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单元整体教学】1.4设计塔台模型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单元整体教学】1.4设计塔台模型 单元整体分析+课时课件+课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4-02-22 16:32:26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设计塔台模型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目录
单元主题
01
单元结构化活动
02
新知导入
03
活动探究
04
生活应用
05
课堂练习
06
作业布置
07
板书设计
08
塔王争霸赛
单元主题
学校计划在操场上建造一座塔台,供足球教练指挥队员训练或领操员领操、教操,于是面向六年级学生展开了一场塔台招标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从选址、材料选择、塔台的设计、成本核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工程整体设计,制作出塔台模型,获胜的小组将获得“塔王”的称号。“塔王”的称号将花落谁家呢
塔王
单元结构化活动
塔王争霸赛
塔台招标活动
学习“工程”
建造知识
方案设计
制作塔台
测试塔台
展示交流
1.了解我们的住
2.认识工程
3.建造塔台
4.设计塔台模型
6.测试塔台模型
5.制作塔台模型
7.评估改进塔台模
建筑塔台
塔台的投标过程已经完成,现在开始进入塔台的设计环节,科科对于塔台设计依然有许多疑惑。于是他请教果果老师,在果果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能解决问题吗?
故事导入
活动探究
活动一:明确任务
以小组为单位,用材料制作一个高60厘米的塔台(底部不得粘在桌面上)。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看一看哪组设计的作品能达到稳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活动探究
现在分小组讨论一下任务要点吧!
活动一:明确任务
活动探究
活动一:明确任务
设计图有图形、数字、文字、标志等细致说明
塔台的高度为60厘米,底部不能粘在桌面上
塔台要稳固,具备一定的承重、抗风、抗震的能力。
要尽量节省材料,减少成本
塔台设计要美观。
活动探究
材料要求:吸管、连接器、剪刀、胶带、尺子
活动一:明确任务
活动探究
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 项目 1分 2分 3分
设计图及文字说明 缺少文字和图画设计 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但是说明较混乱、缺少条理,没有用数字进行定量说明或者没有关键性的箭头指示等 合理地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条理清晰,对每部分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加工和用量的详细介绍
分工合作 分工不明确,每个成员不知道各自应该做什么 有基本的分工,但是分工不系统,或执行分工不彻底,或有未承担任务的成员 有明确的分工且贯彻实施,每个成员安排了相应的任务,并且每位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有组织地执行
塔高 没有达到60厘米的高度 基本接近60厘米的高度 达到60厘米的高度
顶端承重 顶端无法承重或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小 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的中等水平 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大
抗风能力 能抵御1级(小风量)风吹 能抵御2级(中等风量)风吹 能抵御3级(大风量)风吹
抗震能力 能抵御1级(轻微)震动 能抵御2级(较强)震动 能抵御3级(强)震动
美观 结构欠佳、制作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 结构比较合理、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结构合理、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
材料成本统计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低
活动一:明确任务
活动探究
“塔台模型设计大赛”游戏规则
4人为一组,,根据要求合作制订方案,然后进行展示。哪个方案合理,哪个小组获胜。
活动二: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活动探究
依据评价量表思考问题,思考回答这些问题吧!
1.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
2. 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3.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
4.如何保证塔台不倒下且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
5.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问题思考
活动二: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活动探究
①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材料使用的?
上小下大,但底座不能太大;尽量瘦长一些;用一些吸管从中间和侧面进行支撑,并帮助延长高度。
活动二: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活动探究
②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利用了三角形框架,相互交错,使用了一些斜杠加固,塔体整体上小下大。
活动二: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活动探究
③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活动二: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斜面支架与底座连接的角度不准确,操作过程中叠加的吸管重量、长度不同;橡皮筋捆绑得太松;立柱不等高等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同一层的吸管长度相同,斜边连接的角度相同,塔台倾斜角最小。
活动探究
活动二: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可以通过镂空设计,增加三角形结构等增强塔台抗风能力。
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可以提高耐震能力。
塔台底部加入弹簧可以提高制震能力。塔台底部加滚珠可以避开地震。
④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
活动探究
应该多用三角形结构
胶条要固定牢固
底座要什么形状?要多大才能保证高塔的稳固?
