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 糖类)-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4 基本营养物质(第1课时 糖类)-2023-2024学年高一化学同步素养目标精品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4.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3 07:47: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第1课时 糖类
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学习目标
1.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知道糖类的主要应用。
2.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能举例说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源开发上的应用。
学习目标
1.通过糖类官能团的结构决定物质性质,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
2.通过认识糖类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
素养目标
情境引入
生命活动需要一系列复杂的化学过程来维持,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是这些过程的物质和能量基础。我们已经知道,营养物质主要包括糖类、蛋白质、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除了水,人们每天摄入量较大的是糖类、蛋白质和油脂这三类有机物,它们既是人体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
教学过程
一、糖类
教学过程
一、糖类
1.糖类的组成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其组成大多可以用通式Cn(H2O)m表示,也被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类不一定均符合通式Cn(H2O)m,如鼠李糖的分子式为C6H12O5,但符合Cn(H2O)m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如乙酸分子式可写为C2(H2O)2。
【注意】
教学过程
2.糖类的分类、存在、用途
类别 单糖 二糖 多糖
化学式 C6H12O6 C12H22O11 (C6H10O5)n
代表物 葡萄糖、果糖 蔗糖、麦芽糖 淀粉、纤维素
特点 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糖分子 水解后能生成两分子单糖 水解后能生成多分子单糖
结构关系 互为同分异构体 互为同分异构体 不属于同分异构体
自然界 的存在 水果、蜂蜜 蔗糖:甘蔗、甜菜 乳糖:哺乳动物的乳汁 淀粉:植物的种子或块根
纤维素:植物的茎、叶
用途 营养物质、食品工业原料 营养物质、食品工业原料 淀粉:营养物质、食品工业原料
纤维素:造纸和纺织工业原料
教学过程
典例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凡符合Cn(H2O)m通式的化合物一定属于糖类,不符合此通式的不属于糖类
B.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化合物都属于糖类
C.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它是一种多羟基醛
D.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具有还原性
课堂练习
【答案】D
【解析】有些符合通式Cn(H2O)m的物质不属于糖类,如乙醇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有些不符合通式Cn(H2O)m的物质属于糖类,如鼠李糖C6H12O5;糖类不一定具有甜味,如淀粉,有甜味的物质也不一定是糖类,如糖精;葡萄糖是单糖的主要原因是它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葡萄糖分子中含有醛基,它具有还原性,故选D。
教学过程
二、葡萄糖
葡萄糖是一种有甜味的无色晶体,能溶于水,葡萄糖是最重要的单糖,是构成多种二糖和多糖的基本单元。
教学过程
二、葡萄糖
1.组成与结构
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葡萄糖和果糖互为同分异构体
教学过程
2.性质
(1)葡萄糖与新制Cu(OH)2悬浊液的反应
①实验过程:在试管中加2mL10%NaOH溶液,滴加5滴5%CuSO4溶液,得到新制的Cu(OH)2再加入2mL 10%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现象
教学过程
②实验现象:在酒精灯上加热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出现砖红色沉淀。
③实验分析及结论:出现的砖红色沉淀为氧化亚铜(Cu2O),说明在加热条件下,葡萄糖可以把新制的氢氧化铜还原为Cu2O。
【应用】此性质常用于血液和尿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测定。
教学过程
(2)葡萄糖与银氨溶液的反应——银镜反应
①实验过程 银氨溶液的制备: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1 mL 2%的AgNO3溶液,然后边振荡试管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制得银氨溶液。
②实验现象:在试管内壁上附着一层光亮的银镜。
③实验结论:银氨溶液与葡萄糖反应生成了银。
【应用】此性质常用于葡萄糖的检验和工业上的制镜。
实验探究
葡萄糖的检验
教学过程
3.葡萄糖用途
制药、制糖果、制镜、制酒等
典例2.
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是一种多羟基醛,因而具有醛和醇的性质
B.葡萄糖是碳水化合物,因为它的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和6个水分子组成的
C.葡萄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葡萄糖是单糖
课堂练习
【答案】B
【解析】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单糖,是人体内最重要的供能物质,因此C、D选项正确;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但是这个名称并不能反映葡萄糖的分子结构,它不是碳的水化物,而是多羟基醛。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决定性质的事实,可知葡萄糖应该具有醇和醛的性质,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
典例3.
