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荣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荣超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4-02-22 19:31: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惠东荣超中学 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开学质量检测
高一化学试题(共 75 分钟)
可能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a-23 Cu-64 Cl-35.5 S-32
一、单选题(1-10题 2分,11-16题 4分,共 44分)
1. 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转轮排字 B. 粮食酿酒 C. 火药使用 D. 铁的治炼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铁和钢都属于合金
B.明矾可用作混凝剂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C.食盐水、稀豆浆、蔗糖水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漂白液(有效成分为 NaClO)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
3. 下列各组物质, 按化合物、 单质、 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 )
A. 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B. 空气、氮气、胆矾
C. 干冰、铁、氯化氢
D. 烧碱、液态氧、碘酒
4.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KCl溶液 B. 稀盐酸
C. CuSO4溶液 D. Fe(OH)3胶体
5.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铜粉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Cu+2Fe3+=2Fe2++Cu2+
B.向氧化镁中加入稀硫酸: MgO+H+=Mg2++H2O
C.向大理石中加入盐酸: CO32-+2H+=H2O+CO2↑
D.向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Fe2++Cl2=Fe3++2Cl—
6.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均正确的是( )
试卷第 1页,共 7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A. B.
C.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6g 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目为 NA
B.1 mol H2O所含氧的质量为 16 g/mol
C.摩尔是用来衡量微观粒子多少的一种物理量
D.若气体摩尔体积为 22.4 L/mol,则所处条件为标准状况
8.下列 碱 性 透 明 溶 液 中, 能 大 量 共 存 的 离 子组是 ( )
A. K+ 、Na+ 、MnO 、Cl 4
B. K+ 、Ag+ 、NO 3 、Cl
C. Ba2+ 、Na+ 、Cl 、SO2 4
D. Na+ 、Cu2+ 、NO 3 、Cl
9.下列变化中,加入氧化剂才能实现的是( )
A. Br →Br2 B. HSO 3→SO32-
C. Fe2+→Fe D. Cl2→Cl-
10. 劳动创造幸福。下列劳动实践与化学知识人不匹配的是( )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
A 铝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中的氧气用铝制品烧水、煮饭
反应
B 用发酵粉做面包松软可口 发酵粉中含有碳酸氢钠
C 实验后,清洗仪器、处理废液等 废液随意排放会造成污染
用固体疏通剂(主要成分为NaOH和
D NaOH、铝粉与水反应产生大
铝粉疏通堵塞的管道 量气体
11.金属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
是铝,其次是铁,铜的含量相对较少,然而人类历史上最早被冶炼出的金属
反而是含量较少的铜,含量最多的铝最迟被冶炼出来。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
错误的是( )
A. 铜比铝先成功冶炼的原因是铝比铜活泼,更难获得其单质
B. 废弃铝制包装既浪费金属材料,又易造成环境污染,应回收循环利用
试卷第 2页,共 7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C. 生铁易生锈,不耐腐蚀,而纯铁具有耐腐蚀性,所以常用的铁制器具大
多数是用高纯度的铁制造的
D. 目前已制得的纯金属只有 80多种,但制得的合金已几千种,大量使用
的不是纯金属而是各种合金
12. 高铁酸钠 (Na2FeO4 ) 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 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
业上制备高铁酸钠有多种方法, 其中一种方法的化学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
为:2Fe3+ +3ClO +10OH ==2FeO2 4 +3Cl +5H2O, 关于该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 )
A. ClO 中氯元素显+1 价
B. Fe3+被氧化
C. ClO 被还原
D. FeO2 4 中铁元素显+2 价
13.下列装置或操作一定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B C D
带火星的
