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
第1课时 二次根式的乘法
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能熟练地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2.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能逆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探究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和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难点:二次根式的性质及乘法法则的正确运用和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以前学习过有理数、整式、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你们认为二次根式能不能进行加、减、乘、除运算?
一块长方形木板的长和宽分别为 cm和 cm,求这块长方形木板的面积.
×=?
探究新知
探究点一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例1】计算:
(1)×;
(2)4·;
(3)6×(-3);
(4)3·2.
【解析】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运算.
【解】(1)原式=×==4
(2)原式=4=4.
(3)原式=6×(-3)×=-18×4=-72.
(4)原式=3×2×=30.
【方法总结】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时,二次根式前面的倍数相乘,被开方数相乘,然后再化简为最简二次根式.
探究点二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例2】化简:
(1);
(2);
(3)(a≥0,c≥0);
(4);
(5)(x≥0).
【解析】(1)(2)(3)直接利用公式进行化简;(4)(5)化简时先分解因式.
【解】(1)==×=10.
(2)=
=
=××
=28.
(3)
=
=×·····
=10a2b2c.
(4)
=
=×
=5.
(5)
=
=··
=4x.
【方法总结】
(1)被开方数一定是积的形式,不能出现=+的错误;
若积的因数或因式不是非负数,应将其化为非负数,再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化简;
最后要检验开出来的数(或式)及留在根号内的数(或式)都必须是非负数.
课堂训练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
A.4×=4
B.5×5=5
C.4×2=6
D.4×=4
2.等式=·成立的条件是 ( )
A.a≥-1 B.a≤1
C.-1<a≤1 D.-1≤a≤1
3.计算:
(1)(a≥0,b≥0);
(2);
(3)×;
(4)(y≥0);
(5)6×(-2);
(6)··.
答案
1.D 2.D
3.解:(1)原式=··=3a.
(2)原式=×=2×9=18.
(3)原式===2.
(4)原式==2y.
(5)原式=12×(-2)=-24=-48.
(6)原式=××···=6x3
课堂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让学生能根据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还学习了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逆用,让学生能根据公式的逆用把积的被开方数进行化简.
板书设计
二次根式的乘法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a≥0,b≥0).
2.两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积的算术平方根.
3.算术平方根的性质:=·(a≥0,b≥0).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上一节二次根式的性质的学习基础上,要求学生能熟练运用乘法法则进行化简和计算.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特殊的例子让学生归纳出乘法法则,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在具体进行化简和计算的过程中,学生对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理解掌握较好,但在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或化简时,常常忘记计算结果需要化简,尤其是在被开方数是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中容易出现错误,对分解因式还不够熟练.因此还要加强训练,否则,在下一节二次根式的除法运算时出现的错误会更多.
总之,在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的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渗透分析、概括、类比等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猜想,积极探索,运用类比、归纳和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