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精】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2-23 14:4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阅读专项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合欢树(节选)
史铁生
①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②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我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长,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③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着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④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 ) ——( ) ——( )
2.“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这里的“抖”和“推脱”表达了作者 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下列对“合欢树”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合欢树象征了母爱,寄托了母亲对儿子的希望,见证了母亲对儿子的付出
B.合欢树象征了住在作者原来房子里的儿子身体弱不禁风
4.文章在对那个看树影儿的孩子的拟想中结束。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
A.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情感 B.以一种间接、含蓄的方式抒情
二、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绿
朱自清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便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仙岩有三个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边,便听见哗哗哗哗的声音;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
③我们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儿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这是一个秋季的薄阴的天气。微微的云在我们顶上流着;岩面与草丛都从润湿中透出几分油油的绿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响了。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的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流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觉得像杨花,格外确切些。轻风起来时,点点随风飘散,那更是杨花了。——这时偶然有几点送入我们温暖的怀里,便倏地钻了进去,再也寻它不着。
④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逐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地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地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地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⑤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作者在描写梅雨潭时,先写“走到山边”,接着写“ ”,最后写“ ”,总体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2.文章意在突出梅雨潭的“绿”,但为什么却在第③段描写梅雨亭及其瀑布景色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是怎样展现梅雨潭的“绿”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以“绿”为题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奶奶的星星
史铁生
①世界给我的第一个记忆是:我躺在奶奶怀里,拼命地哭,打着挺儿,也不知道是为了什么,哭得好伤心。窗外的山墙上剥落了一块灰皮,形状像个难看的老头儿。奶奶搂着我,拍着我,“噢——噢——”地哼着。我倒更觉得委屈起来。
②“你听!”奶奶忽然说,“你快听,听见了么……”我愣愣地听,不哭了,听见了一种美妙的声音,飘飘的、缓缓的……是鸽哨儿?是秋风?是落叶划过屋檐?或者,只是奶奶在轻轻地哼唱?直到现在我还是说不清。“噢噢——睡觉吧,麻猴来了我打它……”那是奶奶的催眠曲。屋顶上有一片晃动的光影,是水盆里的水反射的阳光。光影也那么飘飘的、缓缓的,变幻成和平的梦境,我在奶奶怀里安稳地睡熟……
③我是奶奶带大的。不知有多少人当着我的面对奶奶说过:“奶奶带起来的,长大了也忘不了奶奶。”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
④奶奶愈紧地把我搂在怀里,笑笑:“等不到那会儿哟!”仿佛已经满足了的样子。
⑤“等不到哪会儿呀?”我问。
⑥“等不到你孝敬奶奶一把铁蚕豆。”
⑦我笑个没完。我知道她不是真那么想。不过我总想不好,等我挣了钱给她买什么。爸爸、大伯、叔叔给她买什么,她都是说:“用不着花那么多钱买这个。”奶奶最喜欢的是我给她踩腰、踩背。一到晚上,她常常腰疼、背疼,就叫我站到她身上去,来来回回地踩。她趴在床上“哎哟哎哟”的,还一个劲夸我:“小脚丫踩上去,软软乎乎的,真好受。”我可是最不耐烦干这个,她的腰和背可真是够漫长的。“行了吧?”我问。“再踩两趟。”我大跨步地打了个来回:“行了吧?”“唉,行了。”我赶快下地,穿鞋,逃跑……
⑧夏夜,满天星斗。奶奶讲的故事与众不同,她不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熄灭了一颗星星,而是说,地上死一个人,天上就又多了一个星星。
⑨“怎么呢?”
⑩“人死了,就变成一个星星。”
“干吗变成星星呀?”
