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单元教学第五课时说课
逻辑有力量 论证有方法
——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式优化论证思维
尊敬的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统编教材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单元教学的第五课时——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式优化论证思维。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逻辑的力量”是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四单元的学习任务主题。用一个单元的容量安排逻辑教学任务,充分体现了新教材对逻辑思维的重视。
“学习任务群 4 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明确将“逻辑知识”列为学习内容; “学习任务群 5 文学阅读与写作”表明“引导学生多角度积累阅读经验,发散思维”;“学习任务群 6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提出“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诸多任务群的学习都特别强调对逻辑思维的培养。
通过对任务群的定位分析,我认为单元教学设计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我们
不仅要在本单元教学中实现逻辑知识学习与阅读、表达、写作等语文活动的有机
结合,还需要打破单元之间、任务群之间的壁垒,在其他任务群学习或者单元学
习中有机融入逻辑知识,并运用逻辑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为落实以上任务群和核心素养相关要求,本单元下辖三个学习任务,分别
是“发现潜藏的逻辑错误”“运用有效的推理形式”和“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
三个任务则分别对应逻辑的三个功能——辨谬、推理、论证。本节课是单元教学
的第五课时,隶属于“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这一任务。落实到具体实践中,是
要让学生学会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敢于质疑的同时更要善于质疑;综合
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式,使思维更加多维立体、论证更加合理完整。本节课既是论
证环节的深入探究,也是辨谬和推理环节的综合体现,是学习和总结、理论和实
1
践的融合。
二.学情分析
针对“采用合理的论证方法”这一学习任务,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
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论证方法,如反证法、归谬法等,在实践中也能具体运用。但
是在论证中依然存在着“观点+例子”的扁平化论证模式,论证思维需要优化。
三.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表演五四时期著名的“双簧信”事件,让学生初步感知在论证中
引入“虚拟论敌”的妙处。
2.以《五代史伶官传序》为例,学生化身“虚拟论敌”,在对这篇经典文学
作品质疑过程中,养成学生看待事物时要敢于提出疑问、保持自己的独立判
断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梳理《六国论》的逻辑链条,创作并调整思维导图来熟知图尔敏论证
模式的特点,并在此过程中感知逻辑之美。
4.从论证的严谨性和后人的评价角度比对分析《五代史伶官传序》和《六国
论》,初步尝试用图尔敏论证模式改“序”为“论”,在迁移中感受逻辑的力
量,提升思维品质。
四.教法学法
讲授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练习法,实践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本环节目的在于激趣,因此我选择以学生表演的方式引出本课内容。表演内
容为五四时期著名的“双簧信”事件。一生扮演新文化先驱刘半农,一生扮演旧
文人王敬轩。为使这一文化事件呈现的更加生动、更加通俗,在为学生敲定剧本
时,借鉴了当下大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对这一历史事件的阐释。两生投入而
2
精彩表演,让参与课堂的学生见识到两个争锋相对的论敌,是如何在你辩我驳,一来一往的过程中不断地明确和完善自己的论点的。表演结束,我向学生解释“双簧信”事件,揭示王敬轩的真正身份——他其实是新文化先驱为明确主张,扩大影响而故意制造出来的一个假想敌。从而自然引出本课主题之一:在论证中引入“虚拟论敌”。
(二)活动过程
本着“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的基本理念,突出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方式,我为本节课设计了三个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
