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出色的马》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边读课文边想象画面。
2. 通过朗读课文和对话,能够明白一匹出色的马含义,感悟儿童的童心世界。
教学重点
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有感情朗读课文。借助插图,了解课文内容,读读妹妹变化前后的句子,能说说妹妹会有这样变化的原因;并根据有关语句,与同学交流对爸爸的看法
教学难点
读读妹妹变化前后的句子,能说说妹妹会有这样变化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板书导入
板书课题:一匹出色的马
师:小朋友什么是“出色”呢?
生:优秀、特殊……
师:“出色的马”指的什么呢?读读课文找找答案吧。
生:柳枝。
师:读一读第六自然段,一起看看出色的马到底啥样!
师:这匹马为什么“出色”呢?再读一读课文。
(学生自由读)
师:怎么看出“出色”的?
生:跑得很快。
师:一起读一读吧。
(指导朗读:我早回来了)
师:作为一匹马快的确能显得出色,但还有“有力”,你在哪里发现马的“有力”
生:蹦蹦跳跳。
(指导朗读:蹦蹦跳跳)
板书:快+有力=出色
师:这匹马是真的马吗?
生:不是。
师:是什么?
生:柳枝。
师:那你觉得真正出色的是什么?
(学生自由回答)
引入《京剧趣谈(马鞭)》注音版,搭配视频讲解。
师: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课文一共有7个自然段,我们刚才读了6、7自然段,这是一个故事,故事有起因、经过、结果,你觉得我们刚才读的部分是起因,还是经过,还是结果呢?
(学生发言 教师做适当引导)
师:接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故事的起因,她们为什么出门,去了哪里;看看经过,路上玩得开不开心,累不累呀。
二.读故事起因
自由读一二自然段
师:什么时间出门呢?
生:春天傍晚。
师:去哪儿呢?
生:郊外。
师:都有谁去?
生:爸爸妈妈,妹妹和我。
师:去干什么呢?
生:散步。
师:什么叫散步?
生:慢慢走。
师:一边慢慢走,一边干什么?
生:欣赏风景。
师:欣赏什么呢,读一读。
(学生读)
师:碧绿碧绿的,是什么颜色?
生:翠、亮。
师:为什么不写成碧绿的呢?
联系《咏柳》,对比碧绿。
生:因为比碧绿还要绿。
师:读一读,读出颜色深。
(学生试读)
师:层层波纹说明这波纹怎么样?
生:一圈一圈荡开。
师:怎么读好层层波纹?
生:慢慢的,轻轻的。
师:试着读一读。
(学生试读)
师:郁郁葱葱这个词是我们很常见的AABB类型的叠词,读的时候我们要延缓朗读速度,试一试吧。
(学生试读)
师:欣赏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都笑了,忍不住想起了贺知章的《咏柳》,怎么背的?
(学生背诵)
师:这样的景色也让人感觉到舒服,这么舒服,你会不会越走越远,会不会越看越爱?
生:会。
师:读一读。
生:春天的郊外,景色异常美丽。我们一边看,一边走,路已经走了不少,却还恋恋不舍,不想回去。
师:于是,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的路怎么样?
生:越长越远。
师:于是,不知不觉中,一家人走的时间怎么样?
生:越长越久。
师:于是,不知不觉中,走路的人又怎么样?
生:很累。
师:于是妹妹怎么做的?读一读4-5自然段吧。
三.读第4-5段
自由读四五自然段
师:妹妹说话用了个什么字眼?
生:求。
师:试着读一读这个句子。
(学生试读)
师:走这么久这么长了,你觉得妹妹累不累?
生:累。
师:如果是你,你累吗?
生:也累。
师:当你觉得累,想让妈妈抱,你会怎么做?
(学生自由发言)
师:看样子你们和妹妹很像,都是那样可爱真实。
师:那妈妈累不累呢
生:累。
师:因为妈妈也累,所以抱不动了。妈妈的回答真不真实?
生:真实。
师:妈妈累,我也累,那妈妈该不该抱我?
(价值观引导:学生自由发言 言之有理即可)
四、再读“出色”
自由读六七自然段
师:你觉得一家人谁最出色?
生:妈妈(冷静、智慧)
爸爸(创意、懂小孩)
妹妹(可爱、自我调整——撒娇→独立)
“我”(不添乱——独立,不说破——支持)
(教师相继点评指导)
师:可见“我”是当中最出色的,当妹妹要求妈妈抱,我不上前添乱;当爸爸把柳枝说成马让妹妹骑回家,我没有说破,表示支持。看样子一家四口都是出色的!
师:那什么是“出色的马”呢?
师:爱生活有创意,互相关心,随时都有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