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开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A A B D B B B D B D A A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C C D B B C C D C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6题18分,27题14分,28题18分,共50分)
26.(18分)
(1)
图一:象形文字、古埃及文明
图二: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图三:甲骨文、中国文明
(6分)
(2)
作用:促进了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城市、居民的进步和发展。
事件:张骞通西域
宗教:佛教
(6分)
(3)
事件: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
意义:1500年前后的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
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
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航海家:麦哲伦
(6分)
27.(14分)
(1)
生产方式:手工工场、租地农场
性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或资本主义性质)
(4分)
(2)
先驱:但丁
方式: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或古典文化)的方式
核心思潮:人文主义
(6分)
(3)
影响: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物质(经济)、思想基础(或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准备了物质、思想基础。)(4分)
28.(18分)
(1)
名称:君主立宪制
标志:《权利法案》
关键因素: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
(6分)
(2)
协调:让不同利益集团谈判达成妥协;实现利益均沾和共享
原则:分权制衡(或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4分)
(3)
方法:激进的方法(或者极端手段、暴力方法、革命方法)
基础:启蒙运动(或启蒙思想)
(4分)
(4)
认识:适当的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政治制度的确立应与各国的传统(国情)相结合;兼顾各方利益等。(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4分)宁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九年级历史(开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 和第Ⅱ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Ⅰ卷由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由第5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 将第Ⅰ卷(选择题) 的答案填在第Ⅱ卷的表格中,交卷时只交第Ⅱ卷。
第Ⅰ卷(选择题 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此选项序号填写在第Ⅱ卷表格中的相应位置。)
1.有学者指出:公元前 1500年,一群雅利安人成功入侵并统治印度后,为维护雅利安人的统治权以及确保各个工作都有一定的人数,建立了种姓制度。最初的种姓制度并非要划分阶层及人的高低贵贱。该学者认为,种姓制度
A. 界限森严不可逾越 B. 造成社会混乱
C. 目的在于巩固统治 D. 划分依据明确
2.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立的时间是
A. 公元前6世纪 B. 公元1世纪 C. 公元6世纪 D. 公元7世纪
3. 德国历史学家雅斯贝斯曾说: “希腊城邦奠定了西方所有自由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和自由的现实基础。”希腊文明成就中对西方自由观念产生重大影响的是
A. 民主制度 B. 文学成就 C. 科学成就 D. 体育艺术
4.该帝国在灭亡波斯帝国之后,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它的建立给东方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是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这个帝国的建立者是
A. 汉谟拉比 B. 亚历山大 C. 屋大维 D. 穆罕默德
5.英语中的八月“August”源自罗马元老院授予屋大维的尊号“奥古斯都”(拉丁文至圣至尊之意) 。历史上,屋大维
九年级历史 第 1 页(共 8 页)
A. 发动布匿战争 B. 建立罗马共和国
C. 征服意大利 D. 建立罗马帝国
6.历史叙述和历史评价是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 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
B. 斯巴达克起义沉重打击了罗马共和国的统治
C.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
D.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7.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和古希腊罗马时期思想大师辈出,东西方文化遥相呼应,被称为人类的“轴心时代”。以下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古希腊学者是
A. 苏格拉底 B. 亚里士多德
C. 老子 D. 孔子
8. “一个拥有几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等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下列选项与材料一致的是
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B.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C. 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D. “一切人生而自由”
9. 中世纪西欧庄园里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等设施,而且备有耕畜和各种生产工具。庄园的产品很少拿出去卖,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由此可见,西欧庄园
A. 农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 B. 为城市兴起奠定了基础
C. 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 D. 基本处于自给自足状态
10.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是欧洲中世纪的谚语。此话说明了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A. 自然条件优越 B. 相对独立和自治
C. 空气比较清新 D. 已不受国王管辖
11. 在谈到中世纪留给当代的历史遗产时,有学者明确说,中世纪留给现代社会的最有价值和最丰富的遗产之一——大学,充满了现代精神。此处“现代精神”主要指大学
九年级历史 第 2 页 (共 8 页)
A. 建立教师行会 B. 实行精英教育
C. 获得教会支持 D. 具有自治地位
12.当拜占庭末代皇帝即位时,拜占庭的领土只剩下孤城一座。富勒将军对于孤城落日的景象曾有令人不胜感慨的描述:这个国家已经毫无生气,上则暴虐压榨,下则民怨沸腾。最后灭掉拜占庭的是
A. 奥斯曼土耳其人 B. 阿拉伯人 C. 波斯人 D. 日耳曼人
13.7世纪中叶, 日本发生了一场以学习和模仿中国唐朝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这场改革是
A. 大化改新 B. 彼得一世改革
C. 明治维新 D. 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14.下列宗教中,对维系阿拉伯民族的团结、促进阿拉伯国家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 基督教 B. 佛教 C. 伊斯兰教 D. 道教
15. 印第安人说哥伦布是个“恶魔”,欧洲人说哥伦布是一个“有功之臣”。你认为下列哪个观点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哥伦布的远航活动
A.把欧洲强盗带到美洲,给印第安人带来了灾难
B. 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将落后的美洲带入文明时代