木条
实验
装置
实验 验证热稳定性: 验证Na2O2与水 制备 Fe(OH)3
生成蓝色的雾
目的 Na2CO3>NaHCO3 反应生成 O2 胶体
14.下列实验与结论相匹配的是( )
实验 结论
该 溶液 中 一定 有
A 向某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
沉淀 SO2 4
B SO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 SO3是电解质
C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溶液中一定有CO2 3
D 用FeCl3溶液腐蚀铜电路板 氧化性:Fe3 Cu2
试卷第 3页,共 7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15.部分含氯物质的分类与对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b是黄绿色气体,H2能在 b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B. c的化学式为 ClO2,具有氧化性,可作自来水消毒剂
C.存在 a→b→d→a的转化关系
D. e→c的转化需要加入氧化剂,d→f的转化需要加入碱
16.食盐中的碘以碘酸钾(KIO3 ) 形式存在, 可根据反应: IO 3 +5I +6H+
==3I2 +3H2O验证食盐中存在IO 3。根据上述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IO 3 作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
B.I2 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 该条件下氧化性: IO 3 >I2
D. 被氧化的 I 原子和被还原的 I 原子个数比 1∶5
二、解答题(共 56分)
17.(本题 14分)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是我们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相关知识
的重要模型和工具,它指的是以元素的化合价为纵坐标,以物质的类别为横
坐标所绘制的二维平面图像。如图为铁元素的“价一类”二维图,箭头表示部
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请回答以下问题:
试卷第 4页,共 7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1)Na2FeO4中 Fe的化合价为 。
(2)Fe2O3是否为碱性氧化物 (填是或否),理由: 。
(3)制备氢氧化亚铁时,现象由白色絮状沉淀最终转化为红褐色沉淀,请用化
学方程式解释现象: 。其中检验溶液中Fe3 的试剂是 。
(4)电子工业常用 30%的 FeCl3溶液腐蚀敷在绝缘板上的铜箔,从而制造印刷
电路板,写出此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印刷电路
板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准备过滤并收集滤渣。此时,滤
渣的成分不可能是 。
A.没有滤渣 B.有 Cu也有 Fe C.只有 Fe D.只有 Cu
18.(本题 12分)实验室需要配制 0.050 mol· L-1 CuSO4 溶液 100 mL。
(1) 选择仪器:完成本实验所必需的仪器有: 托盘天平( 或电子天平) 、药匙、
烧杯、 玻璃棒、 量筒、 、 以及称量纸等。
(2) 配制溶液:
计算, 称取蓝矾(CuSO4 · 5H2O) g(保留一位小数) 。
(3)用 CuSO4 · 5H2O进行配制,配制过程中的正确操作顺序是:b、d、 、
e(填“字母”)。
a.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2~3次,洗涤液均注入容量瓶。
b.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质量的 CuSO4 · 5H2O于烧杯中,注入约 50mL蒸馏水
溶解。
c.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溶液的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d.用玻璃棒慢慢搅动,混合均匀。
e.盖好容量瓶瓶塞,反复上下颠倒,摇匀。
f.将稀释后的Na 2CO3溶液沿玻璃棒注入容量瓶。
g.往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直到液面在容量瓶刻度线下 1~2cm处。
(4) 误差分析:
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 对所配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①容量瓶有少量水 (填“偏高”、 “偏低”或“不影响”) ;
②定容时仰视读数 (填“偏高”、 “偏低”或“不影响”) 。
19.(本题 14分)“消毒液”( 主要成分为 NaClO) 是生活中常用的含氯消毒
剂, 在防控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可与硫酸溶液反应制取氯气,反应
原理为 NaClO + NaCl + H2SO4 Na2SO4 +Cl2 ↑ +H2O。 某高一化学兴趣小组
试卷第 5页,共 7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利用此原理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制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
(1) 连接好装置, 装药品之前, 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 请写
出工业制“84”消毒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2) 从以下①、②、③ 装置中为本实验选择合适的制氯气装置(A处)
(填序号) 。
(3) 装置 B、C 中放的依次是干燥的红色布条和湿润的红色布条, 实验过程