底座不能太大,否则材料不够用啦!
进行设计活动
记得参照评价表中的各个项目哦!
活动探究
进行展示
学生分组互评,梳理各组设计方案的优势,描述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小组介绍完毕后,其他工程队进行质疑和评论。可根据其他小组的提问,反思自己的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完善。
活动探究
进行展示
活动探究
活动三:总结研讨,进行提升
1.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
活动探究
2.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
我们还需要调整的地方有抗震性能不高,使用的材料过多。我们打算通过增加滚珠来防震,减少吸管用量来节约成本的方法进行调整。
活动三:总结研讨,进行提升
生活应用
收集工程设计注意要点,进行讨论交流。
1. 设计应在详尽明了设计对象的使用目的、适用范畴等有关情况和深刻领会其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2.设计须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针对其应用形式、材料和制作条件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
3 .设计要符合作用对象的直观接受能力、审美意识。
……
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 )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 )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 )、( )、( )、( )
( )。
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
设计
制作
测试
评估
改进
课堂练习
一、判断题
1.在设计塔台时候应该先明确任务要求。( )
2.塔台竞标标书中的设计要按照任务要求进行修改,若无法修改,则需要重新设计。( )
3.建立模型可以检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
作业布置
总结塔台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1.4设计塔台模型
项目要求:
①尺寸:高度60厘米;②功能:底部能够移动;③稳固: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抗风、抗震能力;④成本:尽可能价廉;⑤美观
设计要求:
①应有文字、图画、数字、标记等,清晰明了,有条理;
②小组分工明确,有组织地开展设计活动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4课时《设计塔台模型》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
工程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及之间的关联。
科学思维:
能反思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
探究实践:
1.愿意与小组成员合作、交流,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
2.能依据评价标准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活动。
态度责任:
对工程设计抱有极强的兴趣;感受到科学知识对设计好塔台的重要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明确塔台的设计要求,小组合作设计塔台模型方案。
难点:如何设计塔台模型,并有效优化。
三、评价任务(根据需要设计评价量规)
评价任务 评价标准 表现程度 自评 互评 师评
☆☆☆ ☆☆ ☆
明确任务 学生明确塔台设计的要求。 能 基本能 不能
制作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讨论影响建造塔台的关键因素,并解决。 能 基本能 不能
集体合作,进行方案设计 能 基本能 不能
进行展示 能 基本能 不能
学习收获
四、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一)情境导入 塔台的投标过程已经完成,现在开始进入塔台的设计环节,科科对于塔台设计依然有许多疑惑。于是他请教果果老师,在果果老师的帮助下,他们能解决问题吗? 通过故事情境,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 学生融入故事情节,对能够联系本节内容的,要给予积极评价。
(二)探究活动 评价活动一:明确任务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也要像工程师一样,设计、制作、测试、评估、改进塔台模型,经历建造塔台的过程。让我们从设计塔台模型开始吧! 教师出示塔台设计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用材料制作一个高60厘米的塔台(底部不得粘在桌面上)。要求进行图形和文字的设计,使用所给的材料,塔台必须保证站立且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和风力,并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还要尽量节省材料。看一看哪组设计的作品能达到稳固、美观、价廉的平衡。 组织学生共同讨论总结设计要求。 参考: 1.设计图要有图形、数字、文字、标志等细致说明; 2.塔台的高度为60厘米,底部不能粘在桌面上; 3.塔台要稳固,具备一定的承重、抗风、抗震的能力; 4.要尽量节省材料,减少成本; 5.塔台设计要美观。 教师出示材料选取要求,展示材料实物: 70根20厘米长的吸管、剪刀(1或2把)、胶带、尺子(1或2把) 现在我们来熟悉一下评价标准。 出示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引导学生阅读评价表,明确塔台模型设计的具体要求。 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项 目1分2分3分设计图及文字说明缺少文字和图画设计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但是说明较混乱、缺乏条理,没有用数字进行定量说明或者没有关键性的箭头指示等合理地设计了文字和图画说明,对设计结构的表述条理清晰,对每部分使用的材料进行了加工和用量的详细介绍分工合作分工不明确,每个成员不知道各
