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多位数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亿以内的数(二) 单元 2 学科 数学 年级 四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含有两级数。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含有两级数。 2.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经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大数在生活的应用。
重点 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难点 掌握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1.填一填。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百万是(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2.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330000 1070000 53900000 440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复习导入,从已有知识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主动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讲授新课 新知探究 任务一: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师:算盘图上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含有哪几级? 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小组学习要求: 1. 独立思考52395239这个数怎么读呢? 2.组内分别读一读万级和个级上的数。 3.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 点和不同点? 教师引导学生汇报出:相同点:万级和个级上的“5239”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读万级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师小结: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52395239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万五千二百三十九 师生共同总结读数的方法。 任务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师:你能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学生独立写数,然后在组内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师小结: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师: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说出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一个数都没有,用0表示。 师:先说说这两个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600 4000这个数是由600个万和4000个一组成的。308 0007这个数是由308个万和7个一组成的。 师:组内讨论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师生共同小结数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这一学习过程理解知识,学会思考,懂得交流,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实现了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主动地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过程。
课堂练习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2.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3题。 学生独立思考,然后组内交流讨论。教师课件展示答案。 3.完成教材第13页“练习二”第4题。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习题设计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不仅能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你有何收获?
板书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万级 个级 5239 5239 5239个万 5239个一 五千二百三十九万 五千二百三十九 600 4000 读作:六百万四千 308 0007 读作:三百零八万零七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4张PPT)
认识亿以内的数(二)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
内容总览
学习目标
01
新知导入
02
新知讲解
03
课堂练习
04
课堂总结
05
分层作业
06
目录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描述: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数。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数。
学习目标描述: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经过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大数在生活的应用。
新知导入
1.填一填。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10个百是( )
10个一万是( );10个十万是( );10个百万是( )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 )。
十万
一百万
一千万
10
十
一百
一千
新知导入
2.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并读一读。
33 0000
33个万
107 0000
读作:三十三万
5390 0000
220 0000
107个万
读作:一百零七万
5390个万
读作:五千三百九十万
220个万
读作:二百二十万
新知讲解
5
2
3
9
5
2
3
9
说一说这个数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含有哪几级?
这个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
5239个万
5239个一
虽然数字相同,但是表示的意义不同。
任务一: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新知讲解
学习要求:
1. 独立思考52395239这个数怎么读呢?
2.组内分别读一读万级和个级上的数。
3.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
点和不同点?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5
2
3
9
5
2
3
9
五千二百三十九万
五千二百三十九
相同点:万级和个级上的“5239”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读万级数时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
万级
个级
读数方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上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新知讲解
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有些数位上没有珠怎么办?
一个数都没有,用0表示。
任务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新知讲解
先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这个数是由600个万和4000个一组成的。
( )
( )
600 4000
这个数是由308个万和7个一组成的。
308 0007
新知讲解
思考:这两个数怎样读呢?
600 4000
308 0007
读作:三百零八万零七
读作:六百万四千
新知讲解
读数方法:
1.先读万级,再读个级。
2.万级上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万”字。
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课堂练习
1.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在这三个数中,万级上的数有什么不同?个级呢?
5005 5000
550 0500
5050 0050
课堂练习
这个数由2805个万和3900个一组成。
这个数由46个万和7008个一组成。
这个数由900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这个数由5050个万和500个一组成。
2、
课堂练习
(1)15040800里面有 ( )个千万、 ( )个百万、 ( )个万和 ( )个百。
(2)一个数的千万位、万位和千位上都是2,其他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 ( )。
(3)最大的七位数是 ( ),最小的八位数是 ( )。
1
5
4
8
20022000
9999999
10000000
3.填空。
课堂练习
4.读出横线上的数。
( 三万六千 ) (四千零七万五千七百)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二)
万级 个级
5239 5239
5239个万 5239个一
五千二百三十九万 五千二百三十九
600 4000 读作:六百万四千 308 0007 读作:三百零八万零七
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者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分层作业
【知识技能类作业】
七万八千六百三十八十五万一千
二十六万零四百
三百六十万二千
写作: 7 8630
写作: 85 1000
写作: 26 0400
写作: 360 2000
1.写出下列各数:
分层作业
3.先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写作:21404300
读作: 二千一百四十万四千三百
由( 2104)个万和( 5300 )个一组成。
由( 2140 )个万和(4300 )个一组成。
写作:21045300
读作: 二千一百零四万五千三百
分层作业
3.一个整万数,万级的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的乘积是8,其余数位上的数都是 0,这个数可能是多少
答:这个数可能是:80010000,10080000,20040000,40020000
分层作业
【综合实践类作业】
4.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多位数》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认识多位数》单元是数与代数第二学段“数与代数”中的重要内容。《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提出了:在具体情境中,认识万以上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
《课程标准》在“学业要求”中指出:
能结合具体实例解释万以上数的含义,能认、读、写万以上的数,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有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计数单位、万级数和亿级数数位顺序、万级数和亿级数数的组成、万级数和亿级数数的读写、万级数和亿级数数的大小比较、万级数和亿级数数的改写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三)学生认知情况
学生已经理解万以内数的意义,能读、写万以内的数,能正确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和能进行万以内数的四则运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二、单元目标拟定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万级和亿级的计数单位,掌握数位顺序表;理解并掌握含有万级和亿级的数的组成,能正确地读、写多位数;会比较多位数的大小:会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实际大小,发展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认识多位数的过程中,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习惯,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认识万级数和亿级数的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理解多位数的组成,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二)教学难点:中间有零的多位数的读法和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学生在现实情境中,感受大数的意义和大数的实际大小:生活中一些事物的具体数量能用大数来描述,在描述中获得良好的数感,发展思维能力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从具体编排来说:
教材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开展认大数活动。
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活动,主动建构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
密切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发展学生的估计意识,适时引入近似数。
注重跨学科知识的融合,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教材呈现了大量与社会、自然等学科有关的数据信息,不仅有利于学生认识、感受大数,还能拓宽学生视野。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2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认识多位数 认识亿以内的数 2
认识含有亿级的数 2
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1
近似数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认识亿以内的数(一) 目标:认识万、十万、百万、千万;认识万级和个级;写出读出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能够说出万级和个级数的组成。 任务一: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 任务二:写数。 任务三:认识数位顺序表。 1.知道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2.学会写亿以内的数。 3.知道数位顺序表。
认识亿以内的数(二) 目标: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含有两级数。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含有两级数。 任务一: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任务二: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知道亿以内含有两级的数。 2.会亿以内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认识含有亿级的数(一) 目标:认识计数单位“亿”“十亿”“百亿”“千亿”,学会整亿数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亿级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整数的数位顺序表,理解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任务一;认识亿级数的计数单位。 任务二:整亿数的写法。 任务三:理解十进制。 知道亿级数的计数单位。 会写整亿数。 知道十进制计数法和分级的方法。
认识含有亿级的数(二) 目标:掌握亿以上数表示的含义,能正确地读出、写出亿以上的多位数。 任务一:亿以上数的读法和写法。 会写亿以上的数。会读亿以上的数。
数的改写及大小比较 目标:掌握多位数的大小比较方法和改写的方法。 任务一: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比较大小 任务二: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比较大小。 会把整万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比较大小。 会把整亿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比较大小。
近似数 目标:理解近似数的含义。理解和掌握“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能用“万”或“亿”作单位写出大数的近似数。 任务一:认识近似数。 任务二: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知道什么是近似数。 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