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6张PPT。第三章 物态变化冷温凉热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好冷呀!真热呀!乙:甲:请用一名话描述他们各自此时的感受. 用冷、凉、温、热来表述温度准确吗? 热水 温水 冷水 热水 温水 冷水温 度 计温度计放入冷水中时放入热水中时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水银、酒精、煤油实验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温度计的构造a、构造摄氏温度的表示?单位:符号:℃摄氏度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记作1℃-1 ℃101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北京一月的平均气温是
-4.7℃读作37摄氏度或读作负4.7摄氏度零下4.7摄氏度1.读出 右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返回下一题答 案1.右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35 摄氏度返回前页下一题2.读出 右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返回答 案下一题上一题2.右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零下 20 摄氏度
或-20 ℃返回前页下一题4.读出 右图
所示温度计
示数返回答 案上一题4.右图所示
温度计
示数为零下 9 摄氏度返回前页℃℃℃温度计的使用110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10
-20量程1℃~110℃-20℃量程: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的温度范围。分度值: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想想议议 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了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会出现什么后果?908070605040302010908070605040302010使用前应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正确使用温度计:(阅读P77-P78)A.看清温度计的 量程和分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浸在液体中,不要靠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C.温度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D.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玻璃泡碰到容器壁玻璃泡碰到容器底玻璃泡未全浸入液体中下面这些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错误正确正确!错误!正确!错误!错误!偏大偏小正确下面那种读数正确?为什么?甲乙丙(俯视)(仰视)(平视)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玻璃泡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物质;
要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物质中;
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一不:四要:三看:温度计正确使用⑴玻璃泡 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 、 。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 ,待温度计的示数 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 相平1、体温计量程35℃ ~42℃ 0.1℃ 分度值体温计2、特点⑴测温范围小 35℃~42℃⑵精确度高 每小格为0.1℃⑶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正确答案:37.6℃正确答案:38.7℃正确答案:39.3℃ 水银膨胀能 缩口升到直管内。测体温时 体温计离开人体,水银遇冷收缩,直管内水银来不及退回玻璃泡就在缩口处 ,故仍然指示原来的温度。读体温时使用体温计前要往下用力甩几下。!通过断开测量体温时,水银膨胀能通过缩口升到毛细管内,不能自动退回液泡中。3、缩口作用 1.用测了38.5 ℃发烧病人的体温计没有向下甩就去测正常人的体温,其测量结果会是 ℃。练习:请在横线上填入适当的内容。38.5 2.体温计的形状是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作用相当于
透镜,使我们能看到里面很细的水银柱 、 的虚像,以便于读数。凸正立放大水银柱学以致用:1、温度是表示物体 程度的物理量。
2、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 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以 为0oC,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 。
4、每种温度计都有一定的量程和 。
5、如右图,量程是 ,分度值是 ,现在表示的温是 。冷热液体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分度值-30 ℃ ~120 ℃2 ℃28 ℃100 ℃本 课小结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0 ℃ 和100 ℃的规定:
在一个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物体中,但 不能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物体后要稍侯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物体(体温计除外),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课堂练习
1.温度是表示 ______ 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 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采用的是______温度,它把 ______ 的温度规定为 0℃,把______的温度规定为 100℃.
.物体冷热程度液体热胀冷缩摄氏冰水混合物沸水2.人的正常体温大约是______,读______ .
3.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 ______ ,分度值是____37℃37摄氏度35℃~42℃0.1℃4.用同一只温度计测 0℃的水和0℃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0℃的水温度高
B.0℃的冰水混合物温度高
C.二者温度相同 D.无法比较
5.给体温计消毒的正确方法是
[ ] A.用开水煮. B.用酒精灯加热.C.用自来水冲洗.D.用酒精棉花擦.CD 6.家庭用的寒暑表的变化范围是 [ ]
A.0℃~100℃.
B.35℃~42℃.
C.-10℃~100℃.
