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动物的生长时期
一、单选题
1.如图是鸡卵的结构图,将来能发育成雏鸡的结构是( )
A.① B.④ C.⑥ D.⑦
2.在受精的鸡卵中,能发育成雏鸡的是( )
A.胚胎 B.胚盘 C.卵黄 D.卵细胞
3.如图为鸟卵的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鸟的胚胎发育是从⑤开始的
B.⑥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C.①不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D.鸟卵离开母体即停止发育的原因是外界温度太低
4.今年5月,野化放飞的朱鹮在我国南方首次野外自然繁殖成功,促进了朱鹮数量的增长.朱鹮的卵(如图所示)能发育成雏鸟的重要结构是( )
A.1 B.2 C.3 D.4
5.蝌蚪变态发育过程中最先消失的器官是( )
A.外鳃 B.尾 C.心脏 D.侧线
二、填空题
6.
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甲图所示蝗虫的发育包括 受精卵、 、 三个时期;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 ;
(2)如果乙图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图中字母),如果乙图昆虫是家蚕,要使蚕丝产量提高,应设法延长蚕发育的 期(填字母)。
7.根据昆虫发育模式图,请回答:
(1)各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名称:
A. ;B. ;
C. ;D. 。
(2)蚊子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3)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 。
三、实验探究题
8.表1是某校科学课外兴趣小组人T孵化蛙卵的实验方案记录表(用同样大小的容器,装等量的水,孵化时间相同)。请回答:
表1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毫升)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245
B 自来水 500 13 250 165
(1)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2)某同学诊断该实验应按照表2所示的设计方案去做:
表2人工孵化蛙卵的实验记录
项目
组别 水源 水量(毫升) 水温(℃) 蛙卵数 孵出蝌蚪数
A 池塘水 500 22~25 250 —
B 池塘水 500 13 250 —
C 自来水 500 22~25 250 —
D 自来水 500 13 250 —
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②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
③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
(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哪种方案更好此?试简述理由:
9.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开展课外实践活动”饲养家蚕并观察其生殖和发育过程”时,探究了温度对蚕卵孵化的影响。请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用具]同种、同批、大小相似的蚕卵180枚,大小合适的纸盒若干等。
[实验步骤]
①将蚕卵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三个纸盒中,标注为A、B、C,然后把它们分别放在温度为26℃、22℃、18℃条件下培养;
②置于 的环境条件中;
③每天同一时间观察记录蚕卵孵化数量;
④计算不同温度下蚕卵孵化所需的平均时间。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26℃ 22℃ 18℃
蚕卵孵化所需的平均时间(每天光照10小时,湿度控制在75%) 9.2天 12.1天 24天
[实验结论] 。
[实验拓展]该小组同学还用其他不同品种的蚕卵进行多次重复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10.蚊子是夏天常见的昆虫,繁殖能力强,能传播多种疾病。
(1)与蝗虫、螳螂等昆虫不同,蚊子的发育经过卵、幼虫、 、成虫四个时期。
(2)小科从科普文章上看到:一定浓度的洗衣粉液能杀死蚊子幼虫,他准备了1%的洗衣粉液等相关实验材料,对此问题进行研究:
①捞取蚊子幼虫60只,平均分成A、B两组,分别置于两个同样的玻璃杯中。
②A组中加入适量的清水,B组加入等量的1%的洗衣粉液。
③每隔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 的数量。
④小科同学用如图表示他实测的实验结果,若A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I所示,B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Ⅱ所示,则说明 。
11.鱼类受精卵的孵化受水温影响很显著。下列表格和曲线图是某种鱼的受精卵在不同水温中孵化的实验结果:
水温/℃ 14 18 22 26 30 34 38 42
平均孵化率/% 0 55 70 92 84 56 6 0
请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回答:
(1)像鱼这样,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 。
(2)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时平均孵化率最高 。
(3)该种鱼的受精卵在水温为18~38 ℃范围内,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 。
(4)水温在18~34 ℃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
12.根据“观察鸟卵的结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注意:“[____]”中填数字,“____”上填结构名称)
(1)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 ]气室,该结构可贮存空气。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进行观察。
(2)鸟类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 获得的。
13.大鲵,是世界上现存两栖类动物中体形最长、寿命最长的古老动物,有“活化石”之美称。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过度收购,非法捕杀,食物链断裂和栖息地丧失等原因,我国野生大鲵数量急剧减少。研究者开展三种不同养殖模式(工厂化养殖模式、仿生态养殖模式、原生态养殖模式)下大鲵的生长、成活及繁殖效果等方面的比较研究,获得的相关数据见表。