自应该做什么有基本的分工,但是分工不系统,或执行分工不彻底,或有未承担任务的成员有明确的分工且贯彻实施,为每个成员安排了相应的任务,并且每个成员都明确自己的任务,能有组织地执行塔高没有达到60厘米的高度基本接近60厘米的高度达到60厘米的高度顶端承重顶端无法承重或顶端承重为小组中的最小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的中等水
平顶端承重为所有小组中的最大抗风能力能抵御1级(小风量)风吹能抵御2级(中等风量)风吹能抵御3级(大风量)风吹抗震能力能 抵 御 1 级( 轻微)震动能抵御2级(较强)震动能抵御3级(强)震动美观结构欠佳、制作粗糙,或在所有小组中最差结构比较合理、外形较为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结构合理、外形美观,或在所有小组中处于最高水平材料成本
统计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高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处于中等水平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组中最低
评价活动二: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塔台模型设计大赛吧! 游戏规则: 4人为一组,根据要求合作制订方案,然后进行展示。哪个方案合理,哪个小组获胜。 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合作制订方案。 教师依次提出5个问题,并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进行小组研讨。 1.为了尽可能达到60厘米的塔高,你们的设计是如何考虑。 2.哪些设计是为了稳固塔台模型。 3.什么因素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如何保证塔台的倾斜角最小? 4.如何保证塔台能抵御大风或一定级别的地震? 学生讨论,得出结论。 参考: 1.上小下大,但底座不能太大,以免材料浪费;用一些吸管从中间和侧面进行支撑,并帮助延长高度。 2.利用了三角形框架,相互交错,使用了一些斜杠加固,塔体整体上小下大。 3.斜面支架与底座连接的角度不准确,操作过程中叠加的吸管重量、长度不同;橡皮筋捆绑得太松;立柱不等高等会导致塔台产生倾斜角。同一层的吸管长度相同,斜边连接的角度相同,塔台倾斜角最小。 4.抗风方法:①镂空设计,②增加三角形结构 防震措施:①加大底部面积或加重底座重量——耐震,②塔台底部加入弹簧——制震。③塔台底部加滚珠——免震。 教师提示学生阅读教科书上气泡图内的文字,学生思考交流设计的关键点,教师再次提醒设计图绘制的要求:有图形和文字标注、随时利用评价表明确设计标准。 最后进行成果展示。 评价活动三:总结研讨,进行提升 教师组织活动: 1.我们的设计方案完备吗?是否考虑到了各个因素?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参考:根据实际情况,自主回答。如:他们的设计方案比较完备,基本考虑到了各个因素。 教师组织活动: 2.我们的设计方案还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吗?打算怎样进一步调整? 学生活动,讨论,得出结论。 参考:我们还需要调整的地方有抗震性能不高,使用的材料过多。我们打算通过增加滚珠来防震,减少吸管用量来节约成本的方法进行调整。 活动一: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项目书,明确本次项目任务和要求。, 活动二:通过设计大赛,制作设计方案,进行展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意识;学生基于真实的情境中讨论,通过展示交流活动,促使全班进行互评、互鉴。 活动三: 及时开展反思交流,有助于学生提高工程设计的认识。 活动一: 学生明确塔台设计的要求。 活动二: 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大赛,制作设计方案,进行展示。 活动三: 学生能够总结本节课内容,回答问题。各个小组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各自完善设计方案。
(三)生活应用 收集工程设计注意要点,进行讨论交流。 参考: 1. 设计应在详尽明了设计对象的使用目的、适用范畴等有关情况和深刻领会其功能性要求的前提下进行。 2 .设计须充分考虑其实现的可行性,针对其应用形式、材料和制作条件采取相应的设计手段。 3 .设计要符合作用对象的直观接受能力、审美意识。 …… 拓宽领域挥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观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谈论以及现象解释。
