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 《童年的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反思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音版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 《童年的音乐》大单元教学设计+课时+教学反思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2-22 14:5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 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基本内容
学科 音乐
教材版本 人民音乐出版社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单元主题 童年的音乐
单元内容分析 “童年的音乐”单元汇集了一系列经典童年歌曲,这些歌曲充满了童真和回忆。通过学习彼得与狼、白桦林好地方等曲目,学生可以感受到童年时光的纯真和快乐。同时,本单元还介绍了多种乐器和力度记号——渐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音乐的表现力和情感变化。这些学习内容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和珍惜。
单元对应学段目标 感受与欣赏:通过欣赏童年主题的音乐作品,学生能够回忆和感受童年的纯真和快乐,培养对音乐的喜爱和鉴赏力。 表现: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歌声和动作参与童年歌曲的表演,体验音乐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创造:鼓励学生以童年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或改编,展现自己的创意和音乐才能。 音乐与相关文化:通过学习乐器和力度记号等音乐知识,学生能够拓宽音乐视野,了解音乐与童年文化的紧密联系。
单元大概念 回顾童年的经典音乐,通过乐器和力度记号展现童年的多彩与回忆。
学情分析 本单元的歌曲充满了童真和回忆,能够唤起四年级学生对美好童年的怀念。学生对这些经典童年歌曲比较熟悉,容易产生共鸣和参与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学生尝试改编或创作与童年相关的音乐作品,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音乐才能。
单元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学生能够回忆和感受童年音乐作品的纯真和快乐,体会音乐带来的美好回忆。 艺术表现:学生能够用欢快的歌声和动作表演童年音乐作品,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和氛围。 创意实践:鼓励学生以童年为灵感进行音乐创作或改编,展现个人的创意和音乐才能。 文化理解:学生能够了解童年音乐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表现形式,增进对不同童年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单元学习重难点 单元学习重点:回忆和感受童年音乐作品的纯真和快乐,用欢快的歌声和动作表演歌曲。 单元学习难点:在保持童年音乐纯真特点的基础上,展现个人的表演风格和创意,使表演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单元课时安排 2课时
课题: 《白桦林好地方》《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感受两首音乐作品中的不同情感色彩和音乐风格,体会《白桦林好地方》的宁静美与《彼得与狼》的叙事张力。 艺术表现:准确演唱或演奏曲目的主要旋律,掌握其节奏、音准和音乐特点,表现曲目的情感内涵和音乐形象。 创意实践:尝试为两首曲目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打击乐伴奏或角色扮演,增强音乐的表现力和学生的参与度。 文化理解:了解两首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元素,如《白桦林好地方》中的自然景观与地域文化,《彼得与狼》中的故事寓意与音乐叙事技巧。
教学重点 准确演唱或演奏两首曲目的主要旋律,并体会其不同的音乐风格与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 在《彼得与狼》中理解并表现音乐与故事情节的紧密结合,准确把握不同角色的音乐形象。
教学准备 曲目乐谱及教材。 高品质的音乐播放设备。 相关的文化背景资料或图片,如白桦林风景、彼得与狼的故事插图等。 打击乐器、舞蹈服装或角色扮演道具等教学辅助工具(根据具体创意实践活动而定)。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学习任务一 : 歌曲学唱:《白桦林好地方》 师:让我们一起走进音乐殿堂吧! (一)、谈话导入新课: 师:在你的童年生活中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 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呢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今天我们就要去一位远在他乡的朋友的故乡。这就是加拿大,请你们听音乐,这是加拿大的哪个地方?那里都有什么? (二)、欣赏歌曲 1、初听音乐 生:这是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那里有有海狸,麋鹿,森林,平原,湖水,岩石……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去的好地方—白桦林!很棒!传说中,只有喊了魔咒“芝麻开门”,才能打开门发现财宝。那么今天我们就用美丽的歌声来打开白桦林之门。歌声够美你到时必定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事物。 2、发声练习 6-66|333-|6-56|3--||用“蓬”逐渐升伴音往上唱 3、再次欣赏音乐 师:白桦林的大门为我们打开,同学们进入白桦林后有什么样的感受呢?大家听这首曲子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生:我觉得很开心,很快乐,我们应该用兴奋和欢快的情绪来演唱。 