组别 性别 数量(尾) 均重(千克/重) 产卵(精)率 出苗率
工厂化养殖 雌 5 2.5 60% 27.37%
雄 5 2.72 80%
仿生态养殖 雌 5 2.66 100% 58.17%
雄 5 2.76 80%
原生态养殖 雌 5 2.58 75% 56.16%
雄 5 2.68 50%
(1)据表可知,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 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大小(重量)相似、雌雄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
(2)研究中,不仅仅计算大鲵的产卵(精)率,还可以借助 (工具)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判断生殖细胞的质量。
(3)根据实验数据分析,最好采用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14.某中学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在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1、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入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属于青蛙的生殖与发育的特点是
A.体内受精 B.体外受精 C.变态发育 D.不变态发育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
四、解答题
15.如图是两种昆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没有 ,属于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 。(举一个)
(2)C和D的名称是 ,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 。
(3)d的发育时期叫做 。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 。(填字母)
16.下列是常见的几种动物,请将序号填在合适的横线上。
①家蚕②变形虫③蝗虫④苍蝇⑤猴子⑥螳螂⑦乌龟⑧鹦鹉
(1)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即存在蛹期)的动物有 。
(2)采用体内受精方式的动物有 。
(3)自然状态下采用无性生殖方式的有 。
(4)胚胎发育方式采用胎生的是 。
17.柑橘大实蝇俗称“柑蛆”,又名橘大食蝇、柑橘大果蝇,被害果称“蛆果”、“蛆柑”,是国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我国开始发生,主要分布于四川、贵州、云南、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区),2008年在四川广元大暴发,大量柑橘受到危害。如图为柑橘大实蝇的有关图解,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的危害柑橘的蛆虫,是由柑橘大实蝇图⑤ 发育而成的。
(2)用箭头和图中标号②③④⑤表示柑橘大实蝇发育的先后顺序 ,与蝗虫相比,柑橘大实蝇的生长发育过程多了 期。
(3)柑橘大实蝇事件使广大橘农损失惨重,为了防止这样的事件重演,保护广大橘农的利益,请你提出一项既能控制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又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的措施 。
18.多莉绵羊的培育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培育多莉绵羊的技术称为 。
(2)多莉绵羊性状与图中 绵羊最相似,性别是 羊,原因是 。
(3)A羊所起的作用是 。
(4)C羊所起的作用是 。
(5)产生多莉绵羊的生殖方式属于 。
19.下表的资料中显示了四类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回答问题:
动物 卵黄量 受精方式 胚胎发育场所 育雏行为
甲 丰富 体内受精 母体外 孵卵
乙 少 体内受精 母体内 哺乳育幼
丙 多 体外受精 母体外 无
丁 多 体内受精 母体内 无
(1)产卵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的种类是 。
(2)从生殖发育特点看,最高等的种类是 。请举出一例代表动物 。
(3)如果丙代表两栖动物,请你以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为例分析:为什么两栖动物算不上真正的陆地动物? 。
20.下列是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作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发育包括 阶段,图乙发育经历了四个阶段,比图甲多了一个 (填写结构名称)的发育阶段。
(2)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填写图中代号)。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 (填写图中代号)能够发育成种子。
(4)湘潭素有“湘莲之乡”的美称,莲农常采用种藕繁殖湘莲,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A、①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A错误;
B、④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B正确;
C、⑥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C错误;
D、⑦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D错误.
故选:B
【分析】卵的结构中,卵壳膜,可以保护卵细胞;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卵壳较硬,上面有气孔,保护卵细胞;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地方,将来发育成雏鸡;卵黄膜能够保护卵黄和胚盘;系带固定卵细胞;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养料和水分;卵细胞是由胚盘、卵黄膜、卵黄构成的.
2.【答案】B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由分析知道: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故选:B
【分析】鸟卵的结构包括:胚盘,卵壳,系带,卵黄膜,卵黄,气室,卵白,卵壳膜.