中有同学发现装置 B 中的布条也褪色, 如果要观察到装置 B 中的布条不褪
色, 请提出合理的改进方法: 。
(4) D装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倒吸, 除了防倒吸之外还有的作用是 。
(5) 工业生产中常用 NH3 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 Cl2 泄漏。若 Cl2 有
泄漏, 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 (为 NH4Cl 固体) , 同时会生成一种空
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 某同学做实验时不慎划伤了手指, 下列常用的消毒剂中可以用于伤口消
毒的是: (填字母)。
A. “84”消毒液 B. 高锰酸钾溶液 C. 碘酒 D. 酒精
20.(本题 16分)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Ⅰ.根据以上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为 (填化学式)(1分),其用途有
试卷第 6页,共 7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D (写一种) (1分)。
(2)生产时,先向饱和 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 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
的 CO2,其原因是下列中的 。(填选项)
A.NH3比 CO2更易制取
B.使 CO2更易被吸收,加快反应速率
C.CO2的密度比 NH3大
(3)从沉淀池中分离出 NaHCO3晶体的方法是 。
(4)燃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循环Ⅱ中 X的分子式为 。
Ⅱ.产品分析:
(5)碳酸钠中可能含有氯化钠,检验的操作和现象为 。
(6)把 6.0 g含有少量 NaCl杂质的 Na2CO3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产生的
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 Na2O2固体,Na2O2增重 1.4 g,回答下
列问题:
①气体与 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产品纯度(质量分数)为 (保留 3位有效数字)。
试卷第 7页,共 7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A C D D A B A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A C D C D D D
17.(1) +6
(2)是 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了盐和水
(3)4Fe OH +O2 2+2H2O=4Fe OH 3 KSCN溶液
(4) 2Fe3++Cu==Cu2++2Fe2+ AC
【详解】(1)Na2FeO4中钠、氧元素化合价分别为+1、-2,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
零,可知 Fe的化合价为+6;
(2)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属于碱性氧化物;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了
盐和水,故其为碱性氧化物;
(3)氢氧化亚铁和空气中氧气、水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反应为
4Fe OH +O +2H O=4Fe OH2 2 2 3;铁离子能和 KSCN溶液变红色,故其中检验溶液
中Fe3 的试剂是 KSCN溶液;
(4)覆铜板原理:2Fe3++Cu==Cu2++2Fe2+;刷电路板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铁粉,
发生 Fe+Cu2+==Cu+Fe2+反应,若铁粉少量,则滤渣的成分只有 Cu,若铁粉过量,
则滤渣的成分有 Fe和 Cu。
18.(1)100 mL 容量瓶 胶头滴管
(2) 1.3
(3) f、a、g、c
(4) ①不影响 ②偏低
解析: 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计算、称量、 溶解、 冷
却、 移液、 洗涤、 定容、 摇匀等, 根据步骤选择需要的仪器; 依据 m=nM 计
算需要蓝矾(CuSO4 ·5H2O) 的质量; 依据 c = nV 进行误差分析。
(1) 用固体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一般步骤为: 计算、 称量、 溶解、冷
试卷第 8页,共 4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等, 用到的仪器为: 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
棒、量筒、100 mL 容量瓶、胶头滴管,因此缺少的仪器为 100 mL 容量 瓶、胶
头 滴 管;
(2) 配 制 0.050 mol· L-1 CuSO4 溶 液 100 mL, 其 物 质 的 量 为 0.050
mol/L×0.1 L=0.005 mol, 需称取蓝矾(CuSO4 ·5H2O) 的质量为 0.005 mol×250
g/mol≈1.3 g;
(3) 配制溶液时,需要先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故答案为:f、a、g、c;
(4) ①只要定容时正确, 至于水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来加入的, 对浓度无影响,
因此容量瓶有少量水, 对溶质的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会产生影响, 对溶液浓
度无影响; ② 定容时仰视读数, 会导致溶液的体积偏大, 溶液浓度偏低。