活动 1:化身“虚拟论敌”,探究《五代史伶官传序》活动 2:用《六国论》图解图尔敏论证模式
活动 3:改“序”为“论”——综合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式
从局部认知到整体了解,从学习模式到应用方法,三个活动在设计上为层层递进的关系,这样的活动设计是为了让课堂由浅入深、让学生从知到用,课堂整体架构更加立体。
下面逐一解释每一活动的设计目的、流程经过与实施效果。
活动 1:化身“虚拟论敌”,探究《五代史伶官传序》——
本活动的设计背景是:在学习任务群 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中,学习目标明确规定“在阅读各类文本时,分析质疑,多元解读,培养思辨能力;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学习反驳,能够做到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可见,引导质疑、反驳是培养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本活动中我选择以课内文本《五代史伶官传序》为脚本,让学生“化身‘虚拟论敌’,多角度、多方面对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论述进行质疑。
鉴于本单元没有提供具体文本,学生也还未学习《五代史伶官传序》,所以学生课前对《五代史伶官传序》的准备必须做足。我布置给学生具体的任务:细读《五代史伶官传序》并完成思维导图,以此作为活动 1 能够顺利展开的前提和背景。
活动的具体流程为:
3
学生参照《五代史伶官传序》和思维导图,小组合作,对本文论证内容进行质疑;小组代表发言,阐述质疑的内容并说明理由。
第一组同学对本文中“忧劳可以兴国”的结论提出质疑,他们指出“忧劳不一定可以兴国”,并以项羽为例,项羽带领将士们南征北战,不可谓不忧劳,然而最后却落得兵败自刎的结局,可见忧劳不一定可以兴国,忧劳是兴国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第三组同学对本文中“智勇多困于所溺”的结论提出质疑,他指出或许正如欧阳修描述的“凯旋而归”“告以成功”等事件,庄宗可以算得上智勇或在某段时间内曾是真正的智勇,但智勇所溺为真理与高尚,绝不会是安逸享乐。所以他并不是真正的智勇,更不必说“智勇多困于所溺”了。
由以上两个课堂实例可以看出:学生的质疑有理有据。这样的质疑过程也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当我们转变角度、积极思考、勇于质疑,即使是名篇名作也并非是无懈可击。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盘活学生的思维、探究“虚拟论敌”的角度和方法,以此来养成学生看待事物时要敢于质疑、保持自己的独立判断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 2:用《六国论》图解图尔敏论证模式
本活动是建立在活动 1 的基础之上。通过活动 1 的实践,学生对“虚拟论敌”这一思考角度和论证方法已经认识充分、熟练掌握。而“虚拟论敌”不仅是“图尔敏论证模式”中的一个环节,更是这一模式的亮点与精华。为了更好地完成从活动 1 到活动 2 的过渡学习,我选择与《五代史伶官传序》同时代的苏洵的《六国论》作为活动 2 教学的文本,有意将二者进行对比阅读。
活动的具体进程为:
1.师生合作,层层追问,梳理《六国论》的逻辑链条。
通过:苏洵如何得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这一主张?有证据证明赂秦会导致力亏吗?韩魏楚三国割地赂秦为何不得好结果?韩魏楚因赂秦而灭亡,那其他三个国家呢?齐燕赵并未割地赂秦,缘何破灭?5 个问题再次梳理《六国论》的论证思路。
2.根据以上五个问题的答案,学生画思维导图并进行展示。
4
3.向学生介绍图尔敏论证模式,并给出论证模式图。简单阐述这种论证模式
的 6 个部分:主张、资料、理据、支撑、反驳和限定。这其实是从正向推进
和反向弥补两个角度进行论证的。
4.根据图尔敏论证模式图,学生调整自己刚才所画的思维导图。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想用熟知的文本来阐释一个陌生的论证模式,避免对这种
论证模式的理论讲解。从活动效果来看,学生能够根据论证思路很快画出思维导
图,在了解图尔敏论证模式之后也有能力快速调整自己的思维导图,并且在调整
的过程中发现《六国论》的论证模式和图尔敏论证模式完美契合。那么,活动 2
的目的基本达到。
活动 3:改“序”为“论”——综合运用图尔敏论证模式
经过以上两个活动,学生已经掌握了质疑方法和论证模式。方法和模式融会贯通在运用中实现。所以最后一个活动的重点必然落在综合运用之上,灵活有效地运用所学知识与方法,不仅是重点,更是难点所在。
本活动引导学生攻克难点的第一步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从欧阳修到苏洵,从《五代史伶官传序》到《六国论》,同样是名人名篇,在论证严谨与完整上却大相径庭,又为何历代文学家、批评家并不指出前者的问题,反而将其放置在一个较高的位置之上?学生在讨论中明确文学史对《五代史伶官传序》在论证上的包容源于文体的特性。《六国论》必须严谨,因其是标准的政论文,但《伶官传序》是一则序言,虽有议论,但重点突出的是作者所感。
