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练习题 (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2 16:28: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鲲鹏(kūn) 濠梁(háo) 兑命(yuè) 食马者(sì)
B.布衾(qīn) 两鬓(bìn) 大庇(pì) 沉塘坳(ào)
C.修睦(mù) 尽粟(lì) 突兀(wù) 学学半(xiào)
D.骈死(pián) 槽枥(lì) 相马(xiāng) 辗冰辙(niǎn)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怒而飞(              )
(2)请循其本(             )
(3)教然后知困(             )
(4)讲信修睦(             )
(5)是故谋闭而不兴(             )
(6)一食或尽粟一石(             )
(7)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
(8)执策而临之(             )
3.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①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②是谓大同。
C.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②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D.①子固非鱼也。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选贤与能  B.才美不外见
C.然后能自反也 D.系向牛头充炭直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B.盗窃乱贼而不作
C.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D.亦若是则已矣
6.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齐谐》者,志怪者也。
B.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C.南冥者,天池也。
D.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7.根据课文内容默写填空。
(1)《石壕吏》中,既暗示老妇已被抓走,又和开头“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遥相呼应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卖炭翁》中表明卖炭翁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以饱蘸浓墨的大笔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卖炭翁》中描绘卖炭翁饱经风霜、生活艰辛的劳动者形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在我国,“仁”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参加“‘仁’文化的魅力”综合性学习。
【源流追踪】
(1)“仁”为会意字,甲骨文写作“”,从“人”从“二”,“均嫡庶,仁亲戚,则族业生旺之端也”中的“仁”便是用其本义:______________;“(陛下)有仁民爱物之意”中“仁”义则引申为:________________。
(2)试根据下面的材料,概括“仁”包括哪些方面的思想内涵。
①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
②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③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百姓疾苦声。(郑夑《墨竹图题诗》)
④无伤也,是乃仁术也……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孟子·梁惠王上》)
⑤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
【“仁”行世间】
在9月28日“孔子文化节”到来之际,班级举办“‘仁’行世间”文化传承活动,请你提出一项倡议。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
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
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
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10.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②其此之谓乎( )
12.请翻译下列句子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3. 本文的中心句是 。
1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三)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完成各题。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乙】驽骥杂处,饮水食刍,嘶鸣啼啮,求其所以异者盖寡。及其引重车,取夷路,不屡策,不烦御,一顿其辔而千里已至矣。当是之时,使驽马并驱,则唯倾轮绝勒,败筋伤骨,不舍昼夜而追之,辽乎其不可以及也,夫然后骐骥騕袅与驽骀别矣。古之人君,知其如此,故不以天下为无材,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试之之道,在当其所能而已。
(节选自王安石《材论》)
【注释】①骥:良马。后文的“骐”与此同义。②刍:喂牡畜的草。求:寻找,寻求。④烦御:烦劳驾驭。⑤顿:整顿,这里指拉。⑥辽:远。⑦骀(tái):劣马。⑧试:试验。
15.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
(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2)尽其道以求而试之耳
16.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策之不以其道不屡策,不烦御
B.食之不能尽其材其所以饮水食刍
C.而伯乐不常有不舍昼夜而追之
D.其真不知马也在当其所能而已
17.用现代汉语翻译选文中画线的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古之君知其如此,故不以为天下无材。
18.比较【甲】【乙】两文,说说两文作者主张的对待人才的态度有什么相同之处。
(四)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题。
陶公①性检厉,勤于事。作荆州时,敕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其意。后正会②值积雪始晴,听事③前除雪后犹湿,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④,积之如山。后桓宣武⑤伐蜀,装船,悉以作钉。
【注释】①陶公:陶侃,字士行,晋朝鄱阳人,曾任侍中、太尉、荆江二州刺史。②正会,元旦集会。③听事:处理政事的厅堂。④厚头:剩余的比较大的竹块。⑤桓宣武:桓温,曾任大将军、大司马。
19.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咸不解其意 咸( )
(2)值积雪始晴 值( )
(3)听事前除雪后犹湿 犹 ( )
(4) 悉以作钉 以( )
20.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陶公性检厉,勤于事
(3)于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
21.文中写了哪两件事?表现了陶公是怎样的人?请用自己的话概况。
(五)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魏甄琛举秀才入都,颇以弈棋废日,至通夜不止,令苍头①执烛,或时睡顿,则杖之。奴曰:“郎君辞父母仕宦,若读书,执烛即不敢辞,今乃围棋日夜不息,岂是向京②之意乎?”琛怅然惭感,遂诣赤彪许,假书研习,闻见日优。
【注】①苍头:仆役,仆人。②向京:来京。
2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则杖之____________
(2)今乃围棋日夜不息____________
23.给下列句子断句。(只断一处)
琛 怅 然 惭 感
2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颇以弈棋废日。
从废弈向学这件事中,可以看出甄琛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三、写作
26.请以《这里,也是我的舞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
A 2. (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2)追溯 (3)困惑 (4)培养 (5)兴起 (6)有时 (7)犹,尚且 (8)面对 3. B 4.C 5.C 6. D
7. (1)天明登前途 独与老翁别
(2)可怜身上衣正单 心忧炭贱愿天寒
(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5)策之不以其道
(6)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7)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8.(1)人人平等(或君民同视,平等对待) 博爱、仁爱(或慈善、体恤)(2)示例:爱亲人,爱他人,爱民众,爱万物(或亲亲,仁民,爱物;或血缘之爱,人际之爱,物我之爱)(3)示例:开展“仁”文化思想宣讲活动(或开展讲述古代“仁”人逸闻轶事活动,开展关于“仁”脉相承小论文征集活动,举办“‘仁’在身边”故事会,举行“仁”文化经典朗诵活动等)。
9.D
10.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飞”、“渡”、“洒”、“挂罥”、“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
11.因此 表推测,大概
12.(1)尽管有美味可口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2)知道不足,然后能自我检查,对自己提出要求。知道困惑,然后能鞭策自己努力进修
13. 教学相长也。
14. 略
15.(1)只是 (2)方法
16.A
17.(1)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2)古代的君主懂得这个道理,因此 并不认为天下没有人才。
18.要善于识别人才,重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
19.(1) 全、都
(2)遇到,碰上……的时候。
(3) 还
(4) 用来
20.(1)陶公本性节俭,在做事上非常勤快。
(2)这时陶公就让人用木屑覆盖在上面,人们出入一点都不受到妨碍。
21.积存废弃锯木屑,雪后覆地;积存竹头,造船时做竹钉。陶公是一个节俭、勤勉的人。
22.(1)用杖打 (2)却,竟然
23.琛/怅然惭感
24.(他)因特别喜爱下围棋浪费了很多时间。
25.知错能改、迷途知返。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