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三单元 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国语·晋语四》载:“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对“工商食官”理解正确的是( )
A.商业发展受官府保护
B.官府的财政收入来自工商业
C.工商业受官府的控制
D.手工产品无偿供给官府使用
2.(2021江苏苏州常熟中学学业水平模拟)宋代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服、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可用来佐证宋代( )
A.东京汴梁成为了国际大都市
B.商品经济从城市向农村扩散
C.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D.商业行为不再受官府的管辖
3.(2022重庆八中期末)明清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经营地主,他们与单纯的出租土地的传统地主不同。他们通常已不是进行单一的粮食生产,而是种植很多经济作物,并经营副、牧、渔业。经营地主的出现折射出当时( )
A.地域商帮兴起B.商品经济发展
C.人地矛盾突出D.资本主义萌芽
4.(2021天津八中月考)《吴县永禁官吏占用钱江会馆碑》中记载:“商贾捐资,建设会馆,所以便往还而通贸易。或货存于斯,或客栖于斯,诚为集商经营交易时不可缺之所。”文中所述与下列哪一历史现象直接相关( )
A.四川民间出现纸币交子
B.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形成
C.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
D.海禁、闭关锁国政策实行
5.(2022河北邯郸大名月考)古希腊人在黑海地区活动频繁,黑海沿岸有大量的古希腊殖民地,从黑海地区输出的有谷物、咸鱼、皮革和奴隶。在南方,古希腊和古埃及有频繁的贸易往来。据此推知,当时的古希腊( )
A.已经进入封建社会
B.海外贸易发达
C.政府垄断商业贸易
D.农业经济繁荣
6.“丝绸之路”开通以后,中国的丝绸大量远销西方,在罗马成为贵族富人们普遍使用的衣服和帘幕材料。此外,中国的铁器、漆器等也输入西方。罗马帝国的玻璃器皿、毛织品,印度的宝石、香料等也通过这条路输入中国。这反映了“丝绸之路”( )
A.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罗马帝国的建立
C.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影响了罗马下层民众的生活
7.(2022山西晋中期末)宋代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规定外出船只需要提出申请,由官方出具证明,出口商品还需要经过检验,依例纳税,方可放行。外商船只来到中国也要申报,由市舶司官员上船检查人员和货物,收取税款,准许入关。可见宋代( )
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强调内外贸易平衡
C.对外贸易税收繁多 D.注重规范对外贸易
题组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8.(2022河北石家庄藁城一中月考)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如殷墟妇好墓发现殉贝六千多枚,可是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的贵族墓葬却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
A.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
B.分封制瓦解,贵族没落
C.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
D.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9.(2022浙江金华十校期末)有学者认为,公元前2000年,巴比伦的商人和银行家之间就在使用票据和支票;罗马知道开设往来账户,账本上有借方和贷方;伊斯兰国家的商人从10世纪起已知道使用所有信贷工具;中国早在9世纪起就使用庄票。该学者意在强调信贷工具( )
A.在世界主要文明区域被使用
B.在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C.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D.扩展了商业贸易活动的领域
10.唐朝时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府兵可在家乡用粮食交换食券,然后在服役地区用它兑换食物。“飞钱”亦称“便换”“便钱”,商人在京师储存货币,政府会发放一份凭证,把它递交给各地方财政部门就可以兑换到同等数额的钱。这些现象反映了当时( )
A.具有交易凭证功能的纸币产生
B.政府的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经济的发展催生新的金融业务
D.商人的社会地位有了显著提高
11.(2022河北石家庄期末)有学者对古巴比伦时期的租赁契约进行梳理后发现,其主要包括对房屋的描述(房主、面积等)、房屋租赁的双方当事人、租期、租金、证人、契约签订的时间等。这些契约( )
A.推动了租佃关系的盛行
B.消除了租赁双方的纠纷
C.加速了社会阶层的分化
D.适应了商业贸易的发展
12.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民间在订立买卖借贷、雇佣契约中往往有“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的语句。这反映了民间商业契约的订立 ( )
A.不受官府的控制和约束
