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社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2 11:45:14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社戏》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旧时江南水乡村民的生存状态,理解当地淳朴、和睦、善良的民风民俗。
2.通过课文中儿童视角的叙述,深入体会作者对早年乡村生活的留恋之情。
3.理解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领悟鲁迅作品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特点。
教学方法:
1.品读法;2.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童年生活犹如五彩斑斓的画册,翻了一页还有一页;童年生活犹如欢快跳动的音符,一个,两个,三个,数也数不清。之前,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了解到鲁迅先生童年时在百草园里快乐自由的生活。那份童真、那份童趣,多么令人难忘!今天,我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感受他另一段美好难忘的童年时光!
新课教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18年发表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21年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华盖集》《二心集》等。
2.背景链接
《社戏》写于1922年10月,当时社会黑暗、底层人民生活痛苦的社会现实使作者自然回忆起心中保留的一块净土——平桥村。那里有外祖母的慈爱,也有纯朴善良农民的抚爱,更有热情能干的小伙伴们的友爱,那里还有一片可以摆脱封建教育和封建伦理观念的自由天地。他热爱农村,热爱劳动人民,热爱农村孩子,向往美好自由的生活,并将这种思想感情融于作品中。
(二)掌握字词,夯实基础
1.生难字
蚯蚓(qiū yǐn) 惮(dàn)  撺掇(cuān duo)
凫(fú)  篙(gāo)  橹(lǔ)
撮(cuō)  怠(dài)  蕴藻(yùn zǎo)
家眷(juàn)  桕树(jiù)  潺潺(chán) 
2.重点词句
伊:第三人称代词,“五四”时期的文章里常用来指女性。
惮:怕,畏惧。
消夏:避暑。
归省:回家探望父母。省,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
犯上:触犯长辈或者地位比自己高的人。
乐土:安乐的地方。
絮叨:翻来覆去地说。
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语出《诗经·小雅·斯干》。意思是潺潺的山涧水,深远的南山。秩秩,水流动的样子。斯,这个。干,山涧。幽幽,深远的样子。旧时孩子上学一般要背诵《诗经》中的一些诗篇。
(三)把握故事情节
1.从标题入手,解释何谓“社”和“社戏”。
(先引导学生稍作讨论)
“社”在古代指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后来发展为地方基层组织或区域的名称,接近村庄的概念。
社戏是在社中进行的有关宗教和风俗的戏艺活动,它在中国民间广泛流行。在浙江绍兴,社戏指由一村或几村合伙出钱请戏班来演的“年规戏”。
2.小说是讲故事的,故事总是有时间的,如果以标题“社戏”作为关键词,按时间顺序来概括,应该怎样概括呢?
看戏前—看戏中—看戏后
3.文章中发生了哪些事呢?通读全文,依照时间顺序,仿照“随母归省”这样的四字短语概括本文所写的几件事。
看戏前:随母归省 钓虾放牛
看戏中:无船出行 月夜行船
    船头看戏 停船吃豆 月夜归航
看戏后:再谈吃豆
(四)读懂故事结尾
1.“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思考那夜的戏真的精彩吗?那夜的豆真的美味吗?
(1)戏并不好看(第14~21段)
正面:想看铁头老生翻筋斗,但那老生没翻。想看“蛇精”和“跳老虎”,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最怕看“老旦”,老旦却不停地唱着。
侧面: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来”等描写。
(2)豆并不见得好吃(第24~27段)
豆是普通的罗汉豆,且豆是偷来的,回去可能会挨骂:“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
简单地煮,用手搓着吃:“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
2.既然那夜的豆是普通的豆,戏也并不好看,作者为何说是“好豆”“好戏”?究竟有什么值得“我”如此难忘和怀念呢?