师:你说得真好!所以这片白桦林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 (出示课题《白桦林好地方》 学习任务二:旋律解决 师:我们今天就随着鼓声,马蹄声,小朋友的小曲声,踏上去白桦林的路途,另外请大家旅游玩回来告诉我,你发现了哪几句是相似的旋律,这些秘密尽在音乐中。请你看着谱子欣赏。 生:“白桦林好地方”和“遥远的平原”相似;“那里有大麋鹿自由游荡”和“蓝色湖水岩石岸我将要再回还”是相似的。 师:(出示PPT)请你边拍手边唱唱相同的旋律和相似的旋律,感受他的相似点(唱谱子),第二句为什么316和第一句不一样呢?(起来承接作用,表示回家心切。)并一起演唱整首曲子的谱子。 (四)、学唱歌曲 (时刻中间提醒声音不可过响,要优美的声音。) 1、学唱第一段 唱完谱加歌词。 师:注意每一句的结尾都将口腔打开。 2、学唱第二段,并解决难点 师:非常棒!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唱唱第二段,你觉得那一句有点难度呢? 生: 我的心灵在呼唤,北方的山峦。 师:对了,这个“的”字像是小朋友的长长麻花辫子下面扎堆蝴蝶结,在“心”的辫子下面起了个点缀的作用。老师唱,学生跟。(请女声唱一唱,注意最后一个字的咬字是“an”) 3、唱第三段 师:你听老师唱第三段,觉得哪里有不一样的感觉呢?(最后“蓬得得……”用2/4拍来演唱。) 生:老师最后一句唱的慢 师:谁来说说为什么书上要求用快的速度来演唱,而不像老师一样演唱?有什么不一样的效果吗? 生:更突出了作者回家心切,开心…… 师:很棒!我们来唱唱第三段,请你唱出作者回家心切的喜悦的心情。(注意每个字的结尾音要唱好。) 4、唱整首曲子 师:请同学们拍拍手,带着欢快地,开心的,急切回家的心情,用优美的声音一起跟着音乐来赞美白桦林这篇美丽的地方。(生唱) (五)、打击乐器伴奏 师:双响铜(出示节奏一:X O X O | X O X O |)请打对节奏的一个同学站在一组前面,带领第一组同学打双响筒节奏,其他同学用击掌代替响板。 、总结 师:白桦林真是个好地方! 学习任务三: 聆听《彼得与狼》 一、认识故事人物、演奏乐器 【播放课件】 师: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有趣的音乐小故事,这是现代著名的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它发挥了各种管弦乐器的特征,以自然音响的模拟和性格化音调的刻画,来描绘童话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动态。故事生动活泼,富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师:故事中有一个小男孩,他的名字叫彼得,还有一只狼,这个故事叫? 对了,就是《彼得与狼》。在这个故事中除了彼得和狼还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吧!(出示主人公的图片)。 这几个主人公都有他们各自的音乐,你想完全明白这个故事,就一定要先知道这些音乐。而且,在这个故事里有许多乐器参加,我们一起来看看,你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小鸟、小鸭子、猫、狼。在动物下方出现乐器图片:长笛、双簧管、单簧管、三支圆号。)--说说这些乐器的名称? 二、欣赏音乐 1﹑师:作曲家为每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和动物创作了不同的音乐,我一下子分不清,到底哪种乐器是演奏哪个主人公的呢?请大家听了整个音乐故事了,帮我选出来好吗?!(连一连) 彼得 小提琴(弦乐) 小鸟 长笛 鸭子 双簧管 猫 单簧管 老爷爷 大管 狼 圆号 猎人 木管组 猎人的枪声 定音鼓 2﹑再次播放各乐器的主题音乐 请同学们说出各种乐器的音色特征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 长笛:音色甜美,高音轻快活泼,人们把它比作乐队中的女高音。(在这首乐曲中长笛的高音区清脆、透明的音色,模仿小鸟的叫声。吹奏出快速华彩乐段,表现灵活好动。) 小鸟:轻快、活泼、跳跃 双簧管:音色柔和、清悠。最适合表现田园风光的旋律。(由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嗄嗄声可使人联想到鸭子的扁嘴巴,同时在节奏上和音调上也形象地刻画了鸭子的蹒跚步伐。) 鸭子 :摇摇摆摆、蹒跚步伐 单簧管:音色光辉华丽,表现力极为丰满,善于演奏流畅、快速的乐曲。(用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在捕捉猎物和行动时的那种机警的神态。) 懒猫:机警、敏捷、欺软怕硬 大管:低音乐器,音色浑厚又低粗,适合表现诙谐、滑稽,塑造丑角形象。(用大管所特有的浑厚又低粗的声音描写老爷爷的龙钟神态,以及在节奏音调上又着意刻画了老人喋喋不休地规劝孙儿和自言自语的形象。) 老爷爷 :严肃、龙钟神态,喋喋不休(唠叨) 圆号:声音柔和、丰满。(用三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造成阴林可怕的狼嚎声,描写狼的出现和行动。) 狼:阴险、凶狠、可怕 猎人:坚 定 定音鼓:(猎人的枪声是用定音鼓和大鼓的音响来代替的。定音鼓最擅长表现力度变化。) 小提琴:明亮圆润、(用小提琴奏出了一种温暖的情感,富有歌唱性。主人公彼得是用全部的弦乐演奏的,旋律代表的奏出了彼得的神情,描绘了彼得的机智勇敢。) 彼得 :善良、勇敢、机智 3.出示彼得的主题旋律 跟着琴声哼唱彼得的主题旋律: 师:同学们说得很准确,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表现力。在管弦乐队中不同的乐器演奏不同的音乐主题来代表不同的人物,也是根据乐器的表现效果来决定的。老师很喜欢彼得的机智勇敢,于是把他的主题旋律记了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 拓展延伸 师:这个故事已经被制作成了动画片,我们一起看看视频中怎样用画面表现这首乐曲的。 边看边听边想!仔细聆听那些乐器的音色以及它们所表达的动物形象。 随着音乐有节奏的即兴模仿有关动物的动作。 【播放管弦乐队视频演奏】 四、课堂小结 师:这个故事告诉了告诉我们只要团结起来,勇敢机智的斗争,就能战胜敌人。少先队员应该不怕苦难,敢于和坏人坏事作斗争的。彼得是勇敢的,让我们和彼得一起分享这份胜利和快乐,把大灰狼抬回动物园吧!(自信活泼的走出教室,再次播放管弦乐演奏的凯旋主题。) (空 留到二次备课使用)
作业设计