葡萄糖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
A.氧化反应   B.与金属钠反应
C.水解反应 D.酯化反应
课堂练习
【答案】C
【解析】葡萄糖是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分子中含有—OH,可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也可与Na反应;含有—OH和—CHO,可发生氧化反应。
教学过程
三、蔗糖、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的特征反应:将碘溶液滴到一片馒头或土豆上,观察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变蓝。
实验结论:淀粉遇碘变蓝。
2.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1)蔗糖的水解方程式为
教学过程
(2)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反应
①实验现象:最终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②解释: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砖红色沉淀;
(3)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方程式为
实验探究
淀粉的检验和水解
检验淀粉水解及水解程度的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情况 现象A 现象B 结论
① 溶液呈蓝色 未产生银镜 未水解
② 溶液呈蓝色 出现银镜 部分水解
③ 溶液不呈蓝色 出现银镜 完全水解
实验探究
淀粉的检验和水解
教学过程
(4)在人体内缓慢氧化,提供人体活动所需能量,写出葡萄糖在人体内氧化的化学方程式:
(5)以富含淀粉的农作物为原料酿酒
典例4.
米酒,又叫酒酿,甜酒。旧时叫“醴”。用糯米酿制,是汉族传统的特产酒。主要原料是江米,所以也叫江米酒。酒酿在北方一般称它为“米酒”或“甜酒”。我国用优质糙糯米酿酒,已有千年以上的悠久历史。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的来源途径是(  )
A.淀粉→蔗糖→葡萄糖  B.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C.淀粉→麦芽糖→果糖 D.淀粉→蔗糖→果糖
课堂练习
【答案】B
【解析】淀粉属于多糖,淀粉首先在淀粉酶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水解为葡萄糖,故选B项。
典例5.
下列实验操作和结论错误的是(  )
A.用新制Cu(OH)2悬浊液可鉴别麦芽糖和蔗糖
B.用银镜反应可证明蔗糖是否转化为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完全转化
C.浓硫酸可使蔗糖脱水变黑,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
D.蔗搪溶液中滴加几滴稀H2SO4,水溶液加热几分钟,加入银氨溶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证明蔗糖不水解
课堂练习
【答案】D
【解析】麦芽糖含有醛基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含醛基不能使新制Cu(OH)2悬浊液产生沉淀,故A结论正确;只要有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就能发生银镜反应,故B结论正确;蔗糖脱水变黑炭化,证明蔗糖含C、H、O三种元素,故C结论正确;验证蔗糖是否水解,先在蔗搪溶液中滴加几滴稀H2SO4,水溶液加热几分钟,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中和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若生成银镜,则发生水解,故D结论不正确,选D。
典例6.
为检验淀粉水解的情况,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试管甲和丙均用60~80 ℃的水浴加热5~6 min,试管乙不加热。待试管甲中的溶液冷却后再进行后续实验。
课堂练习
实验1:取少量甲中溶液,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实验2:取少量乙中溶液,滴加几滴碘水,溶液变为蓝色,但取少量甲中溶液做此实验时,溶液不变蓝色。
实验3:取少量丙中溶液加入NaOH溶液调节至碱性,再滴加碘水,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教学过程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淀粉水解需要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下进行
B.欲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最好在冷却后的水解液中直接加碘
C.欲检验淀粉的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可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并加热
D.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实验1可能出现预期的现象
【答案】C
【解析】题中实验甲与乙、甲与丙都是对照实验,前者探究温度的影响,后者探究催化剂的影响,通过对照实验可知A正确;因为I2可与NaOH发生反应同,故用I2检验淀粉是否存在时,不能有NaOH存在,B正确;用新制Cu(OH)2检验水解产物的还原性,必须在碱性环境中进行,故在水解液中先加NaOH调节至碱性后,再加入新制Cu(OH)2并加热,C错误;若用唾液代替稀硫酸,则不必加碱中和,直接加入新制Cu(OH)2,加热即可出现预期现象,D正确。
课堂小结
课后小任务
我国人民很早就掌握了用粮食酿酒和制醋的技术。请查阅资料,了解我国酿酒和制醋中的传统方法,并结合生物课本中使用糯米自制米酒的实践活动,分析该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化学变化。
感 谢 倾 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