D.-20℃~50℃.D7.下列四张图是测量液体温度和读数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D 8.有位同学从寒暑表读得室温是-3℃,正确的读法是( )
A.负摄氏3度 B.摄氏零下3度C.零下3度 D.零下3摄氏度D练 习 题9.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 。应读成16摄氏度10.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______℃39.9读出下列各温度计的值甲图乙图丙图3℃9.3℃-8℃12.某体温计示数是38℃,若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
A.37℃和39℃
B.38℃和39℃
C.37℃和38℃
D.37℃和37℃B13.某同学在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以下作法错误的是( )
A.将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水 中,不碰到容器底和壁。
B.温度计放入水中就马上读数。
C.读数时将温度计拿出放到亮一点的窗口去。
D.读数时视线与液体的上表面相平。BC14.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把下面的操作依次排列为 。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的温度。
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B A D C F E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取出温度计。
F.观察温度计的读数。课件33张PPT。“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寒冬腊月,滴水成冰。”上述自然现象与那个因素有关自然界中常见物质存在的状态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上面两过程中,水的状态是如何转换的?物质的存在状态与温度有关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第四章 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 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固态液态熔 化凝 固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一、熔化和凝固概念: 固体、液体和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的状态转化叫物态变化。 一、物态变化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固态岩石
在高温下化成液态岩浆从火山口喷出刚从火山口喷出的液态岩浆冷却之后则成固态熔化凝固什么现象?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探究1·提出问题:不同物质的熔化与凝固的规律一吗?
主要是探究熔化与凝固时的温度变化、状态变化规律2 ·假设和猜想: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相同
不同物质的熔化规律不相同实验所需器材安全提示 实验器材 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用外焰加热1.实验探究:海波熔化数据记录二、熔化固态固液共存液态4550551234567海波的熔化图像思考: 1、对海波的加热方式是水浴加热,实验中为什么要水浴加热? 使海波受热均匀注意事项: 1 、注意温度计和酒精灯的正确使用。 2、熔化过程中搅拌器要不断轻轻搅拌2.实验探究:松香的熔化固态粘稠状态液态数据记录607080101520松香的熔化图像海波的熔化图像固 态固夜共存液 态固 态液 态松香的熔化图像ABCD分析:AB, BC ,CD段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BC段物质是否吸热,物质温度如何变化?B点、C点及BC之间各处于什么状态?(相同点、不同点)软稀 相同点:1、从固态变成了液态
2、在熔化过程中都需要吸热不同点:1、海波(硫代硫酸钠)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
处于固夜共存状态(有固定的熔化温度--熔点) 2、松香熔化时,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夜共 存状态(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没有熔点) 像海波(硫代硫酸钠)那样,熔化时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做晶体 像松香那样,熔化时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这类固体叫非晶体3.固体的分类固体晶 体:非晶体: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属等。实例:松香、玻璃、蜂蜡、沥青、橡胶等。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相同点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不同点
◆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即晶体熔化时有熔点。 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即非晶体没有熔点。
◆ 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处于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4.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和条件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能继续吸热思考:如何从图像去辨别晶体和非晶体?所有金属 冰
5.几种晶体的熔点(℃ )从表格中你可以获得哪些知识?不同的晶体熔点不同,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非晶体没有熔点)。1.晶体:海波凝固三、凝固数据记录固态固液共存液态455055710129811海波的凝固图像2.非晶体:松香凝固数据记录固态液态粘稠状态607080202530松香的凝固图像◆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
◆ 物质凝固时都要放热。
◆ 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凝固点。同一晶体的凝固点与熔点相同,非晶体没有凝固点。3.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比较和条件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达到凝固点
2.能继续放热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根据图像判断甲乙固体那个是晶体?哪个是非晶体?是熔化过程,还是凝固过程小试牛刀1、如图两种物质在固态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2)晶体温度升高的是 段,温度不变的是 段,
AB段处于 状态,BC段处于 状态,
CD段处于 状态,吸热的是 段,(1)由图判断出 图线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是 ,熔化时间是 分钟,另一图线的物质是 。乙210℃非晶体AB、CDBC固体固液共存液体3AB、BC、CD小结2、固体晶体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有熔点)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非晶体: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都是固液共存状态没有熔点熔化和凝固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3、晶体熔化条件:(1)温度要达到熔点。(2)能继续吸热。同时具备晶体凝固条件:(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2)能继续放热。同时具备(吸热)(放热)(熔化和凝固是互逆过程)2、冰的熔点是 ,在炎热的夏天,放在外面的冰会熔化,那么在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 )
A 降低 B 不变 C 升高 D 先降低后升高
3、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熔化时吸热,凝固时放热
B、同种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C、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4、已知环境温度是0℃,水能否结成冰?
冰能否化成水?A B C D练习:1、ABCD四幅图像中,哪幅是晶体凝固图像?