明确二者文体不同之后,学生来到攻克难点的第二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改序为论。相同内容、不同文体的改动,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活动 1、2 所学的质疑方法与论证模式。这一任务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集思广益、不断讨论、多次修改、精益求精。
活动成果展示:第二组陈智涵同学和第四组郑宗曦同学代表小组进行了展示,两位同学分别以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形式进行了改写(具体成果参见附录)。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也是一种创新活动。学生们创作得可能不够成熟,但是在这个实践过程中,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了提升。
5
以上三个活动环环相扣:活动 1 使得学生了解并掌握可以在论证中引入“虚
拟论敌”借力打力;活动 2 以对《六国论》分析来图解图尔敏论证模式,并强调
“虚拟论敌”在这一完整论证模式中的重要地位;活动 3 改序为论,通过经典文
本的重新建构,在具体的实际操作与综合运用之中内化所学知识与方法、优化思
维方式。
六.作业设计
考虑到课堂效果的延伸,我设置了以下两个作业:
1.完善课堂上对《五代史伶官传序》的改写。
2.质疑《过秦论》。贾谊的《过秦论》虽然和《六国论》同为政论文。但从
论证的严密性来说,有待商榷。请学生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参考有关资料,
尝试写一篇短文,对其内容进行质疑。
七.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微型体现,以贯穿本课活动的两个专业术语引入“虚拟论敌”
和“图尔敏论证模式”作为板书的主体,以“正向推进”和“反向弥补”两个关
键词突出该模式的特点。
八.教学反思
本单元的教学是围绕任务群展开的,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敢于质
疑、掌握方法、转变思维、完善论证。通过表演激趣、细致讲解、层层追问,学
生对“虚拟论敌”这一质疑方法与“图尔敏论证”这一论证模式已经能够做到熟
练掌握。课程的难点落在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与方法的综合运用之上。有碍于学生
的理论水平与表达能力,活动 3 中的迁移互动收效甚微,只能作为一个初步尝试,
呈现出一些不够成熟的成果。但我相信在后期的不断修改与完善中,会有惊喜。
“逻辑的力量”单元在传授方式之外,更重要是转变学生平面单一的思维
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多维立体,这并不容易,但古人云:天下事有难易
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您的聆听!
6
附:教学素材和学生活动成果(部分)
教学素材:
(一)《新旧之辩》(学生表演台词) 选自电视剧《觉醒年代》
王敬轩:我乃王敬轩也,曾东渡扶桑,学习法政。归国以后,见国内道德败坏,一落千丈!青年学子动辄诋毁先圣,蔑弃儒书,倡家庭革命之邪说,驯至父子伦亡,夫妇道苦。凡此种种,皆为新学所致,今日,老夫就要去《新青年》里痛斥他们一番。走!
王敬轩:贵刊名曰《新青年》,理当扶持大教,昌明圣道,然尔等却鼓吹新学,以狂吠之谈,致纪纲扫地,名教沦胥。贵刊诸子,岂犹以青年之沦于夷狄为未足,必欲使之违禽兽不远乎!
刘半农:可笑!先生将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的一切罪恶,完全归到本志所倡导的新文化上,实在是荒谬!我倒要问问,辛亥国变以前,扶持大教、昌明圣道那套老曲子,已经唱了两千多年了,为什么会闹到朝政不纲、强邻虎视、国土沦丧的地步?
王敬轩:国之不昌,实乃西洋邪教所为。但贵刊对西洋学说从不排斥,尔等同人编辑多为西教信徒。崇洋媚外,不失为尔等本性。
刘半农:本志记者并非西教信徒,本志所信仰和倡导的是陈独秀先生竖起的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用科学和民主的精神,提升我们的国民性,这难道就不是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的根本之道吗?
王敬轩:尔等提倡新学流弊甚多,特别是妇女。一入学堂,尤喜摭拾新学之口头禅,语以贤母良妻为不足学;以自由恋爱为正理,以再嫁失节为当然;甚至剪发髻,曳革履,高视阔步,恬不知耻!
刘半农:孔教三纲统治中国两千多年了,受害最甚者莫过于是妇女。三从四德、男尊女卑、夫为妻纲、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女子无才便是德等等这样的封建教条,像一张张血盆大口无情地吞噬了妇女的尊严、情趣、自由、甚至是生命!造成了多少灭绝人寰的人间悲剧?请问,这样罪恶的封建礼教难道就不应该被废除吗?先生号称是贤德之士,却把这吃人的礼教奉若神明。请问,你的老母妻女
7
答应吗?台下在座的这些女学子们能够答应吗?先生听到这台下的呼声了吗?
听到这终于爆发的呐喊了吗?先生不愿舍弃旧学本是先生的自由,记者无权干涉。
但记者要奉劝先生一句。新学,先生不喜;旧学,先生不精。若先生再下十年的
功夫,待《新青年》发行到第二十四卷之时,再与记者谈。望记者能刮目相看!
