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阶段性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2 18:06:38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安徽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春季阶段性检测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川藏铁路东起四川成都,西至西藏拉萨,其中,成都—雅安段、拉萨—林芝段现已通车,康定一林芝段预计2026年建成通车。川藏铁路是我国第二条进藏铁路,也是西南地区的干线铁路之一,其开通有效提升了沿线区域的可达性,图1示意川藏铁路建成前后拉萨市的可达性变化,据此完成1~2题。
1.川藏铁路开通后,拉萨至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可达性提升至24小时内,这主要是受其
A.线路走向的影响 B.列车数量的影响
C.对接路网的影响 D.运载能力的影响
2.相比青藏铁路(西宁一拉萨),川藏铁路在带动西藏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优势有
①途经省区更多 ②覆盖人口更多
③经济腹地更广阔 ④沿线地质灾害更少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新茶饮是指以原叶茶、水果、果汁和乳制品等为原料,现场制售的各类饮品的统称。近年来,新茶饮行业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新茶饮门店数已达37.8万家,新茶饮成为餐饮业规模扩大和空间增长的重要引擎。表1示意不同类型新茶饮品牌代表的发展历程,据此完成3-5题。
表1
品牌 扩张阶段
初创期 成长期 成熟期
品牌M 1997年起,主要在河南省内扩张;2007年开放加盟、密集开店,但仍主要分布于省内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等下沉市场 2014年基本完成整套供应链搭建,并推出全新IP“雪王”,逐步从邻近省份开始,加速向外扩张。加盟门店仍集中于各省二三四线城市 2018年走出国门,在越南开出首家海外门店;2020年,逐步向国内新一线和一线城市扩张
品牌N 2015年起,以深圳为大本营,以广州为次重点,逐步向珠三角各城市扩张 2017年走出广东,开启“全国城市拓展计划”,向一二线城市扩张(所有门店均为直营,不接受加盟) 立足区域中心城市,逐级向区内二三线城市扩张
品牌C 2009年起,在四川开放加盟,以成都为中心,小范围扩张 2018年升级品牌,推出熊猫IP形象,通过“中端定位+加盟”,在全国范围内高速扩张 主攻新一线城市和下沉市场,加密门店
3.品牌M、品牌N和品牌C分别属于
A.低端品牌、中端品牌、高端品牌 B.低端品牌、高端品牌、中端品牌
C.中端品牌、低端品牌、高端品牌 D.中端品牌、高端品牌、低端品牌
4.在初创期三类新茶饮品牌均在发源地所在省域发展,主要是为了
A.享受地区优惠政策 B.缩短原料运输距离
C.解决本地就业问题 D.积累资金,降低风险
5.三类新茶饮品牌门店在我国东北地区分布均较少,主要原因是东北地区
①距离原料地较远 ②高等级城市较少 ③交通可达性较差 ④消费淡季时间长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多样的山地微气候、生物资源、地形地貌使得山东泰山植被垂直方向上呈现出明显的演替规律,以泰山南坡最为明显。但目前泰山植被多为人工种植后经自然演替形成,其垂直分布现状与所在区域理想状态下的垂直带谱不符:落叶阔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550~1000米地区,温性针叶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针阔叶混交林在海拔200~1500米地区均有分布。这种人为干扰状态下形成的植被分布不合理,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持,同时也不利于泰山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据此完成6~8题。
6.泰山南坡理想状态下的垂直带谱自下而上分别为
A.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
B.针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
C.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
D.针阔叶混交林、温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7.影响泰山南坡植被理想垂直带谱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 C.土壤水分 D.坡度
8.为减少人工维护成本,应
A.在海拔700米以下间伐落叶阔叶树 B.在海拔700米以下间伐温性针叶树
C.在海拔1000米以上种植落叶阔叶树 D.在海拔1000米以上密植温性针叶树
若尔盖盆地地处青藏高原东缘,是季风环流交互地带,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第四纪初期若尔盖盆地曾发育了面积巨大的古湖,但在更新世晚期,古湖泊的消亡以及黄河水系的贯通,改变了该区域水文地貌格局和环境。图2为若尔盖盆地某研究区一处沉积完整、层位清晰的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9~11题。
9.①时期沉积物的特点是
A.紧实,大小均一,磨圆度好 B.紧实,大小混杂,磨圆度差
C.松散,大小均一,磨圆度好 D.松散,大小混杂,磨圆度差
10.①时期至②时期该区域气候趋于
A.暖湿 B.暖干 C.冷湿 D.冷干
11.④时期以后该区域内风沙活动增强,其沙源主要来自
A.中亚及我国西北部的沙漠 B.盆地内的沼泽河湖滩地
C.青藏高原西北部的荒漠 D.盆地内的岩石风化产物
阿布扎比(24°N,54°E)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北部,北临波斯湾,南接广袤无垠的大沙漠。从某汽车品牌在阿布扎比开展的整车对比试验来看,相比我国位于干热沙漠的敦煌(40°N,94°E),阿布扎比汽车橡胶件老化更快、车漆腐蚀更严重。图3示意阿布扎比(平均海拔200米以下)和敦煌(平均海拔1139米)月平均湿度对比,据此完成12~13题。
12.影响两地相对湿度年内变化特点的主要因素是
A.气温 B.降水量 C.大风日数 D.植被生长状况
13.与敦煌相比,阿布扎比汽车橡胶件老化更快、车漆腐蚀更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①高温期更长 ②昼夜温差更大 ③气温年较差更大 ④相对湿度更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即常住城镇人口与常住总人口的比例。通常未在公安局登记的人口不能享有或履行本地户籍人口同等的居住、医疗和教育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难以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民”,所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之一。图4示意2000—2018年海南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空间分布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14~16题。
