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杨桃》教案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围绕“办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3篇课文。
有古代寓言故事,有现代学生生活故事,有童话故事;有人物,也有动物,每个故事都寄寓了深刻的道理。故事丰富的人文内涵,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使他们获得丰富的启示。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能对文本内容进行意义重构,有自己的认识,是一个人阅读素养的基本体现,也是读者能从文本中获得熏陶和启迪的基本保证。本单元3篇课文中的人物和角色,在看待事物、解决问题时,有的对,有的错;有的先糊涂后清醒,有的先迷惑后醒悟,学生读后应该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本单元引导学生从故事的不同侧面谈看法,或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于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加深理解,避免犯类似的错误;或从故事中的不同侧面发散思考,获得不同的感受。“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是继二年级上册“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发展,体现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发展。
本单元人物对话较多,朗读指导的重点是引导学生读好对话的语气。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加深对人物形象的感受,也为后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奠定基础。教材在《画杨桃》课后提出“注意对话的语气”,在《小马过河》课后提出“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恰当的语气”的要求,要注意根据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体验,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
单元教学目标:
会认41个生字,会写25个生字,会写25个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恰当的语气。
能根据课文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简单看法。
体会句子加上“赶紧”“焦急地”等修饰词语后的好处。
能主动发表图书角管理方法的意见,与人交流时,等别人先说完再发表意见。
理解并积累含“笑”字的词语,发现“教诲、寻找”这类词语的特点,了解词语意思。
背诵从《弟子规》中节选的内容。
教学目标: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室、靠、而、班、哈、倒、审、页、肃、晌、抢、嘻、悦、诲”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倒”,能正确、规范地书写“图、课、摆、座、室、交、哈、页、抢、悦”10个字。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能说出看到“我”画的杨桃,老师和同学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并说说自己受到了什么启发。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老师通过画杨桃这件事所说的道理。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能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室、靠、而、班、哈、倒、审、页”8个生字,会写“图、课、摆、座、室、交、哈”7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倒”。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初步理解“我”为什么把杨桃画成五角星。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是我们人体每天所必需的。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水果吗?(出示杨桃图片)
(让学生自由举手说一说)
介绍杨桃:杨桃是一种热带水果,味道稍微有一些甜,具有生津止咳的作用。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杨桃有关。
(板书:画杨桃)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之后,你有什么疑问吗?让学生提出质疑。
(1)谁画杨桃?怎样画杨桃?
(2)画杨桃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3)杨桃画成功了吗?画的杨桃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步感知,了解内容
1.标自然段,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思考:谁在什么课上画杨桃?
2.交流,完成填空:(什么课) ,“我”和同学们画杨桃。我把杨桃画成了______,同学们(反应如何) 。
三、深入理解,学习“画杨桃”这一部分(1—4自然段)
过渡:为什么我会把杨桃画成五角星呢?
请你快速读一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思考:我看到的杨桃是什么样的?为什么?
因为座位的原因,所以我看到的杨桃和别人不一样。我很准确地画了下来,就是一个五角星的形状。
找出教室中的位置。
自主识记“座”“室”“靠”
2.“我”是怎么去画杨桃的呢?你能找出相关词语吗?
板书:认认真真、老老实实。(板书)
3.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
认认真真:观察认真,很仔细。
老老实实:看到什么就画什么,没有凭自己的想象去画。
4.“我”的画获得了同学的赞赏了吗?他们是怎么表现的?
自主识记“班”“哈”
板书 哈哈大笑
5.出示讨论题:同学们为什么会笑“我”画的杨桃?他们又是怎么说的呢?
(1)识记多音字“倒”
(2)完成填空:同学们有的_______,有的______,还有的_______。
(3)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再想想“我”听到同学们的笑声后会怎么想?
(4)你在学习生活中是否遇到像作者一样难堪的情形?当时你是怎么样想的?(体会作者思想感情)
6.我的画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那老师看到我的话是怎么做的呢?
