越多喜欢探险、自驾和徒步的游客所青睐。”可知采用Z形或S形铺装道路可以方便游客,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发展旅游业能够增加当地居民、政府的收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就业岗位,能够不断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时如果大量游客涌入可能会出现垃圾随意丢弃等环境污染,频繁的人类活动还可能会造成生态破坏。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可溶性岩层以寒武系和奥陶系的碳酸盐岩岩层为主。该区域目前依然处于抬升状态,著名的郯庐断裂穿过其东南方,区域内断裂线纵横交错。鲁中南是我国桌山地貌(山东称之为“崮”)最为普遍的区域,且广布岩溶泉景观。鲁中南桌山除了具有顶部平坦、周边陡峭的桌山地貌共同特征外,桌山下边还独具一个剖面呈梯形或阶梯状的台子。在这些台子周边,环绕着一条条如同等高线般的环形石坎梯田,人们在其上耕耘、播种、收获……下图示意鲁中南桌山地貌景观。
(1)描述志留纪以来鲁中南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
(2)简析鲁中南发展大规模梯田生产有利自然条件。
(3)推测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岩溶泉的形成原因。
【答案】18. 地层抬升,岩层出露地表;在外力的持续风化剥蚀作用下,形成鲁中南桌山地貌。
19. 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较小;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基底为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的灰岩,可提供大量矿物质和营养元素;山坡风化程度高,梯面平整难度较小,且建设石坎可就地取材。
20. 鲁中南低山丘陵区岩层透水性好,且多断裂;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大量地表水下渗并在地势相对低洼处涌出,形成岩溶泉。
【解析】
【分析】本题以“鲁中南桌山地貌景观”为材料设置问题,涉及地质地貌的演变过程、自然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岩溶泉的形成过程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依据图文材料可推知,鲁中南地区在志留纪之前先后有中寒武纪灰岩、上寒武纪石灰岩和奥陶纪页岩等海洋环境条件下形成可溶性沉积岩,而之后岩层缺失,说明该地在志留纪后地壳抬升,沉积岩岩层出露地表经历外力作用的风化、剥蚀,由于下层的中寒武纪灰岩岩性较软,易受风化剥蚀,导致上部岩层临空面不断扩大,在重力作用下崩坍,形成了独特的桌山地貌。
【小问2详解】
自然条件可以从“气候、地形、土壤、建材”等几个角度来分析。地形条件:由材料中“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岩溶地貌分布广”所述,可判定该地以低山丘陵为主,坡度较小,适合开垦梯田;气候条件: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位于山东省中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条件良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土壤条件:从图中可看出基底为抗风化能力相对较弱的灰岩,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可提供大量矿物质和营养元素,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建设材料:山坡风化程度高,梯面平整难度较小,且建设石坎可就地取材,降低了梯田建设的成本。
【小问3详解】
从材料“该区域目前依然处于抬升状态,著名的郯庐断裂穿过其东南方,区域内断裂线纵横交错”中可推知,鲁中南低山丘陵区的碳酸盐岩层具有良好的透水性,且多断裂构造,能为地下水的流动提供了通道;鲁中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且距离海洋近,降水量较大,大量地表水下渗至地下,在地势相对低洼处涌出,形成岩溶泉。
【点睛】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老挝是中南半岛内陆国家,湄公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国,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有“中南半岛屋脊”“东南亚蓄电池”之称。结合流域自然环境基础,同时考虑到流域沿岸居民的生活习惯、国家的发展愿景,老挝实施梯级开发水能的方案,所获电力国内使用约30%,出口泰国等周边国家约70%。下表示意2012-2018年老挝电力出口量组成的变化。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EDL/106kWh 320.4 690.8 445.2 655.4 1 633.3 1 837.4 2 139.9
IPP/106kWh 10 042.7 11 830.2 11 491.0 10 187.0 18 017.1 23 064.2 24 568.4
EDL占比/% 3.09 5.52 3.73 6.04 8.31 7.38 8.01
注:EDL为老挝电力公司,其产品主要满足国内需求;IPP为1993年老挝政府向外商开放电力行业后发展起来的外资公司。
(1)指出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老挝有“东南亚蓄电池”之称的自然环境基础。
(2)简述老挝选择梯级开发水能的社会经济原因。
(3)说出老挝电力公司(EDL)电力出口量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答案】19. 该国位于河流中上游,流域内降水较多,上游来水量较大,河流径流量大;地势起伏大,山地和高原占比高,河流落差大,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地处东南亚腹地,电力输送到周边国家较方便。
20. 减少淹没范围,减轻移民安置压力;单个水库大坝规模小,设计和施工难度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大发电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梯级开发可减轻融资压力;国家政策扶持;国内和国际电能需求量大
21. 特点:电力出口量少,占比小。原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难以单独投资开发水电,老挝电力公司发电量较少;老挝电力公司产品满足国内需求。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国内需求增加,导致电力出口较少且增加幅度有限。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南半岛老挝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为材料设置地理试题,涉及“东南亚蓄电池”称号的自然环境基础、梯级开发水能的社会经济原因、老挝电力公司电力出口的特点和原因,主要考查河流流域的背景条件和综合开发,突出了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题干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老挝地处东南亚中南半岛,境内80%为山地和高原,高原山地占比大,地势起伏大,湄公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国,河流落差大,河流水量较大,因此水能资源丰富;老挝是中南半岛的内陆国家,周边领国较多,开发的水能输送到周边领国较为方便,因此被誉为“东南亚蓄电池”。
【小问2详解】
单座水坝需要修建的水库大坝工程量大,设计施工难度较大,淹没的范围大,搬迁移民数量多,而老挝选择梯级开发水能,多个水库大坝规模小,设计施工难度小,减少了淹没范围,减轻了移民搬迁安置压力,降低建设成本;多座水坝,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增大发电量,满足国内和国际电能的需求;老挝是发展中国家,资金短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梯级开发可以逐步开发,减轻融资压力。
【小问3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老挝电力公司(EDL)电力出口量的特点主要是电力出口量较少,占比小于10%。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老挝所处的中南半岛都是发展中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资金短缺,国家难以单独投资开发水能,因此老挝电力公司发电量较少,而IPP外资公司开发的电能较丰富,老挝电力公司的电能出口量较少,主要满足老挝国内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挝国内电能需求增加,导致自身电力出口较少且增加幅度有限,外资电力公司电力出口增加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