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9课 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基础过关练
题组一 世界经济的发展
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政权仍面临危机。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政策的调整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而是暂时的退却,“后退一步为的是前进两步”。这一“退却”是指 ( )
A.苏联模式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新经济政策
D.大规模工业化政策
2.罗斯福新政形成了不同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从而突破了资本主义的传统模式。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罗斯福新政这一改良了的资本主义被称为“新自由主义”。对“新自由主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放弃了市场竞争机制
B.政府对经济加强干预
C.清除了经济危机影响
D.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3.1955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上台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这反映出日本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
A.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B.侧重对经济的规划引导
C.积极扩大政府开支
D.利用市场规律发展经济
4.(2022辽宁沈阳重点高中联合体月考)下面是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图(单位:%)。据此可以推知( )
A.美国工业产值增速高于苏联
B.“苏联模式”成为苏联经济下滑主因
C.冷战是导致美苏经济此长彼消的主因
D.加强干预使美国走出“滞胀”危机
5.有学者认为:“如果从1992年正式明确走向市场经济道路算起,那么,仅仅经过了短短的5年时间,中国就基本上消除了伴随计划经济30多年的普遍‘短缺’现象,越来越多的产品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这表明( )
A.计划经济体制已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计划经济体制没有发挥任何积极作用
C.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D.市场经济体制与计划经济体制缺一不可
6.(2021辽宁沈阳郊联体月考)20世纪四五十年代,拉美地区的国有化运动还只限于少数国家;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越来越多的拉美国家加入国有化运动的行列中。据统计,1960—1976年,拉美国家有将近200家外国企业被收归国有,掀起国有化浪潮。这一运动在当时( )
A.减少了拉美国家对西方大国的依附性
B.推动了拉美国家的现代化进程
C.不同于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变化
D.标志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
题组二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7.(2021江苏南京月考)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各国匆忙应对。
美国 英国 法国
1930年通过了《施穆特-霍利关税法》,将2万多种产品的进口关税大幅度提高,平均税率达60% 1931年颁布《紧急进口税条例》,对进口货物征税50% 在提高关税的同时,率先在对外贸易中实行大规模进口配额制度
这些做法( )
A.践行了凯恩斯主义学说
B.扩大了对外商品输出
C.具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
D.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危机
8.(2022安徽宿州期末)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一个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1995年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基础上成立。它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方面起着巨大作用。据此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 )
A.加剧了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B.促使了世界贸易体系自此开始建立
C.有利于建立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系
D.导致了贸易保护主义从此不复存在
9.(2022湖北襄阳襄州一中期中)据统计,中国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服务贸易出口额从2000年的304亿美元,增长为2018年的2 089亿美元,出口规模增长至2000年的6.87倍,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2%。这说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
A.标志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完成
B.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
C.完全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
D.促进了中国贸易竞争力的不断增强
10.据统计,2019年我国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10.6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通过海关跨境电子商务管理平台零售进出口商品总额达1 862.1亿元,增长了38.3%。这能够表明 ( )
①网络购物成为主要消费模式
②数字经济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③中国的互联网经济领先世界
④高新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题组三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11.(2022北京西城期末)1945年底,为了“促进汇兑之稳定,维持会员国间有秩序之汇兑办法,并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在美国主导下( )
A.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B.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成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达成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12.2017年6月16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理事会宣布,批准新一轮3个意向成员加入,至此亚投行成员总数增至80个。此次批准的3个意向成员分别是汤加、阿根廷和马达加斯加。亚投行的成立体现了( )
A.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
B.中国国际影响力提高
C.亚洲经济的稳定发展
D.经济多极化格局形成
能力提升练
题组一 世界经济的发展
1.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该法令颁布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或集团向苏俄提出租赁申请,签订了135项租让合同,承租人投资总额为4 800万金卢布。这一政策的出台表明 ( )
A.苏俄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发展经济
B.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承认
C.政府推行的战争政策造成了经济困难
D.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困难局面
2.(2021天津一中期中)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指出,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 )
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
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
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
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
3.(2021江苏苏州吴中月考)有学者认为,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莫斯科的极度控制,苏联官员告诉农民种什么,何时种,何时育苗,施多少肥料,何时收割。这反映了苏联模式( )
A.全面实行余粮收集制 B.放弃工业化发展之路
C.优先发展农村和农业 D.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
4.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
农产品收购 价比率(%) 1978年 1984年 1991年 1993年
国家 定价(%) 94.4 37.0 22.2 10.3
国家 指导价(%) 0 23.0 20.0 7.0
市场调 节价(%) 5.6 40.0 57.8 82.7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确立
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国家宏观经济管理退出历史舞台
题组二 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
