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六)
化学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O-16 K-39 V-51 I-127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每年的诺贝尔化学奖都在12月10日颁发。关于获奖内容背后的化学知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1996年表彰了富勒烯的发现,富勒烯是一种碳氢化合物
B.2011年表彰了准晶的发现,准晶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结构
C.2018年表彰了酶的定向演化,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还有少部分的是RNA
D.2020年表彰了第三代基因编辑技术,基因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
2.关于非金属氧化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O、都会导致温室效应 B.、都可以用作纸张漂白剂
C.NO、在空气中都会形成酸雨 D.、都是酸性氧化物
3.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 )
A.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
B.将铁片插入浓中:
C.向溶液中通入气体:
D.将少量通入漂白液中:
4.已知反应:,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生成4.48L(标准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转移电子数为 B.生成的HF体积为17.92L(标准状况)
C.生成的还原产物分子数为 D.消耗中断裂的共价键数目为
5.下列图示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的热稳定性
B.收集氯气
C.分离苯和水
D.光照下制取纯净的
6.已知X、Y、Z、W是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四种元素。其中Z的单质是如今常见电子设备的电池负极中失电子的物质,W的原子序数是X、Y、Z三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的四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是宇宙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B.Y元素单质由单原子分子组成
C.Z元素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所有元素中最小的
D.W元素既能形成氧化性很强的物质,又能形成还原性很强的物质
7.酚酞是一种常见的酸碱指示剂,在pH=0~8.2时,酚酞的结构如图1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A.酚酞分子含有的官能团为羟基、羰基、醚键
B.酚酞分子有一个手性碳原子
C.酚酞分子可能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
D.在滴定实验中指示剂不宜多加,原因是酚酞分子能够与碱反应,产生较大实验误差
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乙醇和浓硫酸共热至170℃,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溶液 酸性溶液褪色 乙醇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乙烯
B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热使蔗糖水解,一段时间后加入银氨溶液微热 没有出现银镜 蔗糖没有水解
C 利用和滴加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完成喷泉实验 得到红色喷泉,但红色喷泉逐渐变浅最终无色 有漂白性
D 将投入稀酸化的溶液中,微热 溶液变成紫红色 将氧化为
9.检验的一种方式是利用丁二酮肟与其形成玫瑰红色的配合物沉淀,配合物分子结构如图2所示,其中四个氮原子和镍离子处于同一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2
A.丁二酮肟分子的分子式为
B.的杂化方式为
C.由于丁二酮肟分子间可以形成氢键,推测其水溶性较好
D.一个配合物分子中不共平面的原子个数最少为8
10.钙钛矿是指一类组成结构为的天然矿物质,A和B均代表金属阳离子,X表示阴离子,立方的晶胞结构如图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3
A.推测可以替代形成,采取与相同的晶胞结构
B.若将放在顶点,则位于面心和体心
C.填充在由形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D.该晶胞中,与共同组成面心立方堆积
11.在催化剂作用下,HCOOH放氢的反应机理如图4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
A.随着反应过程的进行,Pb可能会产生损耗
B.若用DCOOH替代HCOOH参与反应,则能在反应体系中检测到N-D键
C.催化剂能够改变反应历程,从而使热力学不能发生的反应能够发生
D.已知甲酸燃烧热的大于氢气燃烧热的,说明图示HCOOH放氢的总反应是放热的
12.全钒液流电池(酸性电解质溶液)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电池工作时,左室溶液由紫色变为绿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5
A.在电池工作时,右室溶液从蓝色变为黄色
B.离子交换膜需要选用质子交换膜,在充电过程中从左室向右室移动
C.使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时,当生成了22.4L(标准状况)时,左室质量增加2g
D.理想状态下,该电池与锂电池获得等量电能时,消耗的还原剂质量比为51:7
13.常温下,向丁二酸()中滴加NaOH溶液,混合溶液中lgX与pH关系如图6所示,X表示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6