(四)知识总结 学生自主总结,用简报或思维导图等形式,进行展示。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思维导图,通过导图总结归纳本节课内容。 教师考查学生运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纳总结的能力,给予评价。
四、成果集成
总结设计塔台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用思维导图形式展现。
五、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一、填空题
(1)________是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工程师常通过________来测试他们的设计。
(2)我们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
1.在设计塔台时候应该先明确任务要求。( )
2.塔台竞标标书中的设计要按照任务要求进行修改,若无法修改,则需要重新设计。( )
3.建立模型可以检验设计方案是否可行。( )
答案:
(1)建立模型 建立模型(2)设计 制作 测试 评估 改进 二、(1)√ (2)√ (3)√
【综合实践类作业】
总结塔台建设方案设计过程,用手抄报的形式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1.4设计塔台模型 项目要求: ①尺寸:高度60厘米;②功能:底部能够移动;③稳固:具有一定的承重能力,抗风、抗震能力;④成本:尽可能价廉;⑤美观 设计要求:①应有文字、图画、数字、标记等,清晰明了,有条理; ②小组分工明确,有组织地开展设计活动 设计关键:稳固、美观、价廉相平衡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工程与技术》的第四课,这个单元学生要像工程师一样真正经历一次建造塔台模型项目化学习历程。本课重难点是在限制条件下进行塔台设计的活动,由于第3课进行过塔台的设计和展示,学生可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的要求再次进行设计。在阅读任务要求时,引导学生关注关键词,可以强化学生对重点的感知,也能帮助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理解具体要求的含义。而后的思考和研讨也能帮助学生理解工程任务的层次,在实际设计中掌握好设计关键。在展示方案的过程中,组织各组学生有序介绍、展示设计方案、相互交流,各组讲解尽可能翔实、完整,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相互帮助与提高,能帮助学生理解工程任务中对设计图纸的改进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小小工程师》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 教科版 单元(或主题)名称 《小小工程师》
单元主题 学校计划在操场上建造一座塔台,供足球教练指挥队员训练或领操员领操、教操,于是面向六年级学生展开了一场塔台招标活动,参加活动的学生需以小组为单位,从选址、材料选择、塔台的设计、成本核算、人员分工、时间分配等各个方面进行工程整体设计,制作出塔台模型,获胜的小组将获得“塔王”的称号。“塔王”的称号将花落谁家呢?
课标要求 核心概念: 技术、工程与社会;工程设计与物化。 学习内容: 12.1 技术与工程创造了人造物,技术的核心是发明,工程的核心是建造: ①知道技术包括方法、程序和产品等;知道发明的常用方法,举例说出一些典型的发明,知道发明会用到一定的科学原理,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②知道工程以科学和技术为基础,知道工程通常由多个系统组成;知道中国主要的大科学工程。 12.2 技术与工程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③知道技术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影响,举例说明应用适当技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出可以提高效率的作品。 12.3 科学、技术、工程相互影响与促进: ④初步认识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应用仪器设备进行观察并进行记录;举例说明科学发现可以促进新技术发明。 13.1工程需要定义与界定: ①描述简单的设计问题,包括材料、时间或成本等限制条件。 13.2工程的关键是设计: ②利用示意图、影像、文字或实物等多种方式,阐明自己的创意,初步认识设计方案中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 ③基于有说服力的论证,认同或质疑某些设计方案,并初步判断其可行性和合理性。 13.3工程是设计方案物化的结果: ④利用工具制作简单的实物模型,根据实际反馈结果进行改进并展示。 学业要求: 1.能说出技术与工程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提高生产效率或工作效率的作用。 2.能举例说出常用的发明方法,能说出一些工程中的主要系统和中国的一些大科学工程;能简要说明技术与工程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能尝试利用仪器设备进行观测和记录。 3.能尝试应用所学科学原理设计并制作简单的装置,能进行模拟演示并简要解释如何提高效率。能以事实为依据作出判断。 4.能提出满足一定限制条件的简单工程问题,知道验收标准,了解设计方案中各种因素间的关系。 5.能基于所学科学知识,应用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方法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基于批判性思维评价并优化设计方案。 6.能制作实物模型,并基于证据改进实物模型的设计和制作。乐于尝试多种设计方案,初步具有质疑、创新的态度;知道技术与工程需要实事求是,能如实记录相关信息和正确对待作品的缺陷。