5.(2022辽宁朝阳期末)1947—1979年,在关贸总协定的主持下各国经过数次多边贸易谈判,达成关税减让的商品就近10万种。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税率从1948年的36%降至80年代的5%。到1985年5月为止,关贸总协定的正式成员国已发展为90个国家和地区,总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80%以上。这说明关贸总协定( )
A.消除了各国之间的关税壁垒
B.实现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C.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D.规范了全球贸易的秩序
6.(2022江西赣州期末)进入21世纪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发展中国家针对美国单边贸易问题曾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世贸组织高度重视,最终对美国这一行为进行了审议裁定,要求美国放弃单边贸易,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这表明世界贸易组织( )
A.是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
B.有规范国际贸易的职责
C.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出现
D.旨在维护贸易大国利益
题组三 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
7.(2022浙江舟山期末)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国际货币金融关系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一直动荡不安的局面的终结和新的国际货币金融格局的形成,是美英逐鹿国际经济舞台的结果,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据此可知布雷顿森林体
系( )
A.建立在美国金融经济实力优势的基础上
B.稳定了美元在世界货币领域的霸权地位
C.标志着美国主导下的国际贸易体系形成
D.不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重建与运转
8.(2022安徽皖南调研)2000—2010年,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为世界最贫困地区,招聘和培训了300多万名教师;采购和发放了3亿多本课本;建设和修复了11.8万千米的道路,其长度相当于绕地球近三圈,并对13.4万千米的道路进行了维护保养。据此可以推断,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 )
A.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
B.维持了国际收支的平衡
C.推动了西欧国家战后重建
D.建立起了多边贸易体系
9.(2022黑龙江哈尔滨九中三模)国际资金清算系统(SWIFT),是由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管理。自建立以来,SWIFT网络已遍布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的8 000多家金融机构,提供金融行业安全报文传输服务与相关接口软件,支持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支付清算系统。据此可知,该系统( )
A.旨在巩固美国经济霸主地位
B.有利于资本流动的全球化
C.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
D.反映了冷战时代的大背景
题组四 综合题组
10.(2022河南名校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版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把时空观念作为核心素养之一,并提出了五点具体要求:“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作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摘编自朱汉国《历史学科
五大核心素养》
依托时空观念这一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任意一点或整体),围绕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相关历史事件,自拟一个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答案与解析
基础过关练
1.C 2.B 3.B 4.B 5.C 6.A 7.C 8.C
9.D 10.D 11.C 12.B
1.C 从“国内战争结束”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21年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由于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市场、货币关系来发展社会主义,故称其为“后退一步”,故C项符合题意。苏联模式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与材料时间和列宁实行的政策不符,排除A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实行的,是苏俄企图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措施,与材料“后退一步”不符,排除B项。大规模工业化政策是苏联模式的内容,排除D项。
2.B 据材料“罗斯福新政形成了不同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从而突破了资本主义的传统模式”并结合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开创国家资本主义的新形式,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未放弃市场竞争机制,排除A项;“清除”的表述错误,排除C项;美国为市场经济体制,排除D项。
3.B 根据材料“1955年日本政府制定了《经济自立五年计划》……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可知,当时日本采用政府制定计划的方式来发展经济,故选B项;材料未涉及大力发展国营经济,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扩大政府开支,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两项计划体现了政府干预在经济中的作用,故排除D项。
易错分析 经济计划与计划经济
(1)经济计划是指人们侧重于对未来经济活动的主观筹划与安排。从微观上看,它表现为企业组织生产所作出的筹划与安排,目的是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最佳配置,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从宏观上看,它表现为国家和社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与调控所作出的预先筹划与安排,从而使国民经济的发展达到某种特定的目标。
(2)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系。在这种体系下,国家在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等方面,都由政府事先进行计划。
4.B 据材料和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苏联的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呈下降趋势,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打破“苏联模式”,故B项正确;从材料中可以看出1965—1975年,美国工业产值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苏联,故A项错误;冷战不是导致美苏两国经济消长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表明政府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故D项错误。
5.C 根据材料可知,中国走上市场经济道路后,短短的5年时间,就基本上消除了伴随计划经济30多年的普遍“短缺”现象。这表明了市场经济体制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故C项正确;A项中的“彻底退出”说法绝对,排除;计划经济体制曾经发挥过积极作用,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缺一不可,故D项错误。
6.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拉美国家掀起国有化浪潮的时期正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时期,为了加强经济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保护本国资源,拉美国家从国家内部调整生产关系,故A项正确;国有化与“现代化”不能等同看待,故B项排除;拉美国家的国有化浪潮与二战后西方国家的垄断资本主义有相似之处,故C项排除;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非洲国家纳米比亚独立,故D项排除。
7.C 材料表明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英国、法国都采取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故选C项;践行凯恩斯主义学说是在经济危机后,故排除A项;美国、英国、法国都采取提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扩大对外商品输出,故排除B项;贸易保护政策不利于缓和危机,故排除D项。
8.C 根据材料可知,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利于促进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建立永久性的多边贸易体系,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开始建立”“从此不复存在”的说法错误,排除B、D两项。
