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同步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2-22 19:18: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基础通关
1.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惊艳亮相,它以北宋名画《千里江山图》为创作灵感,通过舞蹈的形式让人们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下列作品与《千里江山图》同属一个朝代的是(  )
A.《步辇图》
B.《送子天王图》
C.《弈棋仕女图》
D.《清明上河图》
2.《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反映了宋代(  )
A.社会风气开放
B.市民生活丰富
C.民间艺术精湛
D.边境贸易频繁
3.近期热播的某一电视剧的时代背景为北宋,剧中宋仁宗带女儿徽柔公主到东京街头游玩,公主最有可能看到的是(  )
A.勾栏内有人表演蹴鞠
B.人们争相抢购新书《农政全书》
C.大相国寺门口上演《牡丹亭》
D.路边摊位出售热气腾腾的水煮玉米
4.某班诗词比赛中有这样一道题目,“特点:豪放风格。成就:文学家、书法家。经典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符合该题目要求的词人是(  )
A.岳飞 B.苏轼
C.李清照 D.关汉卿
5.“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表达了词人相思、伤感的感情。它的作者是(  )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关汉卿
6.下面三则材料依次引用的文学形式分别是(  )
①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③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元曲、宋词、唐诗 B.唐诗、元曲、宋词
C.宋词、唐诗、元曲 D.唐诗、宋词、元曲
7.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能力突破
8.元代杂剧作家有200人左右,剧目600种左右,现存的有150多种。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流传至今的有10多种,他的代表作是(  )
A.《窦娥冤》
B.《长生殿》
C.《桃花扇》
D.《念奴娇·赤壁怀古》
9.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  )
A.元宵节 B.中秋节
C.春节 D.端午节
10.瓦子盛行主要是因为(  )
A.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农民的需要
C.宋代文化的繁荣
D.士大夫的提倡
11.如果你生活在北宋,下列哪些现象是你无法看到的?(  )
A.在城市的瓦子内,看杂剧、杂技等表演
B.在江南人们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
C.在汴京买卖东西使用的是交子
D.农民拔秧时使用秧马
三、素养达标
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封城内就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其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令人眼花缭乱。
材料二
资料① 它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它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定的格式,叫作词牌,如《念奴娇》《满江红》《蝶恋花》等
资料② 中国有两部大书,一曰《史记》,一曰《资治通鉴》,都是有才气的人在政治上不得志的境遇中编写的
资料③ 写了一个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年轻女子窦娥,遭受无赖陷害,反被受贿的贪官判处死刑。窦娥无处申冤,临死发出誓愿:要血溅白练、六月飞雪、三年大旱。她的誓愿感天动地,竟然实现
(1)根据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材料二资料①中的作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宋代擅长该文学形式的一名杰出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二资料②中《资治通鉴》是谁主持编写的?这部著作记述了哪一段时期的历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资料③中该剧的作者和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概括上述材料探究的主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D 2.B 3.A 4.B 5.C 6.D 7.D
二、8.A 9.C 10.A 11.C
三、12.(1)勾栏
(2)文学形式:词
人物:苏轼、辛弃疾、李清照。(一名即可)
(3)作者:司马光
时期:从战国到五代
(4)作者:关汉卿
名称:《窦娥冤》
(5)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