教材分析 “小小工程师”单元的学习,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从贴近学生生活的房屋建造工程入手,以建造塔台为任务目标,让学生一步步地体验、学习工程的过程:明确任务—设计—建造(模型)—测试—评估一改进。学生通过实践,认识工程的各个要素,了解设计是工程的核心,同时渗透工程思维,体会到工程实践与科学探究的不同魅力,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本单元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在小学阶段,没有对技术与工程做出严格的区分,统一表述为工程设计,本单元实则指向的是工程。单元题目以“小小工程师”命名,就是希望学生担当起工程师的角色,像工程师一样根据规定的任务目标,运用已有经验和对科学的理解,设计并建造出相应的产品。本单元学习核心是以建造塔台为任务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一设计—建造(模型)一测试一评估—改进。通过塔台建造的实践活动,学生将初步建立起对工程的了解,感受工程的复杂与魅力,从而让科学学习的开展更为活泼和真实。 本单元共有七课时: 第1课“了解我们的住房”,从住房的基本结构、必需系统、建造过程三个方面开展学习。通过对自己居住房屋的回忆和分析,学生初步认识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通过阅读房屋建设资料,了解住房建造工程的基本过程,为单元后几课实施工程实践活动做铺垫。 第2课“认识工程”,以港珠澳大桥为例,进行资料搜集与分析,梳理出工程建设的相似步骤,重点明确限制条件下的设计、制作模型测试、评估、改进、修改设计……,直至达成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过程。学生从感性角度认识工程,为后五课提升理性认识打好基础。同时,理解工程与科学技术进步的关系。初步理解“技术发明通常蕴含着一定的科学原理”这一主要概念。 第3课“建造塔台”,在之前学习的基础上,开始体验工程实施过程。以招投标形式明确工程项目要求,体会并感受设计的重要作用。在设计中感受工程设计要考虑的各项因素和其相互之间的联系,体会工程的多系统与复杂的特性,加深对工程的理解。 第 4 课“设计塔台模型”,从本课开始,教科书的呈现方式没有沿用惯常的四个板块的编写体例,而是采用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来展开。建立模型是工程设计的关键步骤,本课是在上一课设计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聚焦塔台设计这个关键点来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的。在设计中学生要更多地考虑技术难关的突破,思考达成工程项目要求的方法。 第5课“制作塔台模型”,本课的重点是动手做。学生基于上一课的设计动手制作塔台模型。动手制作模型不但是将上一课的设计予以具体实施,而且也是为后几课的测试、评估、改进打基础。实施过程不仅要遵循设计图纸要求,在制作过程中也会有新的发现、感受、改进。 第6课是“测试塔台模型”。模型的设计是否符合工程要求,是以制作模型测试结果为依据的。以评价表为评价标准,全班进行测试、评价是本课的核心活动。量化各项测试活动,比较分析数据,找到自己模型的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梳理与分析,最终明确模型设计或制作方法的修改点,均是本课学习的重点任务。 第7课是“评估改进塔台模型”。本课重点有两个:一是评估,二是改进。改进是工程设计的关键,渗透在工程的各个环节。本课的改进活动要让学生认识到“依据”的重要性,要在数据、现象等证(依)据的支持下进行改进与完善。在本课与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将亲历工程实践的基本程序,完成建造塔台模型的过程,获得小小工程师的角色体验,对工程的理解一定优于之前的认识。但在本课学习的最后,要让学生知道工程设计绝不是“一锤子买卖”,可能要经过多次地反复改进直至满足工程的需要,同时还要提示学生对方案的最终选择是在权衡多种因素后的取舍。
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不过两极分化很明显。优等生表现出对科学浓厚、持久的兴趣,科学素养发展态势良好;后进生对科学有种担忧,随着年级的升高,课程难度值增加,学习态度不够认真,加上对科学学科的认识不足,认为本学科不重要,轻视,造成科学素养发展态势一般。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引导学生养成合作探索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单元题目以“小小工程师”命名,就是希望学生担当起工程师的角色,像工程师一样根据规定的任务目标,运用已有经验和对科学的理解,设计并建造出相应的产品。本单元学习核心是以建造塔台为任务目标,让学生经历一个“工程”建造的系统过程:明确任务一设计—建造(模型)一测试一评估—改进。通过塔台建造的实践活动,学生将初步建立起对工程的了解,感受工程的复杂与魅力,从而让科学学习的开展更为活泼和真实。