“给走夜道儿的人照个亮儿……”
我们坐在庭院里,草茉莉都开了,各种颜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时候能吹响。奶奶用大芭蕉扇给我轰蚊子。凉凉的风,蓝蓝的天,闪闪的星星,永远留在我的记忆里。
那时候我还不懂得问,是不是每个人死了都可以变成星星,都能给活着的人把路照亮。
奶奶已经死了好多年。她带大的孙子忘不了她。尽管我现在想起她讲的故事,知道那是神话,但到夏天的晚上,我却时常还像孩子那样,仰着脸,揣摸哪一颗星星是奶奶的……我慢慢去想奶奶讲的那个神话,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也许是一颗巨星,也许是一把火炬,也许只是一支含泪的烛光……
(选文有删改)
1.(内容概括)作者分别回忆了哪几件事来表达自身情感的?请把下面的结构图补充完整。
2.(写作手法)阅读下面的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那时候我懂些事了,趴在奶奶膝头,用小眼睛瞪那些说话的人,心想:瞧你那讨厌样儿吧!翻译成孩子还不能掌握的语言就是:这话用你说么?(“我”想表达什么?这里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内容理解)阅读文章第②段和第 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段落 情感 景物 景物特点
第②段 表达“我”对奶奶怀抱的依赖和内心的舒适。 光影 ①
第 段 表达“我”对夏夜庭院的喜爱和对奶奶的怀念 ② 美丽、有趣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习题。
春天是一个动词
陆娉婷
①乡间的风,是温煦和柔软的,仿佛少女的纤纤玉手。你看它,翘起兰花指,优雅地调弄着季节的调色板。
②先是轻轻点染的绿色,薄薄一层浅草,淡淡一行柳烟,都像淡绿色的轻纱,在天地之间舒展开来。这是春天醒来后的第一个梦,美丽而飘逸,一切都随之欢欣地张开眼睛。随后,绿色开始泼墨淋漓,万木争春,翠色渐浓。深深浅浅的绿色,远远近近地招摇起来,春的底色完成了。
③绿色的底子上,是要点缀万紫千红的。是谁轻轻抖落画笔,勾勒描摹,缤纷的色彩便泼泼洒洒,喧闹了整个春天。乡间的春天,一直是动态的,人们跟着春天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向温暖。
④农人们伴着第一声春雷,走上田头,在松软的土地上行走。麦苗已开始返青,一片一片,都是丰收的期许。泥土里的收获,从春天开始。还有一些种子,要在春天洒下。种子喜欢聆听泥土复苏的歌唱,它们会在三月的暖阳中萌发,孕育新的希望。田间地头开始热闹起来。
⑤田里的草也不甘示弱地长起来,农人们并不恼。草是调皮的,一茬一茬,生生不息,好像在与人做着顽皮的游戏。那么,就让孩子们来对付这些不安分的草吧。
⑥乡间的春天,在孩子们的脚下,灵动起来,奔跑起来。绿色涌动的原野,到处是孩子们的欢笑声。长一声,短一声,如错落有致的音符,曲调明快。蝴蝶和鸟儿翩然飞过。风滑过脸颊,像一片温柔的鸟羽,光滑凉爽。孩子们打猪草,有时也逮蚂蚱、追野兔。满地的野草嫩生生的,马齿苋、灰灰菜,还有狗尾巴草,毛茸茸地招摇着。孩子们把它们大把大把收进竹筐里。家里的小猪仔,吃起来满嘴淌着浓浓的绿汁水,很是贪婪。
⑦孩子们越跑越快,到处留下他们的脚印。堤上的柳树,经过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早已萌动生机。孩子们折下细细的柳条,编成帽子,戴在头上,追逐嬉戏,翠色便飞快地奔跑起来,一路欢歌。有的孩子,折下一截柳枝,用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拧,薄薄的树皮儿脱落下来。树皮儿成了一只小小的柳笛,让孩子们放在嘴边吹。于是,柳堤上响起了一支支悠远古老的曲调。笛声四起,高低错落。孩子们把春天含在嘴边,满心兴奋。
⑧乡间的天,又高又远。乡间的天空,是自由的天堂,让人的心,也如蓝天一般开阔辽远。
⑨在乡间,春天是一个动词。蜗居在城里的人,哪里见过奔跑的春天?乡间的春天,是奔跑着的。跑着跑着,梦想就飞起来了。
(选文有删改)
1.(内容概括)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描绘了春天的哪些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赏析)请你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绿色的底子上,是要点缀万紫千红的。是谁轻轻抖落画笔,勾勒描摹,缤纷的色彩便泼泼洒洒,喧闹了整个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抒情手法)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感官描写,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语文要素:体会文章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标题作用)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称春天是一个动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梅雨潭(节选)
朱自清