卵壳起保护作用;
内层卵壳膜和外层卵壳膜起保护作用;
气室可以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卵白既有保护卵细胞又有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和水分;
卵黄系带起到固定卵细胞的作用;
卵黄膜是紧包在卵黄外面的膜,起保护作用;
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
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将来发育成胚胎
3.【答案】C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A、⑤胚盘是胚胎发育的场所,鸟类的胚胎发育就是从这儿开始的.A正确.
B、⑥气室内储存着空气,为胚胎发育提供提供所需的氧气.B正确.
C、①为卵壳,有许多小孔,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C错误.
D、鸟卵能孵化出小鸟的条件是鸟卵是受精卵,具备胚胎发育所需的适宜的温度,离开母体即停止发育的原因是外界温度太低,D正确.
故选:C
【分析】鸟卵各部分的结构名称.①卵壳、②系带、③卵白、④卵黄膜、⑤胚盘、⑥气室、⑦卵壳膜.
4.【答案】D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解答】在鸟卵的结构:蛋黄即鸟卵内部发黄的部分.鸟卵中的大多数蛋白质都集中在蛋黄部分,其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对卵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的有:卵壳、卵壳膜和卵白.卵黄上的小白点叫做胚盘,含有细胞核,内有遗传物质,是由受精卵分裂形成的.是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将来发育成雏鸟.
故选:D
【分析】据图可知:
①气室②卵壳③卵白④胚盘
5.【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解答】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其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青蛙。
【分析】青蛙的发展过程包括受精卵 →蝌蚪(先长出外鳃→外鳃消失长出内鳃)→蝌蚪长出后肢、前肢→尾和内鳃逐渐萎缩消失,肺形成→幼蛙→成蛙。所以在蝌蚪的发育过程中最先消失的是外鳃。本题考查两栖动物的发育。
6.【答案】(1)幼虫;成虫;外骨骼无法随身体长大而长大
(2)C;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蝗虫和蝶的发育过程相关知识。
【解答】(1)甲图所示蝗虫的发育包括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由于蝗虫身体表面有坚硬的外骨骼,可以起到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但外骨骼不能随着蝗虫身体的长大而长大,所以在蝗虫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这就是蜕皮,因此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
(2)乙图是蝶的发育过程:b受精卵→c幼虫→d蛹→a成虫四个阶段,c幼虫时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严重。
故答案为:(1)幼虫;成虫;外骨骼无法随身体长大而长大(2)CC
7.【答案】(1)幼虫;蛹;成虫;受精卵
(2)D→A→B→C
(3)D→A→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本题为分析题,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本节所学知识分析即可得出答案。家蚕、蝴蝶、蚊子、苍蝇、蜜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 蚕 )、蛹、成虫 ( 蛾 ) 四个阶段。蝗虫、蟋蟀、 蝼蛄、 臭虫、螳螂等昆虫的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
【解答】(1)由图可知,该种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 蚕 )、蛹、成虫 ( 蛾 ) 四个阶段。或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所以判断B为蛹期,则A为幼虫期,C为成虫期,D为受精卵期。(2)家蚕、蝴蝶、蚊子、苍蝇、蜜蜂等昆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 ( 蚕 )、蛹、成虫 ( 蛾 ) 四个阶段。(3)蝗虫的一生只经过受精卵、幼虫和成虫三个时期,不经历蛹期。用图中的字母和箭头表示为D→A→C。
故答案为:(1)幼虫期;蛹期;成虫期;受精卵期;(2)D→A→B→C;(3)D→A→C
8.【答案】(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
(2)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高;水源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
(3)表2,表2实验方案中有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本题为实验探究题。通过观察表格中的数据,结合本节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解答】(1)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B组孵化率较低,对比AB两组实验条件,可以总结得出B组孵化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水温和水源的问题。(2)根据单一变量原则,观察表格数据AB两组水源相同,温度不同;CD两组水源相同,温度不同;AC两组水温相同,水源不同;BD两组水温相同,水源不同。A组与B组相比,C组与D组相比,如果A、C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高。A组与C组相比,B组与D组相比,如果A、B组的孵化率高,说明:水源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就可以得出影响蝌蚪发育因素的结论是: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3)比较表1和表2的实验方案,表2实验方案中有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实验设计更详细,所得数据将更具有说服力。
故答案为:(1)水温和水源的问题;(2)水温对蛙卵的孵化具有重要影响,温度较高,孵化率高;水源对蛙卵的孵化也具有重要影响,池塘水有利于孵化;水温和水源是影响蛙卵孵化的重要因素;(3)表2,表2实验方案中有对照实验和单一变量
9.【答案】每天光照10小时,湿度控制在75%;在光照和湿度相同情况下,温度对蚕卵孵化有影响,温度越低,孵化的时间越长;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2)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解答】
②本实验是为了探究“温度对蚕卵孵化率有什么影响”。在设计对照实验时,A、B、C三组实验除了温度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根据步骤④表格中的信息可知:A、B、C三组实验置于光照10小时,湿度控制在75%的环境条件中。
