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横道中学九年级物理实验室开放活动探究:第十三章 内能

文档属性

名称 黑龙江牡丹江海林市横道中学九年级物理实验室开放活动探究:第十三章 内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5-08-10 21:13:29

文档简介

年 班 组别: 成员: 成绩:优 良 差
探究课 题 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器材选取 空气压缩仪、硝化棉、广口瓶、带孔胶塞、胶管、水、打气筒。
知识储备 1、物体内部 热运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的 与 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 。内能的单位为 (J)。2、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 ②质量 ③材料 ④存在状态3、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 和 。①做功: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 (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②热传递:定义:热传递是热量从 物体传到 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 部分传到 部分的过程。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 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4、热传递的条件:存在 。5、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 的
实验探究过程 甲:在有机玻璃筒底放置少量硝化棉,迅速压下筒中的活塞,观察筒底物品的变化。注:此实验通过活塞对筒内气体做功, ( http: / / www.21cnjy.com )温度上升,点燃硝化棉来说明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观察到的现象是硝化棉燃烧发光,但持续时间很短,即使在光线较暗的教室也不易观察,更不用说明亮的环境下的实验效果。乙:广口瓶内注少量的水,封闭好后,用打气筒向广口瓶内打气,观察现象。
实 验 结 论
科代表: 任课教师:
注:1、本次活动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本次活动内容:探究: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比。 横道中学物理组年 班 组别: 成员: 成绩:优 良 差
探究课 题 液体的扩散 器材选取 量筒,硫酸铜溶液,长颈漏斗,水
知识储备 1、物质是由 、 组成的。2、分子在 运动。3、分子之间有 。4、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 的现象叫扩散。5、 、 、 都可以发生扩散现象,只是扩散的 不同,气体间扩散速度最 ,固体间扩散速度最 。6、扩散速度与 有关, 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 ,扩散越 。7、由于分子的运动跟 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运动。
实验探究过程 1.如图2.29-2所示,在量筒里装半筒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用长颈漏斗小心地把硫酸铜溶液倒进量筒的底部。因硫酸铜溶液密度比水大,所以在不加热、不搅动的情况下,硫酸铜溶液沉于筒底。把量筒小心地放在一个安静的地方。2.静置几天后再让学生观看量筒,结果会发现界面不清,蓝色的硫酸铜已向上升起。【注意事项】:1.在液体扩散实验中,把水倒入量筒后必须静置几分钟才能使用。2.在温度较高的环境里做实验可以缩短时间,但应注意不要发生对流。3.筒在带色的气体或液体的背后加衬白纸屏可以增加可见度。注:在观察液体扩散的实验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以试管代替量筒(架在方座支架上),以溴水代替硫酸铜,用移液管将溴水移到水的底部。若再使用温水(60℃)不到10分钟就能观察到很好的实验效果。 溴水有腐蚀性,不要沾到皮肤上。无溴水时,可用品红或红汞水代替。用移液管移入溴水后务必把管壁和管口擦干净。
实 验 结 论 扩散现象说明:①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②分子之间有间隙。
科代表: 任课教师:
注:1、本次活动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本次活动内容:探究:液体的扩散。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比。 横道中学物理组年 班 组别: 成员: 成绩:优 良 差
探究课 题 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器材选取 铁架台、烧杯(200ml)、温度计、水、食用油、秒表、酒精灯、石棉网。
知识储备 1、比热容: 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或降低) ℃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2、比热容用符号c表示,它的单位是 ,符号是J/(kg·℃)3、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 的物理量。4、物理意义:水的比热容c ( http: / / www.21cnjy.com )水=4.2×103J/(kg·℃),物理意义为: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为 J。5、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比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种类、状态有关,与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等无关。6、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水的比热容 。7、比较比热容的方法:①质量相同,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吸收热量多少(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比热容 。②质量相同,吸收热量(加热时间)相同,比较升高温度:温度升高慢,比热容 。8、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Q吸=cm(t-t0) ②温度降低时用:Q放=cm(t0-t)
实验探究过程 方案一: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的时间(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等质量的水和食用油,使其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比较加热所用的时间(即比较吸收的热量的多少)
实 验 结 论 实验结论1: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等的热量时,食用油的温度升高的快。 实验结论2: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时,食用油比水需要的时间短(吸收的热量少)。
科代表: 任课教师:
注:1、本次活动本着“物理源于生活”的理念,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2、本次活动内容: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比。
横道中学物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