那幅是非晶体熔化图像?2、如果图A是海波熔化图像,那么:
在AB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在BC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
在CD段海波处于什么状态?温度如何变化?3、当温度处于晶体的熔点时,晶体是否一定处于
固液混合状态?阅读P84几种常见物质的熔点,回答问题:(1)表中熔点最高的物质是 ,它熔化时温度 ,它的凝固点是 。
(2)温度是70℃的萘是 态。
(3)铁、铜、铝在常温下是 态,水银在-30℃时是 态。
(4)酒精在-100℃时是 态,氢在 -260℃时是 态。钨不变3410℃固固液液固1.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春天,冰雪消融,是????.
(2)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2.小明在做某种物质熔化的实验,当这种物质的温度达到36℃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得到下面一组记录数据:36℃、39℃、42℃、45℃、48℃、48℃、48℃、51℃、54℃、57℃。这种物质是 体,它的凝固点是 。
熔化凝固晶48℃练习思考1.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思考2.测量-50 ℃的物体,能用酒精温度计吗?思考3.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例子?它们是有利还是有弊?四、思考小结2.同种晶体物质,熔点=凝固点。3.熔化吸热,凝固放热。4.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四、思考小结课件20张PPT。三、 汽化和液化固液熔化(吸热)凝固(放热)复习提出问题:为什么烧开水时间久了水会越来
越少?水水蒸气思考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汽化现象?2.汽化需要放热还是吸热?汽化吸热3.汽化有哪几种形式?沸腾和蒸发水的沸腾探究实验
水在沸腾时有什么特征?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会越来越高?提出问题实验目的:
观察水沸腾时的现象和水沸腾时的温度情况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 铁架台、酒精灯、火柴、石棉网、烧杯、中心有孔的纸板、温度计、水、秒表 按实验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用酒精灯给水加热至沸腾.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1.按装置图安装实验仪器.
2.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并观察.
3.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 记录一次温度,并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4.完成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观察现象:1、沸腾前、沸腾时气泡上升时的变化?
2、沸腾前水的温度变化?沸腾后如果继续加
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1.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在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对它加热,它却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变。2.液面上“白气”越来越多。沸腾的时候水中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形成大量的汽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3.沸腾后移走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实验数据处理2.水在沸腾时 ,这个温度叫做 .
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 ℃ 实验结论:1.沸腾是在 发生在液体 同
时进行的 的 现象.表面和内部剧烈汽化温度不变沸点一定温度下1003.沸腾的条件是:(1)温度达到沸点(2)要继续吸热蒸发1.定义:在任何温度下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的一种缓慢的汽化现象。
2.蒸发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
思考:
沸腾和蒸发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蒸发和沸腾的异同比较达到一定温度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剧烈任何温度液体表面缓慢 都是汽化现象 都需要吸热(1)液体温度的高低3.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2)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3)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思考:加快液体蒸发的方法有哪些?
(1)提高的液体的温度。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液体表面空气流动。
在大热天,狗常会伸出长长的舌头,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洒水车在夏日的都市,洒水车给人们带来一阵阵的清凉.思考: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是不是气体? 水蒸气 小水滴思考1.你知道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液化现象?2.液化需要放热还是吸热?液化放热3.使气体液化有什么方法?(1)降低气体温度(2)压缩气体体积小结:1.汽化和液化
液 气
2.汽化的两种方式:
蒸发和沸腾汽化(吸热)液化(放热)都是汽化,都要吸热液体表面液体表面
和内部在任何温度在一定温度缓慢剧烈3.比较蒸发、沸腾的异同点蒸发沸腾相同点不 同 点 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1)降低气体温度(2)压缩气体体积课件20张PPT。固态液态气态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课前热身 ?四、 升华和凝华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2.知道升华和凝华各需要吸热还是放热。3.能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其应
