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核心知识识记手册 )
主题三 生物与环境
1. 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___营养__;(2)生物能进行 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__外界__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生物都有__遗传__和 变异 的特性。
2. 生态因素: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 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
(1)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2)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不同种生物之间构成__捕食__、竞争、寄生、合作、共生等关系。
如:猫捉老鼠属于 捕食 关系;一片农田中的水稻与杂草属于竞争 关系;一群蚂蚁中的不同成员主要是 合作 关系;噬菌体与细菌之间属于 寄生 关系。
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_生物适应环境_,如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以适应干旱环境;秋末时树叶纷纷落下等。
(2)_生物影响环境__,如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大树底下好乘凉等。
(3) 环境影响生物 ,如光照影响鼠妇的分布。
4. 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的统一整体称为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_生物部分_和_非生物部分_。生物部分包括_生产者__(主要是植物)、_消费者__(主要是动物)和__分解者__(主要是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是指__光、温度、水等_。
(2). 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 食物链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 食物网 。
(3). 食物链的书写要求:开始于生产者,结束于_最高级消费者;箭头由_生产者_指向_消费者;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包含成分 生产者 和__消费者__;不包含生物成分 分解者 和 非生物部分
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写出一条完整的食物链:草→蝉→螳螂→黄雀 。
(4).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_食物链_和 食物网 流动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5). 当某些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 食物链 不断积累;生物的营养级别越高,其体内的有毒物质积累得__越多_。
(6).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自我调节_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是 有限 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5.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的总和。
(1)生物圈范围包括_大气圈的底部_、 水圈的大部 和 岩石圈的表面 。
(2)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生物圈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3)森林 生态系统被称为“绿色水库”和“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_地球之肾 ”。
探究实验
1.探究实验的过程包括 提出问题 、 作出假设 、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表达与交流等。
2.探究过程只有 一个 条件不同,这就是 变量 ,如在研究温度对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时,变量是 温度 。
3.实验过程中要有两组实验,实验中设置空白组为的目的是 设置对照 。
4.实验中设置的条件除变量不同,其他条件都保持一致的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
5.重复、多次实验的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 ;收集的数据取平均值的目的是 减少实验误差 。
6.实验过程的材料数量不能只有一个,要有一定数量(如10、20等)目的: 避免偶然性 。
7.实验数据进行如实记录,并根据图示,能从曲线图或柱形图或表格上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实验数据应 如实记录 ,不能擅自修改。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