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核心知识识记手册(专题六)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核心知识识记手册(专题六)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95.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2-22 21:35: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初中生物中考复习资料
(核心知识识记手册 )
主题六  生物遗传与进化
第1节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植物的生殖
(1)生物的生殖方式包括 有性生殖和 无性生殖。
(2).有性生殖是由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是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能产生变异,有利于生物进化。如种子的播种,动物和人类的生殖。
(3).无性生殖是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优点是后代能保持母体的优良特性,繁殖速度快。
无性生殖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嫁接、组织培养、克隆等。
(4)嫁接
(1)嫁接获得的新品种仅与接穗的性状相同,砧木为其提供营养物质。
(2)嫁接成功的关键是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2.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生殖特点:都为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
家蚕的发育过程示意图 蝗虫的发育过程示意图
(2)家蚕的发育过程:卵→幼虫→蛹→成虫,其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如蝴蝶、蜜蜂、蝇、蚊、蚂蚁等。
(3)蝗虫的发育过程:卵→若虫→成虫,其若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不大,这种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蟋蟀、蝉、蜻蜓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的主要不同是,少了蛹 时期。
(4)蜕皮:蝗虫和蝉等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不会随着身体的生长而生长,所以生长到一定阶段会出现蜕皮现象。
3、 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以青蛙为例)
(1)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外受精(水中)、卵生。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示意图
(2)青蛙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
(3)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4. 鸟的生殖和发育
(1)鸟类的生殖特点:有性生殖、体内受精、卵生。
鸟卵的结构及功能示意图
(2)鸟卵的卵细胞由卵黄膜、卵黄和胚盘三部分组成,其中胚盘内含细胞核,将来会发育成雏鸟。
(3)鸟卵结构中,卵黄和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卵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
胚盘是胚胎发育部位。
5.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_睾丸,能产生精子并分泌雄性激素。
(2)女性的主要生殖器官是卵巢,能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
①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场所是输卵管。
②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子宫。
③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是阴道。
(2)子宫内胎儿、脐带和胎盘的关系
女性生殖系统示意图 子宫内胎儿、脐带和胎盘的关系示意图
(1)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液体——羊水中。
(2)胎儿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通过脐带、胎盘从母体获得;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胎盘。
6.青春期的身体变化
(1)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显著特征;女孩身高突增年龄要比男孩早。
(2)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
(3)性器官迅速发育并出现第二性征(与性激素分泌增多有关),男孩出现遗精,女孩会来月经。
7.青春期的心理卫生:青少年应当正确对待自身出现的身体变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集中精力,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同学间互帮互助,与师长密切交流等。
第2节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 遗传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性。
2. 性状是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等特征的统称。
相对性状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生物遗传下来的是基因而不是性状。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对性状有显性性状和 隐性性状之分,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也有显性和隐形之分;基因组成为DD、Dd表现性状为显性性状;基因组成为dd表现性状为隐性性状。
判断显性和隐形性状的规律:无中生“有”,“有”为隐形;有中变“无”,无为隐形。
3.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示意图
(1)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2)一条染色体上通常只有1个DNA分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3)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
4.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精子和卵细胞。
(2)在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中,每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
(3)生殖细胞内的染色体和基因都是成单存在的,即精子和卵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
5. 人的性别遗传
人类的性别,一般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性染色体组成为XY,女性性染色体为XX。
(1)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的组成:22对+XY;男性精子中染色体组成:22条+X或22条Y。
(2)女性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22对+XX;女性卵细胞中染色体组成:22条+X。
(3)生男生女机会均等,各占50%。
优生优育:我国《民法典》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之间禁止近亲结婚。减少后代患遗传病的几率。
6. 生物的变异:可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
(1)可遗传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
应用:人工选择育种、杂交育种(杂交水稻)、诱变育种(太空椒)等。
(2)不可遗传变异:由环境改变引起的,体内的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改变,不可以遗传给后代。如通过手术使单眼皮变双眼皮、水肥充足的庄稼颗粒饱满等。
第3节 生命的起源和进化
1、原始生命的起源;生命最有可能是在原始海洋中形成的。
2、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是记录生物进化的直接证据;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简单到复杂;低等到高等 、水生到陆生。
生物进化的原因:多种多样的生物是经过自然选择长期不断进化的结果。
自然界生物,通过激烈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包括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应者生存。
4、人类和现代类人猿都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能否直立行走是人猿分界的一个重要标志。
能否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类和动物的本质区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