9.D 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不断发展,贸易竞争力不断增强,D项正确;目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仍在进完善,排除A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推动的是经济全球化,并非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排除B项;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没有完全消除,排除C项。
知识拓展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同一区域的一些国家(地区),为了达到对内加强合作,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对外增强竞争力等目的,通过协定、条约、协商等形式组成经济共同体或贸易集团,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
10.D 材料表明网络购物发展快,但不能认定网络购物成为主要消费模式,①错误;网络购物和电子零售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发展,说明②正确;“领先世界”的结论无法从材料中得出,③错误;网络购物和电子商务是科技革命下的新兴事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④正确。故D项正确。
11.C 据材料“汇兑之稳定”“避免竞争性之汇兑贬值”并结合所学可知,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立,其职责是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故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启动,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建立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排除B项;《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12.B 国际经济新秩序尚未建立,故A项错误。中国是亚投行的发起国及重要成员,故亚投行的成立体现了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提高,故B项正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员不限于亚洲,故C项错误。亚投行不属于多极化中的一极,故D项错误。
能力提升练
1.A 2.C 3.D 4.B 5.C 6.B 7.A 8.A
9.B
1.A “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说明苏俄利用市场和商品关系来发展经济,故A项符合题意。“1920年11月苏俄政府颁布租让法令,允许外国资本家在苏俄经营租让企业或同苏维埃国家组织合营股份公司”,这个做法的前提是国家掌握生产资料,不能将其认为承认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苏俄的经济政策,而非其实施的原因,排除C、D两项。
2.C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布什政府和克林顿政府都减少了对经济的直接干预,故题干中报告的主旨是主张摆脱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束缚,实行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经济调节手段,故C项正确,排除A项。材料内容重点不是强调经济全球化,而是讨论国家干预经济的手段,排除B项。从材料中只能看出西方经济体制的手段特征,排除D项。
3.D 材料“苏联农业的主要困难还是来自莫斯科的极度控制”反映出苏联农业实行高度集中管理,过度强调指令性计划,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反映出苏联模式下农业的生产状况,而非粮食的流通,排除A项;苏联模式下国家牺牲农业,保障工业的发展,排除B项。苏联模式下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C项。
4.B 表格显示了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1978年、1984年、1991年以及1993年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从中可知,国家定价比重逐渐下降,市场调节价比重逐渐上升,说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B项正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是在21世纪初,A项错误;表格数据不能体现出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C项错误;表格中国家定价与国家指导价的存在说明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D项错误。
5.C 根据材料可知,关贸总协定促进了各国关税税率的降低,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这说明关贸总协定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A项错在“消除”,排除;各国之间依然存在贸易壁垒,并未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排除B项;关贸总协定不具备强制性,并不能有效规范全球贸易秩序,排除D项。
6.B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世贸组织受理了发展中国家的诉讼,并要求美国放弃单边贸易,体现了世贸组织规范国际贸易的职责,B项正确;世贸组织的宗旨是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而非代表或维护任何一方利益,排除A、D两项;多极化趋势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已出现,排除C项。
7.A 根据材料“标志着战后以美国霸权为基础的世界经济体系的初步形成”可知,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意味着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其基础是美国金融经济实力的绝对优势,A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美元在世界货币中的主导地位,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涉及的是金融货币体系而非贸易体系,利于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重建与运转,排除C、D两项。
8.A 根据“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为世界最贫困地区,招聘和培训了300多万名教师;采购和发放了3亿多本课本”等信息可知,世界银行及下设机构为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A项正确,排除C项;B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世界贸易体系,排除D项。
9.B 根据材料可知,SWIFT网络已遍布全球206个国家和地区的8 000多家金融机构,支持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实时支付清算系统,这有利于资本流动的全球化,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该系统对美国经济霸主地位的影响,排除A项;国际资金清算系统不属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一部分,排除C项;材料内容与冷战无关,排除D项。
10.答案 示例
论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阐释:社会主义方面,1921年3月,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和市场经济,促进了苏俄经济恢复发展,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1929年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自由放任政策宣告破产;1933年美国实行新政,在现行制度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借鉴苏联计划经济模式,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初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缓解了社会矛盾,逐渐走出危机。经济危机为苏联发展工业提供有利时机。苏联引进技术,大量进口机器,尤其重视“智力进口”,吸引国外贷款,顺利完成了两个五年计划,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由此可见,同一时间背景之下,不同的国家和发展模式,不同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相互影响,相互关联。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相互借鉴,都强调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都利用政府职能对经济进行干预,审时度势谋发展。
解析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如根据材料“能够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围绕20世纪二三十年代相关历史事件”和所学知识可拟定论题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相互借鉴,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阐释可从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制度两方面进行分析,如社会主义制度可从列宁推行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和影响、经济危机对苏联工业化建设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可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及影响等角度进行分析。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其他论题及阐释言之成理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