①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②梅雨潭是一个瀑布潭。梅雨亭正对着那条瀑布;坐在亭边,不必仰头,便可见它的全体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③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楸 揪)着草,(攀 爬)着乱石,小心(伸 探)身下去,又鞠(弓 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 奇怪)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令人想着所曾触过的最嫩的皮肤;她又不杂些儿渣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重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 熔)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栽 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
④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时候,我不禁惊诧于梅雨潭的绿了。
1.在括号里正确的字词上画“√”。
2.梅雨潭是一个 ,它在 的下面很深的地方。
3.仔细阅读画“___________”的句子,用文中的话说说“我”为什么心中没有瀑布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把梅雨潭比作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老师的教诲
①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给我留下了许许多多美好的回忆。我忘不了那美丽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②记得有一段时间,由于我连续几次考出好的成绩,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些飘飘然了,产生了骄傲的情绪。于是,我上课为专心了,作业也马虎了。有一次上活动课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 郑老师忽然把我 叫到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 怎么 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 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③我惭愧地低下了头,脸上滚烫滚烫的,心里想:这下完了,肯定要被郑老师批评一顿了。谁知道郑老师不但没有批评我,反而亲切地给我讲起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她还教导我说:“智慧是宝石,如果用谦虚镶边,就会更 加灿烂夺目。中国有句古话:‘满招损,谦受益’,要记住这句话。不要忘记兔子是怎么输给乌龟的呀!”
④听了老师语重心长的话语,我说:“老师,您的教诲,我终生难忘。”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教诲”的近义词是( ),“骄傲”的反义词是( )。
2.用“ ”在文中划出一个排比句。
3.给文中第二自然段中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加上标点符号。
4.与第一自然中“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相照应的句子是哪一句?请用“——”在文中画出。
5.为什么我终生难忘老师的教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最美的书包
①每当看到现在的孩子背着那印满各式各样卡通画的精致书包上学时,我就会想起属于我的第一个书包。
②那是个花格子书包,妈妈做的。
③7岁那年,我终于拥有了上学的资格。可是我没有书包。
④那时,我们乡下孩子最常背的就是用一块碎花布拼成的花格子书包。每当同学们谈论谁的书包哪块花布多么多么好看时,我都会躲得远远的,心里却在一遍遍地喊着:我也要有一个花格子书包!
⑤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
⑥家里没有碎花布。妈妈平静地说。
⑦我要!我固执地坚持着,却不敢看妈妈的脸。家里的窘境我是知道的。
⑧面对我的倔强,妈妈没有再说话。
⑨从那以后,我发现从来不喜欢串门的妈妈开始串门了。对于寡言少语的她来说,和人谈天说地是多么吃力的事情!有好几次,在一边玩耍的我发现妈妈的脸被别人的话锋逼得通红通红的。不知串了多少家的门,不知有多少次艰难地开口,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
⑩开学的前夜,妈妈把书包做好了。美丽的图案,细密的针脚——这真是一只可爱的书包!我还惊喜地发现,书包里面居然还有一个夹层。这可是我们村独一无二的新设计啊!
我兴奋地把书包看了又看。然后抬头看看妈妈的脸,她的眼神十分安适。
好好学习。她依然平静地说。
我躺在床上,泪水止不住地流。愧疚与不安开始一点点吞咽我的喜悦和满足。我知道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这道道匀净的线路是她那颗绵延万里却从不言爱的心!