B.强调双方协商一致原则
C.完全符合双方各自意愿
D.是城市商业发展的产物
13.(2021辽宁实验中学期末)唐律规定:借款人到期不按契约偿还,或违期偿还,出借人可以到官府告发,官府依法追究借款人责任,并强制如数偿还。材料表明唐律( )
A.深受社会契约论影响
B.协调了社会经济纠纷
C.比前代法律更加完备
D.体现了契约法则精神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1.(2021辽宁葫芦岛期末)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进行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2.(2022河北保定期末)春秋时期,越国大臣范蠡在越国攻灭吴国后,变名易姓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遂至巨万”。这说明该时期( )
A.诸侯间商业贸易开始兴起
B.南方地区成为中国经济重心
C.“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
D.区域位置决定经济发展水平
3.(2022山西运城芮城中学月考)北宋东京因袭后周,从开始即没有封闭的里坊。以坊巷为骨架的城市面貌颇具特色,皇城正南的御路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也是繁华街区。这反映了( )
A.商业区奢靡之风盛行
B.市已突破了时间的限制
C.主要街道成为繁华商业街
D.市开始发展为常设的商业区
4.(2022山东滨州检测)明朝中后期,一些实力雄厚的商帮在外冈、枫泾、南翔诸镇投重资开设棉布字号,收购棉布。同时,开设染坊并雇佣工匠加工棉布,亦工亦商。材料反映商帮的经营活动( )
A.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B.促使传统经济结构发生质变
C.促进了资本运行方式的变化
D.推动了明清商业市镇的兴起
5.古代腓尼基人的商业贸易很少进行狭义的输入或输出,而是在各地寻找原料进行生产加工,然后再把生产的货物分配到与它有商业关系的国家,从中获取更大的利益。这反映出他们( )
A.确立了商业霸权
B.进行一般贩运贸易
C.残酷掠夺殖民地
D.创新了商业的形式
6.(2021福建武平一中月考)“(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现实基础
B.商业贸易尊重自由和平等的原则
C.海外贸易活动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7.(2021河北张家口宣化一中月考)明朝政府规定:“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由此可知,明朝政府意图( )
A.设置官吏严厉禁止中外贸易往来
B.打击外国商人在中国的不法行为
C.解决中外贸易交往中的商业纠纷
D.在朝贡贸易基础上发展对外贸易
题组二 货币、信贷、商业契约
8.(2022湖北武汉期中)古代社会,没有货币人们也能够进行交易,物物交换是重要的形式。古埃及作为一个中央集权控制的经济体,拥有大量财富,但货币出现200年以后,古埃及才随着商品量增加,正式使用货币进行大量交易。这说明( )
A.统治者不支持货币使用
B.当时货币铸造技术落后
C.贸易规模制约货币使用
D.物物交换的形式更便利
9.(2022黑龙江鹤岗一中月考)古代两河流域的借贷有的是为了扩大生产,有的是为了购买急需的商品,官方的商人也放贷银钱和粮食为王室盈利,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高利贷者手中,资本的集中也促进商业规模扩大和债务奴隶增多。据此可知( )
A.借贷活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B.货币等借贷活动已经普及
C.商业和货币金融相互促进
D.借贷活动有比较成熟的形式
10.北宋时期,益州因交子无法兑现引发诉讼,知州张咏对交子铺户进行整顿,专由十六户富商经营,后来政府设益州交子务,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交子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到陕西和京西等地。材料表明( )
A.北宋在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
B.商品经济繁荣导致纸币诞生
C.纸币的使用促进了商业发展
D.政府有限介入利于金融稳定
11.(2022湖北鄂北六校联考)中国现存最早的契约是西周恭王时期镌刻在青铜器皿上的一批有关田地的契约,将契约文字刻在青铜器皿上,就是为了使契文中规定的内容得到多方的承认、信守。该材料表明西周( )
A.履践重农抑商经济政策
B.深受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
C.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D.初具守信精神和证据意识
题组三 综合题组
12.(2022河南新乡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秦始皇用秦朝的经济模式来统一原六国的经济,把货币统一作为国家控制经济资源的手段,沉重地打击了六国的私营工商业。在战国时期,六国的贵族和地方豪强都占有相当数量的土地和山川林泽等经济资源,在长途贩运、贱买贵卖的同时,经营矿冶和经济作物种植业等商品生产。而秦国从商鞅变法以来,除了厉行重农抑商以外,还严控山川林泽等资源,吏民均无使用山川林泽的自由。秦始皇统一货币后,那些贵族和工商业主不能像以往那样凭借其技术和资源私铸钱币以牟利,其正常的商业经营也因此而中断或者受到限制。
——摘编自臧知非《汉初
货币制度变革与经济结构的
变动——兼谈张家山汉简<钱律>问题》
根据材料,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与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2.C 3.B 4.B 5.B 6.A 7.D 8.D