C.给印第安人带来巨大灾难,同时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D. 哥伦布远航到达美洲,体现了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
16.在早期殖民活动中,荷兰一度控制着波罗的海、印度及美洲的全部贸易,被称为
A. 殖民大帝国 B. “无敌舰队” C. “海上马车夫” D. “日不落帝国”
17. 《全球通史》一书中写道: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源可以在国会和斯图亚特王朝之间的冲突中找到。其“根源”是指
A. 苏格兰人民爆发反抗国王的起义 B. 国王召集议会要求增加政府税收
C. 议会议员猛烈抨击国王独断专权 D. 封建专制统治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18. 1649年1月30日,在英国白金汉宫外的广场上,一名衣着华丽的犯人被处死,他就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被送上断头台的国王
九年级历史 第 3 页(共 8 页)
A. 詹姆士一世 B. 查理一世 C. 查理二世 D. 詹姆士二世
19.下图为某历史人物传记的目录(部分) ,该传记记述的历史人物是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杰斐逊
D. 罗伯斯庇尔
20. 时序是理解一个历史事物发展过程的要素。下列与美国的独立相关的事件, 发生在 1777 年的是
A. 来克星顿的枪声 B. 第二届大陆会议
C. 萨拉托加大捷 D. 英军约克镇投降
21. 法国大革命是欧洲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革命开始的标志是
A. 查理一世召开议会 B. 来克星顿的枪声
C.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D. 《人权宣言》的发表
22.有学者写道:“虽然他对国家实行独裁统治,但却有效地统治了国家。他把法律编集成法典,将行政机关置于中央集权制下,组织国民教育体系,建立法兰西银行……这些实在的成就使他受到普遍的欢迎。”他就是
A. 克伦威尔 B. 华盛顿 C. 罗伯斯庇尔 D. 拿破仑
23. 进入 19世纪,传统的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一种新的制度最终确立,这种“制度”是
A. 封君封臣制度 B. 君主立宪制 C. 现代工厂制度 D. 社会保障制度
24.至今, 《共产党宣言》已在世界范围内用110多种文字出版了 1000多次,成为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著作之一。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
A. 空想社会主义出现 B. 马克思主义诞生
C. 列宁主义诞生 D. 毛泽东思想形成
25.1864年英国、法国等国的工人代表联合起来成立的组织,历史上称为
A. 国会 B. 制宪会议 C. 第一国际 D. 巴黎公社
九年级历史 第 4 页 (共 8 页)
宁河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九年级历史 (开卷)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26 27 28
得 分
一、选择题答题表:(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 其中26题18分, 27题14分, 28题18分,共50分)
26. (18分) 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历史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 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哪种古老的文字 他们分别代表了哪些地区的古老文明 (6分)
九年级历史 第 5 页(共 8 页)
材料二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城市、居民的进步和发展都有其原因可寻:人们在从事贸易沟通、思想沟通,在相互学习、互相借鉴; 在哲学、科学、语言和宗教方面,人们从交流中得到启发,得到拓展。
——《丝绸之路》
(2) 材料二认为丝绸之路有何作用 哪一事件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西汉时,哪一宗教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 (6分)
材料三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 ……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因此 1500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 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回答,“世界历史应从 1500年开始”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此事件有何世界意义 在这一事件过程中,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第一次完成了环球航行 (6分)
27. (14分)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17世纪,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手工工场是指经营者将生产者集中在一个场地内进行生产,他们提供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生产者成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租地农场是在封建制度瓦解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农业经营方式,这是一种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农场,其经营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的商业化经营,它以市场为生产的基本单位,主要依靠雇佣自由的工资劳动者。
——摘编自《历史学习新视野》
九年级历史 第 6 页(共 8 页)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4—17世纪西欧出现的新生产方式及其性质分别是什么 (4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统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是那时的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文艺复兴的先驱是谁 简述文艺复兴开展的方式及其核心思潮分别是什么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对欧洲社会发展有哪些影响。 (4分)
28. (18分)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妥协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民主制度能够在英国产生,有赖于英国传统习惯和中世纪分封制度中有丰富的妥协因素……最为关键的因素是英国的议会传统、教会的制约和习惯法的限制,使得国王几乎从来都没有演变为东方式的完全不受限制的专制君主。
——王从圣《各国民主制度的建立途径》
九年级历史 第 7 页(共 8 页)
(1) 材料一中“近代民主制度”的名称及其确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根据材料一,指出该民主制度产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 (6分)
材料二 美国宪法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利益相互妥协”的产物 它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美国社会在地域、群体等方面多元利益的冲突与协调,办法是让不同的利益集团通过多方位、连续不断的“谈判”而达成妥协,使不同的群体均可从中实现利益分沾和共享。
——李剑鸣《美国宪法何以成为“活着的宪法”》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宪法如何协调“多元利益” 为达到此目的,美国宪法的设计所依据的原则是什么 (4分)
材料三 由于法国特有的理想化的思想基础和浪漫的文化特征,也由于法国的历史和现实传统,法国没有选择渐进的现代化方式,而是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极端手段,用激进的方法实施政治现代化,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
——摘编自钱乘旦《现代化历程·西欧卷》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实现政治现代化的方法及采取该方法的“思想基础”分别是什么 (4分)
(4) 综合上述,欧美国家民主政体确立的过程,你从中能够得到哪些认识 (4分)
九年级历史 第 8 页(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