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统编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4《灯笼》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7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2 12:24:1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2.理解文章标题“灯笼”的含义和作用,体会作者抒发的情感和宏大心愿。
3.理解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与文化内涵。
4.学习恰当地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1.朗读法;2.自主交流合作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提到灯笼,我们或联想到春节张灯结彩的喜庆,或想起小时候与祖辈温馨的回忆,或想起宫廷戏中穿梭在紫禁城的点点灯火……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年代,灯笼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和蕴含着丰富情思。今天让我们走进吴伯箫的散文名篇《灯笼》,感受那个特殊时期的情怀。
新课教学:
(一)认识作者,了解背景
1.作者档案
吴伯箫(1906~1982),散文家、教育家。代表作有《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等。
2.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九一八”的炮火击破了无数文人的美好幻想,其中就包括吴伯箫。国民党政府竟然采取“不抵抗”政策,这让他十分愤懑。于是,他坚持业余写作,以疏解一腔积郁。他的这一时期的散文,常常回荡着爱国主义旋律。即便在回忆童年生活的篇章里,这一旋律也时常蕴含其中。
(二)掌握字词,夯实基础
1.生难字
神龛(kān)  皎洁(jiǎo)
斡旋(wò) 幽悄(qiǎo)
领域(yù) 静穆(mù)
思慕(mù) 怅惘(wǎng)
锵然(qiāng) 褪色(tuì)
燎原(liáo) 星阑(lán)
熙熙然(xī) 暖融融(róng)
2.重点词语
斡旋:调停,调解。
争讼:因争论而诉讼。
静穆:安静庄严。
思慕: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怅惘:惆怅迷惘。
锵然:金属或玉石等相击而发出清脆的响声。也形容文辞优美动听。
褪色:布匹、衣服等的颜色逐渐变淡。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马前卒: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三)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
1.一般说文章最好开门见山,但是第1段却没有提到“灯笼”,这是否偏离主题?
明确:
第1段不写“灯笼”而写能为人们带来亮光的灯、火、烛、实际上是为后文的“灯笼”做铺垫。
2.通读课文,梳理一下作者围绕“灯笼”具体写了哪些事?据此我们可以把文章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围绕“灯笼”写了哪些事?
第3段,挑灯迎祖父回家,听祖父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第5段,母亲接过纱灯,递给“我”消夜食品;
第6段,村头红灯高照,慰藉孤行客;
第7段,元宵节看灯;
第8段,进士第的官衔灯高照朱门;
第9段,纱灯上描红;
第10段,由宫灯、唱词联想到汉献帝;
第11段,联想到“挑灯看剑”的名将,表达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2)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主体说“灯笼”,写“我”对灯笼的回忆及联想(谈乡俗、谈亲情、谈历史、谈壮志)。
第三部分(第12段):结尾说“火”,情调高昂,抒发爱国情怀。
(四)理解灯笼的民俗意义与文化内涵
小小的灯笼凝聚着亲情、乡情和家国情,是光明、温暖、希望的象征。我们再次细读课文,探究一下为什么小小的“灯笼”能承载起这么丰富而深厚的感情。
(生自由讨论,后小组分组发言,总结答案)。
明确:
“灯笼”这个普通的物件在乡村生活、民俗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意义,灯笼下有慈爱的长幼亲情、淳朴友善的民风、儿童快乐的生活、喜庆吉祥的气氛。也可以说灯笼是人们心中美好生活的象征。
所以,在国家危难的时刻,作者联想到汉献帝的无奈、悲苦,这也是中国人民此时的处境。为了重新找回灯笼象征的美好生活,作者愿意成为军旅中灯笼下的马前卒,像历史上的爱国将领一样义无反顾地保家卫国、杀敌御辱。
(五)学习课文的语言表达
作者围绕灯笼抒发的深厚情感为什么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跳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语句进行赏析。
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
示例:
(1)简洁,多有短句,少有长句。
点拨:
如“岁梢寒夜,玩火玩灯,除夕燃滴滴金,放焰火”,短句多,一方面显出语言的简洁凝练,另一方面还表明抒情的节制、含蓄,朗读起来既有语言声韵之美,又有深厚的意味和情味。
(2)书面语与口语夹杂。
点拨:
如“雪夜驰马,荒郊店宿,每每令人忘路之远近”,语言运用娴熟且文雅,有韵味,有意境,口语化的表述读起来贴近生活,使文章既富有典雅的美感又不脱离实际。
(3)语言典雅,多引古语。
点拨:
“吹角连营”“挑灯看剑”出自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萧萧班马鸣”出自李白的《送友人》,作者读书多,积累丰厚,写作信手拈来,文章语言典雅,富有文化气息。
小结:
吴伯箫认为美文是“诗与散文中间的桥”。这些化用了经典古诗词的句子,使文章神思古今飞接,挟着传统文赋的神韵,有着强化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意蕴的作用。语言精美,诗意深沉。
课堂小结:
内忧外患,国难当头时,吴伯箫从灯笼这一微小的事物着眼,抒发投身革命、保家卫国的爱国热情,这种“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担当是作者的可贵之处,更是撑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脊梁。而且,《灯笼》这篇散文,情感丰富,笔法自由灵活,语言典雅清新,含蓄蕴藉。让我们向吴伯箫先生学习,做一个温暖的人,写有温度、有力量的文章。
教学反思:
《灯笼》这篇文章写于20世纪30年代,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一些生活场景难以理解,再加上文中引用典故较多,所以先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理清文章思路;然后理解文章标题的作用,体会作者情感层次的变化和借“灯笼”抒发的宏大心愿,进一步理解散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只有了解灯笼的民俗意义和文化内涵,才能更深入理解作者为什么能以寻常小事物来表达对亲人、故乡和国家的深厚情感。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