【实验结论】A、B、C三组实验的温度不同,计算不同温度下蚕卵孵化所需的平均时间。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温度对蚕卵孵化有影响,温度越低,孵化的时间越长。
【实验拓展】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该小组同学还用其他不同品种的蚕卵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并取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②光照10小时,湿度控制在75%。
【实验结论】温度对蚕卵孵化有影响,温度越低,孵化的时间越长。
【实验拓展】避免实验的偶然性,减少实验误差。
故答案为:每天光照10小时,湿度控制在75%;在光照和湿度相同情况下,温度对蚕卵孵化有影响,温度越低,孵化的时间越长;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
10.【答案】(1)蛹
(2)蚊子幼虫存活的数量;1%的洗衣粉液能杀死蚊子幼虫(合理均可)
【知识点】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1)蝗虫、螳螂等昆虫的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蚊子属于完全变态发育需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四个时期。
(2)对照实验中自变量是洗衣粉,因变量是蚊子幼虫存活的数量。在坐标图中,自变量是横坐标表示的量,因变量是纵坐标表示的量。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解答】(1)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蝇和成虫等四个时期,比如蚊子。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所以填蛹。
(2)根据小科同学所画的实验结果图可知,实验记录的是蚊子幼虫存活的数量。
③若A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Ⅰ所示,B组实验结果接近曲线Ⅱ所示,曲线Ⅱ中蚊子幼虫存活的数量明显少于Ⅰ,则说明1%的洗衣粉液能杀死蚊子幼虫。
11.【答案】(1)有性生殖
(2)26 ℃
(3)在18~26 ℃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38 ℃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
(4)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会对图表的分析能力;考查了鱼类的生殖方式;
【解答】(1)鱼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受精卵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而来的,属于有性生殖;
(2)从图中可以看出最佳的孵化温度是26摄氏度。
(3)从图中可以看出 ,平均孵化率与水温的关系是在18~26 ℃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上升;在26~38 ℃之间,随水温上升,平均孵化率下降 ;
(4) 水温在18~34 ℃之间时,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与水温的关系是 : 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 ;
故答案为:(1) 有性生殖 (2) 26 ℃ (3) 26 ℃ (4) 鱼受精卵平均孵化时间随水温的升高而减少
12.【答案】(1)③
(2)卵黄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鸟类的卵中,卵黄是卵细胞的主要营养成分,外面包裹着卵黄膜,也含有营养物质和水分,供给胚胎的需要,卵壳膜起保护作用,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气孔。
【解答】(1)用解剖剪后端轻轻地将鸡蛋钝端的卵壳打破;用镊子剥去钝端的碎卵壳,再撕破外卵壳膜,即可以看到[③]气室,该结构可贮存空气。然后用解剖剪剪破内卵壳膜,小心地将鸡蛋内的物质倒入培养皿进行观察。
(2)鸟类的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是从卵黄获得的。
故答案为:(1)③(2)卵黄
13.【答案】(1)养殖模式
(2)显微镜
(3)仿生态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实验探究题中,记录的数据表格中包含着影响实验的因素(变量),根据控制量的不同可以确定研究的变量;
2、观察细胞结构的工具实验室中是显微镜;
3、根据表格数据中的出苗率可以判断出最好的养殖模式。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只有养殖模式是不同的,其他都相同,所以 为了保证实验中只有养殖模式这一个变量,实验开始前选择了数量相等、大小(重量)相似、雌雄比例为1∶1的大鲵作为实验材料;
(2)要观察卵和精子的形态结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结构较小,可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3)由表格数据可知,仿生态养殖模式的出苗率最高,所以:最好采用 仿生态 养殖模式,达到保护大鲵、增加大鲵数量的目的 。
故答案为:(1)养殖模式 (2)显微镜 (3)仿生态
14.【答案】(1)B;C
(2)③
(3)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该兴趣小组以水质为变量设置了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进而说明人类活动会破坏生物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的灭绝;从而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
【解答】(1)青蛙是有性生殖体外受精的动物,在繁殖时期,雌、雄蛙分别将卵、精子排到水中,精子在水中与卵细胞融合为受精卵,受精卵发膏成蝌蚪,蝌蚪必需在水中生活,用鳃吇吸。然后发肓成幼蛙,幼蛙继续发膏成蛙,成蛙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的发膏过程中,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属于变态发育;
(2)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该兴趣小组设置的实验中,3号鱼缸中的蛙卵的孵化情况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3)该兴趣小组的探究目的是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因此在实验过程中,要定时观察并记录孵化的蛙卵数量
(4)1、2号受到污染,所以支持实验假说的是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
故答案为:(1) B C ;(2)③;(3) 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4) 3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1、2号鱼缸中蛙卵的孵化率远低于3号鱼缸) .