第二天上学时,我郑重地背上这只书包。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后来,它一直陪伴我读完了小学和中学,直到它不能再用,我也依然保存着它。因为我知道:这只书包必定是世界上最珍贵最美的书包。
1.本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读文章,“我终于向母亲开了口”中的“终于”表现了“我” __________的心理;“妈妈终于攒够了做书包的花布”中的“终于”表现了母亲 。
3.第⑩自然段画横线句子中的“居然”一词能删去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 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这块块鲜艳的花方格是她一缕缕被撕裂的矜持和尊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谈谈你对第 自然段中“书包里装的东西很少,我却觉得它沉甸甸的”一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忽 略
①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
②孩子跪坐在椅子上,痴痴地望着阳台上沐浴着夕阳的花盆,无限美好的夕阳毫不吝啬地把光芒洒向花盆中的紫罗兰,使本就很美的紫罗兰更添了几分美好。但孩子的心思全不在这里,他只顾痴痴地看着花盆中紫罗兰叶下的几根嫩嫩绿绿的小瓜苗。这是孩子几天前吃西瓜时随意吐进花盆中的,没想到竟长出瓜苗来。孩子满心欢喜地看着,不禁叫出了声:“要是瓜苗慢慢地长出小西瓜来,那该多好啊!”接着孩子咯咯地笑了,满眼憧憬。
③母亲见了,走过来:“看什么呢?”孩子忙把母亲拉到花盆前,开心地说:“妈妈,看!花盆里长了好多小苗苗!以后它们会长成大苗苗,会结小西瓜给我吃。”母亲皱了皱眉头,笑了笑,摸了摸孩子的头:“傻瓜,那些瓜苗过几天就会死的,根本长不出西瓜。”孩子咬了咬嘴唇,接着笑了:“小瓜苗会长出西瓜的,我会天天照顾它们的。”
④母亲笑着摇了摇头,转身就到厨房去了,身后,孩子一脸坚定。
⑤一天下午,孩子放学回来后,照例跑到阳台,奔向花盆。顿时,孩子傻眼了,花盆中只有那株紫罗兰在夕阳下耀武扬威。孩子难以置信,怀疑自己看错了,但事实如此,嫩嫩绿绿的小瓜苗不见了。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之后,孩子哽咽着问母亲:“妈妈,小瓜苗怎么没了?”
⑥“被我拔了。小瓜苗在花盆里,影响紫罗兰生长。你也是,就知道哭。乖,别哭了。”母亲笑着,帮孩子擦掉眼泪。
⑦此后,孩子的眼睛总爱往花盆里瞟,并且想把那株讨厌的紫罗兰给拔了,孩子也几次用手捏住它,但始终没拔。这也是个生命啊,孩子想。
⑧几天后,孩子画了一张画,画中有一个大大的花盆,花盆中有一株小小的瓜苗,嫩嫩的,绿绿的,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我虽小,但我也是一个生命。老师惊讶于他的想法,给了他满分。孩子把画拿给母亲看,母亲看了看分数,笑着说:“不错啊,真厉害,得了满分。妈妈待会儿带你上街给你买冰淇淋。”
⑨夕阳斜照在玻璃窗上,再反射到阳台的瓷砖上,幻出一片光芒,很美。孩子呆呆地望着花盆,觉得心里空空的。
1.随着事情发展,孩子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把表格补充完整。
事情发展 花盆里长出小瓜苗 母亲拔掉小瓜苗 母亲没有看出孩子借画表达的想法
孩子的心情
2.下面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短文中,老师为孩子画中的想法感到惊讶,母亲却只看到孩子的画得了满分。
B.从画“——”句子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孩子纯真的童心以及对生命的热爱。
C.短文开头和结尾都写道夕阳照在阳台的美丽景象,其中寄托的情感也是一样的。
3.读画“﹏﹏﹏”部分,从内容和结构分析短文描写母亲的笑有什么用意。
(1)内容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构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题目“忽略”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花边饺子里的爱(节选)
肖复兴