单元目标 科学观念: 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一项工程是由多个系统组成的,各系统内部需要协同工作。 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 工程无论大小都要经历相类似的建设过程。 工程的关键是设计,设计需要经历不断改进的往复过程,直至满足建造要求。 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的特点,需要集合多人的智慧共同协作完成。 2.科学思维: 能举例说出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能正确评估本组与他组的塔台模型,反思并提出建议。 能综合考虑各种建议,改进原设计方案,并基于调整后的设计方案对塔台模型进行重整。 3.探究实践: 能通过观察、搜集资料、调查、案例分析等方式获取信息。 能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 通过查阅资料,能简述出住房及其他工程的建造过程。 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 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 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塔台模型,并能宣讲自己的设计理念与思路。 能按照评价表给定的指标测试塔台模型。 能根据测试结果梳理塔台模型存在的问题并初步提出改进设想。 能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开展工程实践活动。 4.态度责任: 对工程建设抱有极强的兴趣与探索愿望,对担当小小工程师的角色充满期盼。乐于投入建造塔台的工程实践之中,认识到细心、耐心、务实和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乐于通过测试的方式发现问题,不断改进设计,体会坚持与信念的重要性。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与反思,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感受到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认识到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认识到工程是为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付诸的行动,意识到人工世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单元结构化活动
达成评价 围绕课时学习目标 1.关注课堂问题预设与学生课堂反馈表现。 2.作业设计与学生答题正确率的及时分析。 3.分层设置单元测试。 4.塔台招标活动表现。
单元课时课型规划 课时课型课时内容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分配)课时学习任务 (或问题) (一般1-2个) 达成评价1工程技术课 了解我们的住房结合自己家的住房,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功能分区)及供水、采光、供暖等主要系统。 能简述出住房及其他工程的建造过程。讨论说出住房的基本结构; 交流简述出住房及其他工程的建造过程,记录在班级记录表和信息记录表中。1工程技术课 认识工程 根据具体工程案例分析工程与技术的关系。知道许多发明创造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可以在自然界找到原型。 知道工程建设需要运用相关科学知识以及技术的支撑来完成。能通过阅读资料知道工程建设需要面临的限制条件有哪些,又是怎样解决难题的。 能了解工程建设所需的科学技术支持,分析工程与科学技术的关系。1工程技术课 建造塔台结合建造塔台所涉及的各个因素和“标书”样本制订出塔台竞标标书。知道对一项工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因素以及各因素之间的关联。能够考虑到建造塔台所涉及的各个因素。 能够根据教科书中的“标书”样本制订出建造塔台标书。 能够利用文字、绘图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与构想。1工程技术课 设计塔台模型学会设计塔台模型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能根据建造塔台的具体任务,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制订出建造方案。 能根据限制条件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塔台模型,并能用文字和绘图的方式表达创意。 能深入思考,发现并解决设计中的难点问题。 能反思自己的设计,不断改进。 1工程技术课 制作塔台模型学会制作塔台模型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能依照设计方案,制作出塔台模型。 能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引发新思考。 能根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优劣。1工程技术课 测试塔台模型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依据标准对塔台模型进行测试并记录。 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归因问题所在。 能将问题进行梳理、归纳。1工程技术课 评估改进塔台模型工程要反复评估改进,不断完善,才能达成最终的工程要求。依据评估标准,开展自评与互评,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再次改进设计。能依据评估标准,针对每一组模型开展小组自我评估与组际评估。 能根据评估结果,梳理出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 根据已梳理的问题,依据塔台模型制作评价表再次改进设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