9.A 10.C 11.D 12.B 13.D
1.C “工商食官”是商周时期国家对手工业和商业进行垄断性经营的制度,即将工匠和商人们集中起来,设官进行统一管理,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政府为其提供衣食,故选C项。A、B、D三项均是对“工商食官”的错误理解,排除。
知识拓展 工商食官制
商周时期,手工业和商业基本上由官府控制,工商业者的生产和经营活动在官府作坊和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其产品和经营主要是为贵族统治者服务。
2.C “每五更点灯……至晓即散”说明宋代市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东京汴梁在世界上的地位,故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东京汴梁商业的发展,未涉及农村,故排除B项;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
3.B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农产品日益商品化。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新的经营地主,他们种植很多经济作物,并经营副、牧、渔业,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商帮和人地矛盾,排除A、C两项;“资本主义萌芽”的重要标志是雇佣关系的产生,材料未涉及雇佣关系,排除D项。
4.B 材料中“商贾捐资,建设会馆”反映了明清时期会馆的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会馆与按地域结成的商帮有关,故选B项;交子出现于宋朝,而会馆出现于明清时期,故排除A项;盐铁官营政策始于西汉,故排除C项;海禁、闭关锁国政策涉及对外贸易,与会馆的出现并非“直接相关”,故排除D项。
5.B 据材料信息可知,当时古希腊与黑海、地中海周围地区有频繁的贸易往来,体现了当时古希腊的海外贸易发达,故B项正确;当时古希腊仍处于奴隶社会,排除A项;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C项结论,排除;黑海地区输出的谷物出自古希腊殖民地,而不是古希腊本土,故排除D项。
6.A 材料反映的是通过丝绸之路,当时的罗马帝国、印度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体现的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A项正确;材料与罗马帝国的建立无关,排除B项;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叶后产生的,排除C项;丝绸主要供罗马富人使用,排除D项。
7.D 根据材料可知,宋代在主要港口设市船司,对来往船只有着严格规定,体现了宋代注重规范对外贸易,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宋代严格限制对外贸易,排除A项;内外贸易平衡是指进、出口总额基本上趋于平衡,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的“依例纳税”“收取税款”等信息不能反映对外贸易税收繁多,排除C项。
8.D 据材料“考古发现证实商代和西周墓葬中经常采用海贝作为随葬品……可是春秋晚期和战国时代的贵族墓葬却很少用贝作为随葬品”可知,此时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金属铸币兴起,海贝逐渐失去货币的作用,所以很少作为随葬品,故选D项;“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不是材料中变化出现的原因,故排除A项;分封制属于政治制度,与货币材质变化无关,故排除B项;此时“海贝的数量大量减少”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
9.A 据材料可知,在很早之前巴比伦、罗马、伊斯兰国家、中国的商人就开始使用信贷工具,体现了信贷工具在世界主要文明区域被使用,A项正确。
10.C 中国最早的纸币是北宋的“交子”,排除A。材料未涉及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结合所学可知,经济的发展使唐朝时期出现了“食券”和“飞钱”,催生了新的金融业务,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商人地位的提高,排除D。
11.D 据材料可知,契约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平、平等,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租佃关系指的是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给农民耕种,收取地租作为收益,地主与佃农就形成租佃关系,排除A项;“消除”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社会阶层的分化,排除C项。
12.B 据材料“先和后可”“乃为券书”“两共对面平章为定(平:协调;章:明确)”可知,民间契约的订立强调双方协商一致,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对民间商业契约订立的态度,排除A;“完全符合”表述绝对化,排除C;材料强调民间契约订立过程中的特点,没有体现订立民间契约的原因,排除D。
13.D 社会契约论是启蒙运动期间的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排除A项。材料只是提到要按契约偿还债务,没有涉及更多的经济纠纷的处理办法,排除B项。材料没有比较唐律与以前的法律,不能认定唐律更完备,排除C项。材料“借款人到期不按契约偿还,或违期偿还,出借人可以到官府告发,官府依法追究借款人责任,并强制如数偿还”体现了唐律的契约法则精神,故选D项。