①小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挨到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凛凛,最为得意。一个人又和面,又调馅儿,馅儿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净,不粘一点儿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儿的饺子,一种荤的,一种素的。这时候,圆圆的盖帘儿上分两头码上不同馅儿的饺子,像是两军对阵,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妈妈只好茄子葫芦一起煮。妈妈不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儿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妈妈把包好的饺子沿着边儿用手轻轻地一捏一捏,便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儿,像小姑娘头上戴了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是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她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了花边儿,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吃那些素馅儿的饺子。
③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到了自己做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需要我们必须用经历的代价才能把它唤醒。
1.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个 句,作者分别把 和 写成了 和 。
2.妈妈把肉馅儿的饺子都捏上花边儿的目的是( )(多选)
A.花边儿饺子好看。
B.让“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儿地把肉馅儿的饺子吃掉。
C.容易区分两种馅儿的饺子。
D.让“我”和弟弟知道哪些是肉馅儿的。
3.作者为什么忘不了妈妈包的花边饺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选文,拓展课外,探索启发。
美丽如初
①月色皎洁,一如闪亮的白绸,宁静而安详地弥漫。我握着母亲的手站在街口,等放晚学的弟弟归家。并不冷,然而街静人空,我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遥望着那条很宽很白的路,母亲说:“一直这样等,惯了。”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②我也曾让母亲这样地等待过,并不是小的时候,女儿大了,反而更让母亲牵挂。那些个月朗星稀的夜晚,和学友们一路高歌神侃地回家,一个人转进僻静的街口,却望见母亲的衣衫和着树影飘动,一样的迷离,心忽地跳快了,跑过去,却只叫了一声“妈妈!”
③母亲也不说什么,很欣慰地笑着,拍拍我的手,一起走回家去。
④而今我去了异地,只在假期里归来,母亲的身影却依然准时地站在街口树下,等待不久也要离家求学的弟弟。我忽然很羡慕母亲,可以把那么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
⑤清脆的铃声响过来,弟弟笑嘻嘻立在我和母亲面前:“妈!姐!”“怎么才回来,让妈得分等那么久?”我半是欢喜半是埋怨。“回家吧!”母亲还是那么欣慰地笑着,拍拍弟的手。
⑥弟冲我做个鬼脸。看弟高大的身影在母亲的身边,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起航的船只能留恋温暖的港湾,却不能永远停泊。
⑦返校之前,母亲安静地替我整理行囊,见我跟着她走来走去,却不开口,母亲说:“从前你外婆也是这样送我走。”啊,我默默地望着母亲,仿佛看见外婆的双手在忙碌。
⑧我忽然明白了,从前外婆一定也曾站在街口,等母亲回家,就像母亲今天等我们回家,而我也会有那么一天,让深深的爱溶在等待中。
⑨眼前晃动着月光里母亲静立的身影,才知道不论经过什么,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
1.文章第1自然段的景物描写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1自然段中,在等放晚学的弟弟时,为什么“我”会“等得焦急不耐”,母亲却“等得耐心又耐心”?( )
A.因为“我”等的时间太久了,母亲刚来不久。
B.因为母亲能把深沉的爱包容在静静的等待中,而“我”还未能做到这点。
3.第4自然段中写到,“我忽然觉得失去了什么”,“我”觉得失去了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第1自然段中与第9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相呼应的话,用波浪线画出来。
5.文章结尾说“我记忆中的那些夜晚永远美丽如初”,这是因为( )
A.那些夜晚不仅月色美,而且情感美,凝聚着母亲深沉美好的爱。
B.那些夜晚是母亲、弟弟和“我”一起度过的,让“我”印象最深刻。
参考答案
一、1.依然 茂盛 侍弄
2.害怕触景生情和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3.B
4.B
二、1.坐到亭边 来到汪汪一碧的潭边 游览
2.通过描写亭、瀑布等梅雨潭周围的景致,交代梅雨潭绿的原因,从而引出下文对梅雨潭的描写,衬托梅雨潭令人惊诧的“绿”的优美景色。