用,并能用物理语言进行解释。碘的升华和凝华一、探究实验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和气体之间到底 能不能直接发生变化。实验器材:酒精灯、火柴、试管、试管夹、固态碘 进行实验:用酒精灯给碘加热.提出问题 观察现象1、实验过程中,给试管里的碘加热,试管中 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的碘出现?2、停止加热,在试管的内壁看到什么现象?有无液态的碘出现?3、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有紫色的碘蒸气产生;无液态的碘出现。紫色的碘蒸气逐渐消失,在试管的内壁上看到附着一层固态的碘粒;无液态的碘出现。(1)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升华)(2)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凝华)(3)升华需要吸热;(有降温制冷的作用)(4)凝华需要放热;(有升温的作用)二、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1.升华现象:(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过一
段时间会 变小,最后不见了。
(卫生球变小)(2)冬天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3)用久了的灯泡的灯丝会变细。2.凝华现象:(1)霜的形成。(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粒。)(2)冬天,窗玻璃上结的冰花。(3)寒冷的冬天,树枝上出现的“雾凇”。 (雾凇俗称树挂,是北方冬季可以见到的一种类似霜降的自然现象,是一种冰雪美景。是由于雾中无数零摄氏度以下而尚未结冰的雾滴随风在树枝等物体上不断积聚冻粘的结果,表现为白色不透明的粒状结构沉积物。) (4)用久了的灯泡玻璃内壁会变黑。灯丝(钨丝)先升华为钨气体后再凝华成固态的小钨粒。三、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1)夏天,不使长途运输的粮食、水果、蔬菜等由于高温而腐烂变质,通常在这些食品中撒一些“干冰”(固态二氧化碳)。(2)人工降雨。
(在云层中喷洒“干冰”促成降雨。)人工降雨的全过程经历了哪些物态变化?思考干冰升华小冰晶熔化水蒸气液化、凝华四、小结:1.升华和凝华
升华凝华 固体气体(吸热)(放热)2.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3.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的应用。
随堂练习1物质由 态直接变为 态的过程叫升华,
升华过程要_____热;物质由_____态直接变为_____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要_ _热 。 2.寒冬冰冻的衣服干了是____现象,要___热。 3.灯泡用久了会变黑是因为钨丝在高温下先____成钨的蒸气,冷却后再_____成固态钨所致。 4.在严冬,早晨走进教室时会看到窗玻璃上有冰花,
这是由水蒸 气发生______而形成的.
冰花出现在玻璃的_____侧(填“内”或“外”) 固 气 吸 放 气 固 升华 吸升华 凝华 凝华 内 5.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灭火,其主要原因是它遇热____时要____大量的热,使可燃物周围的温度降低,不能达到着火点,同时密度较大的二氧化碳又隔绝了空气,使可燃物不易燃烧。6.下列自然现象各属于物态变化中的哪一种?雾____露____霜____升华吸收凝华液化液化7.在歌舞晚会上,常用干冰产生的白雾来烘托气氛,舞台上形成的雾是( )A.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形成的二氧化碳气体。B.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成的小液滴。C.干冰在常温下迅速升华又凝华而形成的。D.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的 小水滴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雾”。 D 冰 水水蒸气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汽化(吸热)液化(放热)升华(吸热)想想议议: 凝华(放热)水的三态联系云、雨、雪、雾、露、霜云雨露雾雪霜讨 论:云、雨、雪、雾、露、霜是如何形成的?露是在天气较热的时候,空气中的水蒸气于清晨前
遇到温度较低的树叶、花草等,液化成小水珠附着
在他们的表面上,这是一种液化现象。雾是水蒸气在空气中遇冷液化成为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付在灰尘上悬浮在空气中,在地面附近称为雾,因此雾是水蒸气液化现象;
云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水滴和凝华成的小冰晶聚集在一起漂浮在高空中的现象,因此云的形成包括液化和凝华现象。这些水滴和小冰晶降落下来就成了雨。霜是在地表面的水蒸气遇到摄氏零度以下的温度,直接凝华为的小冰粒固体。雪是天气较冷的时候,空气中的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水蒸气在空中凝华成固态,为六角形的冰晶(叫雪花),在飘降时相互结合形成雪片或雪团。雹是冰球,它的形成较复杂,云中的水珠被上升气流带到气温低于0℃的高空,凝结成小冰珠,小冰珠在下落时,其外层受热熔化成水,并彼此相结合,使冰珠越来越大,如果上升气流很强就会再升入高空,在其表面凝结一层冰壳。经过多次上下翻腾,能结合成较大的冰珠,当上升气流托不住它时,冰珠就落到地面上,形成冰雹。总结:七个三1.三种状态:①固态,②液态,③气态
2.三个吸热过程:①熔化,②汽化,③升华
3.三个放热过程:①凝固,②液化,③凝华
4.三个互逆过程:①熔化与凝固,②汽化与液化③升华与凝华
5.三个特殊(温度)点:①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②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③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
6.三个不变温度:①晶体溶化时温度;②晶体凝固时温度;③液体沸腾时温度。
7.三个条件:①晶体熔化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②晶体凝固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温度不变。③液体沸腾时的充分必要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