(1)指名朗读课文的第5自然段,说说老师是怎么做的。
(2)交流:审视 。认识“审”“视”,理解审视的意思。
对比注视、扫视等表示看的词语,理解审视的意思是仔细地看,体现了老师仔细思考,反复分析。
(3)请你再看看第五自然段,说说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老师仔细思考和反复分析?
看了看、到我的位子上坐下来。
(4)体会为什么老师要走到我的座位上坐下来?
通过“看”“坐”等一系列动作描写,告诉我们老师站在了“我”的角度去看杨桃,认为我画得非常准确。说明老师是一个非常认真的人,注重实事求是,根据实事进行评价。
7.借助板书,完整说一说同学和老师分别是怎么做的。
四、观察要点,指导书写
1.出示需要写的两个生字“座”“室”
2.知道观察字形。
3.示范书写,讲解书写要领。
4.学生描写,提醒书写姿势和坐姿。
5.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改。
结构安排合理 笔画位置准确 书写端正整洁
【板书设计】
13 画杨桃
“我” 同学们 老师
杨桃 哈哈大笑 嘲笑 看 审视 问 严肃
嘻嘻的笑声 轮流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读“肃、晌、抢、嘻、悦、诲”7个生字。能正确、规范地书写“页、抢、悦”3个字。
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语气。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结果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从多角度看
1.教师拿出一个几何体,让几名学生坐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汇报看到的物体样子。
2.过渡:原来不同的角度去看物体是会有不同结果的,这个道理课文中也告诉我们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13课《画杨桃》。
二、深入理解,学习课文6—18自然段
1.回顾:上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
2.默读课文的6-11自然段,
①圈出表示老师神情的词语。
②用直线划出老师说的话,用浪线划出同学们说的话。
3.严肃、和颜悦色。
4.在什么情况下,老师的神情变得严肃了?
(1)猜想一下,老师当时的神情具体是怎么样的?
(2)说说你遇到过谁很严肃?
(3)认识“肃”、“晌”。
有几个同学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们怎么做的?
认识“抢”。
读好短语“嘻嘻的笑声”。
6.为了让同学们知道自己的错误,老师是怎么做的呢?
老师让笑的同学轮流到“我”的座位上来观察。
结合上下文理解“轮流”。
7.对比出示两次同学的话,指导朗读,对比两次对话同学们态度的转变。
(板书:嘲笑 迟疑、不好意思 )
8.从同学们的态度转变找一找老师神情变化的原因。
(1)严肃:老师发现“我”明明画得很准确,但同学们却说“不像”,还嘲笑我。
(2)和颜悦色:同学们知道了自己的错误。
(3)理解和颜悦色:和蔼喜悦,和善可亲。
9.过渡:是啊,同学们通过站在“我”的角度去观察杨桃,知道了自己的错误,“我”也从此次时间中对老师的教诲终身难忘。
(1)学习“诲”,理解教诲的意思:教导训诫。
(2)老师的教诲具体指什么?你能在文中找到吗?
出示17自然段中老师的话,指导朗读,体会和颜悦色的语气。
(3)老师的话让你明白了什么?
10.讨论:老师的话只适用于画画吗?(老师的话表明了一个道理:要实事求是,要以不同的角度看问题。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画画,还适用于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按照老师所讲的,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应当怎么做?
三、总结全文、练习写字
1.总结:当别人的看法、想法和自己不一样时,先不要认为别人错了,要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要实事求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这样做,那么,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能得到好处,我们要牢记这个道理。
2.指导观察“页”关键笔画,最后一笔点略长,不能写成捺。
3.学生在书上描写“页、抢、悦”
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评改。
结构安排合理 笔画位置准确 书写端正整洁
四、布置作业,明确要求
1.用自己的话把《画杨桃》的故事说给家长听,并谈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完成语文练习部分
【板书设计】
13 画杨桃
“我” 同学们 老师
杨桃 哈哈大笑 嘲笑 看 审视 问 严肃
嘻嘻的笑声 轮流
认认真真 和颜悦色
老老实实 不好意思 教诲
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