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 对外友好往来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8-10 14:24: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 ( http: / / www.21cnjy.com )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二、教材内容分析:
《对外友好往来》是第一单元繁荣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放的社会中的第六课对外友好往来的学习内容,是本课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内容,本节课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知道唐朝是一个开明及繁荣昌盛的王朝。
三、教学目标
目标 训练题
预习目标 1、学生通过读教材记住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 1、隋唐时,已有日本( )到来,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已有( )批,同来的还有( )。
2、学生通过读教材记住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鉴真东渡第( )次成功。A.2 B.3 C.5 D.63.(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玄奘亲身见闻写成《 》
课堂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较活跃的情况,包括日本派往中国的遣唐使与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隋唐与新罗的友好往来、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1.从唐朝传入新罗的技术包括①雕版印刷术 ②制瓷 ③制铜 ④唐诗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2.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
2、通过讨论鉴真六次东渡和玄奘历时18年的西游和历时19年的译经生涯体现的奋斗精神,培养学生追求真知和奋斗的精神。 3.在隋唐与日本的交往中,中国有位高僧做出重要贡献,他是A.义净 B.法显 C.玄奘 D.鉴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以及唐朝与天竺的交往
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
1、课前预习
(1)预习内容
(一)对外交往简况
任务:阅读教材p28及29页图,完成下列问题。
1.观察P29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找出唐朝都与哪些洲的国家有交往?
2.唐政府对外国商人到中国贸易持什么态度?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什么?。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任务二:阅读教材29、30页,完成下列问题。
1.唐朝时,日本来中国的遣唐使有多少批?最早开始于什么年间?他们回国后都做些什么?
2.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有影响的是 。 时,他应邀东渡日本,第 次才成功。鉴真精心设计的 ,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他用鼻嗅的方法,帮日本人辨别了许多药物,被日本药商界奉为 。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任务:阅读教材本目完成下列问题
1、隋唐时,朝鲜半岛上的国家,派 和大批 到中国学习文化。
2、贸易方面:许多 商人来到中国经商, 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流:①新罗采用 选拔官员;②新罗引入中国的 、 、 等科技成就;③新罗 也传入中国。
(四)玄奘西游
任务:阅读教材本目,完成下列问题
唐朝时,中国同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使者是高僧 。唐太宗贞观年间, 西游天竺,取回大量佛经,他所著的《 》,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二.预习诊断
1、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最早是在哪位皇帝在位时期?( )
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中宗 D、唐玄宗
2、古代中国与印度友好交流的使者是( )
A、玄奘 B、鉴真 C、马可波罗 D、郑和
2、课中实施
(1)交流展示
交流:小组内组长安排交流预习任务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预习诊断,并监督组员把任务中的知识点标画在文中,听写学案要求写会的字。小组汇报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交流完后,学生自己强化记忆学案中的基础知识,准备展示。
展示:知识点:遣唐使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小组商议后回答或板书展示)
(2)精讲点拨
一、隋唐对外交往的特点
隋唐时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强大,对外交往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新的气象。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的第一段,然后找出隋唐时期对外交往的特点。
请同学们看课本上“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 http: / / www.21cnjy.com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陆路从长安出发,向西经过河西走廊,越葱岭到达波斯、大食、欧洲,向南到达印度。水路从扬州出发,向东到达朝鲜、日本;向南到达东南亚、南亚、一直到西亚。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唐朝的对外交通发达是唐时对外交往活跃的一个主要原因。那么,唐时对外交往活动比较活跃的其他原因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结合我们前面学过的知识,讨论以后回答。
