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共33张ppt)(内嵌1份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1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课件(共33张ppt)(内嵌1份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5.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4-02-22 18:1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这是澳大利亚珀斯一个农场的羊群穿上特殊的背包来收集和记录甲烷的排放量。甲烷也是一种对臭氧层产生破坏的气体。澳大利亚的农场主们签署了一个每年减少全澳20%甲烷(相当于3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协议。
2021年4月16日,习近平在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时指出。
第一节 碳排放与国际减排合作
1
2
3
运用资料,说明碳排放与温室效应的关系,理解全球气候变化暖的影响。
了解碳排放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影响
说明碳减排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学习目标
◆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
◆为什么要降低碳排放?
◆具体措施?
自学教材,思考以下问题:
1.碳排放与温室气体
水汽(H2O)、
二氧化碳(CO2)、
氧化亚氮(N2O)、
氟利昂、
甲烷(CH4)、
氢氟碳化物(HFCs)、
全氟碳化物(PFCs)
等 30 多种气体。
不同温室气体对温室效应的贡献度
碳排放:对各种温室气体排放的总称。
温室气体:大气保温气体的俗称。
二氧化碳当量 (教材83页)
一种气体的二氧化碳当量是通过其全球变暖潜能值来衡量的。该指数表示的是在100年的时间框架内,各种温室气体的温室效应对应相同效应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例如,设定二氧化碳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1,则甲烷的全球变暖潜能值为25,意味着同样质量的甲烷的增温能力是二氧化碳的25倍。
二氧化碳 1 六氟化硫 22200
甲烷 25 氧化亚氮 310
一氧化氮 296 氢氟碳化物 11700
氟利昂-12 8500 全氟化硫 5700
部分氧气的二氧化碳当量
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历史最高值,是温室气体排放量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经济发展由高耗能、高排放向清洁低能耗的转变。
碳中和是指某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指一年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排放的碳总量)与通过植树造林、工业固碳、节能减排等形式,吸收的碳总量相等,从而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
主题探究一:为什么要降低碳排放?
读图思考:
1.碳有哪些存在形式?
2.二氧化碳有何作用?
3.人类活动怎么影响碳含量?
4.碳排放超标会有何影响?
1.碳有哪些存在形式?
2.二氧化碳有何作用?
3.人类活动怎么影响碳含量?
在岩石圈中,碳主要以硅酸盐的形式存在,大气圈中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水圈中以多种形式存在,在生物圈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碳元素在四大圈层中转移和交换,形成碳循环。
二氧化碳本身无色无味无毒,化学性质稳定,是动植物新陈代谢的产物,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加之人类活动方式的变化,岩石圈和陆地生态系统中的有机碳和无机碳被活化,重新参与到碳循环过程中,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升高,大气的温室效应不断增强。
阅读相关材料,思考全球温度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图3-2 1850-2013年全球年平均温度的距平变化
主题探究二:为什么要降低碳排放?
二氧化碳的影响
影  响
有利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不利 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时,会导致
气候变暖,由此引发一系列环境问题
二氧化碳:无色无味无毒,化学性质稳定,动植物新陈
代谢的产物
温室效应
Why
请利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说明。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 极端天气频发:热浪、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① 极端天气频发:热浪、干旱、洪涝、台风、暴雪等。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② 农业: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③ 海平面与海岸带: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④ 生态系统:
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⑤ 人类健康:
4.碳排放超标会有何影响?
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以及一系列连锁反应。
“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发达国家理应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多的减排责任,率先减少碳排放,并通过技术转让、资金援助、市场开放等形式,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活 动 P91
1. 从全球来看,碳减排主要表现为减少碳排放量和增加碳汇。碳汇是指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想一想,我们有哪些措施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减少碳排放:发展公共交通,绿色出行;发展清洁能源。
增加碳汇: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加强城市绿化。
(1)想一想,政府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为了积极应对减缓气候恶化,切实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激励企业主动降低碳排放量,控制碳排放总量;
推动高碳产业的技术革新。
(2)在制定和实施碳排放交易政策中,我们应注意哪些可能存在的问题?
碳价波动性大、如何定价;
如何核查确定企业的配额;
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规,监管不健全。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1)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
(2)
(3)
应对全球变暖的对策--CO2+全球变暖等
排放
吸收
适应
改变
政策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宣传:公众参与
监管:经济手段
管理:直接控制
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增:植树造林还草等
减:减少森林破坏等
培养农作物新品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建防护堤坝等
节能技术
生物技术
固碳技术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