19. (1)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l2 +2OH-==Cl-+ H2O+ClO-
(2) ②
(3) 在装置 A、B 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4 ) 吸 收 氯 气
(5 )8NH3 +3Cl2==N2 +6NH4Cl
(6)CD
解析: 根据该实验制氯气并探究氯气的性质的目的,A框应是氯气制取的装置图,
生成的氯气分别通过 B 装有干燥有色布条、C 装有湿润有色布条可探究湿润氯
气的漂白性, 多余的氯气在 D 中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以防止污染环境。 (1)
该实验制取氯气, 连接好装置, 装药品之前, 必须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工业制“84”
消毒液是用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离子反应方程式: Cl2 +2OH-==Cl-+
H2O+ClO-;
(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固体一起加热, 故应选择装置②;
(3) B中干燥的布条也褪色, 是因为从 A 中制取的氯气带有水分, 是湿润的氯气,
如果要观察到装置 B 中的布条不褪色, 应在装置 A、B之间增加盛有浓硫酸的
洗气瓶, 使通入 B 的是干燥氯气;
(4)D 装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倒吸, 除了防倒吸之外还有的作用是吸收氯气,
以防有毒的氯气污染环境;
试卷第 9页,共 4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5) 工业生产中常用 NH3 检查输送氯气的管道是否有 Cl2 泄漏。若 Cl2 有泄漏,
可以观察到有大量的白烟生成(为 NH4Cl固体) , 同时会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
多的物质, 即氮气,反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8NH3 +3Cl2==N2 +6NH4Cl;
(6) 某同学做实验时不慎划伤了手指, 碘酒和酒精常用于伤口消毒, “84”消毒液
用于环境消毒, 高锰酸钾溶液可用于无伤口的消毒, 故选择 CD。
20.(1) Na2CO3 纺织、制皂、造纸、制玻璃等
(2)B
(3)过滤

(4) 2NaHCO3 Na2CO3+CO2↑+H2O CO2
(5)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
则说明含有氯化钠
(6) 2Na2O2+2CO2=2Na2CO3+O2 88.3%或 0.883
【分析】N2、H2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合成氨气,然后在沉淀池中,先
将 NH3先通入饱和食盐水中,使溶液显碱性,然后通入 CO2气体,发生反应:
NaCl+H2O+NH3+CO2=NaHCO3↓+NH4Cl。将 NaHCO3沉淀过滤出来,然后煅烧,
Δ
发生分解反应:2NaHCO3 Na2CO3+H2O+CO2↑,制取得到纯碱 Na2CO3,分解产
生的 CO2气体再加入到沉淀池中,用于物质的循环利用。向沉淀池中通入 NH3,
可以得到副产品 NH4Cl,溶液可以循环利用。
【详解】(1)“侯氏制碱法”中的“碱”为 Na2CO3,其用途有纺织、制皂、造纸、
制玻璃等;
(2)生产时,先向饱和 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 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
的 CO2,可以使 CO2溶解度增大,反应产生更多HCO-3,从而得到 NaHCO3沉淀,
从而加快制取纯碱的反应速率,故合理选项是 B;
(3)在沉淀池中发生反应:NaCl+H2O+NH3+CO2=NaHCO3↓+NH4Cl。从中分离
NaHCO3沉淀和溶液的方法是过滤;
(4)NaHCO3不稳定,受热会发生分解反应产生 Na2CO3,故燃烧炉中发生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在循环Ⅱ中NaHCO3分解产生的CO2气体鼓入沉淀池中,可以使CO2被充分利用,
试卷第 10页,共 4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循环Ⅱ中物质 X的分子式是 CO2;
(5)可根据 AgCl是白色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性质检验碳酸钠中是否含
有氯化钠,检验的操作和现象为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先加硝酸酸化,再加硝酸
银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说明含有氯化钠;
(6)①Na2CO3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发生反应产生 CO2气体,
Na2CO3+H2SO4=Na2SO4+CO2↑+H2O,然后将 CO2通入到足量 Na2O2中,发生反
应:2Na2O2+2CO2=2Na2CO3+O2,而 NaCl不能发生反应,因此可根据反应前后
固体质量差值计算 CO2气体的质量,进而可得 NaCl中 Na2CO3的纯度。
②根据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可知:每有 2 mol CO2发生反应,反应
后固体质量增加 56 g,现在 Na2O2增重 1.4 g,则反应的 CO2的物质的量是
n(CO )=1.4g2 × 2mol=0.05 mol,则根据 C元素守恒,可知在样品中含有 0.05 mol56g
Na2CO3,其质量是 m(Na2CO3)=0.05 mol×106 g/mol=5.3g,故产品纯度(质量分数)
5.3g
为 × 100% = 88.3%。
6.0g
试卷第 11页,共 4页
{#{QQABZYIEogggAAJAAAhCAwH6CkAQkAGAAAoGQFAIMAABSAFABAA=}#}
同课章节目录