3.通过写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杭州虎跑寺旁的“绿壁”,西湖的水波的绿,秦淮河的绿,进而反衬出梅雨潭的绿明暗适度、浓淡适中的特点,体现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
4.“绿”是文章的中心,文章围绕着“绿”来讲;“绿”是文章的抒情对象,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梅雨潭的绿的喜爱。故以“绿”为题,不仅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和抒情对象,而且有利于突出主旨,使人一目了然。
三、1.奶奶哼唱着哄“我”睡觉 “我”给奶奶踩腰、踩背 奶奶给“我”讲星星的故事
2.“我”想表达“我”对奶奶的关心、疼爱和以后的孝顺是发自内心的,不用别人教,自己也会这么做。作者通过描述自己的内心独白,展现自己对奶奶的爱和孝顺。
3.缓缓摇晃、飘动 草茉莉
四、1.①乡间万物复苏的景象;②农人们在春天播种的景象;③孩子们在春天奔跑与嬉戏的景象。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春风给大地带来生机与绿意的样子比作绘画师在画水彩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
3.文中运用了多种细致的感官描写,如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和触觉描写等。通过这些感官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乡间春天的喜爱之情。这样写使得乡间的春天得以多角度、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使不可言状的“春天”可以被看到、听到和触摸到。
4.本题考查题目作用。
结合第②自然段春天的景物是动态变化的,逐渐焕发生机。结合第④⑥自然段春天的人们是劳作的,农人们在田间播种,孩子们在打猪草喂养猪仔;结合第⑦自然段春天的孩子们是自由自在奔跑的,使得春天也灵动奔跑起来。 “春天是一个动词”为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生机勃勃、灵动的特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概括了文章的写作内容,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也表达了作者对春风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五、1.揪 攀 探 躬 奇异 融 裁
2.瀑布潭 梅雨亭
3.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 奇怪)的绿呀。
4.少妇拖着的裙幅、初恋的处女的心、最嫩的皮肤、湿润的碧玉。
六、1.教导 虚心
2.忘不了那美丽 的校园,忘不了那情投意合的同学,更忘不了郑老师对我的教诲。
3.有一次上活动课的时候,我们正玩着拐脚捉人的游戏,郑老师忽然把我叫她跟前,领我到操场边坐下。“怎么,最近是不是有些自满啦?”郑老师亲切地问我。
4.此后,“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
5.因为老师的教导像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道路。使我终生受益!
七、1.本文主要写妈妈花了很大心血为“我”做了一只独一无二的书包。
2.既懂事,理解家中的困难,又对获得书包有着强烈的渴望 为“我”攒花布的艰辛。
3.不能,删去就不能表达出“我”的意外惊喜。
4.①因为母亲从不串门,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串门求人;②母亲不善言辞,却为了攒方格子花布而不得不与人交往,以至于受人讥笑。
5.书包里装的东西虽少,但妈妈的关心和期盼让“我”深深感受到了母爱的分量是“沉甸甸”的。
八、1.欢喜 难过 失落
2.C
3.母亲的笑是对孩子幼稚天真想法的不以为意。 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忽略,也为下文母亲拔掉小瓜苗作了铺垫。
4.一是指母亲只看到了紫罗兰的美,却忽略了小小的瓜苗;二是指母亲忽略了孩子纯真的童心,忽略了孩子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九、1.比喻 圆圆的盖帘儿 不同馅儿的饺子 棋盘 棋子
2.BC
3.因为妈妈包的花边饺子里,饱含着对“我”和弟弟深深的爱。
十、1.写出了景物宁静、祥和的特点;作用是展示人物活动的环境特点,衬托人物美丽和充满母爱的性格。
2.B
3.“我”觉得失去了倚在母亲怀里感受母爱的机会,失去了享受母亲等待的满足感和幸福感的机会。
4.我的心悚然一动,目光在母亲单薄的身影里模糊了
5.A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