否则,记者就将“不学无术、顽固胡闹”八个字赠予先生,生为考语,死作墓铭!
(二)
五代史伶官传序
欧阳修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三) 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
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
弊在赂秦’也!"
8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弃。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他,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四)
9
学生活动成果(活动 3)
第二组活动成果:
呜呼!古今兴亡之事多矣,何哉?曰人事也。故曰:盛衰之理,虽曰
天命,岂非人事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诚哉斯言!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
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趋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其意气之盛,
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见
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
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10
或曰:“天下之亡身者,率自逸豫?昔曹相国者,为齐之令而无所为,为国之相而不干政,以上法观之,曹相国非小人何也?汉之室岂可隆?其实则不然,何也?先朝圣君李渊,先贤臣赵普,以无为行事,以逸豫安身,前者云“君无为而人乐”,后者则倡不行处罚。此二子者,皆与上道背驰,而唐盛宋固,何也?曰:其境如此,盖顺时而为也,非承制之法。
夫强秦亡而先汉立,奢隋灭而大唐起,五代终而宋朝一,比三子之境,皆历天下之大乱。非烽火狼烟即鞭笞天下者也。当此之时,民生凋弊,哀鸿遍野,可谓十室九空也者。算此三子以敕令告民,以峻法束民,以酷吏顿民,则吾恐初生之朝而灭于饥迫之人也。夫温饱尚不足,安能论其法?是以无为胜有为,还政于民,一时之法也。
且夫庄宗之时,豪杰并起而兴,一统天下而立,非人事何也?当此之时,万众皆身被甲执锐,伺机而王之。若以无为逸豫应此时,徒速祸焉。逸豫兴国,小众之为而殊时之为耳。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忧劳兴国,逸豫之身,纵观千秋之百代,横览普世之众生,壹是以此为理也。
第四组活动成果
盛衰的道理,虽说是由天命决定的,但怎么能说不是由人事决定的呢,推究
庄宗的事例便可以知晓了。
晋王将死之时,赐符于庄宗并让其不要忘记父亲的遗愿,在庄总用绳子捆绑
着燕王父子,用木匣装着梁国君臣的首级 ,向先王禀告成功的时候是那么的意
气风发,而后来庄宗被几十个伶人困住,自己丧命,国家灭亡,我们不难得知盛
衰之理岂非人事哉?那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就是自然的道理了!
可是也有人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国家的兴衰真的与个人关系如此密切吗?时
代,难道不是会与国家的兴衰更加紧密相关吗?刘禅继位之时,有如此残破的局
面;项羽乌江自刎时的天要亡我,此河何渡?是否说明了时代才是朝代兴衰的关
键呢?
我认为并非如此,即使是在当时后主刘禅继位,蜀国国力太弱,面临着极
11
大的危险。这些似乎看来都是时代逼迫蜀国灭亡的有力证明,但我认为根本原因还是后主刘禅能力不足。刘禅有着孔明这种雄才大略之人,自己却无帝王之才,表面上是生不逢时,可如果刘禅多了一份秦始皇的果断、汉高祖的智慧、明太祖的远谋,那刘禅于乱世中也可力挽狂澜,成就伟业。而项羽乌江自刎之时,一代将才败给帅才,称自己是因天命而亡,令我们感叹一代英雄生不逢时。可换言之,若不是项羽刚愎自用、任意妄为,几乎百战百胜的骁将,又怎么会败给出生市井的刘邦呢?无论是楚国的灭亡抑或是蜀国的灭亡归根结底都是二位掌权者的过失,才使之满盘皆输,这不正说明了人事决定国家的兴衰吗?
无论生逢乱世抑或是生逢盛世,一个人才能展现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而停止。在乱世有才之士自会忧劳兴国,挺身而出,变乱世为盛世;在盛世自有高瞻远瞩之人保卫家国平安,维系盛世太平。时代不能作为个人影响社会的理由。
在历史上,即使在时代的影响下,也有人使国家从一个时代走向另一个时代。光武帝在军阀割据时期平定边疆,击败匈奴,天下安定,有着“光武中兴”之佳话;而秦朝一时兴盛,风光无两,这是何等强大的时代啊,可因苛政酷刑,继任者无治国之才,由盛转衰,成为一段令人警醒的历史。
所以,从如此之多的历史中,都可以证明了国家的兴衰与个人是紧密相关的,故“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在理也!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