15.【答案】(1)蛹期;蟋蟀
(2)幼虫、外骨骼;不随虫体生长
(3)蛹;c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昆虫的发育方式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类型。家蚕和玉带凤蝶是同属鳞翅目的昆虫,它们发育的方式都是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不但形态与成虫类似,生活的方式也与成虫相同,仅是某些成虫器官还没有发育。这样的昆虫一生会经历“虫卵、若虫(幼虫)、成虫”等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这样的昆虫一生会经历“虫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时期。
【解答】(1) 图甲所示的个体发育过程没有蛹期,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这种发育类型的昆虫还有蟋蟀,螳螂等;
(2) C和D的名称是幼虫,在C→D的过程中有蜕皮现象,原因是外骨骼不随虫体生长;
(3) d的发育时期叫做蛹。如果图乙所示的昆虫是一种农业害虫,在的整个发育过程中,对农作物危害最严重的时期是c幼虫;
故答案为:(1)蛹期;蟋蟀(2)幼虫、外骨骼;不随虫体生长(3)蛹、c
16.【答案】(1)①④
(2)①③④⑤⑥⑦⑧
(3)②
(4)⑤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昆虫的发育方式分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两种类型。家蚕和玉带凤蝶是同属鳞翅目的昆虫,它们发育的方式都是完全变态发育。不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不但形态与成虫类似,生活的方式也与成虫相同,仅是某些成虫器官还没有发育。这样的昆虫一生会经历“虫卵、若虫(幼虫)、成虫”等三个时期。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这样的昆虫一生会经历“虫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时期。
【解答】(1) 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截然不同。这样的昆虫一生会经历“虫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即存在蛹期)的动物有①④;
(2) 采用体内受精方式的动物是昆虫,爬行类,鸟类,哺乳类,所以=有①③④⑤⑥⑦⑧;
(3) 自然状态下采用无性生殖方式的有②,属于单细胞生物,采用分裂生殖;没有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4) 胚胎发育方式采用胎生的是哺乳类,只有⑤猴子是哺乳类,符合条件;
故答案为:(1) ①④ (2) ①③④⑤⑥⑦⑧ (3)②(4)⑤
17.【答案】(1)受精卵
(2)⑤→③→④→②;④蛹
(3)养天敌鸟类等
【知识点】动物的生长时期
【解析】【分析】
(1)许多生物是从一个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一个受精卵细胞是由两个生殖细胞——雄性生殖细胞精子和雌性生殖细胞卵细胞相互结合而产生的。
(2)柑橘大实蝇的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生长周期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蝗虫的发育类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历蛹期,生长周期为:受精卵→幼虫→成虫。图中②③④⑤分别是成虫、幼虫、蛹、受精卵。
【解答】
(1)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故柑橘大实蝇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
(2)柑橘大实蝇的发育类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故第一空答案为:⑤→③→④→②,蝗虫的发育类型是不完全变态发育,不经历蛹期,故第二空答案为:④蛹。
(3)既能控制柑橘大实蝇的数量,又不至于造成环境污染的措施,可以是生物防治,故答案为:养天敌鸟类等。
18.【答案】(1)克隆技术
(2)B绵羊;雌;取了B绵羊的细胞核,提供了遗传物质细胞核
(3)为胚胎发育提供了营养物质
(4)为胚胎发育提供了场所
(5)无性生殖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解析】【分析】
①克隆指一个母体经过无性繁殖得到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的过程,通过克隆技术获得的后代称为克隆细胞或克隆个体。
②胎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胎生动物的胚胎早期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卵黄,后期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直至出生时为止。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③子宫是胚胎发育的场所。
④在生物的生殖过程中,经历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而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做有性生殖。不形成受精卵的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
【解答】
(1)克隆指一个母体经过无性繁殖得到具有完全相同遗传物质的后代的过程,通过克隆技术获得的后代称为克隆细胞或克隆个体。故答案为“克隆技术”。
(2)克隆羊的遗传物质全部来自供核母羊B,所以其性状与B绵羊最相似。
(3)A绵羊提供去核卵细胞,供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