请结合学习的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和欣赏的乐曲《彼得与狼》,创作一幅描绘音乐故事或场景的画作。在画作中,展现出白桦林的美丽以及彼得与狼等角色的动态和情感。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唱歌曲《白桦林好地方》和欣赏乐曲《彼得与狼》,让学生感受了音乐的魅力和表现力。在学唱过程中,注重了发声练习和旋律的解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歌曲。在欣赏乐曲时,通过认识故事人物和演奏乐器,增强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然而,在时间安排上稍显紧张,未能充分让学生展示和发挥。今后应更加注重课堂的互动性和学生的参与度,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课题: 《红蜻蜓》
教学目标 一、审美感知 学生能够聆听《红蜻蜓》这首音乐作品,感受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体会音乐传达的诗意与怀旧情感。 二、艺术表现 学生能够尝试用柔和、连贯的声音演唱《红蜻蜓》的旋律,表现歌曲的抒情风格和温馨情感。 三、创意实践 鼓励学生结合《红蜻蜓》的音乐元素,创作一段与红蜻蜓主题相关的舞蹈或表演,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来展现红蜻蜓的美丽与灵动。 四、文化理解 通过学习《红蜻蜓》这首作品,学生能够了解歌曲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加深对红蜻蜓作为文化符号的理解。
教学重点 感受并表现《红蜻蜓》中的音乐美感,理解歌曲所传达的诗意与怀旧情感,掌握歌曲的节奏型和旋律线条。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准确演唱《红蜻蜓》的旋律并保持声音的柔和与连贯,特别是在高音区的演唱技巧上给予指导。同时,在创意实践中,如何引导学生将红蜻蜓的形象与音乐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表现力和创意的作品也是一大难点。
教学准备 Ppt、音频
课时安排 1
教学过程
一次备课 二次修改
学习任务一: 学唱歌曲《红蜻蜓》 导入新课 1、感受三拍子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熟悉吗?放《小蜻蜓音乐》。 生:熟悉,《小蜻蜓》。 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 生:是三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蜻蜓的音乐,听一听与《小蜻蜓》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红蜻蜓》的录音带) 生:音乐都是优美的,也都是三拍子的音乐。 师:同学们能听着这优美的音乐将旋律线画出来吗? 生:分组进行活动,随着音乐画出旋律线,完后展示。 师:这么美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轻声用“U”哼着唱旋律。 生:轻声哼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 1、了解歌曲内容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播放红蜻蜓) 生:说出歌曲内容。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红蜻蜓》。 2、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师:《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儿童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会以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曲,却将童年情景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听后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3、熟读歌词 师:我们来轻声朗读歌词。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读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 4、力度记号 渐强: 渐弱: 5、学唱歌曲。 师:我们试着来唱第一声部好吗? 生:随教师的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 师:歌曲是两声部,我们集体学唱第二声部旋律。 生:唱谱。 师:指挥,分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 生:分部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那我们两声部合起来唱一唱吧! 生:轻声演唱两声部。 学习任务二:歌曲处理 三、不同演唱形式 师:我们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 生:第一段用领唱的形式,第二段用齐唱,第三段用两声部演唱。 四、拓展延伸 师:这里有两件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我们选择哪件乐器为歌曲伴奏比较好呢? 生:三角铁。 师:为什么? 生:三角铁声音柔和,适合这首歌曲。 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 生:随音乐伴奏。 五、总结 学习任务三: 复习演唱 表演展示 生小组展示歌曲,《白桦林好地方》、《红蜻蜓》注意声情并茂,边唱边演。 (空 留到二次备课使用)
作业设计
请选择一首你喜欢的童年歌曲,尝试为它编排简单的合唱形式,并思考适合的打击乐器进行伴奏,最后写下你选择这首歌曲的理由和你对编排的期望效果。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学唱《红蜻蜓》和复习《白桦林好地方》,学生们对三拍子音乐和不同演唱形式有了更深的体验。在学唱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但在两声部合唱时,部分学生的音准和节奏还需加强。通过拓展延伸环节,学生们对如何为歌曲选择合适的伴奏乐器有了初步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同时创设更多合作展示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