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核心知识识记手册 )
主题二 生物的多样性
一、生物的分类
1、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或生理功能的相似程度,将生物分为界、门、纲、目、科、属、种等不同的分类等级。种是分类的最基本单位,同种生物的亲缘关系最近。
2. 生物分类的单位越大,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 ,生物之间的共同特征越少,亲缘关系越远;反之则相反。
3. 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种类(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其中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实质是基因多样性。
4.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根本的措施: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 ,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
二. 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
1、藻类植物(如水绵、海带):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2、苔藓植物(如葫芦藓、墙藓):一般都很矮小,通常有类似茎、叶 的分化,但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苔藓植物可以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3、蕨类植物(如肾蕨、卷柏、满江红):有 根、茎、叶的分化,有专门的输导组织。
4、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①裸子植物:种子是裸露的,外面没有果皮包被,不开花、结果,如油松、侧柏、银杏和苏铁等。
②被子植物: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能开花、并形成果实,如豌豆、荔枝和木瓜等。
三. 动物的分类
1、根据动物体内是否有脊柱 ,可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
2、根据体温是否恒定,可分为恒温动物和变温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属于恒温动物;鱼类、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都属于变温动物。
3. 无脊椎动物
(1)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身体呈辐射对称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扁形动物(如涡虫、血吸虫):身体呈两侧对称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线形动物(如蛔虫):身体细长,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营寄生生活。
(4)环节动物(如蚯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和肌肉辅助运动,如蚯蚓、水蛭等。
(5)软体动物(如乌贼、河蚌):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
(6)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能防止水分蒸发的作用;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如蝗虫、蝉等。
①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且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②昆虫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会飞的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有一对触角,3对足,一般有2对翅。
4. 脊椎动物
(1)鱼: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 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如青蛙、蟾蜍、娃娃鱼等。
(3)爬行动物: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蛇、蜥蜴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龟体表覆盖角质的甲;生殖和发育方式都摆脱了水环境的依赖,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
(4)鸟类:适于飞行的主要特点:
①身体呈流线型;②前肢特化成 翼 ; ③被覆羽毛;
④骨骼轻、薄且长骨中空;⑤ 胸肌发达; ⑥有气囊辅助肺呼吸
(5)哺乳动物:体表被毛;特有的生殖、发育方式为胎生、哺乳;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如大熊猫、鲸、海豚等。
5、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维持生态平衡重要作用;(2)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3)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四. 细菌、真菌、病毒
(一)细菌
(1)细菌种类:包括球菌、杆菌、螺旋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细菌结构示意图
(2)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型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
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有机物生活。
(3)生殖方式:分裂生殖。在不良环境时形成芽孢,是休眠体。
(二). 真菌
(1)种类:包括多细胞真菌(如蘑菇)和单细胞真菌(如酵母菌)。
(2)结构:真菌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等结构,属于真核生物。
(3)生殖方式:主要靠孢子繁殖后代,酵母菌还可进行出芽生殖。
(4)细菌和真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菌没有成型的细胞核,真菌有细胞核。
(5)与植物细胞相比,大多数细菌和真菌细胞都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三)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组成;只能寄生在活细胞里。
(四)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1)作为分解着参与物质循环;(2)引起动植物患病;(3)与动植物共生。
(五)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和保存
(1)常用的细菌、真菌的发酵
酵母菌---制作面包、馒头、酿酒;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醋酸菌---制醋;霉菌---制酱、豆腐乳等
食品保存原理:把食品内的细菌和真菌杀死(高温)或抑制(低温)它们的生长和繁殖。
常用方法:脱水法==香菇;腌制法---咸鱼;巴氏消毒法---牛奶;真空包装法---袋装香肠;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