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区域。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Cu 64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下列关于能量转化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 B.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C.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 D.太阳能电池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2.下列事实不能从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的是( )
A.打开可乐瓶盖有气泡冒出 B.用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
C.使用含氟牙膏可预防龋齿 D.工业合成氨采用高温条件
3.下列溶液中最小的是( )
A. B.
C. D.
4.对于可逆反应,下列图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5.在一个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充入和,发生反应:,得到X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X可以是( )
A.的体积分数 B.值
C. D.混合气体的密度
6.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溶于水,再滴加氨水至溶液恰好呈中性,则数目为
B.和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
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质量减少,则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
D.将投入水中,所得溶液中有个
7.下列用于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电解饮和食盐水制取:
B.用饱和溶液预处理水垢中的:
C.溶液约为8.3:
D.铅酸蓄电池充电时阴极的反应:
8.已知:25℃时,。该温度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和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和溶液,消耗的相同
B.等的和溶液中,
C.与溶液混合后,,则
D.和可以大量共存
9.下列实验中,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测定相同温度下相同浓度的和溶液的 溶液的较大
B 向盛有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溶液,再向其中滴加.4滴溶液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又产生黄色沉淀
C 常温下,用计分别测定等浓度的溶液和溶液 pH都等于7 水的电离程度:
D 用石墨做电极电解同浓度的的混合溶液 阴极上析出铜 金属活动性:
10.反应分两步:①,②。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X,测得Y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时,
B.时,
C.若加入催化剂甲(仅催化反应①),达到最大值的时间提前
D.若加入催化剂乙(仅催化反应②),最大值会上升
11.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制备乙醇:。乙烯的平衡转化率近温度、压强的变化关系如下图[起始时,,容器体积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的 B.图中a点对应的平衡常数
C.图中压强的大小关系为: D.达到平衡状态所需要的时间:
12.铁-铬液流电池是近年新研制投产、可以高效储(放)能的新型电池。该电池总反应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储(放)能时电解质溶液中存在与的相互转化
B.储能时原正极上的电极反应为
C.放电时正极区电解质溶液酸性增强
D.在相同条件下,离子的氧化性:
13.一定温度下,与主要发生如下反应:
①
②
反应的还原产物与温度密切相关。其他条件一定,和反应达平衡时,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的焓变为
B.根据图像推测,
C.反应温度越高,主要还原产物中铁元素的价态越低
D.温度高于1040℃时,和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4-15题。
沉淀法除杂是工业中常用的方法,例如将转化为沉淀;将转化为沉淀。
已知1:含碳微粒分布系数与变化如图1。如
已知2:或与变化如图2。
已知3:。
已知4:金属离子完全沉淀时。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B.由点可求出
C.浓度均为的混合溶液可通过分步沉淀进行分离
D.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
15.处理含的废水过程中始终保持饱和,即。废水体系中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浓度单位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为与的关系线 B.的废水中,不能完全沉淀
C. D.要完全沉淀,溶液
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
16.(12分)草酸广泛分布在植物、动物和真菌体内。
(1)25℃,用溶液滴定溶液,得到滴定曲线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标记的点,水的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
②点
③向点加氨水至中性,此时______(填“>”、“=”或“<”)。
(2)某小组同学从菠菜中提取了粗草酸晶体,配制成溶液。用酸性溶液滴定,测其纯度(杂质不参加反应)。
①当最后半滴溶液滴入锥形瓶,______(填实验现象),且半分钟不变色,说明反应达到终点。
②三次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锥形瓶中草酸溶液体积 滴定管初始读数 滴定管终点读数