A.直线a表示与pH变化关系
B.将等浓度等体积的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后呈酸性
C.当溶液为中性时:
D.已知的,,,则与足量反应后生成NaHA和
14.在温度下,向1L恒容容器中加入1molCO和,发生反应,得到的平衡转化率α随着x的变化情况如图7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
图7
A.起始时向容器中加入,平衡后再加入,再次平衡时的转化率会减小
B.其他条件相同,只改变温度和初始投料,使,x=3,此时的平衡转化率约为56.7%
C.与x=0.732相比,当x=4.268时,平衡体系中的体积分数更小
D.一定温度下,向1L恒容容器中加入HI(g),使其分解达到平衡,当HI投料量增大时,HI的平衡转化率先增大后减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14分)电镀厂阳极产生的电镀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主要含有、及少量单质金(Au)],是一种廉价的二次可再生资源。某科研团队设计了新工艺,该工艺实现了Cr-Au-Cu-Te的分离,工艺流程如图8:
图8
已知:①煅烧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
②是两性氧化物,微溶于水。
(1)基态Cr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________。
(2)水浸液中的溶质有NaOH、________;水浸渣的成份为Au、________。
(3)获得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5)已知重铬酸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9所示,操作a是________,操作b得到的晶体进一步提纯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
图9
(6)“操作b”得到的滤液中含有重铬酸钠对水体有污染。常温下,加入焦亚硫酸钠()将其转化为,再调节pH约为8,使沉淀,经上述处理后的滤液,理论上的浓度约为________。已知:常温下,
16.(14分)KI可用作制有机化合物及制药原料。医疗上用于防治甲状腺肿大,作祛痰药,还可用于照相制版等。实验小组设计图10实验室制备KI(夹持装置已省略):
图10
(1)以上各装置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用装置编号A、B、C回答,装置可以重复使用)。
(2)图中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3)装置B中多孔玻璃泡的作用是________,装置B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4)溶液X的成分及作用分别是________。
(5)装置B中所得KI溶液经分离提纯后得到KI粗产品,为测定KI的纯度,称取2.0g样品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采用银量法测定,用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发生反应,实验示意图如图11。
图11
(聚乙烯醇的作用是阻止AgI与AgSCN的转化)
①滴定时,可选用作为指示剂,到达滴定终点的现象为________。
②重复实验操作三次,消耗溶液体积平均为12.50mL。则样品中KI的含量为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③若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计算结果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影响”)。
17.(15分)合成氨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1)基于物理性质写出氨的一种用途:
(2)工业合成氨常用工艺条件:Fe作催化剂,控制温度773K,压强,原料中和物质的量之比为1:2.8
①调控反应。从动力学角度和热力学角度选择反应条件,其中选择“两难”(两个分析角度影响不一致)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该反应条件最终选择上述给出工艺条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②催化机理。Fe作催化剂,反应是在Fe表面活性位点进行的,历程经历了吸附和、发生反应、脱附三个阶段。其中,的吸附分解反应活化能高,是决速步骤。研究发现,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小,原因是________。写出一种降低氨浓度的最实用可行方法:________。
(3)在密闭容器中模拟合成氨反应:。将的混合气投入恒压反应容器进行反应,在压强、、下,分别测得的平衡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12所示。
图12
①压强、、中,最大的是________,A点的转化率为________。
②已知温度为时,。维持温度为,若要使的平衡转化率达到30%,则恒压反应容器的总压强至少为________MPa。(保留小数点后2位)
(4)电化学合成氨。可利用氮还原反应在更温和的条件下将和转化为。研究人员发现,选用三己基十四烷基磷离子作为电解质的阳离子,与叶立德能够很好的完成电化学循环。该电化学装置的工作原理如图13所示。
注:Rn为烃基。
图13
①叶立德结构中碳负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
②写出图中左边电极区由生成的总反应式:________。
18.(15分)有机物K合成路线如图14(部分条件已省略)。
图14
已知:
①;
②(表示烃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K的分子式为________。
(2)A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
(3)B→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F→G中NaOH的作用是________。
(5)D+H→J中形成酰胺键。在有机合成中常用酯基和生成酰胺基,而不是用羧基和直接反应生成酰胺基,请结合元素电负性和键的极性解释原因:________。(元素电负性:H-2.1 C-2.5 O-3.5)
(6)由J生成K可以看作三步反应,如图15所示。