(4)C绵羊提供子宫,为胚胎发育提供场所。
(5)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生殖。
19.【答案】(1)丙
(2)最高等的是乙;如家兔等
(3)青蛙的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雌雄蛙分别将卵细胞和精子排放在水中,在水中完成受精作用;青蛙的发育为变态发育,幼体蝌蚪只能生活在水中;青蛙的受精和发育过程都离不开水,所以算不上真正的陆生动物
【知识点】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
动物的有性生殖方式按胚胎发育方式可以分为卵生、胎生和卵胎生三种。
①卵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外独立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卵生动物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主要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物质为营养,所以卵生动物的卵细胞一般较大,含卵黄较多。卵生的动物很多。昆虫、鸟、绝大多数爬行动物和鱼都是卵生的;有些哺乳动物也是卵生的(如鸭嘴兽)。
②胎生是指动物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进行发育的生殖方式。胎生动物的胚胎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直至出生时为止。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都是胎生的。
③卵胎生是指受精卵虽在母体内发育,但其营养仍主要依靠卵细胞自身所含的物质供给,与母体没有或只有很少的营养联系的生殖方式。卵胎生的动物很少,如鲨、蝮蛇等。
【解答】
(1)据表中数据可知,丙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受精成功率较低,胚胎在母体外发育,易受天敌环境等的影响,且没有育雏行为,所以产卵数量多,但存活率最低的种类是丙。
(2)从生殖发育看,最高等的种类是哺乳类,从表中可知乙为哺乳类。
(3)答案如题。
20.【答案】(1)受精卵→幼虫→成虫;蛹
(2)1
(3)④
(4)营养
【知识点】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解析】【分析】(1)根据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的不同点解答;
(2)图丙中,胎儿(新生命)生活在母体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通过1胎盘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 的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体外的。
(3)根据植物生长发育的知识解答;
(4) 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叫做有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发 育成新个体的叫做无性生殖。嫁接、扦插、压条都是植物的无性生殖。
【解答】 (1)甲、乙两图反映了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图甲的发育经历了卵→若虫→成虫,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图乙的发育经历 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比图甲多了一个蛹的发育阶段。
(2) 丙图中新生命与母体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故选1;
(3)丁图中表现了绿色开花植物受精的过程,其中受精后的子房继续发育,最终发育成果实,子房中的④胚珠发育成种子。
(4)湘潭素有“湘莲之乡”的美称,莲农常采用种藕繁殖湘莲,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是由母体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繁殖方式,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79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0(12.7%)
主观题(占比) 69.0(87.3%)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5(25.0%)
主观题(占比) 15(75.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填空题 2(10.0%) 11.0(13.9%)
解答题 6(30.0%) 30.0(38.0%)
实验探究题 7(35.0%) 28.0(35.4%)
单选题 5(25.0%) 10.0(12.7%)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60.0%)
2 困难 (4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 3.0(3.8%) 10
2 动物的生长时期 35.0(44.3%) 5,6,7,10,14,15,16,17
3 动物生殖方式的多样性 53.0(67.1%) 1,2,3,4,8,9,11,12,13,14,16,18,19,20
4 人体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5.0(6.3%) 20
5 动物克隆技术的进展 7.0(8.9%) 18
6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4.0(5.1%) 1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