14.2000-2018年海南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
A.自东向西逐渐降低 B.呈现南北低、中部高的格局
C.呈现整体提高的趋势 D.高水平地区分布较均衡
15.2004-2015年海南岛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最可能是由于当地实行了
A.地区差别化落户的政策 B.将房地产业作为主导产业的政策
C.农业人口与城市人口享有同等权益的政策 D.吸引外来人才落户的政策
16.相较于常住人口城镇化,能有效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措施是
A.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B.优化地区产业结构
C.提高居民工资待遇 D.提高社会保障能力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崂山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三面环海,常年受到海浪作用影响。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当地的岩浆活动从古生代到新生代都十分频繁,岩浆岩面积约占地区总面积的90%,但这些岩浆岩在矿物组成、结构构造以及成岩后作用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表现出不同的抗海蚀能力,图5示意崂山地区岩石分布。石老人海蚀柱(见图6)是崂山地区的著名景观,其周边海岸地貌类型多样。
(1)描述崂山地区沿岸海岸类型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其成因。(6分)
(2)简述图中海蚀平台的形成过程。(6分)
(3)推测目前石老人海蚀柱能够屹立不倒的原因。(4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新加坡纬壹科技城(位置见图7)位于拥有大量成熟的公共和私人住宅区的女王镇,距新加坡中央商务区约10分钟车程,始建于2001年,是新加坡的标志性项目和知识经济发展高地,也是一座融合生产、生活及生态等功能的“城中之城”。纬壹科技城被誉为新加坡首个包容性城市工作中心街区,建设了包括启奥城、启汇城等多个片区,涵盖了居住、工作、游憩、学习等多重功能,并规划了占地16公顷的纬壹公园,这个公园呈线性形态,贯穿整个科技城园区(见图8)。
(1)说明纬壹科技城选址的优越性。(8分)
(2)指出纬壹科技城片区规划功能的特点,并简述其优势。(6分)
(3)简述将绿地公园设计成条带状的主要作用。(4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柴达木盆地巴音河下游属于典型的西北内陆干旱气候,具有高寒干燥、风力强劲等高原气候特征。2002年以来,随着德令哈地区降水量增大、巴音河径流量增加,巴音河下游尤其是巴音河冲(洪)积扇前缘一棵树附近地下水位上升,受灾严重。图9示意巴音河流流域水系分布概况,其源头河流发源于祁连山脉野牛脊山南麓,在野牛脊山、哈尔科山以南与宗务隆山以北的山间向东流动,之后由北向南流经德令哈市后潜入地下东西分流。
(1)分析巴音河下游地下水位上升致灾主要发生在一棵树附近的自然原因。(6分)
(2)说出地下水位上升可能对当地生产生活造成的危害。(6分)
(3)请提出治理巴音河下游地下水位上升的可行性措施。(6分)安徽省普通高中高三春季阶段性检测
地理·答案
1~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川藏铁路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为情景,考查交通运输网络的变化,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
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战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由材料可知,川藏铁路连接了拉萨和成都,而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与我国中东部大部
分地区都有高速路网连接,因此川藏铁路开通后,拉萨的可达性大大提升,拉萨至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的可
达性提升至24小时内。
2.答案A
命题透析本题以川藏铁路建设对区域可达性的影响为情景,考查交通建设的意义,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
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雏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由图可知,相比青藏铁路,川藏铁路途经西藏人口比较集中的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区,覆盖人口较多,
且其与成都的连接辐射了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所以相比连接西宁和拉萨的青藏铁路,川藏铁路在带动西藏
经济发展方面更加具有优势;两条铁路途经的省区数量一样多;川藏铁路沿线地质灾害更多。
3.答案B
命题透析本题以我国新茶饮品牌发展为情景,考查服务业的发展,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由表可知,品牌M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和县城;品牌N以深圳为大本营,主要在一二线城市发
展,且均为直营店;品牌C以成都为中心,定位中端市场,在全国范围内接受加盟。根据新茶你品牌门店发展的
区位特征可以判断其客源市场定位,故品牌M、品牌N和品牌C分别是低端品牌、高端品牌和中端品牌的代表。
4.答案D
命题透析本题以我国新茶饮品牌发展为情景,考查服务业的区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综合思维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由表可知,在初创期三类新茶饮品牌均在发源地所在的省域发展,这是由于初创期新茶饮品牌实力
尚弱,需要充分发挥地域邻近、社会文化相近等优势,以积累资金、降低风险,为品牌积攒人气,逐步形成品牌竞
争力,然后再向周边扩张。
5.答案C
命题透析本题以我国新茶饮品牌发展为情景,考查区域发展差异,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
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雏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路点拨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距离茶、果等原料产地较远,往往需要支付高额的远程运输费用;夏季是
新茶饮的销售旺季,但东北地区夏季短,冬季寒冷漫长,消费淡季时间长,不利于新茶饮行业发展;东北地区交
通通达度较高;三类新茶饮品牌门店的客源市场定位不同,其在我国东北地区分布均较少与高等级城市数量
无关。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