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1)鹏之徙( )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 )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故虽有名马,祗( )辱于奴隶人之手,骈( )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3)矜( )、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女有归。
(4)手把文书口称敕( ),回车叱( )牛牵向北。
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
(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故人不独亲其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
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鹏 其此之谓乎
B.其翼若垂天之云 子之不知鱼之乐
C.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不必藏于己
D.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外户而不闭
5.下列各项的两个句子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北冥有鱼 盗窃乱贼而不作
B.选贤与能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兑命》曰“学学半”
D.系向牛头充炭直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3)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4)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7.古诗文默写。
(1)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
(2)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
(4)《送友人》中,表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却又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名著选段,根据要求填空。
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他把手枪放在膝盖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这是摆脱困境的最懦弱最容易的一种办法。生活不下去,就一死了之。你有没有试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为了挣脱这个铁环,你已经竭尽全力了吗?你是不是已经忘了,在沃伦斯基新城附近,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不是终于排除万难攻克了那座城市吗?把手枪收起来吧,这件事永远也不要告诉任何人。即使生活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也要善于生活,并使生活有意义而充实。” (选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删改)
选段中的“他”是指____________,他在疾病缠身、丧失战斗能力的艰难处境下,内心经历了严峻的考验。节选部分表现了他由绝望、动摇到______________的心理历程。
9.(综合性学习题)某市正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你们学校也在行动。
【献爱心】
(1)学校组织本校老师利用休息时间为本校留守儿童辅导课业。校团委准备为辅导站拟一副对联,以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上联已拟好:老师奉献爱心育桃李。请你拟出下联。
【读名著】
(2)为了鼓励大家积极阅读,老师要求你向留守儿童推荐名著,你想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推荐给他们,你的推荐理由是什么?
【重沟通】
暑假,妈妈准备让你用“泰微课”资源自学九年级课程,你想邀请留守儿童小华到家里一起学习,你打算怎样和妈妈说?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
C.“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卖炭翁既无奈、悲愤,内心却充满着希望。
D.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
11、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分别分析其作用。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鸣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2。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是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
C、执策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
14。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
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
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
15。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评文: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16。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各小题。
[甲]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北冥有鱼》
[乙]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虽有嘉肴》
[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17、对《题破山寺后禅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清晨入古寺”点明了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
B、“万籁此俱寂,惟余钟磬音。”尾联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为衬,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籁俱寂的宁静气氛。
C、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当时美好社会的赞颂及建功立业的愿望。
D、常建,唐代诗人。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天宝中年为盱眙尉。后隐居鄂渚的西山。一生沉沦失意,耿介自守,交游无显贵。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论语>十二章》
C、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三峡》
D、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齐谐者,志怪者也( )
(2)去以六月息者也( )
(3)弗学,不知其善也( )
(4)教然后知困( )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故曰:教学相长也
21、[甲] 文中,“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
22、“教学相长”与“学学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
(四)阅读下文,完成练习。
【甲】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 (《礼运》)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学记》)
【丙】是故圣人作,为①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②于禽兽。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曲礼》)
【注释】①为:制定。②别:区别于,与……有别。
2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七者弗学而能( )
(2)其次务施报( )
(3)玉不琢,不成器( )
(4)人有礼则安( )
24.【甲】文“然后能为之”中的“之”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内容填空)
25.平常所说的“七情六欲”中的“七情”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曰“礼者,不可不学也”。
27.读了【丙】文,你有什么想法?请写一写。
三、 写作
28、请以《同一种力量》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③书写工整规范。
答案
(1)xǐ tuán (2)zhǐ pián (3)guān fèn (4)chì chì
2. (1)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2)用作动词,以……为子。
(3)用作动词,以……为亲。
3.C 4.D 5. A
6. (1)这只鸟,在海水运动时将要迁徙到南海去。
(2)你不知道鱼的快乐,是完全可以肯定的!
(3)力气,厌恶它不出于自己,但愿意多出力并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
(4)因此图谋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所以门从外面带上,而不从里面闩上。这就叫作“大同”社会。
(5)知道自己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
7.(1)而伯乐不常有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零落成泥碾作尘 (4)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8.保尔(或保尔·柯察金) 战胜自我(或:战胜怯懦、摆脱困境、坚定信念)
9. (1)示例一:学生增长知识报师恩。
示例二:学生苦练本领报师恩。
(2)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闪烁着崇高的理想主义光芒的小说。该小说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故事很感人,值得一读。
(3)示例:妈妈,我想邀请小华来家里一起用“泰微课”学习。我们常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我和小华一起学习,有问题可以讨论。再说小华是个留守儿童,我们应该多关心他。
10、C
11、百姓的辛苦和炭的重与使者的骄横和交换物的少且不实用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封建统治阶级苛政的批判,对劳动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
12.C 13.B 14。B
15(1)千里马,有时能吃一石谷子。 (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像且不能够,又怎么能让它日行千里呢
16主观因素:自己要有真本领,并且要在关键的场合大胆把自己的才华展露出来。必要时要学会毛遂自荐。客观因素:(1)。要能遇上任人唯贤,任人唯才的好领导。(2)、领导要有伯乐的眼光,要能赏识人才,重用人才。(3)。社会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给千里马式的人才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17、C
18、B
19、(1)记载
(2)气息,这里指风
(3)好
(4)困惑
20、(1)当它用力鼓动翅膀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悬挂在天空的云。
(2)所以说,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
21、鲲鹏是有所倚,非真正的“逍遥”。
22、相同点:两者都强调了“教”是学习、进步和提升的重要环节。
不同点:前者是从教和学两个方面来说明教和学的关系:二者是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后者则只从教的角度来说明,是对前者的补充论证。
二者关系:前者是全文的观点,后者是引用论据来补充强调观点的,二者是主从关系。
23. (1)不 (2)报答 (3)雕琢 (4)安定
24. 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
25. 喜、怒、哀、惧、爱、恶、欲
26. (1)玉石不雕琢,就不能变成器物。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2)人有礼社会就安定,无礼社会便会危乱,所以说“礼,是不能不学的啊”。
27. 示例:人们应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注重社会道德,以礼规范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这样社会才能安定,人们才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28、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