[教师分析]唐朝时期,中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交往异常频繁,周围国家派遣来唐的使节和商人、学者、僧人、旅游者,人数众多、络绎不绝,其足迹遍及唐朝的北方和南方。这些外国人不仅和唐朝进行双边的经济和文化交流,而且他们之间又彼此接触,进行了多边的经济、文化交流,唐朝在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罕见的桥梁作用,是各国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在中国历史上,两汉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高潮,唐朝是第二个高潮。唐朝能够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除了有发达的对外交通外,主要还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投影显示]
(一)唐朝国家统一,国力 ( http: / / www.21cnjy.com )强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创造了高度发达的封建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地位,各国向往中国的文化,穆罕默德(伊斯兰教创始人)曾勉励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这个时候起,各国人民开始把中国人称为唐人,这种称呼在一些国家中,一直保留至今。
(二)唐朝的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对外政 ( http: / / www.21cnjy.com )策,他们对“远夷”不歧视,对外来文化不排斥,在一定程度上实行了开放政策。这种政策的形成,一是他们对外来文化的需要,二是对自身文化的自信,所谓“盛唐无忌”。外国的商品、外国的艺术、外国的服饰,丰富了达官贵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越发感到不可缺少。这是唐统治者推行对外开放政策的根源。世界上大多数文明古国的传统都在外来征服的过程中先后中断了,只有中国从没有被征服过,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外来各种文化具有改造和吸收的特殊功能,使之逐渐中国化。唐朝统治者敢于放手进行中外交流,也就是不惧怕外来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具有较强的自信心。
唐朝与亚洲各国进行的广泛的经济文化交流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仅推动了亚洲各国的社会进步,而且促进了唐朝自身的发展,灿烂多姿的唐文化兼容并蓄了许多外国文化的精华。
二、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投影显示]
同学们,上图是一艘遣唐使船的模型。 ( http: / / www.21cnjy.com )隋唐时期日本人到中国乘坐的就是这样的船。“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请同学看书回答,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教师引导]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教师引导]那时候,唐朝赴日本的使者和僧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也不少,其中最有影响的是高僧鉴真。唐玄宗时,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唐和日本的关系里,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日本遣唐使
2.唐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3.鉴真东渡
(在归纳时,同时板书)
[教师过渡]下面请同学们看书,根据上面的方法、总结出唐与新罗的关系。
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学生看书]……
[教师引导]我们再简化一些,以便于记忆。唐朝和新罗的交往要点有:
1.使节往来和留学生
2.贸易往来,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3.文化交往
四、玄奘西游
1.唐朝和天竺的友好关系
2.玄奘西游
[教师引导]同学们,看了上面三幅图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听了刚才的讲解。结合你们平时看到的《西游记》的原著、影视等作品。比较一下书中、影视中有关唐僧的描绘与你所了解到的玄奘有何异同?请大家讨论一下回答。
(3)拓展延伸
从鉴真六次东渡中,你们能得出什么启示?请大家讨论后回答。
(4)系统总结
小组总结,其它成员补充,通过投影,把本课的知识结构梳理一下,以便掌握。
3、达标测评(1-6题各1分,7题4分,共10分) 得分_____________
1.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重要贡献的唐代高僧是( )
A.玄奘 B.戒贤 C.鉴真 D.戒日王
2. 唐朝时期,被誉为中印文化交流中最杰出的使者是( )
A.鉴真和尚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崔致远
3.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和西亚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 )
A.《史记》 B.《资治通鉴》 C.《西游记》 D.《大唐西域记》
4.“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 不畏艰难的精神 B. 有高深的佛教学识
C. 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 D.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5.唐朝时,我国与各国间的友好往来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其原因是( )
①中国对外交通比过去发达②中国的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③唐朝统治者推行开明的对外政策④唐朝疆域比过去扩大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唐朝时期,许多外国商人来到中国经商,其中哪国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
A.日本 B.印度 C.新罗 D.波斯
7.阅读郭沫若的诗作:
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义,唐风洋溢奈良城。
请回答:
(1)“鉴真盲目航东海”发生在哪一朝代?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郭沫若为什么说鉴真“一片精诚照太清”?
五、设计反思
由于本课内容有的与现实关系密切,学生已 ( http: / / www.21cnjy.com )经具有了直观的感受,设计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并思考,并列举中日交往的表现,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讨论,让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