ⅰ
ⅱ
ⅲ
该粗品中草酸晶体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③下列操作使得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填标号)。
a.锥形瓶水洗后未用待测草酸溶液润洗
b.滴加溶液时,少量液体挂在锥形瓶内壁,未用洗瓶冲下
c.配制草酸溶液,定容后未振荡,取出上层溶液进行滴
d.滴定前尖嘴无气泡,滴定结束后发现尖嘴有气泡
17.(14分)对金属腐蚀的研究意义重大,以铁为例进行研究。
(1)已知反应:,则其______0。
(2)下列哪些装置可防止铁棒被腐蚀______(填标号,下同)。
(3)用图1所示装置及盐酸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得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酸均足量),三颈烧瓶中溶解氧DO(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解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图2,初始条件下三颈烧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反应相同时间,溶解氧随着溶液酸性减弱而增大
b.酸性条件下可发生吸氧腐蚀
c.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4)①甲同学对图3中压强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导致压强增大的原因是,导致压强减小的原因是发生______(写电极方程式)。
②乙同学认为压强变化的原因也可能是发生了化学腐蚀: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导致压强增大;______,导致压强减小。
③同学对图1装置进行改进,装置示意图如下(部分设备略去),以证明该条件下可发生电化学腐蚀,请完成装置设计。
将铁电极插入溶液中,石墨电极插入______溶液中,压强传感器置于______电极上方。
④400秒之后铁主要发生吸氧腐蚀的原因是______。
18.(14分)锰最早是由瑞典化学家伯格曼的助手甘恩从软锰矿中分离得到的,锰常用于制造合金锰钢。某化工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是,含有等少量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取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所示。
(1)“浸锰”步骤中有副产物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滤渣Ⅰ”的成分有和______(填化学式),该步骤中可以再加入,以促进“滤渣Ⅰ”析出,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其原因:______。
(2)“滤液Ⅰ”中需要先加入,充分反应后再调,写出加入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滤液Ⅱ”中加入的目的是进一步除去,已知25℃时,,检使溶液中,则应保持溶液中______。(取1.4)
(4)由“滤液Ⅲ”可制得,已知硫酸锰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析出晶体的组成如图所示。则从“滤液Ⅲ”中获得较高纯度的“操作Ⅰ”为控制温度在80~90℃蒸发结晶、80~90℃蒸馏水洗涤2~3次、真空干燥。
(5)电解时加入适量的有利于在电极上析出,与水反应生成的(二元弱酸)在阴极放电生成单质(对有特殊的吸附能力,有利于电还原沉积)。写出生成的电极反应式______。
19.(15分)我国承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工作者研究各种二氧化碳的转化方法。
(1)关于反应:,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填标号)。
a.恒温恒容条件下,容器内压强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b.恒温恒压条件下,容器体积不变,反应达到平衡
c.时,反应到达平衡
(2)恒温时,在体积均为的四个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实验测得:,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
容器编号 起始物质的量 平衡时物质的量
Ⅰ 1 2 0 0
Ⅱ 2 2 0 0
Ⅲ 2 3 0 0
Ⅳ 3 4 0 0
①容器Ⅱ中平衡转化率______(填“>”、“=”或“<”);
②达平衡时,容器Ⅲ中比容器Ⅰ中的______(填“大”或“小”);
③容器Ⅳ,转化率为时,______(填数值)。
(3)最近采用真空封管法制备的磷化硼纳米颗粒,在发展非金属催化剂实现电催化还原制备方向取得重要进展。该反应历程如图所示,*表示微粒吸附在催化剂表面(部分物质末画出)。
容易得到的副产物有和,其中相对较少的副产物为______;上述合成甲醇的反应速率较慢,要使反应速率加快,主要降低下列变化中______(填标号)的能量变化。
a. b.
c. d.
(4)某高校科研小组用做催化剂,研究加氢合成。涉及的反应有:
反应Ⅰ:
反应Ⅱ:
反应Ⅲ:
有人画出了一定温度范围内反应Ⅰ、Ⅱ、Ⅲ的平衡常数与温度变化关系的示意图,其中线代表的是反应______(填“Ⅰ、Ⅱ或Ⅲ”)。
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发生上述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为为,此时的浓度为______(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Ⅲ的平衡常数为______。
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D A B B A B C D D B C C D C
16.(12分,每空2分)
(1)① ② ③
(2)①色变化粉红色(浅红色) ②84.4 ③b
17.(14分)
(1) (2)bd (3)b
(4)①
②生成的消耗了氧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③的盐酸 石墨
④随着反应的进行,氢离子浓度下降,导致析氢腐蚀逐渐减少(或其它合理答案)
18.(14分,每空2分)
(1)
增大,使平衡正向移动,促进析出
(2)
(3)
(4)趁热过滤
(5)
19.(15分)
(1)c
(2)= 小 6
(3)
(4)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