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海南省海口市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2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2 19:1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海南省农垦中学2023-2024学年上学期七年级
期末考试历史试题A卷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观察下图,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B C D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主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理解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
C.主张以“德”教化人民,反对严酷的刑罚
D.主张实行“法治”,制定严酷的刑罚镇压人民的反抗
3.《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迄今为止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A.统一货币 B.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C.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D.统一车轨
4.下列关于东汉时期著名医学家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
B.华佗是东汉末年一位优秀的民间医生,发明了全身麻醉药剂“麻沸散”
C.张仲景及其医学著作对东南亚各国的医学影响较大,被后人尊为“神医”
D.华佗仿照古人的导行之术,编了一套用于治病和锻炼身体的“五禽戏”
5.西周分封制的内容包括 ( )
①“授民授疆土” ②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王的命令
③诸侯王的位置由民主选举产生④各诸侯国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在战国后期的秦国,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劳役和免受惩罚,最好的办法应该是( )
A.当兵立军功 B.不隐瞒犯法行为
C.合法经商致富 D.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7.“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是西周时期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8.安阳历史悠久,文化遗存丰富。关于下列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图一反映了商朝的冶铁业十分发展  
B.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图三表明安阳曾经是商朝统治的中心 
D.上述三幅图支持了安阳是我国著名古都的观点
9.相传造宫室、车船、衣裳等,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炎帝 B.黄帝 C.尧 D.禹
10.齐桓公称霸,商鞅变法等历史现象反映的时代是( )
A.统一国家的建立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社会变革与争霸称雄
1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署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人们测出一年24个节气是在( )
A商朝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
12.《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的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而它们都与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有关。这场战役是( )
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
13.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说:“这些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 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14.下列关于秦统一六国的史实,不正确的是 ( )
A.长平之战标志着秦统一大业的完成
B.秦统一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陆续灭掉六国
D.秦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二、非选择题(共70分)
15.下面是中外历史学家对一位重要的中国历史人物的评价,阅读材料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共10分)
(他)堪称人类历史上也许最成功的哲学、道德和伦理体系的创始人。
——罗兹·墨菲《亚洲史》
(他)因抱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 ——钱穆《国史大纲》
(他)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胡适
(1)他是春秋时期的谁?
(2)作为伟大的思想家,他开创了哪个学派?他的思想主要由哪两部分组成?
(3)作为教育家,他“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的具体行动是什么
(4)他的言论,被他的弟子编入哪部书中?
16.我国从秦朝开始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后世不断得到强化,今天最终形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9分)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是什么时候?其具有什么意义?
(2)汉武帝时期是怎样巩固大一统局面的?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 “孝公”指哪国国君?
(2) “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1分)“扫六合”是什么意思?
( 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古代农业的发展.
图一 耒耜 图二 铁农具 图三 战国墓葬出土的牛尊 图四 耧车
材料二: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宋书》
请回答:(1)最早使用材料一中耒耜进行农耕生活的我国原始居民有哪些?种植的主要农作物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一中 :图二的农具最早出现什么时期?哪项技术的应用是我国古代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3)材料二中江南地区开发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这时期江南的开发对后世有什么深远影响?
今天我国要加强农业经济的发展,你认为政府该怎样做?
19.阅读下面的材料,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
此材料中的“桓公”是指谁?“管仲相桓公”是指什么历史事件? 该历史事件使桓公得到了什么好处?
材料二:晋文公是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他曾常年在外流亡,比较了解民间疾苦,做国君后,他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节选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第六课
联系所学历史知识写出与“晋文公成为春秋时期的一个霸主”关键性的一场战 役名称是什么?
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鞅
材料四: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富国强兵,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制度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
(3)材料三体现了商鞅的什么主张?请解释这句话。
(4)商鞅代表了当时的哪个新兴阶级
(5)由材料四看出商鞅变法的目的是什么?(原文中摘取)其变法得到了谁的支持?
(6)商鞅后来被车裂而死。为什么?那么,商鞅变法的目的达到没有?请说理由。
(7)某班举行了儒家、道家、法家“谏秦王”的历史剧表演,你认为“商君”站在哪一边合适?(1分)结合商鞅变法的内容回答:在商鞅变法后,某位平民想使自己的社会地位与卿大夫平等,那么他最合法的途径是什么?
(8)综上所述四个材料,我们可以得到些什么启示?
20.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
(1)材料中的秦王扫六合的时间是何时?其中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著名 战役是哪一次?秦王扫六合后建立起了一个怎样的国家?
材料二:观察图一、图二回答:
图2
(2) 图一、图二分别代表了秦始皇巩固其统治所采取的两项措施,它们分别是哪 两项措施?另外还有哪项措施与之类似,把它写出来。
材料三:秦朝统一后,官员王绾等建议说:如今六国刚亡,燕、齐、荆(楚)处于僻远之地,如不分封建国,谁去管理?李斯说:只能建立郡县,而绝对不能封王。
(3)根据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材料中秦始皇最终采取了谁的建议实行何种制度?
材料四: 秦始皇下令烧毁六国的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著作,百姓只可以保留秦国的史书和医药、占卜、种植之类的书籍,如有人再谈论儒家诗书,就判处死刑。此后,还有一些儒生和方士批评他的治国政策,被他活埋。
(4) 该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危害?
(5)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在秦朝时是秦始皇为了军事防御而修建。请问“军事防御”是防御哪个少数民族的进扰?当时是谁负责修筑?其最东边在哪里?
参考答案
A2.D3.C4.C5.D6.D7.B8.A9.B10.D11.C12.C13.A14.A
15.(1)孔子
(2)儒家学派;仁和礼
(3)、创办私学
(4)、《论语》
16.(1)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达数百年的混战局面,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政治上: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的监察权。经济上:加强中央的经济权。中央铸造五铢钱。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设立太学,置五经博士;成绩优异者可以做官。军事上:派卫青、霍去病攻打匈奴。两次派张骞到西域寻找盟国。
17. ⑴ 商鞅;秦国
⑵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
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⑶秦始皇;统一六国
⑷①创立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③焚书坑儒;④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兴修灵渠,开发南疆。(写出其中任意两条即可) 。
18.(1)河姆渡原始居民,水稻;
半坡原始居民,粟
(2)春秋;牛耕
(3)北方人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
江南的开发为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4)革新技术;培养人才;重视农业生产;创造良好环境。(一条即可,只
要言之有理)
19.(1)齐桓公。管仲改革。成为了春秋第一个霸主
(2)城濮大战
(3)变法(或改革)。
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制度
(4)新兴地主阶级
(5)富国强兵。 秦孝公。
(6)因为商鞅变法内容中有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伤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因此被他们怨恨而报复。
目的达到了。理由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了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或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封建统治确立起来了,封建经济得到了发展)
(7)法家。 参军立军功。
(8)及时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是强国之路等(言之有理即可)
20.(1)前(230—221)年。 长平之战。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2)统一货币和统一文字。 统一度量衡。
(3)李斯。 郡县制。
(4)焚书坑儒。
加强思想控制。
禁锢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5)匈奴。 蒙恬。 辽东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