能力提升练
1.D 2.C 3.C 4.C 5.D 6.D 7.D 8.C
9.C 10.D 11.D
1.D 根据材料“最初是不合法的”“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可知,民间商人通过纳税来取得合法地位,故D项正确。
2.C 据材料可知,范蠡辅助越王攻灭吴国后,弃官到齐国的陶定居,发挥经商特长,后来成为巨商,这表明该时期“工商食官”的格局被突破,C项正确;“开始兴起”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排除A项;南方地区成为经济重心是在南宋时期,排除B项;区域位置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排除D项。
3.C 据材料可知,北宋东京城中主干道御路两旁有御廊,允许商人交易,州桥以东、以西和御街店铺林立,潘楼街也是繁华街区,这说明当时主要街道成为繁华商业街,C正确;通过题干信息无法判断当时的社会风气情况,排除A;材料表明市突破了空间限制,排除B;“开始”无从体现,排除D。
4.C 材料体现的是明朝中后期,商帮在投资棉布字号、开设染坊方面呈现多元化经营,促进了资本运行方式的变化,C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重要标志是雇佣关系的出现,明朝中后期雇佣关系出现在江南地区的手工工场中,但是不能说商帮的经营活动标志着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排除A项;当时中国的经济结构仍然以小农经济为主,排除B项;材料与明清商业市镇兴起无关,排除D项。
5.D 根据材料“很少进行……而是在各地”可知,相较于当时其他地区商人的直接输出或输入,当时腓尼基人采取了不同的商业贸易形式,创新了商业形式,故B项错误,D项正确。A项材料依据不足,C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均排除。
6.D 根据材料“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可以看出,商业流通中的平等促进了现实中的自由和平等,体现出商业上的平等观念影响了当时的政治理念,故D项符合题意。古希腊的政治平等受到了商业平等的影响,但不是建立在商业平等的基础之上,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自由平等的交换原则对希腊社会政治的影响,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古希腊的海外贸易活动,排除C项。
7.D 据材料“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可知,明朝政府在外国入贡前提下设置管理机构加强对外贸易,故选D项;禁止中外贸易与材料中“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不符,故排除A项;B、C两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故均排除。
知识拓展 朝贡贸易是指中国各王朝与周边各族及海外诸国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寓政治和经济为一体的对外政策。朝贡贸易起源于先秦,到隋唐已初具规模,宋元时期更加完善,明代是朝贡贸易发展的顶峰,清代走向衰败与瓦解。“厚往薄来”“宁厚毋薄”是进行朝贡贸易的指导思想。
8.C 材料“古埃及才随着商品量增加,正式使用货币进行大量交易”体现了商品量与货币之间的关系,说明贸易规模制约货币使用,C项正确。
9.C “借贷有的是为了扩大生产……为王室盈利”体现的是货币金融对商业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到高利贷者手中”体现的是商业对货币金融的作用,因此材料反映了商业和货币金融的相互促进,C项正确;高利贷等部分借贷活动不利于社会稳定,排除A项;B项错在“普及”,排除;D项错在“成熟”,排除。
10.D 据材料可知,因交子无法兑现,政府先是整顿交子铺户,随后设交子务,主持交子发行,这一行为扩大了交子的使用范围,说明政府有限介入利于金融稳定,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通过政府的干预,推动交子使用范围的扩大,而非强调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整顿交子,未涉及交子产生的原因,故排除B项;据材料“因交子无法兑现引发诉讼”可知,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
11.D 根据材料中西周时期的有关田地的契约及“契约文字刻在青铜器皿上,就是为了使契文中规定的内容得到多方的承认、信守”等信息可知,西周时期人们已经初具守信精神和证据意识,D项正确;重农抑商经济政策是战国时期开始推行的,排除A项;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西周建立了完备的法律体系,排除C项。
12.答案 示例
论题:统一货币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使用不同的货币。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春秋战国以来各国货币形制、重量、单位等混乱的状况,削弱了六国贵族对工商业的影响,加强了国家对资源的控制,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维护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稳固了政局。
总之,统一货币顺应了时代发展,是秦朝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有效方式,进一步巩固了秦朝的统治。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