图15
①P中有两个六元环结构。P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②Q和K是互变异构关系,K比Q稳定的原因是________。
(7)X是D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
a.1molX能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生成4molAg
b.X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3组吸收峰,峰面积比为1:1:3
巴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六)
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A C A B C C D
题号 8 9 10 11 12 13 14
答案 D D B A D C B
【解析】
1.A项,富勒烯是碳单质。
2.A项,CO不会导致温室效应。B项,不能用来漂白。D项,不是酸性氧化物。
3.B项,铁片钝化生成致密氧化膜。C项,不拆。D项,发生氧化还原,不发生复分解。
4.B项,HF标况下是液态。
5.A项,试管口应该朝下。B项,长管进短管出。D项,不能得到纯净的氯仿。
6.Z是Li,从而X、Y一定是H和He,W就是S。C项,Li是同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
7.A项,含有的官能团是酯基和羟基。B项,酚酞没有手性碳原子。C项,不能发生消除反应。
8.A项,可能有乙醇挥发出来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B项,银镜反应之前需要加碱。C项,没有漂白性,有漂白性的是HClO。
9.配合物是中性分子,而镍离子是二价阳离子,所以两个丁二酮肟各解离出一个氢离子形成负一价阴离子。A项,由于失去了一个氢离子,所以分子式为。B项,四个N位于Ni的同一平面,所以不可能是杂化。C项,丁二酮肟只有在与水形成氢键时才会增大溶解度,分子间形成氢键会减低溶解度。
10.B项,当放在顶点时,在面心,在体心。
11.A项,Pb是氢前金属,能与酸反应生成铅离子和氢气。
12.电池工作时,左侧紫色变绿色是氧化反应,左侧是负极,右侧是正极。A项,右侧还原反应,黄色变蓝色。B项,充电过程左侧正电荷变少,右侧正电荷变多,从右向左移动从而平衡电荷。C项,电解产生时,转移2mol电子,左侧增加2mol正电荷,所以从左向右移动,左室质量减少2g。
13.由图可知,,,说明的电离大于水解。C项,当溶液中和浓度相等时,溶液显酸性,若使溶液显中性,则需要再加入NaOH,从而比浓度大。
14.A项,如图所示x是0.5和1.5时,x是1.5时的平衡转化率要大。B项,列三段法计算,需要开方,然后解一个一元二次方程,最后结果为,约等于56.7%,C项,列三段法计算,最后转化为比较两个数字的大小,与比大小,第一种方法是暴力算,能算出来后者大,第二种方法是如果不考虑分母中的1,则二者都是,分母加1对前者的影响更大,所以前者小,第三种方法是抽象成一个函数,易证这个函数在单调递增,则后者大于前者。D项,由于反应物和生成物气体系数和相等,所以HI的平衡转化率一直不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8分。
15.(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
(2)、 CuO(1分)
(3)
(4)硫酸
(5)蒸发结晶、趁热过滤 重结晶(1分)
(6)
【解析】(3)煅烧过程发生反应,加碱反应生成,加碱反应生成。
(6)由于,当pH为8时,浓度为,的浓度约为。
16.(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4分)
(1)A→C→B→C(1分)
(2)
(3)增大气、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充分反应(1分)
(4)饱和NaHS溶液,除去气体中的HCl;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防止污染大气(答对1个得2分,答全得3分)
(5)①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72.6%
③偏低(1分)
【解析】(4)A装置制备,通过C装置除去中的HCl,再进入B装置制取KI,最后用C装置处理尾气。所以第一次用C装置盛装饱和NaHS溶液除去中的HCl,第二次用C装置盛装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
(5)①滴定终点时反应完,加入的与反应,溶液呈浅红色,所以滴定终点现象为加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②消耗溶液体积平均为12.50mL,根据可知与反应后剩余的,则和反应的银离子的物质的量,则20.00mL待测液中,所以样品中KI的含量为。
③若滴定前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液润洗,则标准液浓度减小,滴定所耗标准溶液体积增大,计算出的的物质的量减小,从而导致结果偏低。
17.(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液氨可以用作制冷剂(1分)
(2)①温度(1分) 在该温度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高
②浓度较大时,占据催化剂表面更多活性位点,阻碍的吸附 液化分离(1分)
(3)①(1分) 75%
②4.63
(4)①(1分) ②
【解析】(3)①该反应前后为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当温度不变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氨气的体积分数增大,故压强、、中,最大的是。,设,,用三段式可计算得A点的平衡转化率为75%。
②设,,已知平衡转化率α=30%,列三段式
,解得。
18.(除特殊标注外,每空2分,共15分)
(1)(1分)
(2)羧基(1分) 还原反应(1分)
(3)
(4)与HCl反应,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5)酯基中碳氧元素间电负性差值大,极性强,容易断裂,形成酰胺比较容易;羧基中氧氢元素间电负性差值最大,比碳氧键更容易断裂,易形成铵盐
(6)① ②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共轭体系,能量更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