(再读文章,结合内容仔细体会)
(1)“我”始终饱满的兴致。
“我”看戏前后的心情:渴盼—惋惜—着急—绝望、无奈—高兴—畅快
(2)如梦似幻的月夜美景。
(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第11段,动用嗅觉、视觉、听觉、感觉等多种感官)
(3)贴心能干的同行伙伴。
热情好客。如:他们也都伴“我”来游戏。虾照例是归“我”吃。
善良纯朴。如:吃饭之后,看过戏的少年们也都聚拢来了,高高兴兴的来讲戏。只有“我”不开口;他们都叹息而且表同情。
勤劳能干。如:撑船时的拔、点、磕,动作娴熟,本领高超。
团结融洽。如:双喜提议陪“我”看戏,大家立刻撺掇起来;大家一起偷罗汉豆煮来吃。
(4)村民们的淳朴人情。
如:六一公公淳朴厚道。
3.提问:说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的含义。
因为“我”怀念那夜去赵庄看戏的经历,包括看戏前、看戏途中和看戏后的美好感受,以及对江南水乡的美景、对平桥村老人孩子的美好印象。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新课导入:
从上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已经领悟到社戏本身并不好看,给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平桥村的人和物。今天我们将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从写法和语言上进行探究。
新课讲授:
(一)体会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表达效果
小组合作,讨论下面问题:
阅读课文第1段和最后两段,画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性语句,体会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表现小说主题方面的作用。
课文第1段,讲述了“我”的外祖母的家乡平桥村的情况,用的都是描写、叙述语句。说了三件事,一是“我们鲁镇的习惯”,二是“我”随母亲来平桥村的缘由,三是平桥村的地理概貌、村民状况。层次非常清楚,语言非常简略。“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是充满感情的议论语句,尤其是“乐土”二字分外醒目,表达了“我”对平桥村的热爱和怀念,以及对自己在市镇读书生活的厌倦。
课文最后两段,讲述了“我”再次吃豆的经历和感受。六一公公不仅不指责孩子们偷豆,反而给“我”家送来新豆,并且夸奖“我”有见识,说明他这个人除了心地善良外,还有一些可爱的虚荣心,想博得他人的夸赞。最后一段关于吃豆的议论,是全文的总结性议论,表达了“我”的内心想法。“我”觉得那夜的豆好吃,觉得那夜的戏好看,是因为那特殊的经历让“我”感到新鲜、愉快。这一个议论句起着点明主旨的作用。
小结:
作者在叙事的过程中,会根据写作目的、表达的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从而起到丰富小说内容、表现小说主题、体现叙事节奏等作用。
(二)揣摩语句,感受童真童趣
本文的语言生动、简练、幽默,处处蕴含着童真童趣,阅读下面语句,小组合作,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1.总之,是完了。到下午,我的朋友都去了,戏已经开场了,我似乎听到锣鼓的声音,而且知道他们在戏台下买豆浆喝。
“是”加重语气,三个“了”表达了“我”无可奈何的心情。想象听到锣鼓声,更加突出“我”对看社戏的渴望心情。
2.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轻松”“舒展”与上文的沮丧、失望形成鲜明对比,从而突出了“我”欢喜轻快的心情。
3.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回望”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罩”表现了怎样的情形?)
“回望”两字,表现了“我”依依不舍的心情。“罩”表现了戏台如梦如幻的情景,与来时的“仙境”相呼应。
教学总结:
《社戏》以儿童视角深情追忆了儿时在农村的童年生活,表达出作者对民俗、生活、人情人性的感受和思考。它不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表现水乡民众生活风情的画卷,还勾起了我们对乡村那自由童真世界的向往;不仅呈现出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美好世界,也激发起我们对人性中真善美的追求。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诗化小说,赵庄的戏在文章中只是一个引子,孩子们的戏才是文章的主体。所以教学中先引导学生理清思路和主要事件,紧接着聚焦文章结尾,解读隐藏整篇小说的密码:戏、豆、夜、人。引导学生沿着作者的情感脉络逆行,在文中再次行走,才会由衷地感叹:令作者难忘的、留恋的,其实不是社戏本身,而是由社戏所连带出来的种种情感历程。进而让学生体会到诗意的风景美和淳朴的人情美。
板书设计:
社戏
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语言生动、简练、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